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思修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思修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思修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思修社会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空巢村的调研 学院: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思政部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空巢村的调研 调研者 班级 学院 调研时间 2012年暑假 调研地点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及附近村落 调研方式 对自己所在村及周边村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青状年等主要劳动力人员外出打工,留守家园靠“99、38、61”人员,既老人、妇女、儿童。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左右。由此,在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即空巢老人”,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关键词: 留守儿童 空巢老人 渴望 外出务工 经济发展正文【一】概念介绍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留守儿童2200万。可是,在我所在的村子里,随迁子女却几乎没有,父母根本没有能力吧孩子接到外面去,更何况家里还有老人。“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对我村及周边村落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及情况作了一个人调查,主要涉及三个大村落,实地访问五十多户人家,并向我镇镇府,村公所,有关人士访问。一下是各村的访问结果。【二】调查的基本情况情况存在的问题(一) 对新寨村的访问调查新寨村属于漕涧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漕涧镇街区,交通比较方便。据2011年统计,有367户人口,据村支书介绍,本村外出打工人数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25%,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约占该村总人口的4%左右,即差不多有15个家庭属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范畴,这个数目不算大,但也不小。我实地走访了十多户人家,包括空巢家庭和家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在空巢家庭里,一般小声比较少,老人小孩都比较沉默,不像一般家庭那样,即使穷苦,但那些小孩都比较大胆,都比较活跃。我的观察到,一般属于空巢家庭的家境都比较困难,据我同学的介绍,其实那些外出务工的青年其能力是很强的,在外务工的工资可能不低,但是,外出消费大,既要自己生活,又要给家里寄钱,但其工作又不稳定,经常需要漂泊,致使他们旺季里寄的钱就比较少,老人和小孩的生活状况还是不是很好。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由于对其子女的监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很多留守儿童家家还是比较活跃的,但除了家门,他们就不敢说话,在他们心里,他们没有父母,收到其他孩子欺负了也不敢说。俗话说,孙子孙女才是父母真正的孩子,爷爷奶奶带孩子时,很容易出现过分宠溺孩子,或者难以与他们沟通的情况,对孩子的成长不是很好。他们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但却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舍不得骂孩子,教育孩子。他们一方面是因为爱孩子,一方面是因为怕自己教育孙子孙女儿媳妇会有意见。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老人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会来陪他们,陪孩子。访问中当问到这个问题时,好多老人都有点眼含泪花的感觉,而孩子们却是满脸的期待。有位老人说,当孩子半夜生病了,他们连夜把孩子送到医院,孩子不停哭,他们心疼啊,如果孩子的父母在家,也许他就不会生病了。他们说一年到头,他们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过年了,全家就能团圆了,但有些年份外出务工人员还是不能回家过年,具体原因他们不愿说,也许,他们的子女也没有跟他们说,但这,大家都心知肚明,春节不回家,为的也许不是那几块挣不完的钱,而是没钱回家啊。(二) 对仁山村的访问调查仁山村是漕涧镇七个村民委员会之一,据2011年统计,有1284户人家,4964人,本村外出打工人数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30%,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约占该村总人口的5%左右,即差不多有64个家庭属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范畴,外出务工人员约有1500人。我着重对我村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我村丹梯村是仁山村的一个大自然村,约有500多户人家。在我村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如果某家里有事,结婚啊,办丧事啊,有力气的青壮年特别少,去做客的一般都是一个老人带一个小孩或是一个老人带着两三个小孩。当问及你爸爸妈妈去哪了?他们就会怯生生的跟你说,他们挣钱去了,他们当中有好多人都记不得父母张什么样子。我家族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和一个空巢老人,但他们算是个典型的空巢家庭。堂哥堂嫂外出打工了,一个在昆明一个在重庆,夫妻不能团聚,见不到子女的面,他们大概两年回一次家,我村其他的空巢家庭也是这个状况。一年回一次家,孩子都认不出他们了,都不敢叫他们爸爸妈妈,当孩子与爸爸妈妈稍微熟一点的时候,他们又要外出了。我侄子在家里是小霸王,因为他爸爸妈妈不在家,大家都觉得他可怜,需要关心和爱护,所有人都不会骂他,即使他做错了什么事,大人们都不会说什么,久而久之,他变得非常娇贵。当大家发现这个问题时,已经很难教育了,我大爹舍不得说他,他不记得我们对他的关心,跟他讲道理,他说我们不跟他亲。小孩子的教育成了大问题,他差不多已经成了一个问题儿童了。我村好多孩子都记不得父母长什么样,有些亲戚逗他们玩,指着电视里跳舞的演员,对他们说,那是他的妈妈,他还真信了,自豪的对伙伴们讲,他妈妈上电视了,这是何等的心酸啊。刚刚也说了,我得侄子在家特别调皮,可到了了学校总被人欺负,在外遇到同学就叫哥哥,姐姐。我还对一个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该班有十九个学生,据其班主任说,他们班有八个留守儿童,一开始我震惊的是这个班怎么只有十九个学生,而更让我震惊的是竟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个老师跟我说,他们会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很多时候都会特别照顾这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可是我们真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吗?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小孩子需要的不紧是爱,更多的是模范,有个人给他勇气,让他有男孩子的气魄。孩子需要的是亲情,而不是对父母的害怕与敬重。空巢老人现象更是值得关注,父母养大孩子不容易,而孩子长大了,自己会飞了,就走了,留下父母孤零零的。我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有1500人左右,也就意味着有100多户人家是空巢老人,有些父母还比较年轻的,他们说他们非常支持孩子在外打工,这样他的见识会广一点,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向他们一样。但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回来,孩子在外,父母每天都在担心。有些孩子在外的发展不是很好,他们的父母说宁愿孩子回来种地也不想让孩子在外那样吃苦,还要看人脸色,现在的农民工还是受人歧视的。我走访了十多户空巢老人家庭,每户的老人都渴望与孩子见面,有五户老人说,他们的孩子比打算回村里了,以后就打算在外结婚,但户口又是一个问题,有六户老人所,他们的孩子会回家的,到了结婚年龄就会回来结婚,但是结了婚还是有我外出打工个的意向。这样反复,有事一批新的留守儿童诞生了。他们说虽然他们很孤独,但还好,在农村,每户都会有一两个孩子,不管怎么样也有个孩子陪在身边,而且,农村人情味儿比较重,大家还可以串门。(3) 对大坪村的访问调查大坪村也是漕涧镇七个村民委员会之一,有846户人家,本村外出打工人数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25%,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约占该村总人口的5%左右,这个村的情况跟上两个村的差不多,但此存属于高寒山区,人口较少,田地较多。但这的留守儿童更可怜,他们上学要走很远的路,一般要走一个小时,这也是少的,有更远的,要走两个小时左右,但这对于六七岁的小孩是何等的残忍,许多大人都走不动。老人们的生活也是很苦,上一次街,买一些生活用品对他们来说相当困难,而且,他们很多都还带着一个孩子。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空巢状况,没有劳力。当问及为什么外出打工时,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应为家里比较穷,为了改善状况。村里,镇里的活太少了,而且要的都是旺劳力(也就是各地最能干活的),手脚最麻利的。所以他们外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三】总结对比根据访问调查及出现的问题的分析,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心理思想都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是那么的渴望团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有些小孩子出现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问题,空巢老人的压力特别大,他们肩负着生活和教育孙子孙女的压力,但这些本应该不是他们操心的事了。而这几个村的情况还有些不同,外出务工人员及空巢家庭数量相差还是比较大的。为此,我对这几个村出现差异情况进行了一点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不均衡 新寨村是在这几个村中经济是最好的,仁山村次之,大坪村最差。就我们镇的这个情况,我对其他的村也进行了电话联系调查,呈现的状况都是,经济发展得好的地方外出务工的人较少,进而空巢家庭就比较少。而经济最不发达的地方,外出务工的也比较少,空巢家庭也少。相反,经济在镇中处于中等偏上的村落中外出务工的人较多,空巢家庭相对就多。可见,经济发展不均衡是空巢村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交通便利情况新寨村位于漕涧镇街区,交通比较方便。仁山村位于坝区,交通不是很方便,但也不是在边缘地方,而大坪村是高寒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利。但那里的人更淳朴,致使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较少。完善了交通,有些地区的孩子就不用为了上学走那么多的路程,这是对儿童最大的关心。(3) 个人观念的不同 由于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同及受周围人的影响,即使在同一个地区,每个人的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相差是很大的,但也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个村出去了一个人,他在外面发展得不错,回家把同村的朋友亲人带出去。大家看到他们外出挣钱也就想出去看一看,闯一闯。 【四】解决办法 (1)社会各界加大对空巢家庭的关注度 空巢家庭需要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关心,他们其实属于弱势群体,外出务工的人也是弱势群体,他们全家人都需要我们的关心。 (2)发展乡镇企业城乡发展差距太大,农村各类工作比较少,乡镇企业寥寥无几,农民在家无事可干,现在的农村天地都很少,家境贫寒,基本上没有收入,只能外出打工。要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