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1、全称肯定命题。 例1 所有法院都是审判机关。 例2 所有法人都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 全称肯定命题形式为:所有S都是P。用符号表示为:SAP。简记为:A。S PPS因此,全称肯定命题陈述了S和P之间是全同关系或直包含于关系2、全称否定命题 例3 所有抢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例4 正当防卫不是违法行为。 全称否定命题形式为:所有S都不是P。用符号表示:SEP。简记为:E。因此,全称否定命题陈述了S和P之间是全异关系。SP图9 3、特称肯定命题 例5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例6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证据。 例7 有的证据是民事诉讼证据。 例8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物证。 特称肯定命题的形式为:有S是P。用符号表示为:SIP。简记为:I。S pspspsp图10因此,特称肯定命题陈述了S和P之间是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或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但并未陈述S与P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关系。4、特称否定命题 例9 有的遗嘱不是书面遗嘱。 例10 有的一审判决不是生效判决。 例11 有的人民法院不是法律的监督机关。 特称否定命题的形式是:有S不是P。用符号表示为:SOP。简记为:O。pspssp图11 因此,特称否定命题陈述了S和P之间是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但并未陈述S与P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关系。 5、单称肯定命题 当直言命题的主项是单独词项时,其指称的对象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不需要量词来刻画主项的数量。这种主项是单独词项的命题叫单称命题。 单称命题的主项可以是专有名词,如“兰州市人民法院是中级人民法院”中的“兰州市人民法院”;也可以是摹状词(通过对某一种对象某方面特征的描述而指称该对象的词组),如“古代法的作者是梅因”中的“古代法的作者”或“这个合同不是有效合同”中的“这个合同”。 单称肯定命题是陈述主项指称的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例13 这个民事案件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单称肯定命题的形式是:这个S是P。 从主项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看,由于单称肯定命题所陈述的是主项所指称的对象的全部(某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因而单称肯定命题陈述的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与全称肯定命题陈述的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完全相同。单称肯定命题也陈述其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是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正因为如此,在传统逻辑中,特别是在三段论中,都将单称肯定命题作为全称肯定命题处理。其命题形式也用符号表示为:SAP。简记为:A。 6、单称否定命题 单称否定命题是陈述主项指称的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14李律师不是本案被告的诉讼代理人。 单称否定命题的形式是:这个S不是P。 从主项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看,由于单称否定命题所陈述的是主项所指称的对象的全部(某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因而单称否定命题陈述的主项和谓项外延间的关系,与全称否定命题陈述的主项和谓项延间的关系完全相同,单称否定命题也陈述其主项和谓项间的关系是全异关系。正因为如此,在传统逻辑中,特别是在三段论中,都将单称否定命题作为全称否定命题处理。其命题形式也用符号表示为:SEP。简记为:E。 由于在传统逻辑中,特别是在三段论中,单称命题是作为全称命题处理的,因而在讨论直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及直言命题间的逻辑推演时,一般只讨论A、E、I、O四种。 对当关系推理 对当关系推理是根据直言命题间的对当关系进行的推理。它是以一个直言命题为前提推出另一个直言命题为结论的演绎推理,因此,是直接推理。 所谓直言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是指主项和谓项相同的A、E、I、O四种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例1 所有当事人都上诉。 例2 所有当事人都不上诉。 例3 有的当事人上诉。 例4 有的当事人不上诉。 上述四个命题分别是A、E、I、O命题,它们的主项相同,谓项也相同。因此又叫同素材的直言命题。进一步总结出同素材的A、E、I、O四种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即对当关系。传统逻辑中用一个正方图形来表示这种对当关系,也就是所谓“逻辑方阵”见图图13 根据逻辑方阵图可知,所谓对当关系具体是指: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予盾关系、差等关系。下面我们一一分析每一种对当关系以及基于对当关系的有效推理。 1、反对关系推理 所谓反对关系是指A与E之间的真假关系。由直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图表可以看出: 当SAP真时,SEP必假。 当SEP真时,SAP必假。 当SAP假时,SEP真假不定。 当SEP假时,SAP真假不定。 也就是说,A与E之间,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当一个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概而言之: 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据此,在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之间,可以由其中一个真推知另一个假;但不能由其中一个假推知另一个真或假。这样,基于反对关系的对当推理的有效方式: SAPSEP 例如:所有抢夺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并非所有抢夺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SEPSAP 例如:所有诈骗行为都不是道德行为,所以,并非所有诈骗行为都是道德行为。 2、下反对关系推理 所谓下反对关系是指I与O之间的真假关系。由直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图表可以看出: 当SIP假时,SOP必真。 当SOP假时,SIP必真。 当SIP真时,SOP真假不定。 当SOP真时,SIP真假不定。 也就是说,I与O之间,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当一个真时,另一个真假不定。概而言之: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据此,在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之间,可以由其中一个假推知另一个真,但不能由其中一个真推知另一个真或假。这样,基于下反对关系的对当推理的有效式为: SIPSOP 例如:并非有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市公司,所以,有的有限责任公司不是上市公司。 SOPSIP 例如:并非有的侵犯财产罪不是故意犯罪,所以,有的侵犯财产罪是故意犯罪。 3、矛盾关系推理 所谓矛盾关系是指A与O之间、E与I之间的真假关系。由直言命题真假关系图表可以看出: 当SAP真时,SOP必假。 当SOP真时,SAP必假。 当SAP假时,SOP必真。 当SOP假时,SAP必真。 同样: 当SEP真时,SIP必假。 当SIP真时,SEP必假。 当SEP假时,SIP必真。 当SIP假时,SEP必真。 也就是说,A与O之间和E和I之间,当一真时,另一个必假;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概而言之:既不同真,也不同假。 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其真假正好相反,因而,一个直言命题和它的矛盾命题的负命题真假完全一致。这样,一个直言命题和它的矛盾命题的负命题之间便存在着等值关系。如下: SAPSOP SEPSIP SIPSEP SOPSAP 据此,在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之间,既可以由其中一个真推知另一个假,也可以由其中一个假推知一个真。这样,基于矛盾关系的对当推理的有效式为: SAPSOP 例如:所有渎职罪的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所以,并非有的渎职罪的主体不是国家工作人员。 SEPSIP 例如:凡放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所以,并非有的放火罪是过失犯罪。 SIPSEP 例如:有的兼职律师是教师,所以,并非所有的兼职律师都不是教师。 SOPSAP 例如:有的民事诉讼参加人不是当事人,所以,并非所有的民事诉讼参加人都是当事人。 SAPSOP 例如:并非所有合同的主体都是合格的,所以,有的合同主体不是合格的。 SEPSIP 例如:并非凡杀人罪都不是过失犯罪,所以,有的杀人罪是过失犯罪。 SIPSEP 例如: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负刑事责任的,所以,所有的正当防卫都不是负刑事责任的。 SOPSAP 例如:并非有的醉酒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所以,所有醉酒的人犯罪都要负刑事责任。 4、差等关系推理(也叫从属关系) 所谓差等关系是指A与I之间、E与O之间的真假关系。由直言命题真假关系图表可以看出: 当SAP真时,SIP必真。 当SAP假时,SIP真假不定。 当SIP假时,SAP必假。 当SIP真时,SAP真假不定。 同样: 当SEP真时,SOP必真。 当SEP假时,SOP真假不定。 当SOP假时,SEP必假。 当SOP真时,SEP真假不定。 也就是说,当全称命题真时,特称命题必真;全称命题假时,特称命题真假不定;特称命题假时,全称命题必假;特称命题真时,全称命题真假不定。 据此,在具有差等关系的命题之间,可以由全称真推知特称真,也可以由特称假推知全称假;但不能由全称假推知特称的真或假,也不能由特称真推知全称的真或假。这样,基于差等关系的对当推理的有效式为: SAPSIP 例如:所有作案者都有作案时间,所以,有的作案者有作案时间。 SIPSAP 例如:并非有检察院是审判机关,所以,“凡检察院都是审判机关”是假的。 SEPSOP 例如: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所以,有些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SOPSEP 例如:并非有社会法律不是公法,所以,“社会主义法律都不是公法”的说法是荒谬的。 关于直言命题间的对当关系,还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对当关系是指同一素材,即主项和谓项分别相同的A、E、I、O四种命题之间的一种真假关系。素材不同的A、E、I、O四种命题之间,自然就不存在这种关系。 第二,在对当关系中,单称命题不能作全称处理。因为单称命题主项是指称某一单个对象,对于一个单个对象来说,它或者具有某种性质,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二者必居其一。因此,单称肯定命题与单称否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不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反对关系,而是“既不同真,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 第三,在对当关系中,传统逻辑有一假设,即主项S所指称的对象是存在的。如果不满足这个假设,主项S所指称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的(空类),那么,除矛盾关系外,对当关系中的其它关系均不成立。 五、命题变形推理 命题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形式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它也是直接推理。 所谓改变前提命题的形式是指: 第一,改变前提的质,即把前提的联词由肯定变为否定,或由否定改为肯定。 第二,改变前提的主项与谓项的位置,即把前提的主项改为谓项,把谓项改为主项。 据此,命题变形推理有两种基本形式。 1、换质法 换质法是通过改变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的质,从而得出另一个直言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换质法的规则有: 第一,将肯定的联词改为否定的联词,或者将否定的联词改为肯定的联词。 第二,用与前提的谓项具有矛盾关系的词项作为结论的谓项。 第三,在结论中仍然保留前提的主项和量词。 据此,直言命题A、E、I、O都可以进行换质。 A命题的换质:从全称肯定命题的前提,推出全称否定命题作为结论。 其有效的推理形式为:SAPSEP。 例如: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所以,凡犯罪行为都不是不违法行为。 E命题的换质:从全称否定命题的前提,推出全称肯定命题作为结论。其有效的推理形式为:SEPSAP。 例如:管制不是附加刑, 所以,管制是非附加刑。 I命题的换质:从特称肯定命题的前提,推出特称否定命题作为结论。 其有效的推理形式为:SIPSOP。 例如:有些合同是非有效合同。 所以,有些合同不是有效合同。 O命题的换质:从特称否定命题的前提,推出特称肯定命题作为结论。 其有效的推理形式为:SOPSIP。 例如:有的被告不是有罪的。 所以,有的被告是无罪的。 上例各推理形式中,P上的短线“”表示否定。 在进行换质推理时,要注意:结论的谓项只能是与前提谓项具有矛盾关系的词项,而不能是与前提谓项具有反对关系的词项。例如:“有的遗产继承人是子女,所以,有的遗产继承人不是父母”。这一换质推理是无效的,因为“子女”与“父母”是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 2、换位法 换位法是通过改变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得出一个新直言命题的推理。 换位法的规则有: 第一,前提中的主项和谓项互易其位,作为结论的主项和谓项。 第二,不得改变前提的质。 第三,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据此,A、E、I命题可以进行换位,O命题不能换位。 A命题的换位:从全称肯定命题的前提,推出特称肯定命题作为结论。 其有效的推理形式为:SAPPIS。 例如: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所以,有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注意:SAP换位后不能得到PAS,因为P在前提SAP中是不周延的,而在PAS中是周延的,这就违反了换位推理的规则。例如,不能由“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推出“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E命题的换位:从全称否定命题的前提,推出全称否定命题作为结论。 其有效的推理形式为:SEPPES。 例如:防卫过当不是正当防卫, 所以,正当防卫不是防卫过当。 I命题的换位:从特称肯定命题的前提,推出特称肯定命题作为结论。其有效的推理形式为:SIPPIS。 例如:有的犯罪主体是单位, 所以,有的单位是犯罪主体。 O命题不能换位。因为O命题的主项是不周延的,如果换位,前提中O命题的主项作为结论中否定命题的谓项就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领域腐败课件
- 工程课件分享网址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650字9篇
- 心里美滋滋的作文(10篇)
- 疫情与健康养生课件图片
- 惠州市高二数学试卷
- 河北省2024年数二数学试卷
- 广州开学考数学试卷
- 湖南小学生数学试卷
- 广东五年级下数学试卷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GB/T 28954-2012汽车发动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连接尺寸
- 海利普变频器C系列中文说明书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7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全集(附答案)
-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研究课程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真空度正压和负压关系及负压中MPa和Pa对应关系
- 通达信与飞狐公式相互转换
-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含答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