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与中国的发展 教学目的:学生能合理利用时空观念,从通史角度将中国纳入到国际经济秩序转变的时空框架下来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来辨别史料并加以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通过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中的变化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感受中国的崛起,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形成具有关注家国命运的情怀和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 教学重点: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教学难点: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中中国的发展及相关联系点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最近有没有关注新闻时事?进入3月份,中国进入“两会”时间,这在我们国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希望同学们再紧张的高考复习之余有所了解。 今天我也想说一下“两会”,请同学们看这两张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两会吗?在近一个世纪之前,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使中国由日本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而2016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中国作为主办国,从边缘走向全球治理的舞台中心,世界迎来经济秩序重建新时代。这是新时期中国对世界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中国发展对接世界发展的伟大创举,充分展现了中国自信、大国风范。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各种国际经济体系与制度的总和。旧国际经济秩序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国际金融资本垄断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那么,国际经济新秩序呢?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合理、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上的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体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通史的角度,通过表格梳理史实来复习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通过材料认清中国在近代世界中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先来看一下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的过程及其之下中国的状况: 史料研读: 材料一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1)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 (1)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分)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 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分) 材料二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材料二,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 (2)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2分) 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2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3分)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2分)我们看到,一工之后,随着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中国开始被迫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沦为国际经济旧秩序中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随着二工的扩展,中国的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强并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发生了巨变。 加强与巨变 史料研读: 材料一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1)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 (1)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分)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 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分) 材料二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材料二,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 (2)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2分) 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2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3分)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2分) 我们看到,一工之后,随着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中国开始被迫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沦为国际经济旧秩序中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随着二工的扩展,中国的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强并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发生了巨变。 加强与巨变 史料研读: 材料三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元。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铝,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者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3)依据材料三分析南方金属矿的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征?结合材料三分析南方金属矿业发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战的影响,与军工相关的原材料价格暴涨。 特征: “短暂的春天”(或“黄金时代”或进一步发展)。 原因: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土法开采金属矿;经营者改革措施不力。 材料四 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主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4)依据上述材料分析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材料四归纳我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 因素:国家民族的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再次突出说明华盛顿会议体现了中国在就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 (5)据材料五、六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6分) 影响: 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一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保持了相对和平,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凡华体系下保持了相对稳定。但30年代开始逐渐被打破并进行了调整。也可以说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 调整与震荡 史料研读: 材料七 怎样才能统一政府的财政?财政部长宋子文已经召开过两个会议,一个讨论财政,一个讨论经济建设,他详细阐述了国家财政的混乱状况,并向全会呈上这些会议的详细建议。这些建议谈到如何划分全国和各省的收入来源,取消国内的过境税,恢复关税自主,清理国家债务,统一币制,促进商业,稳定货币市场,建立政府的中央银行,管理私营的银行体系,发行公债以提供遣散部队和建设的费用。宋博士坚持,财政统一和国家预算的采用是必不可少的;除非实行这两件事,否则恢复财政将是空谈。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之第章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 材料八 1937年3月宋子文宣布大萧条已经结束:“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已经脱离了所有困难,不可否认,过去18个月的事实说明,整个国家的境况都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和改善。”总之,正像陈光甫所回忆的:“我要说,从1936年一直到1937年战争爆发之前,是标志性的两年。” (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6)南京国民政府是如何实践材料七中宋子文统一政府财政主张的?结合材料八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实践的开展对当时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实践: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 积极影响: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促进民族工业的较快速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若从经济、政治(军事)两方面论证“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这一状况,引用哪些例证比较恰当?为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化解矛盾,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采取哪些卓有成效行动?各产生什么影响? 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的哪些危机?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中国(1)西方列强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倾销商品。措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币制改革”(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 (2)日本大举侵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措施:国共合作,全面抗战。 二战后,国际社会总结经验教训,国际经济秩序进行了一系列新的调整。但新独立的民族民主国家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呼声。调整与新生 史料研读: 二战后的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增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九 (7)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图三的名称,结合所学指出这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历史地位。(5分) (7)名称:图一世界银行、图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图三关贸总协定。(3分) 地位:这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分)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追求公正合理、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继续进行着不懈的奋斗并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重建与贡献 史料研读: 材料十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是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是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十一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化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十二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 “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十三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8)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十二的观点。 (8)材料十二的观点是片面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但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辩证地分析。 (9)材料十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在20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的20 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河市2025河北廊坊三河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招聘编辑风控审计等岗位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绍兴滨海新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编外人员(劳务派遣)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车司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连云港市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灌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阜阳阜南县清净水务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武夷交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吉林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5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社会公开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湖北联投校园招聘扬帆起航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