




已阅读5页,还剩2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装置概述11 装置概况及特点111装置概况(1)装置简介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10000Nm3n/h焦化干气制氢装置是由中国石化集团北京设计院设计。,自1999年5月加工胜利原油后,因石脑油馏分少,重整开工不足装置运行负荷较低产氢量少,全厂氢源不足造成全厂氢源不足,给加氢精制的运行带来了困难。为了今后加工含硫原油的需要,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需建设一套10000万标米3/时Nm3/h制氢装置。考虑到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的近期发展情况,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决定装置规模为10000Nm3/h1万标米3/时,主要设备按20000Nm3/h2万标米3/时预留,加热炉预留至 15000Nm3/h1.5万标米3/时”,因此本装置的反应器和塔器按20000Nm3/h2万标米3/时处理能力设计,转化炉集合管及风机按20000Nm3/h1.5万标米3/时处理能力设计, 其余设备均按10000Nm3/h1万标米3/时处理能力设计。装置的平面布置考虑了扩至15000Nm3/h1.5万标米3/时及的可能性。制氢装置的主体仪表控制系统选用DCS(国外引进产品)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与原加氢、重整共用一个控制室,同时对过程数据处理、数据采集,过程控制、报警等信息处理功能采用实现共享。制氢装置不单独设置变配电所,制氢装置高、低压用电负荷均由重整-加氢装置变配电所新增高、低压开关柜供电。(2) 装置建设规模10000Nm3n/h 纯氢,按年开工8000小时计算,相当于年产纯氢0.72万吨。(3) 装置组成本装置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焦化干气湿法脱硫;b.原料压缩、预热;c.原料加氢、脱氯、脱硫;d.原料气转化及中温变换;e.中变气换热、冷却及分液;f.中变气变压吸附提纯;g.产品工业氢压缩;h.酸性水处理及蒸汽发生。(4)生产方法及流程特点本装置采用烃类水蒸气转化法造气和变压吸附氢提纯的工艺流程,该流程简单、成熟可靠,产品氢气纯度高。(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本装置产品为工业氢气,产量10000m3n10000m3Nm3/h纯氢;装置副产变压吸附尾气全部用作转化炉燃料。(6)生产制度本装置年开工8000小时,连续生产,四五班三倒制。(7)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7978台,其中反应器 5台塔 34座加热炉 2座换热器 5台空冷器 1台废热锅炉 2台蒸汽发生器 1台压缩机 4台泵 12台风机 5台容器 37台其他小型设备 34台(8)消耗指标a.循环水 103 .4t/hb.除盐水 11.38t/h(最大18.12t/h)c.电 6000V 503KW 380V 301.13KW中石化沧州分公司d. 蒸汽1.0Mpa 输入1.1t/h3.5Mpa 输出5.41t/he.净化风 5.5Nm3n/minf.燃料气 527.9kg/hg.新鲜水 4.5t/h(9) 总能耗综合能耗 1567.4104KJ/1000Nm3纯氢(17415.4104KJ/t纯氢)(10)占地面积本装置位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新区的北区,其东侧为预留用地,南侧为污水处理场硫磺车间,西侧为6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及15万吨/年催化重整联合装置,北侧为空地,本装置占地面积为7898=7644m2。(11)装置定员总定员16人(每班4人),不包括管理及辅助操作人员。(12)总投资装置总投资(见概算部分)。112 装置特点(1) 采用一次通过式绝热加氢、脱氯、脱硫流程,流程简单、可靠,公用工程消耗低;(2) 转化炉采用无下尾管的新型管系结构,该结构取消了投资高、施工困难、易出故障的下尾管,降低了转化炉的投资,提高了可靠性;(3) 转化炉采用全冷壁集合管,降低了集合管的材料等级,节省了投资;(4) 转化炉废锅与转化气废锅公用一台汽包,自然循环式流程,操作安全可靠,并降低了能耗;(5) 采用国产 PSA技术,降低了装置投资;。(6) 装置内所产酸性冷凝水在装置内的酸性水汽提塔汽提后回用,作装置锅炉给水做加氢装置注水,降低了联合装置能耗;12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装置界区内的所有设备、管道、仪表、建、构筑物。其中:(1) PSA单元由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吸附分离工程研究所负责设计,北京设计院提供该单元所许需的公用工程、供电等必须的外部连接;(2) PSA单元内的非标容器由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吸附分离工程研究所提供设计资料,北京设计院负责这些设备及其上的平台、梯子和照明设施以及设备基础的设计;(3) 制氢装置因与原加氢、重整共用一个控制室和变配电所,故由制氢装置所引起该两处的变动属本设计范围,由北京设计院处的变动属本设计范围负责设计;(4) 制氢装置预硫化泵置于原加氢装置预硫化设施内,由于该泵引起的原设施变动属本设计范围,由北京设计院负责设计。13 原材料及产品性质131 原材料性质 本装置的原料为焦化干气、加氢精制装置循环氢气干气、,还可补充重整氢气,作为备用原料还可使用炼厂提供的不含饱和烃的轻石脑油。主要原料性质如下:(1) 焦化干气性质见表3-711-1(2) 重整氢气及加氢干气性质见表3-21-2中石化沧州分公司轻石脑油的规格及要求见表31-3装置的原料考虑了4种原料组合,即焦化干气+加氢干气、焦化干气+重整氢气、焦化干气+产品循环氢气、轻石脑油+产品循环氢气,以焦化表3-2重整氢气及加氢干气焦化干气+加氢干气作为设计点进行设计。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表31-1焦化干气性质组成V%组成V%空气2.55反丁烯0.08甲烷51.99顺丁烯0.03乙烷16.00异戊烷0.07乙烯2.52正戊烷0.13丙烷7.44戊烯0.05丙烯3.88氢气11.29异丁烷0.26二氧化碳0.38正丁烷1.62合计100.00正异丁烯1.74硫化氢ppm75000烯烃8.3132 产品性质工业氢气 温度40 压力3.4Mpa(g)组成见下表组分H2COCO2CH4N2合计V%99.910ppm10ppm0.10.1100表31-2重整氢气及加氢干气性质项 目重整氢气加氢干气组成 V%氢气90.0659.76甲烷4.9629.15乙烷2.845.49丙烷1.211.15异丁烷0.290.32正丁烷0.23正戊烷0.640.12戊烯0.08氧气0.83氮气2.87硫化氢mg/Nm3h81250表31-3轻石脑油的规格及要求干点150稀烃1%(V)氯500PPm总硫150 PPm铅20PPb砷5.0PPb芳烃含量13%(V)进制氢装置界区温度40压力0.35MPa(表压)132 产品性质工业氢气 温度40 压力3.4Mpa(g)组成见下表组分H2COCO2CH4N2合计V%99.910ppm10ppm0.10.1100干气+加氢干气作为设计点进行设计。133辅助材料催化剂和化学药剂(1) 加氢催化剂 10.97吨(一次投入量)(2) 脱氯剂 2.2吨(一次投入量)(3) 氧化锌脱硫剂 44.22吨(一次投入量) (4) 转化催化剂 6.744吨(一次投入量)(5) 中变催化剂 26.6吨(一次投入量)(6) 变压吸附用催化剂 122吨(一次投入量)(7) 磷酸三钠 1.5吨(年耗量)(8) 甲基二乙醇胺 12吨(一次投入量)(9) 二硫化碳 0.55吨(一次投入量)(10) 阻泡剂 1.0吨(年耗量)(11) 活性炭 0.10吨(一次投入量)(12) 瓷球 23.4吨(一次投入量)14操作条件(1) 脱硫塔塔顶压力 0.70Mpa (a)A温度: 塔顶 45.1塔底 47.8(2) 加氢反应温度:230-380反应压力:2.92Mpa (Aa)气空速:253m3n/m3h-1配氢量H2/总稀烃 -3(V)(3) 脱硫反应温度:340-360反应压力:2.89MPa ( Aa)入口硫含量:200ppm 200ppm (wt)出口硫含量:0.5ppm wt饱和硫容:33kg/100kg催化剂(4) 脱氯反应温度:360-380反应压力:2.85MPa (Aa)出口气中氯含量:1ppm 1ppm (wt)穿透氯容:10kg/100kg催化剂(5) 转化反应温度: 入口 480-520 出口 800-820反应压力: 入口 2.80MPa (Aa) 出口 2.50MPa (Aa)水/碳比 3.7(H2O/C mol/ molC atom)碳空速 738m3n/m3h-1出口残余甲烷 6.36% V(干基)(6) 中变反应温度: 入口 340-360 出口 400-414.3反应压力: 2.45Mpa (Aa)出口CO含量 3%(V)(干基干基)入口H2O/C 6.45(mol/mol)干基空速: 744.1m3n/m3h-1(7) 变压吸附H2回收率 89%出口氢纯度 99.9 V%尾气压力 0.15Mpa (Aa)出口氢气压力 2.1Mpa 0Mpa (Aa)15 物料平衡本装置的物料平衡见表4-11-4,表4-21-5,年开工时数按8000小时计。(1) 脱硫部分(2)表1-4 脱硫部分设计计算物料平衡数量项目Kg/hT/d104t/a备注入方 : 焦化干气3104.174.4982.483 加氢干气240.95.7820.193 贫乙醇胺液20500.0492.00016.400 合计23845.0572.28019.076出方: 脱硫干气2943.670.6462.355 富乙醇胺液20901.4501.63416.721 合计23845.0572.28019.07641-4-1 脱硫部分设计计算物料平衡制氢部分数量项目Kg/hT/d104t/a备注入方 脱硫干气2943.670.6462.355 水蒸气12322295.7289.858合计15265.6366.37412.212出方 工业氢气907.121.7700.726 尾气6879.1165.0985.503 酸性水7479.4179.5065.984 合计15265.6366.37412.212表4-2 1-5 制氢部分设计计算物料平衡 注* 其中纯氢10000m3nNm3/hr,相当于0.72万吨/年纯氢。16 工艺流程说明自装置外来的40、0.75MPa的焦化干气和加氢干气在装置内混合后进入干气缓冲罐(V-7101)中脱除携带的液滴进入干气脱硫塔(T-7101)下部,在塔内与从塔顶引入的N-甲基二乙醇胺贫液逆流接触,胺液吸收干气中的硫化氢,将焦化干气净化,净化后含硫化氢小于20-30ppm硫化氢的脱硫干气从塔顶去干气压缩机进口分液罐(V-7106)。脱硫塔底的乙醇胺富液利用塔的自压送出装置再生,再生后的贫液送入装置经贫液泵(P-7101)升压至1.57Mpa送到干气脱硫塔顶,或由再生装置直接升压后送到干气脱硫塔顶。压力为0.65Mpa(Aa)的脱硫后干气在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分液后的脱硫后干气与氢气混合后进入分液罐,在分液罐分液,通过原料气压缩机(C-7101)升压到33.14Mpa(aA)后,经原料预热炉(F-7101)升温到230左右进入加氢反应器(R-7101),在其中有机硫加氢转化为硫化氢,烯稀烃加氢饱和后,出口温度达到380左右,依次经过脱氯反应器(R-7102)和脱硫反应器(R-7103A/B)吸附吸收其中的氯化物和硫化氢后总硫含量小于0.5ppm,,氯化氢小于1ppm。上述原料气与装置自产蒸汽混合(按H2O/C比3.7的比例)后,在转化炉(F-7102)原料预热段加热到48650-520进入转化炉管,原料气和蒸汽在管内的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H2,、CO,、CO2,、和部分甲烷,转化炉出口温度为800750-820,压力2.5Mpa(Aa),残余甲烷约为6.36%(干基)。自转化炉出口820左右的转化气在转化气废热锅炉(ER-7102)中发生3.5Mpa中压蒸汽自身冷却到360左右进入中变反应器(R-7104),在反应气中,转化气中的CO与水蒸气继续进行变换反应生成H2和CO2,出口的CO小于3%(干基V%)。中变反应气出口的中变气经中变气蒸汽发生器(E-7105)发生3.5Mpa中压蒸汽后,依次经过中变气/脱氧水换热器(E-7101)换热后进入中变气第一分液罐(V-7108),分液后的中变气再与除盐水在中变气/除盐水换热器(E-7102)换热并在中变气第二分液罐(V-7109)分液,最后在中变气湿式空气冷却器(A-7101)冷却至40后进入中变气第三分液罐(V-7110)分液,所产的中变气经PSA进料缓冲罐(V-7114)进入变压吸附单元。中变气在变压吸附单元中经物理吸附,在吸附罐顶引出产品氢气送出,再出氢气压缩机升压到3.5Mpa(Aa)后,作为产品送出装置。变压吸附单元是由8台并列的吸附罐(V-7115A-H)和2台解吸气混合罐(V-7129A/B)及一台解吸气缓冲罐(V-7116)组成,每台吸附罐依次经过吸附、均压、顺排、逆排、吹扫、再均压、和升压等若干个步骤实现一个循环,若干台吸附罐交替操作实现连续产氢。在逆排和吹扫阶段排出的低压尾气经解吸气混合罐和解吸气缓冲罐稳压均质后连续供作转化炉的燃料。由中变气分液罐分出的酸性冷凝水在装置内的酸性水汽提塔(T-7102)汽提后送加氢精制装置,作为装置注水用。或者与进装置的除盐水混合再与中变气在中变气/除盐水换热器(E-7102)换热至1040左右进入除氧器。104的脱盐水经锅炉给水泵(P-7104)升压后再与中变气在中变气/脱氧水换热器(E-7101)换热到22420后进入汽包(V-7121)和(V-7126)发生中压蒸汽,大部分蒸汽与脱硫原料气混合作为转化炉进料,剩余部分送至3.5MPa蒸汽管网。酸性水或者送加氢精制装置,作为装置注水用。17 设备的选择171工艺设备本装置大多设备处于中压、高温、临氢状态下操作,条件比较苛刻,在选材时还应考虑氢、硫化氢等设备本体的腐蚀等问题,对各类设备作如下考虑: 五台反应器的筒体材料选用15CrMo钢,内件为18-8型不锈钢。 冷换设备中,中变气/脱氧水换热器(E-7101)、中变气/除盐水换热器(E-7102)材料均为:管束:0Cr18Ni10Ti,管箱为复合板。 酸性水汽提塔(T-7102)的操作介质为酸性冷凝水,具有腐蚀性,材质采用Cr、Ni、Ti不锈钢。 中变气冷却器采用表面蒸发式湿空冷,其介质过流部分均采用Cr、Ni、Ti不锈钢。 变压吸附的8台吸附罐为疲劳容器,需进行疲劳计算。172热工设备本装置内的热工设备包括转化炉余热锅炉(ER-7101)、转化气余热锅炉(ER-7102)、中变气蒸汽发生器(E-7105)和除氧器及水箱(V-7124)各1台,发生3.5Mpa的蒸汽。所产蒸汽过热后除供本装置使用外,多余部分并入厂区的中压蒸汽管网。 转化炉余热锅炉转化炉余热锅炉是一台自然循环水管式余热锅炉。包括原料预热段、蒸发段、蒸汽过热段和空气预热段四部分。 转化气余热锅炉:转化气余热锅炉是一台卧式自然循环火管式余热锅炉。炉管采用材质为15CrMo的无缝钢管。炉体中间设置旁通管,转化气出口设置调节机构,以便调节出口转化气温度,保证工艺需要。锅炉两端转化气出、入口集箱内部采用浇罐耐热混凝土内衬Cr25Ni20衬套保温。转化气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温度800-820,出口烟气温度约360。转化气余热锅炉和转化炉余热锅炉共用1台汽包,汽包安装在转化炉余锅上部的平台上,以利于自然循环。 中变气蒸汽发生器中变气蒸汽发生器由一台换热器和一台汽包组成,采用自然循环。 余热锅炉和中变气蒸汽发生器给水系统由厂区系统供给除盐水,除盐水予热到90100-71004进入除氧器除氧,然后经锅炉给水泵加压后与工艺介质换热到220分别送至余热锅炉汽包和中变气蒸汽发生器汽包。锅炉给水为一级除盐水,除盐水压力至本装置边界线处于不低于0.5MPa(表压)。173制氢转化炉该炉采用顶烧箱式炉炉型,炉顶设置3排共274台气体燃烧器。该制氢转化炉内布置2排共56根转化管,转化管采用上部弹簧吊架吊挂及下部支撑相结合的支撑方式,其与入口集合管均采用尾管连接。入口集合管采用直接外保温,而出口集合管则直接与支集合管相连,取消了下尾管。18共用工程、辅助材料消耗(1) 用水量见表8161。(2) 用电量见表8127。(3) 水蒸汽用量见表8138。(4) 燃料气用量见表8149。(5) 压缩空气用量见表81-510。(6) 氮气用量见表81-611。(7) 氢气用量见表81-712。(8) 辅助材料用量见表1-13。辅助材料用量见表81-813。(9)表81-1 6 水用量表序号使用地点或用途给水, t/h排 水新鲜水循环冷水除氧水循环热水含油污水1安全水封罐(V-7105)0.52开工冷却器(E-7103)10(90)10(90)3原料气压缩机(C-7101)36364氢气压缩机(C-7102)21215压缩机水站20206机泵冷却水2.42.00.47转化炉引风机0.60.40.28取样冷却器(E-7106)2.42.49取样冷却器(E-7107)6610取样冷却器(E-7108)5511中变气冷却器(A-7101)0.56912蒸汽发生器(V-7121,V-7126)10.8113冲洗地面及生活用水(5)14池-7101用水45合计4.5103.411.38107.80.6蒸汽发生器及余热锅炉用除盐水最大用量为18.12t/h。括号内为间断用水量。表81-2 7 电用量表序号使用地点或用途电压V设备数(台)设备容量(kw)轴功率KW备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1原料气压缩机(C-7101)6000113153152612C-7101主电机加热器380110.60.6间断3C-7101油箱加热器3801133340004C-7101辅助油泵38011443.210005氢气压缩机(C-7102)6000112802802426C-7102主电机加热器380110.50.5间断7C-7102油箱加热器3801133340008C-7102辅助油泵38011443.210009C-7101,C-7102E水泵3801118.518.51510贫液泵(P-7101)38011454526.0711原料泵(P-7103)380114545(21.3)12锅炉给水泵(P-7104)3801175755313凝结水泵(P-7105)3801115157.8814加药泵(P-7106)380323.61.85315二硫化碳泵(P-7107)380100.370.370.3间断16中变气冷却器(A-7101)3802037035217A-7101附管道泵380117.57.56.518转化炉鼓风机(K-7103)38011303028.8119转化炉引风机(K-7104)38011757558.3920真空泵(P-7105)38010750间断21仪表用电3801622照明用电38025.354000合计6000503380301.13表81-3 8 水蒸气用量表序号使用地点或用途蒸汽用量,t/h备 注3.5Mpa(g)1.0Mpa(g)1转化炉及中变气蒸气发生系统-5.412酸性水汽提塔0.53除氧器(V-7124)0.6合计-5.411.1*3.5Mpa蒸汽送出装置表81-4 9 燃料气用量表序号使用地点或用途用途,kg/h备 注1转化炉483.22原料加热炉44.7合计527.9注:燃料气的热值按37919KJ/m3n计,分子量为22.23表8-5 10 压缩空气用量序号使用地点或用途用量,Nm3/min备 注非净化净化1仪表用42变压吸附用1.5合计5.5表81-6 11 氮气用量序号使用地点或用途用量,Nm3/min备 注1催化剂还原及停工用开停工一次耗能56000Nm3n2开停工吹扫用间断用表81-7 12 氢气用量序号使用地点或用途用 量备 注1催化剂还原用一次用量15000m3n浓度70%表81-8 13 辅助材料用量序号名称型号或规格一次装入量使用年限备 注1转化催化剂Z4173.54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 堆比重Z417 1.05-71.25、Z418 0.95-71.15Z4183.242加氢催化剂JT-71G10.972化工部西北化工研究院 堆比重0.853氧化锌脱硫剂TS-7144.21航天部第四研究院天华工实业公司 堆比重 1.254脱氯剂TCL2.21航天部第四研究院天华工实业公司 堆比重1.05中变催化剂B113-226.62辽河催化剂厂 堆比重1.46磷酸三钠0.517变压吸附剂12210含于PSA单元内8阻泡剂11年用量9活性炭0.101堆比重0.810二硫化碳0.55111耐热隋性瓷球MPI-6069.5萍乡市超达高技术有限公司 堆比重1.40159.9254.019装置能耗191 装置能耗计算装置能耗计算见表91-7114表91-1471 装置能耗计算序号项目小时能耗能耗指标能耗104kJ/h备注单位数量单位数量1焦化干气kg310.4KJ/kg4187312997.82加氢干气kg240.9KJ/kg447081077.0163燃料气kg527.9KJ/kg382082017.0534除盐水t11.38104kJ/t9.6296109.58485循环冷水t103.4104kJ/t0.4186843.291516新鲜水t4.5104kJ/t0.75363.39127电380Vkw301.13104kJ/kWh1.256378.21936000Vkw503104kJ/kWh1.256631.76883.5Mpa蒸汽t-5.4104kJ/t368.44-71989.5891.0Mpa蒸汽t1.1104kJ/t318.2350.0210净化风Nm3330104kJ/Nm30.167555.275合计15673.84单位综合能耗17415.38 *104KJ/t纯氢(1567.384*104KJ/1000m3n纯氢192节能措施 采用PSA净化工艺,降低全装置加工能耗; 变压吸附尾气全部用作转化炉的燃料,最大限度减少高压瓦斯用量; 装置内的高温位热源(如转化炉高温烟气,高温转化气,中变气等)尽可能发生中压蒸汽,回收余热; 装置内锅炉用水自行除氧,近尽可能利用低温位热源; 采用表面蒸发湿空冷减少循环水用量;酸性凝结水及装置蒸汽冷凝水经装置内气汽提后复用作锅炉给水,降低装置除盐水用量送加氢精制装置做装置注水 或与装置外来除盐水混合进入除氧器。110 生产控制分析表10-71 15 分析项目表序号取样地点分析项目分析次数备注1焦化干气进装置全分析每班一次2焦化干气进装置总硫、H2S每班二次3加氢干气进装置全分析每班一次4加氢干气进装置总硫每天二次5湿法脱硫后原料气总硫、H2S每班二次6贫胺液H2S、胺每班一次7富胺液H2S、胺每天二次8加氢后原料气总硫、有机硫、烯烃每天二次9脱硫后原料气总硫每天二次10转化气进中变全分析每班二次11中变气进PSA全分析每班二次12工业氢出装置全分析每班一次13工业氢出装置微量CO、CO2每班二次14炉水PH、磷酸根每班二次153.5Mpa蒸汽总固、SiO2每班二次16脱酸冷凝水铁离子、CO2、PH、电导每班一次17锅炉给水PH、总硬度每班二次2装置的开工21开工前的准备 检查检修项目的施工质量及有无影响开工进程的工序。对新换管线贯通吹扫或冲洗、试压合格。 检查炉子、反应器、塔、冷换设备、容器等是否完好。所需附件是否齐全,工艺管线,法兰、阀门等是否有缺陷,现场压力表,安全阀是否就位,盲板是否按开工要求拆装完毕。装置内的消防器材是否齐全 彻底清扫现场,做到清理卫生无杂物。 检查机泵的润滑油、冷却水、密封水系统是否畅通,检查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 配合仪表调式装置的联锁和控制系统,现场仪表动作是否正常。 联系电气检查设备电源,装置照明及仪表电等是否正常。 联系好生产调度安排好原料油、原料气、氮气、水、电、汽、风等的供应工作。 湿法脱硫系统气密合格。 在V-7103内配备20%N-甲基乙醇胺溶液80M3。,或装置外来贫液已作好准备。 联系质检科做好开工分析项目的准备工作。 组织操作人员学习开工方案,并经考试合格。22湿法脱硫开工221建立N-甲基乙醇胺溶液系统循环 20%N-甲基乙醇胺溶液后,向V-7103串入氮气,用水封罐V-7105控制V-7103压力不大于200水柱。或者从装置外引贫液进V-7103。 向T-7101充蒸汽,赶空气去火炬,然后关闭蒸汽阀,开V-7101入口氮气阀氮气置换脱硫干气去燃料气管网线及脱硫干气去V-7106线,置换合格后,给T-7101氮气冲压至0.5Mpa。 联系调度准备向溶剂再生装置送乙醇胺富液。 开泵P-7101抽V-7103溶液入塔T-7101,投用贫液流量表控制阀FYFV-7102,用FIC-7102控制贫液流量在1015201225t/h。 塔T-7101液面达6070%以后,缓慢打开塔T-7101底富液调节阀LYLV-7101,将富液送至再生装置。 溶液循环期间,注意维持各部液面和压力。222引加氢低分气、焦化富干气、蒸发塔顶气、及吸收塔顶气 打通下列流程:原料入装置V-71017T-7101脱硫干气去燃料气管网(注:留第一道和最后一道阀)。 联系调度室、焦化车间焦化装置、,T-7101溶液循环正常后,以500Nm3/h的递增速度引原料气进装置,用PIC-7101控制T-7101压力为0.60MPa70MPa。 控制进湿脱富气流量不超过3500Nm3/h左右,分析塔顶气体硫含量200PPm为合格,若不合格可提高溶液循环量。 引焦化富气入装置后,注意塔T-7101液面,注意脱硫干气不要串入装置内燃料气管网和V-7106内,至此湿法脱硫单元操作正常,等待造气部分开工。222调整操作 焦化富气进系统以后焦化干气进系统以后,岗位上按工艺控制指标要求,调整操作 联系化验做好分析 23 开工升温曲线T7104开工231建立N-甲基乙醇胺溶液系统循环 20%N-甲基乙醇胺溶液后,向V-7103串入氮气,用水封罐V-7105控制V-7103压力不大于200水柱。或者从装置外引贫液进V-7103。 向T-7104充蒸汽,赶空气去火炬,然后关闭蒸汽阀, V-7132与塔一起用蒸汽赶空气去火炬。 联系调度准备向溶剂再生装置送乙醇胺富液。 开泵P-7101抽V-7103溶液入塔T-7104,投用贫液流量表控制阀控制贫液流量在515t/h。 塔T-7104液面达6070%以后,缓慢打开塔T-7104底富液泵P-7108,将富液送至再生装置。 溶液循环期间,注意维持各部液面和压力。232引加氢分顶气 打通下列流程:原料入装置V-7132T-7104脱硫干气去火炬系统或直接进气柜(注:留第一道和最后一道阀)。 联系调度室、加氢装置,T-7104溶液循环正常后,引加氢分顶气进装置,脱后气进气柜或火炬系统。 调整产品合格。233 开工升温曲线24 开工程序表序号工序步骤内容程序造 气 单 元PSA单元废热锅炉其 它1系统气密试漏1、脱硫、转化气密至3.0Mpa2、中变及冷却部分气密至2.5Mpa3、燃料系统置换,气密:0.37Mpa4、压缩机系统入口气密至0.6Mpa5、原料油罐必须气密:0.6Mpa1、PSA主系统分三级气密:0.8Mpa,1.5Mpa,2.2Mpa。2、尾气系统气密至0.06Mpa 1、锅炉系统高压部分水压试验4.0Mpa,2、常压系统充水试漏仪表系统应气密2冷氮联运充压至1.0Mpa,压缩机C-7101打循环,循环量控制3500Nm3/hr以上。保 压打通锅炉系统流程建立循环化验配合分析3热氮联运先点F-7101,后点F-7102,严格按升温曲线升温。及时调整火嘴燃烧状态,控制升温速度。保 压与造气系统同时升温用PIC-73201控制汽包压力同上4转化引蒸汽,脱硫配氢引蒸汽条件:转化入口温度400。中变床层温度250,蒸汽量10t/h。引蒸汽后,脱硫配氢,配氢量1000Nm3800Nm3/h以上,系统提压,升温。保 压锅炉系统正常运行,当地自产蒸汽压力达3.5Mpa时,蒸汽外送。同上5转化、中变催化剂还原转化催化剂还原条件:转化入口温度480-500,出口温度700-800,循环气中H2浓度60%(V),H2O/H27.5,氢空速300 h时1确保循环量。 保 压 正常运行同上6脱硫投油初投气500Nm3/h,然按500 Nm3/hr的速度提量。调整H2O/C3.7为6,配汽8t/h,F102入口温度450-500,出口温度750-780,中变入口温度360320-340。 保 压 正常运行 同上7PSA投运装置出产品引尾气进转化炉。调整各操作参数达量佳。引中变气入PSA调整PSA操作至正常,产品氢出装置 正常运行同上25开工步骤及操作要点251程序1装置N2气密,置换2511关键操作: N2气使用前低点排净存水、存油,确保N2气洁净,采样分析O2含量0.5%后,充入系统。系统N2升压前,首先用N2置换合格,采样分析系统中O2含量0.5%。系统升压前所有压力表手阀打开,安全阀前截止阀打开。 检修部分要重点气密。 分区域气密,先低压气密合格后,再逐级升压气密,尽量避免N2放空。 系统升压前应详细检查流程,设专人监视升压情况,防止超压,高压传串低压等事故发生。 分区域气密合格后,全系统打通冷氮循环流程,充压至1.5Mpa做压降试验,合格标准是:P0.05Mpa/4h。 发现泄露及时联系处理。 若N2管网压力不够时,可开压缩机C-7101进行升压。若N2管网压力不够时,可开压缩机C-7101进行升压。2512详细操作(1)原料区:(V-7127、 V-7106、 V-7112 ) 气密及置换介质:N2。 气密压力:V-7127 0.6MpaV-7106 0.6MpaV-7112 1.2Mpa 气密合格标准:无任何外漏现象,P0.05Mpa/4h。 气密流程:GN-201N2V-7106C-7101V7107F-7101R-7101P-223E-7103P-315V-7112RV-321(2)燃料系统 气密流程: GF-103GF-102F-7101GN-106GF-101V-7111E-7104 GF-302 F-7102顶中心火咀FY7401FV7401关死 瓦斯系统N2充压至0.3Mpa进行气密。 N2置换合格标准O20.52%。 瓦斯烧嘴、废气烧嘴应分别在气密压力下逐个通气检查试漏。 5、气密合格标准: 在最终压力下,无任何外漏现象。压降试验P0.02Mpa/4h。 气密合格,关闭系统内所有阀门。2513脱硫、转化、转化、中变、PSA、及低压瓦斯25131详细操作 气密流程: N2 N2气密流程:N2P102V-7101P-104CT-7101P105V-7106C-7101V-7107 P203F7101R7101R7102R7103A/BF7102ER7102R7104E-7105E-7101V-7108E-7102V-7109A-7101V-7110V7114PSAV7116V7129F-7102顶 V7111 V7111 V-7111V-7106K-7101V-7107P203F7101R7101R7102 V-7117HC-7102V-7118 首先对F-7102顶、V7116、V7129进行气密,气密压力:V-7116,V-7129、F-7102顶为0.1MPa,瓦斯烧嘴、废气烧嘴应分别在气密压力下逐个通气检查试漏。气密合格,关闭系统内所有阀门和系统隔离,保压测试。气密合格标准: :A 在最终压力下,无任何外漏现象。 B压降试验P0.02Mpa/4h。 V-7111,V-7101、C-7101气密压力为0.6MPa8MPa,气密合格后关闭和其他部分相连的阀门隔离,保压测试气密合格标准: :A 在最终压力下,无任何外漏现象。 B压降试验P0.03Mpa/4h。 开启C-7101对PSA、脱硫、转化部分进行1.0Mpa、2.0Mpa、3.0Mpa进行三级气密试漏。压力致2.0MPa以后开启C-7102对V-7117、KC-7102、V-7118进行3.4MPa气密,气密合格将PSA切除系统,进行保压测试。压力到2.5MPa以后,R-7104及后面冷换设备切除系统,(关闭中变器入口阀门)用PSV-7107复线控制前面压力。三部分的气密合格标准: :A在最终压力下,无任何外漏现象。 B压降试验P0.05Mpa/4h。 保压测试合格后,对各部导淋及放空进行吹扫,系统泄压。2514气密检查内容和方法 检查内容:各连接法兰(包括反应器头盖、换热器头盖、出、入口法兰)、丝扣、阀杆填料、放空、仪表引线、焊口等。 检查方法:用刷子将肥皂水刷在气密处,小间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重阳节特色主题策划方案
- 甲状腺手术护理常规课件
- 元宵节教学课件
- 《永远的丰碑》教学课件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用iPad进行课件编辑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历2025年真题 深度解析与模拟试卷
- 2025年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电气工程设计规范应用专项训练
- 2025至2030中国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礼品行业发展分析及行业发展前景与战略报告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