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校本教材 教案.doc_第1页
四年级校本教材 教案.doc_第2页
四年级校本教材 教案.doc_第3页
四年级校本教材 教案.doc_第4页
四年级校本教材 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 年 校本教材 学科学校:盐场小学姓名: 赵 雪 冬 2012 年 3 月第 二 学期 四 年级品德与生活科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内容课时备注12.27-3.2三字经123.5-3.9三字经133.12-3.16三字经143.19-3.23三字经153.26-4.1(7天)三字经164. 5-4.6(2天)三字经174.9-4.13三字经184.16-4.20三字经194.23-4.28(6天)三字经1105.2-5.4(3天)三字经1115.7-5.11三字经1125.14-5.18三字经1135.21-5.25古诗30首1145.28-6.1古诗30首1156.4-6.8古诗30首1166.11-6.15古诗30首1176.18-6.21(4天)总复习1186.25-6.29总复习1课题1、三字经第1课时教 具光盘,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知道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懂得应该礼貌待人,不欺负弱小。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谈话导入1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的第一本书,是启蒙读物。 2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理解含义:人之初,性本善。3、讲故事周处除三害4、同样的父母,同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即使是亲兄弟,天性也有极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呢?说说理由。5、理解:性相近,习相远。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拓展升华1、 诵读原文: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2、 理解原文。3、 讨论:怎样才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成为有用人才?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板书设计1、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总计第 1 节总计第2节课题1、三字经第2课时教 具光盘,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1、 3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 一读原文。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讲故事:窦燕山教五子(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拓展升华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 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板书设计1、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总计第3节课题1、三字经第3课时教 具光盘,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谈话引入1、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2、揭示课题: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新授感悟1. 自读三字经中“养不教老何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读正确、流利、通顺。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通过读文理解,使之明白,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严师出高徒。拓展活动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板书设计1、三字经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幼不学 老何为总计第4节课题1、三字经第4课时教 具光盘,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谈话引入1、谈话:2、揭示课题创设实际情境,引入新课。诵读感悟1. 自读三字经中“玉不琢习礼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读正确、流利、通顺。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2)怎样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通过理解原文,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师生总结1、 师生小结2、 谈收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1、三字经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亲师友 习礼仪总计第5节课题1、三字经第5课时教具光盘,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 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 德。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导入揭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 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启发学生开拓思路,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教育。学文晓理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香九龄 能温席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讲解这几句的意思。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和黄香学习什么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语言表述能力。扩展活动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2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不抢先,能让人,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板书设计1、 三字经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弟于长 宜先知总计第6节课题1、三字经第3课时教具光盘,图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 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谈话激趣1、 谈话2、 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诵读感悟1. 自读三字经中“首孝悌千而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读正确、流利、通顺。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2)做人的基础是什么?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教学,寓教于乐。师生总结1、 谈收获。2、 谈感受。板书设计2、 三字经首孝悌 次见闻知某数 识某文一而十 十而百百而千 千而万总计第7节课题1、三字经第7课时教具照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谈话导入1、 谈话2、 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诵读感悟1. 自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夫妇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读正确、流利、通顺。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教学,寓教于乐。畅谈感受1、谈收获。2、谈感受。板书设计1、 三字经三才者 天地人三光者 日月星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总计第8节课题1、三字经第8课时教具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难点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谈话导入1、谈话2、揭示课题调动学习兴趣。诵读感悟1、出示片断: (1)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 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 乎数。 (2)稻粱菽(sh),麦黍(sh)稷(j)。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此六畜,人 所饲。 2、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读准吗?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读得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了解知识: 这两段话里,藏着许多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分两队进行 PK,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两段话 里面,好好地读一读,读完还可以与同桌议议。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教学,寓教于乐。师生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虽然只是部分,但却 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史地知识,那么多名人故 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 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够背下来。板书设计1、 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此六畜,人 所饲。总计第9节课题1、三字经第9课时教具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培养保护家园的意识。难点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激发兴趣1、 三字经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了。 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 内容包括传统教育, 历史、 地理、 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2、 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 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谈话导入,调动学习兴趣。新授感悟1、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 宜早思。”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允、籍”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6、教师读故事:苏老泉发愤读书。讨论交流:你受到什么启发。 启发学生开拓思路,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教育。畅谈收获1、谈收获。2、谈感受。板书设计1、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 宜早思。总计第10节课题1、三字经第10课时教具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谈话激趣1、谈话2、揭示课题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诵读感悟1. 自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夫妇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读正确、流利、通顺。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体会经典,课堂总结1、谈收获。2、谈感受。畅所欲言,有所收获。板书设计1、 三字经三才者夫妇顺总计第11节课题1、三字经第11课时教具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懂得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难点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激发兴趣,1. 三字经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了。 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 内容包括传统教育, 历史、 地理、 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2. 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 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新授感悟1、出示三字经中“三传者 有公羊合群经 数十五。”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6、教师读故事:7、讨论交流:你受到什么启发。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目标明确、难度适宜、切合生活实际的各种活动,重视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体验。扩展活动1、三字经 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 你们找了没有? 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 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通过小结,明确如何变废为宝。板书设计1、 三字经三传者 有公羊合群经 数十五总计第12节课题1、三字经第1课时教具图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课前准备1、 布置作业:整理学过的三字经2、 揭示课题诵读活动1、说说你能背诵哪些名句? 2、欣赏名句。3、出示幻灯片:体会其含义(1)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惜时)(2)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孝顺)(3)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恭敬)感受名句的一些基本特点,整理、分类课内外积累的名句,能在生活中简单运用所学的格言教师小结活动总结。通过小结,学有所得。板书设计1、三字经总计第13节课题2、古诗30首第1课时教具教学目标1、了解五绝格律。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弘杨民族文化。重点了解五绝格律。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课前准备1、 布置作业:收集五绝古诗。2、揭示课题诵读活动1、了解五绝格律: 五绝是近体诗中的一种,五绝的四个格式(即诗谱)是:一、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二、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三、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四、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2、欣赏古诗。3、出示幻灯片:看图片了解古诗含义4、背诵。 在参观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畅谈收获1、 有什么收获?畅所欲言,学以致用。板书设计2、古诗30首总计第14节课题2、古诗30首第2课时教具图片教学目标1、了解五律格律。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弘杨民族文化。重点了解五律格律。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弘杨民族文化。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备注(补充、学法或反思)谈话导入1、 背诵古诗。2、揭示课题诵读感悟1、了解五律格律:(1) 五律的四种格式:平起入韵式 平起不入韵式仄起入韵式 仄起不入韵式 (2)一三五不论 二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