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范文.doc_第1页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范文.doc_第2页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范文.doc_第3页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范文.doc_第4页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范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设计常用数据手册n 城市规模划分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n 规划实施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松有关竣工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n 城市规划年限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至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3至5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n 规划图纸比例城镇体系:全国1/250万;省域1/100万1/50万;市域、县域1/50万1/10万;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1/5万1/1万。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总体规划:大、中城市1/100001/25000;小城市1/50001/10000;建制镇1/5000分区规划:1/5000控制性详细规划:1/10001/2000修建性详细规划:1/5001/200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n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指标级别用地指标(平方米/人)I60.175.0II75.190.0III90.1105.0IV105.1120.0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平方米/人)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允许调整幅度(平方米/人)指标级别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60.0I60.175.0+0.1+25.060.175.0I60.175.00II75.190.0+0.1+20.075.190.0II75.190.0不限III90.1105.0+0.1+15.090.1105.0II75.190.0-15.00III90.1105.0不限IV105.1120.0+0.1+15.0105.0120.0III90.1105.0-20.00IV105.1120.0不限120.0III90.1105.00IV105.1120.060折减系数1.0L0.9L0.8L0.9L0.95L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住宅层数建筑气候区划、低层354043多层283032中高层252830高层202022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万平方米/公顷)住宅层数建筑气候区划、低层1.101.201.30多层1.701.801.90中高层2.002.202.40高层3.503.503.50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平方米/千人)居住区小区组团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指标1605-2700(2165-3620)2065-4680(2655-5450)1176-2102(1546-2682)1282-3334(1682-4084)363-854(704-1354)502-1070(882-1590)其中教育600-12001000-2400600-12001000-2400160-400300-500医疗卫生(含医院)60-80(160-280)100-190(260-360)20-8040-1906-2012-40文体100-200200-60020-3040-6018-2440-60商业服务700-910600-940450-570100-600150-370100-400金融邮电(含银行、邮电局)20-30(60-80)25-5016-2222-34市政公用(含自行车存车处)10-130(460-800)70-300(500-900)30-120(400-700)50-80(450-700)9-10(350-510)20-30(400-550)行政管理85-15070-20040-8030-10020-3030-40其他注: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 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总指标未含其他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 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控制指标名称单位自行车机动车公共中心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3商业中心车位/100平方米营业面积7.50.3集贸市场车位/100平方米营业面积7.5饮食店车位/100平方米营业面积3.61.7医院、门诊所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2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绿地 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1.0公顷;小游园最小规模0.4公顷;组团绿地最小规模0.04公顷。绿地至少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带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和日照的要求。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为距建筑1.5米,宅间小路1.0米。开敞型院落式组团绿地相邻道路两侧的建筑间距10米居住区公共绿地的总指标:组团不少于0.5平方米/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平方米/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平方米/人。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封闭型绿地开敞型绿地南侧多层楼南侧高层楼南侧多层楼南侧高层楼L1.5L2L30ML1.5L2L50ML1.5L2L30ML1.5L2L50MS1800平方米S11800平方米S1500平方米S11200平方米S21000平方米S22000平方米S2600平方米S21400平方米注: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米)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米)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平方米)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平方米)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米。小区路:路面宽5-8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米;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米;组团路:路面宽3-5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米;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米;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米。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8.0L200M5L600M非机动车道0.33.0L50M2L100M步行道0.58.04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米)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多层33322有出入口5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多层2围墙面向道路1.51.51.5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2个出入口;至少应有2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米;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不小于4x4米的消防车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米;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低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米,纵坡不应大于2.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120米,并应设不小于12x12米的回车场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不同规模城市的最大出行时耗和主要公交方式城市规模最大出行时耗(分)主要公共交通方式大200万人60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 电车100-200万人50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 电车100万人1:13:1100万人3:19:1中等城市9:116:1小城市不控制自行车道路网密度与道路间距自行车道路与机动车道的分隔方式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间距(米)自行车专用路1.52.010001200与机动车道间用设施隔离35400600路面划线1015150200人行带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所在地点宽度(米)最大通行能力(人/小时)城市道路上0.751800车站码头、人行天桥和地道0.901400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横过交叉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人次/小时,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小时时;通过环行交叉口的不行人流总量达18000人次,且同时进入环行交叉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2000辆/小时时;行人横过城市快速路时;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步行人流超过1000人次或道口关闭的时间超过15分钟时。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米。区内道路网密度可采用1318公里/平方公里。商业步行区内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按每平方米0.81.0人计算。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道的距离不宜大于200米;步行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00米。商业步行区附近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步行区进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100米,并不得大于200米。货物流通中心用地面积不宜大于城市规划用地总面积的2%大城市的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应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区,其数量不宜少于2处;每处用地面积、宜为50万60万平方米。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应与工业区结合,服务半径宜为34公里。其用地规模应根据储运货物的工作量计算确定,或宜按6万10万平方米计算。生活性货物流通中心的用地规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计算确定,但每处用地面积不宜大于5万平方米,服务半径宜为23公里。当城市道路上高峰小时货运交通两大于600辆标准货车,或每天货运交通量大于5000辆标准货车时,应设货运专用车道。当昼夜货运车辆大于5000辆标准货车时,应在市区边缘设置过境货运专用车道。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机动车设计速度(公里/小时)大城市20080604030200608040604030中等城市-404030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大城市2000.40.50.81.21.21.4342000.30.40.81.21.21.434中等城市-1.01.21.21.434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大城市200686846342004646462中等城市-4242道路宽度(米)大城市20040454555405015302003540405030451520中等城市-354530401520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城市人口(万人)次干路支路机动车设计速度(公里/小时)54020154020534351545465242152425253512151525351215200502002005020050中心岛直径(米)环道宽度(米)用地面积(万平方米)主干路与主干路0.600.500.450.800.650.60-主干路与次干路0.500.400.350.650.550.50406020401.01.5次干路与次干路0.400.300.250.550.450.40305016200.81.2次干路与支路0.330.270.220.450.350.30304014180.60.9支路与支路0.200.160.120.270.22050.7在城市立体交叉口和跨河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道进出口外30米的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和非港湾式公共交通停靠站。立体交叉口规划用地面积和通行能力立体交叉口层数立体交叉口中匝道的基本形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有无冲突点用地面积(万平方米)通行能力(千辆/小时)当量小汽车当量自行车二菱形有2.02.5791013苜蓿叶形有6.512.06131620环行有3.04.5791520无2.53.0341215三十字路口型有4.05.011141316环形有5.05.511141314无4.55.58101315苜蓿叶形与环形无7.012.011131315环形与苜蓿叶形无5.06.011142030四环形无6.08.011141315注:三层立体交叉口中的苜蓿叶形为机动车匝道,环形为非机动车匝道三层立体交叉口中的环形为机动车匝道,苜蓿叶形为非机动车匝道全市车站、码头的交通集散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070.10平方米计算。车站、码头前的交通集散广场的规模由聚集人流量决定,集散广场的人流密度宜为1.01.4人/平方米。车站、码头前的交通集散广场上供旅客上下车的停车点,距离进出口不宜大于50米。城市游憩机会广场的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0.130.40平方米计算城市游憩机会广场不宜太大,市级广场每处宜为4万10万平方米;区级广场每处宜为1万3万平方米。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米,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米;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为50100米,并不得大于200米。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39平方米;停车楼和地下停车位宜为3035平方米。摩托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2.7平方米。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51.8平方米。停车场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50米以远。少于50个车位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个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米。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宜分为1520米长的段,每段应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不得小于3米。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数不得少于2个;1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应分组设置,每组500个停车位。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1.2公里。公共加油站的用地面积(万平方米)昼夜加油的车次数3005008001000用地面积(万平方米)0.120.180.250.30附设机械化洗车的加油站,应增加用地面积160200平方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米)序号1234567管线名称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直埋管沟直埋管沟直埋管沟最小覆土深度(米)人行道下0.500.400.700.400.500.200.600.600.600.60车行道下0.700.500.800.700.700.200.800.700.700.70在一至五级航道下面敷设管线,应在航道底设计高程2米以下;在其他河底下面敷设,应在河底设计高程1米以下,在灌溉渠下面敷设,应在渠底设计高程0.5米以下。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米)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米)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米)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之间交叉时的的最小垂直净距(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勿忘国耻当思国运.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the same direction of rotation 90 or 180 for; after each disc rotor when measuring position alignment of the two half coupling constant, should also be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Surface deviation measurement, must in every 180 degrees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radii are equal to each other in order to eliminate errors caused by movement of the rotor. Only a support bearing of the rotor, WA couplings, such as the use of temporary leave the Cent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ep the rotor in the measuring process in the center of the bearing oil retaining the nest does not change. Steam oil block, there should be sufficient clearance between the rotor and, in rotors make sure rotor is not on the block or seal oil. At the time of measurement, connections are not allowed between two rotors, each in a free State. Not allowed in case of assembled sleeve, Center work on the toothed coupling. Coupling tool should have adequate stiffness, installation must be secure and reliable. Coupling Center using a dial indicator, the table should be put in prison and avoid touch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