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有限元动力法对拱坝应力控制指标的探讨 论文作者 常晓林李梦周伟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实际背景与意义 我国的水能资源居世界之首 约80 分布在西部 主要是西南地区 但是高地震烈区也大多在此 我国很多已建 在建或拟建的高拱坝都位于强震区 分析以往一些拱坝失事的原因 绝大部分是由于工作岩体失稳或变形过大造成的 尤其是一些拱坝遭受强震的事例表明 地震作用下 拱坝上部 特别是两岸坝肩易发生局部损坏 选题背景 研究现状一 应力分析方法 拱梁分载法 意义明确 规范化 但假定多 较粗略 控制标准 规范给出明确的容许拉压表达式有限单元法 计算理论严密 精确 但受单元划分影响较大 且难以提出相应的应力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 按等效应力进行控制 2 按拉应力范围控制 3 按开裂范围控制 研究现状二 有限元应力控制标准 计算有限元等效应力可消除应力集中现象 静力作用下计算有限元等效应力与拱梁分载法应力的关系 从而制定出有限元等效应力控制标准 动力作用下的有限元等效应力控制标准尚不明确 有待研究 对大丫口拱坝进行动力强度计算及评价 探讨静动作用下有限元等效应力的控制标准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控制标准 动力分析 一 控制标准 4 通过计算比值求得 3 利用DL T5346 2006DL5073 2000 2 结合实例工程计算 1 参考SL282 2003 有限元动力法等效应力控制标准制定思路 控制标准 1 参考SL282 2003 有限元动力法等效应力控制标准制定 1 规范给出的静力作用下有限元等效应力和拱梁分载法应力的比值 主压应力比值平均值为0 97 规范取为1 0 主拉应力比值平均值为1 32 规范取为1 3 约按此比例控制等效应力标准值 控制标准 2 结合实例工程计算 1 参考SL282 2003 有限元动力法等效应力控制标准制定 动力求解方法选择 用有限元法计算拱坝地震应力时 目前采用的求解方法是振型叠加反应谱法和逐步积分法 时程分析法 本文对某水电站拱坝工程分别应用振型叠加反应谱法以及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及比较分析 动力求解方法选择 等效拉 压应力最值分别为 3 02 7 03MPa 振型叠加反应谱 2 27 5 07MPa 时程分析法 最值发生位置基本一致 可见由于设计反应谱具有一定的包络性 求解偏大由于反应谱法简便易行 现行规范亦规定 拱坝地震作用效应的动力分析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且本文将探讨拱坝动力强度控制标准问题 故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强度计算 2 静动综合等效应力与拱梁分载法最值比 动力 模型 参数 比值 小湾二滩大岗山溪洛渡紧水滩 均采用径向九层单元建基面布置薄层单元 两种方法拉压应力最值比及其平均值 动力作用下混凝土弹模及基岩变形模量取静态的1 3倍 2 1 小湾拱坝等效应力最值计算 小湾拱坝坝高292m 模型的单元34428 节点39560 地震基本烈度8 峰值0 308g有限元等效拉应力最值上游面5 13MPa 压应力最值下游面12 44MPa 温降荷载组合为控制工况 2 2 二滩拱坝等效应力最值计算 二滩拱坝坝高240m 模型的单元28140 节点32450 地震设计烈度8 峰值0 20g有限元等效拉应力最值上游面3 69MPa 压应力最值下游面12 24MPa 温升荷载组合为控制工况 2 3 大岗山拱坝等效应力最值计算 大岗拱坝坝高为210m 模型的单元32392 节点37240 地震基本烈度8 峰值0 557g有限元等效拉应力最值上游面6 88MPa 压应力最值下游面13 76MPa 温降荷载组合为控制工况 2 4 溪洛渡拱坝等效应力最值计算 溪洛渡拱坝坝高为278m 模型的单元33410 节点38400 地震基本烈度8 峰值0 321g有限元等效拉应力最值上游面4 94MPa 压应力下游面12 28MPa 温升荷载组合为控制工况 2 5 紧水滩拱坝等效应力最值计算 紧水滩拱坝坝高102m 模型单元30130 节点34484 地震设计烈度7 水平峰值加速度0 10g有限元等效拉应力最值上游面3 08MPa 压应力最值下游面9 43MPa 温升荷载组合为控制工况 2 6 各拱坝静动综合等效应力最大值 2 6 各拱坝静动综合拱梁分载法应力最大值 2 6 静动综合等效应力与拱梁分载法最值比 主压应力比值平均值取为1 10 主拉应力比值平均值取为1 34 约按此比例控制等效应力标准值 控制标准 3 利用DL T5346 2006DL5073 2000 2 结合实例工程计算 1 参考SL282 2003 有限元动力法等效应力控制标准制定 3 动力作用下分项系数 按现行抗震规范DL5073 2000及现行拱坝设计规范DL T5346 2006 控制标准 4 通过计算比值求得 3 利用DL T5346 2006DL5073 2000 2 结合实例工程计算 1 参考SL282 2003 有限元动力法等效应力控制标准制定 4 静动综合作用下应力控制标准 有限元等效应力法与拱梁分载法主压应力比值为1 10有限元等效应力法与拱梁分载法主拉应力比值为1 34 4 基于等效应力控制标准的校核 二滩拱坝3 69 12 24MPaC30混凝土4 10 15 76MPa 思路可行 紧水滩拱坝3 08 9 43MPaC25混凝土3 41 13 13MPa 验证 二 大丫口拱坝抗震强度计算分析 工程概况 坝址位于军弄乡大丫口山与仙人山之间 正常蓄水位650m 死水位630m 坝顶高程为653 00m 最大坝高92m本枢纽工程等级为 级工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29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 25s 地震设计烈度为 度 计算模型 荷载组合 模型的单元总数17238 节点总数20120 其中坝体单元数9828 节点数11330 基本荷载组合 上游正常蓄水位 下游相应尾水水压 坝体自重 上游淤砂压力 温升荷载 温降荷载 特殊组合 基本组合 地震荷载 计算方法及特殊问题处理 坝体自振特性分析 静态与静动综合作用下坝体变位特征值比较 考虑地震荷载的影响 坝体的位移分布规律与其在静态基本荷载工况下位移分布规律一致 但位移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由于坝体动位移反应以顺河向为主 故顺河向位移增幅最大 铅直向位移增幅很小 拱坝有限元等效应力计算及分析 考虑地震荷载影响 起控制作用的拉应力最大值发生位置与静态基本荷载工况下最大应力位置基本一致 大小有所增加 C20等级混凝土有限元等效应力的拉 压应力控制指标应分别为3 00MPa 11 56MPa 略有超标 适当提高混凝土标号至C25 相应地有限元等效应力的拉 压应力控制指标提高为3 75MPa 14 45MPa 符合强度要求 结论 本研究基于静力作用下有限元等效应力控制标准提出动力作用下的有限元等效应力控制标准的一个制定思路 提出了有限元等效应力法动力作用下的控制标准 认为等效应力及拱梁分载法拉压应力控制标准比值分别为1 34及1 10 采用以上标准 分析校核大丫口拱坝坝体应力 得出拱坝建基面应力过大处 适当提高混凝土标号至C25 则符合强度要求 通过大丫口拱坝等效应力的计算结果显示 提出的地震工况下有限元等效应力控制指标方法具有一定合理性及可行性 但仍需不断验证和完善 展望 在计算过程中对模型进行简化 忽略了动力作用下横缝的非线性地震响应 即横缝在地震作用下的开合问题 库水与坝体的相互作用采用动水压力计算公式以附加质量近似考虑的 相对简单 坝体与坝基的作用方面 只计地基的弹性作用采用无质量地基进行处理 无法反应地震动的非均匀性与能量的辐射阻尼作用 本研究通过有限元等效应力来提出拱坝强度控制标准 如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金华兰溪市消防救援大队招聘真题
- 蜡疗考试题及答案
- 四级育婴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 抗高血压药考试试题(有答案)
- 新进人员岗前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华为公司运维工程师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高血压危象的急救、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与答案
- 节能建筑评估体系-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光伏发电项目土地租赁合同规范
- 推广服务合同范例
- 《分红保险的魅力》课件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叉车装卸货合同范例
- 电力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手册
- 工程审计课程设计
- 附件2:慢病管理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食品安全制度管理目录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医院科研诚信课件
- 小学校园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