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天气的“凤凰计划”.doc_第1页
控制天气的“凤凰计划”.doc_第2页
控制天气的“凤凰计划”.doc_第3页
控制天气的“凤凰计划”.doc_第4页
控制天气的“凤凰计划”.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天气的“凤凰计划” 20世纪,美国人启动了一大堆名为“凤凰”的计划,其中就包括一个关于控制天气的“凤凰计划”。 该计划开始于1940年,即特斯拉去世前3年。 此时的美国刚刚建立了“战略情报局”,该局甫一建立,立刻就开始搜集特斯拉的资料为美国军方战争所用。 开始时,美国人只是收集到部分资料,就开始积极进行试验。 而我们现在也能看到,他们在二战期间的试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 如关于浓雾的试验1943年初,美国某小分队为了进攻德军,所以人工制造浓雾天气,希望能在浓雾的掩护下进入敌方后方,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浓雾出现了,小分队也跟着浓雾一起去了,但在德军阵营却未发生任何战斗。 也就是说这队美军小分队竟然随着浓雾消失了!同年9月,美军进入意大利阵地,利用喷气机在河上制造了一条约为5000米长、1600米宽的雾层,成功地掩护了部队渡河。 这一失败一成功的例子充分说明了美军在特斯拉刚刚去世之时就已经得到了不少关于天气控制的资料,虽然还不能控制自如,但已经开始在战争中广泛应用。 1944年,战略情报局解散,2年后,中央情报局建立。 杜鲁门总统将战略情报局时期关于天气控制的资料移交给中央情报局,归中央情报局科技部技术搜集室管理。 不过此时,所有天气控制研究都变成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东西,并没有太多突破性进展。 对于中央情报局的不甚“作为”,杜鲁门总统感到很失望,便把天气控制研究由实验室转变为地区性实验。 1949年,在总统授意下,美国军方在佛罗里达达帕坦湾空军基地建立了著名的“麦金莱”气候控制实验室。 该实验室据亚特兰大市6小时车程,今日占地面积为30平方公里。 该实验室最初建造目的是测试各种最新武器在各种天气状况下的实战能力,即武器试验为主,天气试验为辅。 但由于美国对于天气控制掌握的资料越来越多,人们发现控制天气作为武器竟然要比原子弹的力量更强大,实验室便成为天气测试和武器测试并重的机构了。 现在该实验室已经可以利用对世界各地气候、天气状况进行模拟,已达到在人工天气控制的同时,测试最新武器的战斗性能之目的。 另外,由于实验室可以模拟任何天气状况,美国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也把这里作为实训基地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实验室至少已经接纳过美国三军以及海军陆战队400架次飞机、70多项导弹系统、近3000次军事装备的实地气候检验。 在通过建议后测量其武器效能,并以此资料作为未来武器制造和发明的蓝本。 在武器试验的同时,实验室也制造了10多种可以在实战中操作的天气武器,可以有效地配合美国军队战争的需要。 而这些天气武器也确实在20世纪末至今的 二、三十年间派上了用场。 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正式在“麦金莱”实验室进行天气武器研究以来的近50年间,已经研究出了不少天气武器系统。 这些天气武器系统可以细致分为6大类一是洪水技术。 即用飞机携带硝酸银颗粒,在敌方的上空云层进行喷洒我们有时会看到天空中数个小时不消的直线云彩就属于这类从而使云层中积聚的水蒸气凝结形成大雨,大量的喷洒造成大量的降雨,最后降雨便可以汇集成洪水。 二是严寒技术。 说白了方法就是遮蔽阳光,让敌方长时间不见太阳。 具体操作是在敌方距离地面17公里左右的高空爆炸装有甲烷或二氧化碳气体,造成“遮云蔽日”,让敌方阵地的广大地区一片黑暗,温度下降到与史前冰川时代类似程度。 达到使敌方人员或死或伤,武器装备遭到破坏的目的。 三是热带风暴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陆地上。 主要方法是在沙漠地区使用高频激光将空气加热到人无法承受的程度。 空气的特异变动和扭曲便会形成龙卷风或沙漠风暴,从而将敌方的人员或设备卷走。 四是水柱技术。 即在海底30米深处投放威力巨大的炸弹,形成海底地震,继而造成海啸,掀翻敌水面舰艇,并冲垮海岸上的阵地或人员装备。 五是浓云技术。 即利用微波技术,在自己阵地上制造乌云降雾或消雾,使敌方飞机无法进入或失去攻击目标的准确位置,这一方法在二战后期便开始使用,现在已经趋于完美。 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