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心理健康学习汇报材料.doc_第1页
参加心理健康学习汇报材料.doc_第2页
参加心理健康学习汇报材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加“河南省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培训班学 习 汇 报 材 料很荣幸,在2010年5月28-31日四天,参加了“河南省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培训班,在四天的学习中,既目睹了心理健康专家精彩的讲座,又观看了心理健康课本剧,真是受益非浅,现将这四天的学习情况及感受进行了认真反思:北师大一研究生因对毕业论文不满意跳楼自杀。某市一考生,考试中途,笔没墨水,弃考而去。还有马加爵杀人案,徐力弑母案。不胜枚举。另据权威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自杀自伤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已超过3000万人,心理问题行为爆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呢?第一,现代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应酬,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给孩子盲目施压;离异家庭的增多,孩子失去正常教育;等等。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行为。第二,应试教育对成绩的过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压力沉重。学校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要落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身上,虽然现在的教师大多来自师范院校,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毕竟并非专业人才,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鞭长莫及。且如今教师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问题,又怎么能完全胜任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职能呢?第三,社会大众传媒中充满着的大量“拳头”加“枕头”的内容,淫秽书刊、音像制品泛滥成灾,还有网络时代,黄色网站、网络游戏,对儿童青少年起着教唆作用,使他们心理变态,误入歧途。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儿童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在此,笔者想就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实践。一、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当孩子们踏进校园,能感受到温馨,学校就会成为孩子向往的地方;当孩子跨进教室,能感受到温暖,班级就会成为孩子迷恋的乐园。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协调人际关系,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对人理解、尊重、宽容,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工作绩效是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关键。班主任要时刻注意与学生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期望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用欣赏的目光发现孩子的每个闪光点,用真诚的关爱面对孩子成长路上的每一次摔跤,用无私的关爱指引孩子们勇敢地站起来。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中,实现与孩子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引领孩子们的心理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是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有效途径。在每次活动中,放手让孩子们做主,共同商讨,制定方案,组织开展。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快乐,接受教育。在交流与合作中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在团结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喜悦。活动过后,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让孩子们在自评与他评中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傲与自卑,树立正确的自信和自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了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外,我们还要学会做一名“懒”教师,让更多地学生投入到班级管理中来,我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学生依次轮值,负责处理每天的日常事务。这样,每位学生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孩子们在平等民主的和谐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二、树立一种感恩的思想透过孩子问题行为的现象,追根溯源,大多源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心理。稍有不如意,就断然采取一些不可理喻的偏激行为,全然不顾及给身边的人造成的伤害与痛苦。这正是学生健全人格的缺失缺乏感恩。树立感恩思想,要关注日常生活小事,从孩子身边树立学习榜样,让孩子们感恩的思想在情感激荡中绽放。有一次开学,几位同学提前到校,打扫了教室,并把同学们的新书分发摆放整齐。开学第一天,当孩子们走进教室,看到整洁的地面,整齐的书本,非常高兴。趁机我给孩子们上了开学的第一课当我走进教室后,听着同学们真诚的感谢,几位同学非常高兴。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与人方便,自己快乐。树立感恩思想要成为一种习惯。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结合语文教学,我要求孩子们书写日记,记录生活,反思“我给别人添麻烦了吗?”,“我是否有进步?”,“我最感激的是谁?”等等。通过反思日记,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感受他人的付出与关心,感受生活的灿烂与和美。关爱生命,懂得珍惜,健康快乐,和谐发展。在一次次的感动中,在一次次的反思中,将感恩思想植入孩子的心中,塑造孩子的奉献精神,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三、开设一个倾诉的空间 “永远追求心理健康,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对自己信任的人能够敞开心扉,遇到心理失衡时,愿意接受别人帮助或进行心理咨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世纪青少年心理素质提出的要求。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心理烦闷时先和父母讲的占28.6,先和老师讲的占18.3,先和同学讲的占23.4%,和谁也不说的达到29.7。是孩子们不愿意与老师或父母讲心里话吗?他们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每当我们打完球带着满心欢喜、满脸笑意时,妈妈说整天就知道玩,老师说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可见,能不能让孩子说心里话关键在大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青少年的许多问题行为的发生正是其喜怒哀乐得不到正确渲泄,心中郁结积聚爆发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惨痛。让孩子能敞开心扉渲泄情感,才能有的放矢地引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总是开拓多种渠道倾听孩子的心声。第一,心灵交流本孩子对同学,对老师有什么想法或意见,心中有什么疑惑,等等,都可以直接写在上面。老师、同学作出相应的答复。第二,心灵日记。如果孩子有些心里话不想在交流本上写,也可以书写日记,倾诉内心困惑,发泄心中苦闷,倾吐喜怒哀乐。我再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作留言,写批语,与孩子进行书面交流,或者找其面谈疏导。第三,开设网络QQ群。电脑已经进入平常家庭,于是,我建立了班级QQ群,既为孩子们提供交流的空间,又能及时地了解孩子们的思想,给予疏导开通。第四,建立班级论坛。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提出问题,寻求解答。网络的虚拟性,为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提供了倾诉的空间,大大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引导孩子健康上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回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几多感慨,几多思索。(一)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势在必行早在2002年,我国就制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要“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其“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多数学校还是空白,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能力有限。面对新形势,学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二)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教材刻不容缓孩子心理问题既有成长过程中的共性,也有环境造就的个性。如城市与乡村地区发展差异,独生子女与留守儿童家庭影响差异,等等。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