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实习报告.doc_第1页
西安实习报告.doc_第2页
西安实习报告.doc_第3页
西安实习报告.doc_第4页
西安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印象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以为你眼前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题记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阔别重逢.冥冥之中,一直觉得和古都西安有着一场际遇.这种暗生的情愫,也许源于贾平凹的秦腔里,在棺椁中,以画满秦腔人物脸谱的马勺覆面的夏天智安息如故,而棺外却是凋敝的村里,连抬棺材的人都凑不齐的场景;也许源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金波和李向前一瓶白酒互灌几口,夹杂着烈风互相倾诉各自的心事,求而不得的爱情折磨着两个人心碎流泪的画面,也许源于陈忠实的白鹿原中鸿儒朱先生在离世前,让妻子朱白氏在头发中抓虱子,他的脸贴在妻子温热的腿上,忍不住说:“我想叫你一声妈”朱白氏停住了双手:“你老糊涂了吧?”旁边的儿女都尴尬的红了脸,朱先生仰起头诚恳的说:“我心里孤清的受不了,就盼有个妈”说罢紧紧盯着朱白氏叫了声妈,两行泪珠滚滚而下,朱白氏身子一颤,慈爱的继续给丈夫搜寻黑色的头发的场景料想着这八百里莽莽秦川下养育着怎样的子民,发生着这样摄人心魄的故事。时光正好,在阳春三月,于春分时日,我们奔赴古都西安。 鄂州下午三点半的火车上车,途径武昌,孝感,信阳,驻马店,漯河,许昌,郑州,巩义,洛阳,渭南,早上七点十分到西安。车厢里响彻同学们的嬉笑声,打牌声,似乎很兴奋,而窗外,是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中夹杂几处农宅徐徐倒退,不久便暮色四合,黑茫茫中偶有几家灯火,车厢里喧嚣少了一些,直到更深夜半,才安静下来,同学们的精力几近耗光,个个背倚相靠睡了,而恰恰是这样,不多长的时间,便有到站,又是一片短暂的嘈杂。我睡眼惺忪,这注定是不眠之夜,不多会,只听得火车轮与铁轨相互倾轧的咔嚓声,心里却猜想着西安会是什么模样,默念着西安我们来了。算得是如约抵达,尽管是将近一夜未眠,同学们都还是提前醒了,准备收拾下车。出车站,迎接我们的是西安是不太明朗的天空,微凉的温度,干冷的空气,我掖了掖衣领,果然有点北方的味道。不远便是西安的古城墙,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青灰色的砖,城门上檐角四飞,纸糊的红灯笼,城墙保存和修缮的很完整。只是与心中猜想的不太一样,料想应该是斑驳的,甚至该有些倾圮。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样的滋味。这样才有惊喜,有趣味,才迷人。我轻轻用手指抚摩一下墙壁,感受了一下这历经六百年风雨的明城墙的温度和传递出来的古朴。 第一站:乾陵“巨坟云是旧梁山,山石崔嵬颇耐攀。南对乳丘思大业,下临后土望长安。”这是郭沫若同志游乾陵时吟出的一首诗。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它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l047.6米,呈圆锥形,是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整个陵园范围方圆40公里,周围还有王公贵族陪葬墓17座。乾陵营建于盛唐时期,单从其宏大的规模,壮伟的气势,富丽堂皇的建筑来看,就居唐帝王陵之首。据长安图志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4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回廊、偏房等大批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我们探访位置是乾陵的朱雀门外。可见墓前一条司马道相当宽阔,直通北峰。两侧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雕。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4个门外各有石狮回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就是从武则天下葬乾陵开始才有固定制度的,一直延续到清代。而最有看头的不得不说两块经历1000多年历史风雨的巨型石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花岗岩体,它们分属唐高宗李治和第一女皇武则天。述圣记碑,全碑共7节,故又称七节碑。据说,由7节组成,取于七曜,即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称。七节碑高7.5米,重89.6吨。碑座上刻有各种碑纹。碑文8000余字,由武则天亲自撰文,后中宗书写。无字碑通高7.53米,重约98.8吨。碑侧线刻有龙纹,碑头刻有8条璃互相缠绕。无字碑就是说立碑时碑上没有刻一个文字。为什么立一通无字碑呢?至今有几种说法,一是说武则天想让后世的人对她作出公允的评价;一是说,武则天觉得自己功德无量,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但作为一个儿子,又不便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立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我倒是宁愿相信“功过是非,后人评说”,因为武则天却是敢想敢为的女中豪杰。可是,无字碑确实碑体有字,无字碑变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后,一些游人代替武皇在碑上题字,于是现在碑上共留下13段文字。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和女真族历史文化在内城东西闹楼有着61尊石人像,这是武则天为了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而敕令刻制的。61尊宾像可是大有来头,它是唐代波澜壮阔的中外交流史的标志,也是突出反映中外关系的乾陵石刻艺术的一大特色。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我国各民族统一的封建王朝最兴盛的时期,同世界各地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往来。高宗驾崩后,举国哀悼,6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葬礼之后,武则天令工匠用写真的手法,雕刻了参加葬礼的那些使节或首领,立于朱雀门两侧,东29尊,西32尊,按队列形式整齐排列。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登皮靴,双手前拱,表示祈祷。从那时起创尊宾像已在乾陵墓前站立了1300余年了。不过说到这,又有让人诧异的事了,石人的头怎么都没有了?是的,61个雕像绝大多数的头早已毁掉,现只有两尊有头,高鼻子、深眼睛,可能是来自西域的使臣。每个石人背后原来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长期风化,多数字迹已无法辨认。关于个中缘由,我倒是倾向文革破四旧的无知妄为,一想到这,心中便对文革憎恶增添几分。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件事,解放后挖掘乾陵的建议多次被提了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都没有同意挖掘。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赴陕西考察时就说过:“目前我国还没有足以使出土文物不受损失的科学保护方法,祖宗留下的遗产还是让土地神多替我们保护几年吧!”这种可持续的思想是值得称道啊 在乾陵附近,我们也直观了黄土高原风貌,千沟万壑,地上长着地带性植被蒿草,地带性土壤直立性强的黄土,黄土层堆积近100米,局部有将近390米厚,见识了黄土塬面和特有民居窑洞,原来黄土高原上也有类似四合院的民居,院墙屋檐都是斜向院内,活生生体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西北干旱的结果。而房子都是窗户比较小且位于很高,墙体较厚,这是抵御强风的缘由,何老师更是用实验讲解了黄土高原溶蚀的原因,把稀硫酸溶液泼在黄土层上,便看见黄土冒泡,和着水下流。这是碳酸钙遇盐酸冒泡的化学反应,由此看来这里防止水土流失的任务艰巨啊第二站:法门寺 法门寺文化景区依托法门古寺而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景区一期工程斥巨资打造(25亿元),占地约1300亩,是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的,承借天汉雄风,大唐气象法门寺供奉佛指舍利,弘扬佛法,尤其唐宗室八位皇帝“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煌丽”每三十年迎奉法门寺佛指舍利入京都长安供奉,令朝野轰动,天下朝拜。使法门寺名扬天下,成为“关中塔庙之祖”,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也使这块土地成为长安佛教文化圈的中心。特别是1987年4月3日,经历了1113年的漫长岁月,法门寺地宫发现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和大唐数千件供佛珍宝,引起世界瞩目,法门寺当之无愧的成为当今世界佛徒朝拜中心,游客旅游圣地。法门寺文化景区呈南北走向,由南至北依次而上,4门起伏,双塔高耸,在黄土阡陌中,在蓝天白云下,建筑体量雄浑博大,简洁明快。整个景区以建筑特有的艺术语言表达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与智慧。置身其中,宛如地处皇家行宫,更神奇的是文化景区的几个特点:1、如果你从空中鸟瞰,你会看到整个景区暗合坐佛之形,法门寺地宫恰好位于佛心位置,与佛同体,与佛同心。2、如果你仔细观察,景区内诸多建筑暗合数字机缘,如用数字概括,一舍利;二宝塔;三区划;四大门;五时空;六越度;七广场;八吉祥;九平方公里;十万众生;千年古刹;万世法门。3、当你在景区或朝拜或游览,在由南到北的穿门过院,朝拜佛祖舍利的过程中,你会感到由此岸到彼岸的升华过程;也会在由北到南的回望中,感到芸芸众生的虚幻之相。山门法门寺的建筑墙壁陡峭,以变形的斗拱装饰承接屋顶,屋顶外张冲天,直指苍穹。人临其下,直觉低矮,只有仰望才见其顶。这种墙壁和屋顶的造型,没有雕梁画栋,没有曲线翘角,仅以明快的线条让人感到佛法的广博和佛陀教法的明理。其色彩为金黄、暖黄,具有一种庄严清静,慈悲祥和的氛围。接着便是园区的入口处 “佛光门” 穿过佛光门在这个院中,一泓静水,为静心池:净水莲花,14朵莲花,高雅圣洁粉红花瓣还承接着光晕。在静心池的东西两侧设有辟邪护法的圣兽青狮和六牙白象。如果仔细观察,有的六牙白象有的眼睛是亮的,称为开光,更增神秘。穿过广场走过般若门,一个相对狭窄的过道。这正是利用了建筑艺术上的缩放手段,给人感觉上有舒畅和压抑作用,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控制作用。也表现出了只有以智慧(般若)为前行指导才能到达解脱彼岸这一教义。之后就是佛光大道,长1230米,宽108米,象征着由世俗走向成就的修行之路,也就是说是一条成佛之道。佛光大道是景区的景观主轴。远远望去,清净庄严南低北高,直通合十舍利塔。利用落差,让人有一种朝圣的感觉。佛光大道分主道和辅道,东边设有佛陀胜迹系列雕塑,西侧是法界源流系列雕塑。让众生感受到佛法不理事间法,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这一佛法精神。佛光大道菩萨像包括东1:大妙相菩萨,东2:文殊菩萨,东3:观音菩萨(大悲),东4:日光菩萨,东5:观音菩萨(大慈),西1:法苑林菩萨,西2:普贤菩萨,西3:地藏菩萨,西4:月光菩萨,西5:大势至菩萨入山门,经佛光大道,我们来到了佛门圣地法门寺院。寺院位于佛光大道中段偏北的东侧,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说它是佛门圣地,是据地理阴阳学家,这座寺庙披山带河,负阴抱阳,气聚而不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僧人们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中悟道成佛。法门寺院以“真身宝塔”为寺院的中轴线,建筑结构古今结合,形制以仿唐为主,屋顶为飞檐筒形青瓦,风格古朴。过天王殿,就是突兀矗立的十三级舍利砖塔。它是以唐塔为基础,以明塔为标准的具有楼阁式风格的砖塔,挺拔俊秀。过山门,穿过佛光大道,再经过六度桥,到了合什舍利塔。环望四周,只有天高野旷,飞云在天。时空仿佛淹没隐匿了凡世间的一切,在天轴和地轴交汇之处,一塔高耸,这就是万众瞩目的合十舍利塔。无须说,合十舍利塔是整个文化景区的核心建筑。广场的宏阔,表明了佛法的博大,塔的高耸,表明了佛法的智慧。万人汇聚,表现了八方来朝,万佛归宗的盛况。万人抬头仰望,表明了信徒们对佛的崇高敬意。塔高度148米,一表示佛祖于众生无别,佛陀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的佛陀。四八是夏历四月初八,为佛之诞生。它象征着和谐、安康、国泰民安的旷古盛世。在双手合十造型中,内含的唐塔表明了历史和现代的圆满融合。尽管自己是学生,持有马克思主义,但是来到法门寺还是感受的佛教文化的渊源流长,谨焚三柱檀香,企盼家人健康的虔愿和对佛学的尊重。第三站:秦始皇兵马俑千古一帝秦始皇便埋葬据此不远,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设上都遵循“虽死犹生”的思想,因此,秦始皇陵是依照当时秦咸阳宫的规模修建的。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当时的地面建筑现在已荡然无存了,我们已经无法领略秦陵的全貌,但通过史记我们能大致想象其宏伟,记载道:秦陵是“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俱天文,下俱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秦陵的地宫现在虽然还没有发掘,但是已经发掘了秦陵的一个陪葬坑,那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坑是1974年时,由西杨村的几个农民在抗旱打井时以外发现的。李白在诗中描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即时对秦军的气势作了生动的描写。考古学家根据发现时间的先后,把它们编为一、二、三号坑。一号坑,它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它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在东西两端各有5个斜坡门道,还有10个2.5米宽的夯土隔墙,隔墙上架有粗大的横梁,底部都是以青砖墁铺。一号坑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军阵。一号坑的前锋部队。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10件。这些兵俑手中都持有强弓劲弩,都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于世的。他们在作战时都不戴头盔。头盔本来是作战时的一种最基本的防护装备。在一号坑以北20米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和混和兵种组成的军阵。他一共由四个小的单元构成。这四个单元可以有机的构成一个大的军阵,也可以分开成四个独立的小的军阵。它能攻能守,反应迅速,自我保护力强,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反应最快速的一支部队。在二号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其中有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鞍马俑等三号坑位于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处。它的面积为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一共出土了四马、一车和68个陶俑。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与一、二号坑完全不同。一、二号坑是按实战军阵排列的;而三号坑则是面向内相向夹道式排列。他们手中所持的兵器也有不同。一、二号坑中陶俑所持的兵器有长射兵器和短射兵器;但在三号坑中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是一种用于仪仗的兵器,证明这里可能是一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四号坑是粮草坑。之后便是参观铜车马展厅,有两乘车都是驷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为古代的“高车”,也叫“立车”,因为乘坐这辆车要保持站立的姿势而得名。一号车一共有1500余件金银饰件,显得华丽富贵。车上的华盖直径为1.22米。这个华盖是敞开的,具有遮阳蔽雨的功能;也可以更好的向远处眺望,还可以随时对付突发事件。圆形的华盖与方形的车厢体现了古人的一种“天圆地方”的思想。这辆车上还配备有大量的武器。在车厢的前面有一柄弩机,在车厢的前侧和左侧各有一个箭 ,共装有62支铜簇。其中有四支平头簇,可能是用来发射信号的。在车厢内的中还发现有盾牌一件。二号铜车马叫“安车”,因为乘坐这辆车温暖舒适而得名。这辆车长3.17米,高1.06米;铜马的高度为65-67厘米左右,身长为1.2米,重量各不同,最轻的为177公斤,最重的达到了212.9公斤;车马人的总重量为1243公斤.这辆铜车马的主体是由青铜铸造而成,共有金银饰件1720件,总重量达7公斤. 前面拉车的四匹马个个耳若削竹,目似悬铃,头方肚圆,胸部肌肉发达,四条马腿也稳健有力。中间的两匹马叫“服马”,两边的两匹马是拉车的叫“骖马”。马的制作技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马的项圈是由42节金与42节银焊接而成。它的焊接点用24倍的放大镜才可以清楚的看到。金和银的熔点不同,能把着两种金属焊接在一起,表明秦代的工艺也是相当高的。马的笼头是用一根金管与一根银管采用子母扣连接的形式制成的。在笼头上有一根削子,将这根削子拔下,就可将笼头完整的取下。我们再注意看一下,在右骖马的头上有一个穗形的璎珞,它叫做“翥”,这是皇家车队的特殊标志。由于是皇家车队,因此要求它们行走起来必须平稳,于是在马身之间以“胁驱”相隔。这样,可使马匹保持一定的间距,如果它们离的太近,胁驱就会扎疼它们。我们再来看一下二号车上的华盖。华盖的面积为2.3平方米,最厚处为4毫米,最薄处为2毫米。发现它时,它已碎成了199块。但在修复时,发现华盖是一次烧铸而成。这个华盖就像一个龟壳一样,俗话说的好:“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反映了秦始皇希望自己永远长寿。这个车厢是由前驭式与后乘式两部分组成。后乘式里边非常宽敞,人在里边可以坐卧凭依,非常舒适。在后乘式前面以及左右两侧各有三个车窗,门开在后面,门窗都是可以灵活启闭的。车窗上有许多小孔,这样不仅可以用来调节空气,而且可以在车内看到车外的景物,在车外却无法看到车内的情况,设计科学、合理。车轮上的辐条共有30根,象征一个月的30天。安车上的驭手。他头戴“冠”,表明是一个将军级的人物。参观完秦始皇兵马俑,深深被先人的智慧所折服,但过来却是给了我们极大地反思,古代能达到的技术现在我们却完成不了,羞愧难当啊。第四站:华清池华清池具有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建筑史。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骊山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入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因此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之上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到了唐代,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又因,此处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华清池的正门,叫津阳门,俗称东门。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进入门内,只见湖中央有一尊雕塑,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雕塑高3.3米,重5吨,汉白玉雕塑,栩栩如生。海棠汤,因为其平面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为它专供杨贵妃沐浴,又得了贵妃池这个美称。我们看池中间,有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成的莲花底座,这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也是考证时的重要依据。这莲花底座上边接莲花喷头,下边接陶水管,与温泉水源相通。当时温泉水量足,出水压力大,温泉水从莲花喷头喷出时,水花向四周喷散,飞珠走玉税务满期,相当现在的淋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不正是其景的写照吗?莲花汤,又叫御汤或九龙殿。是专门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这个汤池下面是八边形,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装有双莲花底座,比贵妃池多了一个,因为这里毕竟是供皇帝用的。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玄宗,从范阳取上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燕,还有双莲花座置放于池中,供玄发财这座拱形的建筑便是温泉池的总源。我国有温泉2700多处,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华清池的骊山温泉因开发利用早,并且受历代帝王亲睐而名冠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温泉,大多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沐浴温泉,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骊山温泉水温常年在43,水质纯净,具有医疗价值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根据科学检测,骊山温泉水质属低矿化、弱碱性、中等放射性泉水,故又称硅水、氟水和放射性氡水。这些均达到了医疗用水的标准,故有“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的美称。由于温泉神奇的功效,赢得帝王们的特别喜好,并形成了一种专供帝王享用的传统特权。 骊山温泉可疗疾起源于2000年前的秦代。 五间厅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1936年12月12日五间厅的枪声划破了夜空,蒋介石闻讯急忙从后窗翻出,逃到了骊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后被张学良、杨虎城的士兵捉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迫使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蒋介石获释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号厅房为侍从室,二号厅房为会议房,三号厅房为蒋介石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蒋介石的卧室,五号厅房是蒋介石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间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住宿的地方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