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文档 (2).doc_第1页
复习计划文档 (2).doc_第2页
复习计划文档 (2).doc_第3页
复习计划文档 (2).doc_第4页
复习计划文档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计划文档 (2)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班级学生背景分析五年 (5)班,全班42人,男219人,女同学23人,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对所学的知识基本能掌握,大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比较积极,各科的成绩也比较稳;尖子生与学困生的差距较大。 学困生不存在智力问题,主要是思想与学习态度原因导致,具体表现在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写作语句不通顺,啰嗦,综合分析力比较差,如叶家辉、黄思朗、黎锦怡、徐昌涛。 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复习课将采用大组竞赛与小组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刺激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在复习期间,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好小学语文,以其达到全面复习,巩固语文学习成果的目的,本次复习采用归纳知识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复习。 二、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32个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复习重点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 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 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 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 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四、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五、复习内容本学期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28篇课文、8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及相应的综合性学习的复习。 这次复习,将紧扣本册教材的学习展开,着重帮助学生对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全面达成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复习时间基础训练点第一单元11词语盘点综合性的知识作文写信、单元重点1本单元体会表达上的(6.12-6.13)特点第5页、第12页。 2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体会第5页 (3)、第12页 (2)、 (3)。 3背诵课文第5页 (4)、第12页 (1)。 4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第6页5用词造句第12页小练笔6收集资料第6页;第14页第17页。 2归纳写法上的特点第19页交流平台。 3古诗第19页日积月累。 4一字之差第20页趣味语文。 写信封。 某些课文特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写作方法。 第二单元(6.16-6.17)1背诵课文第25页 (1)。 2默写课文第25页 (1)。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第25页 (2)。 4“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谈体会第25页 (3)。 5诗改文第25页(小练笔)6留下的印象第30页 (1)。 7认识描写的场面和画面,谈体会第30页 (2)8背诵、抄写第30页 (3)。 1词语盘点第42页。 2真人真事、真实感受第45页交流平台。 3名言警句第45-46页日积月累。 4介绍作者第46页课外书屋。 1童年趣事第43页2看图作文第44页。 1本单元特点要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课内外结合起来。 2领略表达方式;3描绘童年生活。 9总说体会出处第31页;第38页 (2)、 (3)、 (4)。 10写诗第39页。 第三单元(6.17-6.18)1理解每个句子第49页 (1)。 2妙在何处,谈体会第49页 (2);第53页 (2)。 3背诵课文第49页 (3)。 4评价人物第53页 (3)。 5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第53页 (4)。 6想想剧本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的话你最欣赏(说话特点)第54页、第57页。 7讨论剧本与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第54页。 8学说相声、听相声。 1发现、积累、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美丽的语言第49页表达上很有特点的熟语(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提示语、广告词、相声、评书、精彩对白)2说话得体第65页交流平台。 3剧本和相声的艺术的认识第65页交流平台。 4回文联第65页交流平台。 5数字联第65页交流平台。 6叠字联第66页交流平台。 7顶针联第66页交流平台。 8提示语第66页展示写发言稿1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 2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的不同表达方式。 台。 第四单元(6.18-6.19)1理解课文第71页 (1)。 2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第71页 (2)。 3表达上的共同点第71页 (3)。 4背诵、抄写词语第71页 (4)。 5挑一件事情展开想象写下来第71页小练笔。 6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第72页。 7理解重点句子第72页。 8评价人物,并说出出处第81页 (2)。 9表达特色第81页 (3)。 10梦想实现梦想谈体会第82页。 1词语盘点第86页。 2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描写中,有的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第45页交流平台。 3成语第88页日积月累。 4程门立雪第89页成语故事。 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 1本单元写作很有特色。 有抒情叙事的,有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有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精练、干脆的,都蕴含着作者的丰富、强烈的感情。 2抓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第五单元(6.19-6.20)1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第95页 (1)2加小标题,说主要内容第95页 (2)3质疑问难1词语盘点第110页。 2人物比较性格、特点第113页交流平台。 3歇后语第缩写第111页1读名著,识名著。 2体会故事曲折,人物形象第95页 (3);第107页。 4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第95页 (4)5看戏剧第95页(选做题)6讲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第100页 (2)7理解句子第100页 (3)8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第101页。 9评价人物第101页。 10石猴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第107页。 113页日积月累。 4西游记第114页课外书屋。 栩栩如生,学会拓展,举一反三。 第六单元(6.20-6.21)1做调查。 2写研究报告做调查,写研究报告1感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写研究报告。 2活动要有计划、交流、展示、汇报成果等。 1说人,写人三结合。 2人方第七单元(6.22-6.23)1人物留下的印象出处第137页 (2)2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第137页 (3)1词语盘点第145页。 2人物比较性格、特点第147页交流平台。 写人,写特点。 读人,学习写3摘抄写人的精彩句段第137页(选做题)4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怎么写出他的技艺高超的第138页。 5哪些词语概括人物特点,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人物特点第141页。 3成语第147页日积月累。 4入木三分第148页成语故事。 法,提升写人水平。 第八单元(6.23-6.24)1背诵课文第152页 (1);第155页 (4)。 2理解课文第152页 (2);第155页 (1);第160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152页 (3)。 4抄写句子第152页 (4)。 5比喻句第155页 (2)。 6读语句,理解景与人的关系第155页 (3);第157页。 7抄写语句第155页 (4)。 8比较写法上的异同第157页。 9收集资料,谈印象第160页。 1词语盘点第164页。 2人景合一第166页交流平台。 3名言警句第166页日积月累。 4趣味语文第167页成语故事。 随笔见闻、感受、想象想些什么就写什么用上学的表达方法第165页1了解异国风情。 2揣摩作者写景风格。 3培养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六、复习措施 1、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3、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