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亚氯酸钠生产基本知识 一 概述 一 概述 亚氯酸钠在氯在含氧酸中占距中间位置 由此决定了它的的各种物性 亚 氯酸钠的活泼性和化学稳定性都介于 NaClO 和 NaClO3之间 在氯酸盐系列产品 中 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位置 早在 19 世纪 40 年代就有美国 日本等国的一些 公司相继投入工业化生产 产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基本都在年产亚氯酸钠 4000 吨以上 如美国的 Vulcam 公司 年生产能力达 10000 吨 还有加拿大的 Sterlins 公司 法国的 Atochem 公司的生产能力也都是 5000 吨 目前世界上亚氯酸钠年 总产量在 25000 30000 吨 主要分布于亚欧 中北美 亚氯酸钠产品分固体和 液体两种 不管固体还是液体 其中都含有少量的碱 对固液两个品种 国家 经 贸 委 在 2002 年 1 月 批 准 并 颁 布 了 工 业 亚 氯 酸 钠 化 工 行 业 标 准 HG3250 2001 标准规定了工业亚氯酸钠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 志 标签 包装 运输 贮存 对两种产品的主含量要求规定 固体产品亚氯 酸钠含量不小于 78 0 液体产品亚氯酸钠含量不大于 50 我国亚氯酸钠生产起步较晚 参与研制单位不多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 了氯用于漂白 消毒杀菌 会有残留物 氯能与一些有机物以及氨等生成有害 于人类健康的物质 甚至会致癌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颁布法律法 规 禁止氯漂 提倡使用新型漂白剂 二氧化氯已成为氯的首选替代产品 其 应用领域也在逐渐地扩大 不仅用于纸桨 织物漂白 饮用水的消毒杀菌 工 业及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等 还可用于水果蔬菜保鲜 水产养殖等 这些都促 进了我国亚氯酸钠的发展 虽然有些地方不是直接应用亚氯酸钠 而是用二氧 化氯 但是多数地方二氧化氯是用亚氯酸钠来制取的 所以说亚氯酸钠在我国 发展前景广阔 亚氯酸钠 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 其用途主要用于纸桨和各种纤 维的漂白 如棉 麻 蚕丝 芦苇 粘胶纤维等合成纤维 最大优点是不伤害 织物 亚氯酸钠也可用于某些食品的漂白 象砂糖 面粉 淀粉 油膏 蜡和 油脂等等 同时也用于皮革业的脱毛 某些金属的表面处理 目前人们逐渐认 识到了亚氯酸钠用于饮用水消毒杀菌的优越性 不但效果好 而且不残留气味 2 不与其它物质生成含氯有害物质 对处理生活污水也非常有效 另外 在钢铁 工业及合成氨工业中 用亚氯酸钠净化焦炉尾气中微量的一氧化氮 近年来 随着二氧化氯的杀菌消毒应用方面的异军突起 对二氧化氯需求 不断增加 但二氧化氯不易运输和储存 而亚氯酸钠则比较稳定是二氧化氯最 好的载体 用亚氯酸钠做原料生产二氧化氯发生设备就方便可行 目前市面上 销售的二氧化氯发生器 多数是以亚氯酸为原料设计的 如德国普罗名特公司 制造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系列产品 就是以亚氯酸钠为原料 4HCl 5NaClO2 4ClO2 5NaCl H2O 二 亚氯酸钠的基本物性 二 亚氯酸钠的基本物性 亚氯酸钠分子式为 NaClO2 相对分子质量 90 44 外观要求 固体产品 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结晶粉末或颗粒 液体产品为浅黄色溶液 亚氯酸钠有轻 微的吸湿性 易溶于水 其溶解热随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1 摩尔无水亚氯酸钠 NaClO2溶于 1 摩尔的水中 为 0 8374kJ mol 1 摩尔三水合亚氯酸钠 NaClO2 3H2O 摩尔水中 则为 28 47kJ mol 亚氯酸钠溶解度及比重见表 1 表 2 表 1亚氯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51720253040455060 溶解度 343940 543 64650 75353 755 Mol 水 mol 溶 液 9 77 8 5 8 4 1 4 1 表 2亚氯酸钠在水溶液中的比重 NaClO2克 升 50100150200250300330 25 1 03361 06771 10241 13511 6831 19991 2172 50 1 02771 05641 09071 2341 15511 18471 2021 75 1 00451 04261 07691 10951 14101 17041 1878 3 在通常的情况下 亚氯酸钠有无水物和三水物两种形式 二者之间的相互 转变温度为 38 亚氯酸钠的生成热为 304 18kJ mol 表 3NaClO2 H2O 二元体系 温度 饱和液组分 水合度固相NaClO2 摩尔 H2O 摩尔 比重 5 9 6 NaClO2 3H2O 150 10020 8201 3278 18NaClO2 3H2O 17 7 8 NaClO2 3H2O 250 08640 5621 3756 51NaClO2 3H2O 30 5 8 NaClO2 3H2O 350 14560 7201 4604 94NaClO2 3H2O 40 4 5 NaClO2 450 15960 6841 5014 25NaClO2 60 4 1 NaClO2 亚氯酸钠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稳定性介于次氯酸钠与氯酸钠之间 无水亚 氯酸钠 加热到 350 开始分解 三水合亚氯酸钠加热到 135 便开始分解放 出氯 甚至发生爆炸 亚氯酸钠的稳定性及分解形式与其含水情况和溶液的酸 碱性有关 如一些固体产品因含有水分而使其分解温度降低 约在 130 140 即开始分解 亚氯酸钠在碱性溶液中 对光 热稳定 加热到 175 以上才会分 解 而在酸性水溶液中受光则会发生爆炸性分解 放出二氧化氯 11HClO2 4ClO2 4ClO3 3Cl 7H 2H 2O 而在中性溶液 热分解温度为 150 3NaClO22NaClO3 NaClA NaClO2NaCl O2B A B 两式的反应速度常数 温度 A 式B 式 光 4 1030 65 10 6 1 2 10 7 831 6 10 7 0 2 10 8 亚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速度见表 4 表 4 亚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 序号 分解前 NaClO2 mol l 酸浓度 N 分解后 NaClO2 mol l 10 52 5HCl 20 52 5H2SO4 30 52 5HClO4 40 52 5H2SO40 25 50 55 0HClO40 25 亚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与有机物 木屑尘埃及还原性物质磷 炭 硫等 接触 受撞击或摩擦时 容易发生爆炸或燃烧 应贮于冷暗处 亚氯酸钠对铁 铜等金属及制造的设备有严重的腐蚀性 在选设备时应考虑材质的耐蚀性 当 然还是有很多材料可耐亚氯酸钠的腐蚀 像钼 钛 聚氯乙烯 聚偏二氯乙烯 聚四氟乙烯 聚乙烯 玻璃 搪瓷 陶瓷等 亚氯酸钠对人体毒性很大 口服量 5 6 克就会中毒 超过 10 克就会致死 能被皮肤吸收危害血液 也会刺激粘膜 操作时应注意防护 三 亚氯酸钠的生产方法 三 亚氯酸钠的生产方法 1 生产工艺与主要反应式 亚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分为电解法与还原法 电解是一种新工艺 目前国内 不掌握这项技术 国内生产厂家均以还原法生产 还原法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两 步 第一步是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氯酸钠 发生出二氧化氯气体 第二步是在还 原剂作用下 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氯气体制得液体亚氯酸钠 本工程采用还 原法生产亚氯酸钠 还原剂采用二氧化硫 又称 新马蒂逊法 发生出的二氧 化氯气体在碱性介质中与双氧水作用制得亚氯酸钠 其主要反应式如下 2 NaClO2 SO2 H2SO4 2ClO2 Na2SO4 H2SO4 5 2 NaOH ClO2 H2O2 2NaClO2 2H2O O2 2 工艺流程简图 3 工艺过程描述 亚氯酸钠生产可分为两个工段 一是二氧化氯生产工段 二是亚氯酸钠制 备工段 二氧化氯生成工段 将氯酸钠溶液 600g l 与硫酸连续定量地送入反应器 与经空气稀释后 的 5 8 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反应器有两个 反应大部分在第一 反应器内完成 使用第二个反应器可以提高硫酸和氯酸钠的的利用率 反应器 产生的气体送到洗气器中 氯酸钠溶液从洗气器上部进入 除去二氧化氯气体 中所夹带的硫酸和未起反应的二氧化硫气体后进入第一反应器 二氧化氯气体 送入亚氯酸钠制备工段 第二反应器溢流出的废酸液送到 AC 车间废酸贮槽 亚氯酸钠制备工段 二氧化氯生成工段来的二氧化氯气体很快在负压条件下被吸收进吸收器 H2O 废酸供 AC 车间用 蒸发 结晶 分 离 干 燥 液体成品包装 固 体 成 品 包 装 H2S NaCl 稀释 溶解 混合 NaO 溶解 反应吸收 SO2 空气 汽化 缓冲 SO2稀 6 内 向吸收器中送入浓度为 27 5 或 35 的过氧化氢和浓度为 210g l 的烧碱溶 液 反应温度控制在 35 以下 吸收器内设有蛇管冷却器 吸收完成液经澄清 后 一部分直接包装成液体亚氯酸钠产品 另一部分送入蒸发锅内蒸发结晶 再经离心分离 气流干燥得到固体亚氯酸钠产品 四 有关原辅物料 四 有关原辅物料 生产亚氯酸钠的主要原辅材料有 氯酸钠 硫酸 二氧化硫 双氧水 烧 碱等 其技术特性请参考有关专业标准 五 主要工艺控制点 五 主要工艺控制点 1 发生器酸当量为 7 10N 2 主发生器 次发生器温度控制在 45 55 3 主发生器中氯酸钠含量在 30g l 左右 4 次发生器氯酸钠含量在 2 6g l 左右 5 吸收液中碱控制在 1 6g l 6 吸收器中温度不超过 35 7 蒸发锅内温度不超过 80 六 分析与检测 六 分析与检测 详见 亚氯酸钠分析与检验方法 亚氯酸钠生产过程中控分析一览表 七 主要设备 七 主要设备 详见 主要设备一览表 八 产品包装 八 产品包装 工业亚氯酸钠包装容器上应在牢固清晰的标志 内容包括生产厂名 厂址 产品名称 商标 净含量 批号或生产日期 标准编号及 GB190 中规定的 氧 化剂 标志和 GB191 中规定的 怕热 标志 每批出厂的工业亚氯酸钠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 内容包括生产厂名 厂址 产品名称 商标 净含量 批号或生产日期等 工业亚氯酸钠固体产品采用内 衬塑料袋的铁桶包装 要求桶内有塑料袋两层 桶口应密闭不漏 铁桶厚度不 小于 0 5mm 液体产品采用聚氯乙烯塑料桶包装 每桶净含量 25kg 40kg 50kg 或根据用户要求 工业亚氯酸钠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不得与酸 7 还原性物质混运 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也不得与酸 还原性物质混贮 九 经济技术指标 九 经济技术指标 详见 经济技术指标 一览表 亚 氯 酸 钠 生 产 过 程 中 控 分 析 项 目 一 览 表 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次数目标值备注 稀硫酸酸浓度每配制一次分析一次16N 浓硫酸稀释后测定是 否准确 氯酸钠溶液氯酸钠含量每配制一次分析一次600g l 配制的氯酸钠溶液是 否准确 烧碱溶液氢氧化钠含量每配制一次分析一次210g l 配制的烧碱浓度是否 符合要求 发生器料液 酸浓度 氯酸钠含量 每班 1 次 每班 4 次 每 2 小时一次 7 10N 35g l主发 35g l 次发 2 6g l 吸收液 氢氧化钠 亚氯酸钠 每半小时一次 每班 16 次 每 4 小时一次 每班 2 次 1 6g l 25 以上 开车时取样次数较多 正常开车后 可根据情 况适当减少 成品亚氯酸钠根据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测定 成品亚氯酸钠有液体 和固体两种 1 亚氯酸钠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一 原辅物料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一 原辅物料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一 氯酸钠溶液的配制 1 配制氯酸钠水溶液时 水不能加的太多 以免搅拌时溢出 2 用于搅拌的空气阀门要缓慢打开 3 用于加热的蒸发阀门要缓慢打开 加热至氯酸钠全部溶解即可 4 氯酸钠的加入要均匀 二 浓硫酸的稀释 1 配制硫酸水溶液时 必须先放水后放酸 2 配制时必须控制小流量酸加入水中混合 以免大量酸流入时炸出酸液溅 出伤人 3 配制时搅拌器必须要打开搅拌 冷却水必须及时打开冷却 三 混酸的配制 1 混酸配制必须先放氯酸钠水溶液 后放硫酸水溶液 2 混酸配制时 搅拌器必须先打开搅拌 3 放硫酸时须控制小流量 4 混酸配制前 打开去尾气系统的阀门 5 混酸配制前 必须将以前混酸液抽尽 以防满溢流出 四 碱液的配制 1 碱液配制时 注意防止碱液贱出伤人 2 用固体碱配制液碱时 固体要均量加入严防灼伤人 3 碱液配制时 要开动搅拌器 二 液体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二 液体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1 主 次发生器温度不准超过 55 2 吸收罐温度不准超过 35 3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硫混合气流量要按规定控制 不能突然调大 4 遇到突然断电 应迅速大开放空阀门 关闭二氧化硫流量计阀门 然后 关闭各种流量计阀门 关闭二氧化硫钢瓶阀门 2 5 各种物料组分的分析应严格按 分析检验方法 进行 确保分析结果准 确无误 分析要及时 操作控制要认真参考分析数据及时记录 6 生产过程不得停吸收罐循环泵 对该泵要重点保修 不得带病使用 7 亚氯酸钠生产过程中的原料 中间产品和成品大多数是有毒 易燃易爆 及腐蚀性物质 因此必须严格注意安全 严格按 亚氯酸钠生产安全及劳动保 护措施 执行 三 固体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三 固体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一 工艺部分 1 各种物料的分析及计算 均严格按照 分析检验方法 进行 分析数据 应仔细校对 分析结果应及时 准确 清楚地填写在纪录本上和报表中 2 原料液的含量如不符合下述要求 则不宜采用 亚氯酸钠干基纯度 80 氢氧化钠含量 0 8 3 严格按工艺要求控制工艺条件 不得擅自改动 精心计量各种物料量 如实记录 严禁弄虚作假 二 设备部分 1 建立健全设备保护及维修制度 杜绝事故及跑 冒 滴 漏现象 2 传动设备要定期检修 发现异常响声应及时停车检查 不得 带病 使 用 3 搪瓷设备严禁敲打 以免搪瓷脱落 4 离心机的保养及使用 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三 操作部分 1 各种操作均应精心进行 尤其是阀门的开关一定要避免失误 2 加母液调整液处理时 应注意控制其应加数量 加料速度一定要缓慢 以免亚氯酸钠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氯 3 往蒸发罐中加母液及原料液时 注意加料总量勿超过规定的量 正常蒸 发时 续料速度与蒸发水量大致相等 4 蒸发过程不得停抽真空泵 恒温结晶过程不得停搅拌 为观察液面暂停 除外 3 5 蒸发温度不得超过 80 为此可在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真空度下进行 蒸发 6 恒温结晶过程的物料温度要严格控制在 50 55 稳定半个小时 不许 忽高忽低 也不许擅自缩短恒温平衡时间 7 蒸发终点的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之关键 应特别加以重视 蒸发终了时 其液面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标杆的指示处 8 一旦蒸发过头 应补加水调整液面 加水后应继续恒温搅拌至少半小时 才许出料 9 注意检查减速机填料箱是否漏油 严禁漏入蒸发罐中 10 离心分离时放料要均匀 以免离心机不平衡产生强烈震动 每次分离 固体量不宜过多 要给以充分的甩干时间 使含湿量在 4 左右 11 地槽中母液温度控制在 50 55 之间 不得过高或过低 12 滤袋用过后应用水洗干净 水洗后 也可用 3 的盐酸洗涤 然后再用 水洗 凉干备用 13 湿结晶应及时称重 统计 编号 记录 并通知分析室取样分析 14 严肃 认真 及时 准确 字体工整地填写操作记录 不得乱涂乱改 或撕去 用完的原始记录 应整理上交车间存档备查 四 亚氯酸钠生产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四 亚氯酸钠生产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亚氯酸钠生产过程中的原料 中间产品和成品大多数是有毒 易燃易爆有 腐蚀性物质 因此必须严格注意安全 1 中间产品二氧化氯为爆炸性有毒气体 输送管道及设备的密封性能要好 避免漏气 2 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 特别是二氧化氯的浓度不得超过 18 3 车间内要保持通风 以排除厂房内的有毒气体 4 凝酸器是最易爆炸的设备 应该预设防爆装置 凝酸器四周须设有防护 墙 或防护网 操作人员不得在凝酸器旁边久留 5 亚氯酸钠与酸类作用会急剧放出二氧化氯气体 不但对人体有害 而且 有爆炸危险 应予严格禁止 6 粘着亚氯酸钠的棉衣 棉布 纸张或木材 干燥时容易着火 与亚氯酸 4 钠接触的操作不宜用棉质手套 附着在衣服 桌椅上的亚氯酸钠溶液 应及时 冲洗干净 7 亚氯酸钠不得与汽油 酒精 油类及硫磺等存在在一起 不可与可燃性 物品 酸类 棉织品接触 须分别储存 8 固体亚氯酸钠不得用铁器 木棍等撞击 以免引起爆炸 9 液体亚氯酸钠可用塑料容器包装 固体亚氯酸钠则用内衬塑料袋的铁桶 包装 储存于阴凉处 避免阳光直射 10 严禁在操作厂房内饮食 11 因事故而被中毒的 轻者可服用少量白酒以减除不适感 重者需注射 葡萄糖或送医院急救 12 操作人员应有耐酸工作服 手套 鞋靴 防护眼镜及防毒口罩等 并 进行严格的安全训练 13 车间应设有淋浴室 工作人员在下班时须更衣淋浴始得离开车间 14 关于硫酸 二氧化硫 双氧水 烧碱 氯酸钠等的安全注意事项 可 参考有关专业的规定 15 孕妇 未满 16 周岁青年及患有夜盲症 气管炎 肾脏病 肺病 嗅觉 失灵者不准入车间操作 1 亚氯酸钠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一 液体工段工艺操作规程 一 液体工段工艺操作规程 一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空压机 冷冻机及各种泵及搅拌机 尤其要检查吸收罐循环泵 等 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2 检查温度计 压力表灵敏度的准确性 3 检查设备管道联接是否严密 阀门 特别是塑料阀门 是否灵活和严密 4 检查二氧化硫钢瓶是否符合 气瓶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阀门与钢瓶连 接是否严密正常 5 检查发生器上防爆膜是否完好 6 检查混酸 碱液 双氧水高位槽液位 7 主 次发生器中应投入混酸至液位 吸收罐中应先投入吸收液至液位 二 开车 1 打开放空阀门 2 开动吸收罐循环泵 调节阀门 使电机负荷正常为止 3 打开空气流量计 混合气流量计阀门 4 开动空压机 调节空气压缩机空气流量 慢慢地关闭放空阀门 调节正 负差在 20mmH2O 柱下进行 5 打开二氧化硫阀门及流量计阀门 调节好流量计量 调节压差在负 10mm 水柱下进行 根据二氧化硫的汽体压力 调节好钢瓶阀门 6 根据反应情况 开启双氧水溶液阀门 调节好流量 7 根据反应情况 调节好碱液流量计流量 8 根据反应情况每小时记录一次主发生器 次发生器和吸收罐的温度 9 根据反应情况 调节好冷冻液阀门 三 停车 1 关闭二氧化硫钢瓶及有关水或蒸汽阀门 二氧化硫硫量计阀门 并关闭 混酸阀门 2 待 15 分钟后停空压机 打开放空阀门 关闭空气流量计 混合气流量 2 计阀门 3 待 10 分钟后 停循环泵并关闭碱液和双氧水流量计 4 遇突然断电 应迅速打开放空阀门 关闭二氧化硫阀 然后关闭各种流 量计阀门 四 液体工段工艺控制条件 1 主发生器 次发生器温度控制在 50 55 2 吸收罐温度控制不大于 35 3 主发生器中氯酸钠控制在 35g l 左右 4 次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操控员试题及答案
- 水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飞机加油员技能鉴定模拟测试及答案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 足球知识面试题库及答案
- 总帐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用药考试题及答案
- 安澜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uk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维护与客户服务合同
- 康复专转本试题及答案
- 2025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公路应用技术研究报告
- 【艾青诗选】2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思维导图+批注
- 精神科护理学见习
- 版高空作业培训内容
- 《销售技巧实战培训》课件
- 2024年秋季学期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4.1 有理数的加法
- 《坚持的主题班会》课件
- T-HNSGJXH 0032-2024 涟源涟红 柑橘低效果园改造技术规程
- 安全网络系统漏洞挖掘与修复考核试卷
- 妊娠期糖尿病的教学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