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_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1].doc_第1页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_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1].doc_第2页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_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1].doc_第3页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_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1].doc_第4页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_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曾子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小学生道德修养教育嘉祥街道护山小学 陈忠义摘要: 传统曾子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曾子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曾子孝道认识、更新曾子孝道观念、培养曾子孝道情感、践行曾子孝道行为、坚定曾子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小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关键词:曾子孝道;道德;修养 强化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小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以曾子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小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一、传统曾子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所谓曾子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曾子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孝”字是象形文字,是一个“老”字加上一个“子”字,表示父母老了不能行走的时候,子女应支撑起父母的生活,而“教”字则由“孝”字和“文”字组成,表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曾子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曾子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曾子孝道的基础上的。“古人把曾子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曾子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曾子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曾子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曾子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曾子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曾子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曾子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曾子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 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曾子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曾子孝道教育的“教材”,使曾子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曾子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曾子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而子女对父母尽曾子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曾子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曾子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素材。二、曾子孝道教育是强化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曾子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学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曾子孝道教育作为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小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曾子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曾子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学校道德教育重构曾子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二是小学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有的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学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学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小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曾子孝道开始,从培养小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小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小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三是小学生的自身原因。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曾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小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小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小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小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曾子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以曾子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学校强化小学生的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小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曾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其二,价值取向的相通性。曾子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曾子孝道,体现在曾子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其三,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小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曾子孝道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曾子孝道提倡敬父母,小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曾子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曾子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曾子孝道主张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三、以曾子孝道为切入点,强化小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小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曾子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小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化曾子孝道意识。小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曾子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曾子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小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曾子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曾子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曾子孝道教育,并以曾子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更新曾子孝道观念。传统曾子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深深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以曾子孝道为切入点,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真正实现“古为今用”,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曾子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小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强化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培养曾子孝道情感。曾子孝道作为小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小学生不仅要“知之” ,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小学生对曾子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曾子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曾子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曾子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曾子孝道情感。 (四)践行曾子孝道行为。高等院校推行曾子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小学生在了解曾子孝道理论、曾子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曾子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曾子孝道,曾子孝道贵在实践。小学生因为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小学生遵守曾子孝道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曾子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小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曾子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五)坚定曾子孝道意志。所谓曾子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曾子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曾子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学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小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曾子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曾子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曾子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1 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C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