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绵拳有感(马胜利学生温世煌的练功心得合并转贴).doc_第1页
初学绵拳有感(马胜利学生温世煌的练功心得合并转贴).doc_第2页
初学绵拳有感(马胜利学生温世煌的练功心得合并转贴).doc_第3页
初学绵拳有感(马胜利学生温世煌的练功心得合并转贴).doc_第4页
初学绵拳有感(马胜利学生温世煌的练功心得合并转贴).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学绵拳有感(马胜利学生温世煌的练功心得合并转贴) 初学绵拳有感(马胜利学生温世煌的练功心得合并转贴)本帖被爽歪歪从新华山论剑之一剑封喉移动到本区(xx-09-05)以下是从武塞马胜利武学堂转来的马老师学生温世煌的学习总结 一、(xx年11月13日)拳学光明之路初学绵拳有感通背的动作是在自身功架调配下和合重力的行为,整个动作过程要求身手不能主观用力,而是身体在忽然失重情况下为维护原有平衡,身手被动松顺协调的用力行为头两天因平时主观用力习惯,大多动作还是主动用力,身手相互较劲用力,看是全身是力动作却笨拙如牛,力量自个儿捆绑自己通过师兄反复多次示范,自己回家后不断过电影回想师兄标准示范,并且假借抽象体重聚于臀,以臀砸断木板;肩挑重担顿肩试力情形经过一次又一次寻找正确的劲力状态,三四天后动作开始顺畅,身手配合相对自然,肩背的震抖已有初步感觉第二周经过马老师调整功架,顺足顶膝圆裆手肘提高若护头背向后靠双肩砸双跨,肩胛手臂乃至腰背的往复震颤更为明显,犹如牛马串皮,落水狗抖毛,鸡之抖翎筋骨皮肉互相挤压震抖发出的嘣哒之声已清晰可闻,呼吸也是非常自然地由胸腔挤压而出,不再是做作的努力喷气发声通背较之以前为增强手臂力量与肩胛承受后座力而练习的俯卧撑更为有效,而且又不致身手僵硬发紧说起摇手臂只要是爱好体育的都练过,数量为二三十个不等,姿势也非常随意,只是把它当作灵活关节的热身活动而已而绵拳的单摇膀,却把它提炼为练武者一生自始至终必练的功夫,而且无论是功架还是数量均有其严格的要求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右手叉腰摇左手重心压于前腿,足趾虚不受力,后足要能不蹬地借力自如提起,身不摇摆重心不起伏,较之随意姿势不知艰难别扭了几多,而功夫正是要在不自然中求取自然,头虚领颈松,挺胸直腰,上摇时大臂内侧贴耳,翻膀卷肱,下落时小臂擦外胯,手臂顺直运动在同一平面要不紧不慢绵绵稠稠,数量由一而百于百而千,及至超越四千肩膀手臂活动范围松沉劲,全身抗击力,单足负重金鸡独力之能众多功效均可由此一式简易摇膀练就,绵拳先贤智慧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刚学摇膀时用的是手臂肌肉收缩主动用力,练起来非常吃力,第一天分组摇二千五,第二天左手肩前肌肉如断裂般,打水洗脸都疼痛得抬不起来,全身酸疼得稍一动便牵引全体,只好停练一天三四天后慢慢体会到手膀重力下落,并借助它摇荡到头顶,减轻手膀用力习惯,摇起来轻松了许多,一次性摇一千一周之后又把摇膀的重力势能结合肩膀的内在细微提沉旋转,动作更觉轻松自然,手膀摇旋生风,肩松膀沉,重如灌铅而前腿又如没了膝关节,象是一根木桩,手膀的每一次摇荡就把木桩一分一分缓慢挤压入地,直抵胯部与大地接成一体,整条腿麻热酸胀难以忍受,肋骨之间如风箱开合呼吸,与手膀的起伏心里的默数和成一片此时我觉得摇膀数量的增加已不成问题,但腿部却难以承受摇膀所叠加给前腿周而复始,如巨浪冲击的重力势能,只好加为一次性一千二俗言拳不打力力不打功,绵拳是决不练蛮力本力的先天内家秘传武学,以找劲练功为主并贯彻绵拳修行始终,开发人们有感即应一触即发良质良能在下才疏学浅练习时日又少(半月)缺乏真知灼见,所的些许感受,粗略成文,聊以抛砖引玉,诚望师友指正是幸马老师要求弟子学生少上网多练功,专业练习每天6h业余2h以上,我离此远矣,惭愧! 二、原创初学绵拳有感-之二练习绵拳单摇膀及通背到今天已11周,通背由50*12组改为100*6组,摇膀数量加至2200个(每个星期加100个)。 依照马老师的要求,在增加数量的情况下严格掌控摇膀动作标准,同时数量的增加(量变)又引发功效的变化(质变)。 我感觉身心变化日新月异肩膀松顺劲力有加,肠鸣失气(既多又响)饭量大增,心肺腰肾五脏之功明显改善,神清气爽。 摇膀对人身心的改造功效由此可见一斑。 马老师对于摇膀练习说得好二三十个是体操,二三百个为热身,1500以上方为练功。 量变引起质变,功效即出。 练-! 三、(xx年1月27日)初学绵拳有感之三-警惕练功强度watermark摇膀2100数量我可以天天练习,练后稍觉疲劳,2200数量练习五天后肩膀挑担着力处无论行坐立卧,当中如虚脱撕裂酸疼,停练一天。 第12周,我将数量加至2300,练习3天后感觉身体不舒服鼻有青涕喉有浓痰(内脏磨损过度反应),睡眠时间充足起床时却精神疲惫眼睛发涩有如感冒,身体内部牵扯酸涨如绳索捆绑。 我把此情况请教马老师,马老师断定为练功过度摇膀所牵扯到的全身功夫增长需要一个较长时间过程,三分练七分养,绵拳的功夫是在符合自然规则的练习中滋养出来的,千万不能为求快速增长功夫而盲目增加练习数量,有违生理的练功适得其反,拳没练好,人亦受损,古今中外因练功过度而受伤的概列举不胜数,把握好练养之度,才能练好拳,也得益于练拳。 以我12周的功时,摇膀以1800-2000为度,通背以50个/组为优,而且要经过一两个月的练(滋)养方可增加练习数量。 诚望和我一样急功近利的兄弟们警惕!勤奋练功有度,千万别伤了身体! 四、初学绵拳有感之四-双摇膀watermark马老师不在上海,这五十来天只好把正月学的双摇膀默默修习,初练1000就感觉口干舌燥,肩膀胸肋涨痛如初学单摇膀.双摇对胸肋的牵引非常明显,呼吸也随之加深.随着练习的进度,数量加到1400,双摇膀练至兴奋处,竟有;双臂如鹰翅飞舞,身体欲腾空的感觉.胸肋(呼吸)随肩膀摇旋开合,肩关节咯咯作响,做开胸合背流畅顺利,不再象没练双摇之前竭力开合也做不出来,打通背时感觉又梯进了一小步.双摇的功效真好,难怪马老师强调双摇一定要练好练过关,练双摇不但为以后的系列功法打基础,更重要的是改造身体,增强体质.摇膀练得好,肩关节松顺圆滑,胸腔浑圆肋间生肉,这时整个人精神气质与从前涣然一新./watermark 五、摇膀通背之技术要点经过一段时期坚持不懈的双摇膀练习,双肩应该松活了许多,开胸合背可以轻松双肩相摩,这时应该加入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要点,那就是元拳门历来只传弟子(我的入门申请还在检验中,非常感谢马老师开明先授)的双肩挂耳:双肩找两耳,肩膀翻转时把双肩膀向上向后翻挂在两耳.照这个技术要点去练,短期就可以提升你肩膀的松活度和拉伸幅度.肩膀的松活度和拉伸幅度提升,犹如弓臂的延长与弓弦的拉伸,弓开满月,箭头自然速快力透射得远.这就是传统武术要求的只求筋长不练肉厚.打通背时,提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