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计算机论文小型企业局 域网的设计(定稿)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学年论文小型企业局域网的设计学生姓名谭睿学号0830332302学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083成绩教师(签章)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xx年12月摘要论文介绍局域网家庭或者小型办公室组成一个网络,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小型的局域网。 可以用这个网络游戏,共享资源等等。 介绍了一些小型局域网的研究现状以及现在的设计目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例如1选择适当的网络宽带,2网络布线,3需要的硬件,4一条宽带的多条主机共享;设置路由器及局域网内部的共享;还介绍了系统的结构与如何实现;还介绍了一些系统的测试;怎样测试该系统。 通过这些能让我们更好的运用小型局域网。 只要能够针对问题一一得到解决,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即将诞生。 关键词局域网;现状及设计目标;系统结构与实现;系统测试第一章引言如何创建局域网家庭或小型办公室,如果有两台或更多的计算机,很自然地希望将他们组成一个网络。 为方便叙述,以下约定将其称为局域网。 在家庭环境下,可用这个网络来共享资源、玩那些需要多人参与的游戏、共用一个调制解调器享用Inter连接等等。 办公室中,利用这样的网络,主要解决共享外设如打印机等,此外,办公室局域网也是多人协作工作的基础设施。 别看这样小的网络工程,在过去也是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组网配置的。 那时,大部分操作的都是手工的,一般的用户都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 正好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自然限制了它的发展。 Windows XP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这依赖它内建有强大的网络支持功能和方便的向导。 用户完成物理连接后,运行连接向导,可以自己探测出网络硬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或协议,并指导用户,完成所有的配置步骤。 本文介绍两种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的组网方案,并介绍Windows XP用于局域网中的各种很有特色的功能。 第二章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无线宽带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微波通讯等多项技术的联合产物。 虽然无线通讯的历史已经久远,然后能够提供高带宽、大容量信息通讯的无线技术上世纪末才真正成熟。 1999年国际组织确定了IEEE802.11标准将无线宽带技术融入到计算机网络标准体系中,业界称之为WLAN技术,这项技术获得多个国际厂商巨大的产业力量支持,在目前众多的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中,WLAN技术凭借其开放的技术标准、成熟的产业支撑、出色的通讯能力,使其在短短五年中,WLAN技术和产品发展极为迅速,成为无线宽带网络的垄断标准。 从技术上对WLAN进行简单的分析,WLAN的技术标准-IEEE802.11属于全球计算机网络广泛使用的IEEE802系列标准成员之一,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最为重要的互联互通特性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作为网络通讯带宽指标,IEEE802.11从最初的2Mbps到IEEE802.11b的11Mbps以及最新出台的IEEE802.11g54MBps已经经历了数次提升。 在微波通讯方面,WLAN采用国际规定的ISM频段(工业/科研/医疗),属于开放频段,因此用户在使用上不必特地申请无线频段许可,因而对于IEEE802.11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目前WLAN系列的产品已经非常丰富,包括无线交换机、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无线网桥等等,甚至结合多媒体应用,出现了无线多媒体家庭网关等概念。 与传统有线的计算机网络相比,无线网络充分发挥了无线其自由的特征,这种自由不仅从使用者的角度体现出来,更主要的体现于网络规划和建设方面。 因此,越来越多的网络工程设计已经将无线网络设施纳入其设计范围,采用以有线网络作为骨干,以无线网络作为接入的设计思想。 组成家庭局域网对外,可以连接Inter,允许局域网内的各个计算机共享连接。 对内,可以共享网络资源和设备。 第三章要解决的几个问题3. 1、选择适当的网络带宽网络带宽表示网络带宽以兆位秒Mbps测量,通常不用兆字节秒MBps表示。 一个字节有八个二进制位组成,多数人都熟悉MBps。 当前局域网多为10base-T(10Mbps或1.25MBps)和100base-TX(100Mbps或12.5MBps)的以太网,使用类似标准电话线的RJ-45接口,通过网络电缆把集线器(或路由器、交换器)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以太网。 3. 2、网络布线组建家庭局域网之前,应多少了解一些可用网络电缆的区别。 这取决你家中PC机需要安排的位置,因为可能需要在墙上打眼,以穿过五类网络电缆。 对家里地方不宽敞的人,这可能是令人畏缩的任务,甚至不太可能。 如果你想避免穿墙打眼的麻烦,无线局域网也很方便,但应注意,无线局域网通常速度不够快,花费也高的多。 另一种选择可考虑10Mbps电话线套件,利用你现成的电话线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可购买D-Link,Linksys,3Com和Netgear等公司的产品。 不想采用无线局域网的人,可选择五类双绞线网络电缆。 3. 3、需要的硬件首先确保每台计算机里都安装了网卡,100base-TX或10base-T网卡,型号、尺寸任意。 注意,一般选PCI网卡,各网卡速率应一致。 100base-TX网卡数据传输率较高,适合于大量数据传输,如数字电影或其它大的多媒体文件。 3. 4、一条带宽的多台主机共享宽带连接共享有两种不同的但易于使用的方法共享宽带网络NAT(网址翻译)和Proxy(代理服务器)。 两种方法都需要TCP/IP协议支持,它允许你的计算机与互联网/内部网上的其它计算机通信。 代理服务器是你和互联网之间的另一台计算机(由你的ISP控制),所有进出你计算机的信息必须首先通过代理服务器。 虽然听起来不太好,但对每个订户其实相当不错,代理服务器可作为天然防火墙,阻止不怀好意的黑客闯入你的计算机。 代理服务器还具有高速缓存经常访问的网页的能力,可以过滤掉某些你不喜欢的内容,如广告,不想浏览的网页等。 网址翻译我们一般称做NAT,比代理服务器更容易使用(或设置)。 与代理服务器相仿,由实际连接网络到互联网的计算机运行NAT,不同之处在于,NAT是基于路由器/计算机的,通常没有过滤或高速缓存网页的能力。 NAT或代理服务器都可以是硬件或基于软件的,在我们的例子中使用的是基于硬件的NAT路由器。 在开始做任何事情之前,确保你知道你当前ISP的DNS服务器地址,你当前的Host名,路由器需要知道这些才能通过ISP连到互联网。 在本例中所选择使用的路由器是Netgear公司的RT314(NAT),所以如果你的局域网已经正常,要使互联网正常工作在你的网络上,通常就象插入你的线缆/xDSL调制解调器那样简单。 3. 5、设置路由器根据你的ISP提供的信息,多数路由器设置和基本功能都可通过指导性的HTML接口找到,完成设置后,路由器应能正常工作。 通过tel提示符登录(用开始;运行;键入tel),可以改变更多高级设置,不象Netgear公司的路由器,D-Link和Linksys公司提供的路由器,通过Web的配置可提供更高级的选项。 3. 6、局域网内部资源共享随着各个企业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企业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 为了使各种生产、销售数据和管理信息在企业内部准确、可靠、快速地进行传递,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作业、统一管理来降低运作及管理成本,因而中小企业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内部局域网络。 实现企业自动办公信息平台。 第四章系统结构与实现采用什么网络形式?家庭网中的计算机可能有桌面机或便携机,例如掌上电脑或笔记本机等,也可能出现各种传输介质的接口,所以网络形式上,不宜都采用有线网络,无线接口是必须考虑的。 但如果可以明确定位在纯粹的有线网上,也可不设无线接口。 所以,这里提供两种方案有线与无线混合、有线。 4.1系统结构网络适配器(网卡)可采用PCI、PC或PCMCIA接口的卡(后两者多用在便携式机或笔记本机上),Windows XP也支持用USB接口的网络适配器。 究竟采用那种适配器,取决于接入网络中的计算机。 无论那种适配器,都需要注意与现有计算机的接口以及HUB的协调一致,USB接口的适配器可能适应性更强一些,但对于较旧的计算机,又需要注意它是否支持USB接口。 网络连接线,常用的有同轴电缆和双绞线,这都是大家熟悉的东西,不多解释。 究竟采用哪一种,就看你怎么想了以太结构这种结构在办公室或商业用户中最为流行,熟悉的人也很多,技术资料和维护人员也容易找到,所以不多赘述。 电话线连接这种形式主要的特色是成本很低,物理连接也很简单,适用于大部分的家庭用户。 无线电波利用电磁波信号来传输信号,可以不用任何连线来进行通讯,并可以在移动中使用。 但需要在每台计算机上加装无线适配器,成本高是肯定了。 4.2系统实现4.2.1方案之一这是一个有线、无线混合方案,具体结构可以参看图1。 这个例子中,用4台计算机组成了一个混合网络,PC1是主机,它与外部连接有3个通路1.与Inter接连的调制解调器用于整个网络的各个计算机共享上网之用。 2.无线适配器用于和本网络内的无线设备之间的通讯。 3.HUB用于带动本网络内的下游计算机。 该方案中的PC 1、PC2机,必须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有线部分采用的是以太网结构连接如果希望建立混合网络,这种方案已经具备典型的功能,并且不需要花费很大就可以扩充网络规模。 关于连通操作连通操作包括局域网内部各个计算机之间的连通,和局域网与Inter之间的连通。 前者连通建立的步骤如下1.鼠标点击开始,进入控制面板,点击Network andInter Connections网络和Inter连接,选择网络连接(Network Connections),进行下一步。 2.选择进行两个或多个LAN的连接3.右键点击一个连接.4.确定完成连接任务.局域网之内的连通操作就完成了。 4.2.2方案之二该方案适用于小型办公室。 与上一个方案比较,主要是去掉了无线部分,主机与分机之间不采用电话线连接,而是采用了电缆或双绞线连接。 所有分机都通过一个HUB与主机连接到Inter上,并可以支持打印机共享。 这其实就是最常见的那种局域网的结构。 该方案完成物理连接之后,还需要进行下列操作1.打开网络连接文件夹或找到网络连接的图标.2.右键点击connection tothe Interyou wantto share(共享Inter连接)然后再右键点击Properties(属性)3.选择Advanced(高级)任务条。 4.选择Allow otherwork usersto connectthrough thisputers Interconnection(允许另外用户通过这个计算机连接到Inter检查框,并选定。 5.点击OK.结束操作。 启用Windows XP的防火墙,必须进行设置,不设置是不起作用的。 设置过程1.打开网络连接文件夹或找到网络连接的图标.2.右键点击connection tothe Interyou wantto share(共享Inter连接)然后再右键点击Properties(属性)3.选择Advanced(高级)任务条。 4.选择Protect myputer andwork bylimiting orpreventing aessto thisputer fromthe Inter(利用这个计算机限制从Inter进入的访问并保护我的计算机和网络,在其下面有一个Inter连接防火墙的检查框,鼠标点击选定。 5.点击OK.结束操作。 4.2.3PC硬件配置服务器普通PC机,主板英特尔S5500BC,硬盘富士通146G,CPU:Intel XeonE55042.0G,内存2G、,显示器ACER。 其他双绞线一箱(300m),16口HUB一个,RJ45头32个,网卡Realtek10/100M、16块。 由于服务器需要安装两块网卡来用SyGate维护管理。 第五章系统测试5. 1、测试能否连接互联网测试方案通过IE浏览器登陆网站。 测试过程在IE浏览器当中输入.baidu.登陆百度网站。 测试结果如能登陆说明已经可以连接互联网。 5. 2、测试内部局域网是否连通可以PING通一个局域网IP如PING通说明没问题5. 3、测试内部主机能否通过互联网相互访问登陆QQ号若登陆上说明互联网访问没问题第六章结束语网络技术的普及,使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对网络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和混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这也就使得需要对网络安全做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网络安全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网络安全必然会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学广.信息安全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3书号 97871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上楼安全培训课件
- 内训师年度课件
-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案课件
- 创造学课件教学课件
- 创设真实旅游情境的课件
- 内蒙古安全生产培训心得课件
- 化学品防爆安全培训课件
- 1 a o e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12荷叶圆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创伤性网胃炎课件
- (完整文本版)无人机航拍理论试题库完整
- 厂房降租减租申请书
-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输液港)-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12篇
- 铝合金门窗安装监理交底
- 胸腹水常规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 基本公卫生服务的项目组织管理灵石武佳波课件
- 电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机电设备调试协议书
- 芪参益气滴丸课件
-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