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期中试卷 考试时长:90分钟 总分值:100分 命题人:郑化玲第I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Fe5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u64 Ag108 Ba137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四周期为短周期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不一定在A族D14462Sm与14562Sm互为同位素【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共18个纵行,A对;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B错;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除A族元素外,还有He、Fe等,C对;14462Sm与14562Sm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即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对。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氧 B氟 C碳 D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O、F、C、N都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原子序数有小到大的顺序为CNO F 。所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 N O F 。 考点:考查考查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的知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则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C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使用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反应物如果是固体或液体,则改变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A不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一定是增大的,B正确;可逆反应的特征是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不正确;如果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是减小的,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可逆反应的特征判断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影响反应速率因素阴极可逆反应特征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D。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CS2 BPCl5 CHClODBeCl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如果分子中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满足8,则该元素原子就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据此可知,选项B中的P、C中的H、D中的Be元素均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答案选A。5100mL 6 mol / 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硫酸钾溶液 B.醋酸 C.氯化钠(固体) D.盐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实质为Zn+2H+Zn2+H2,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能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以此来解答。加入硫酸钾溶液相当于是稀释溶液,氢离子的浓度降低,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符合题意,A正确;加入醋酸或盐酸,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生成的氢气增加,B、D不正确;加入氯化钠固体,氢离子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不符合题意,D不正确,答案选A。6已知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元素符合“阴上阳下”的原则,所以X元素在第四周期,属于金属,Y在第三周期,属于非金属。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大,错误;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小,错误;C、X的电子层数多,所以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正确;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7反应A+BC(H0),XC(H0,X具有的能量大于A、B能量总和,A、C错误,XCH0,A+BCHYRCY、R形成的化台物YR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Y【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Y是位于第三周期第VIA族的硫元素,其原子具有286电子层结构,则与之相邻的X、Z、R分别是磷、氯、氧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则Y的非金属性比Z弱,所以Y的氢化物稳定性比Z的弱,即H2S的稳定小于HCl,故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则X的原子半径大于Y,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则Y的原子半径大于R,故B正确;SO2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SO2能将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原为无色的硫酸锰溶液,故C正确;氧无最高正价,其余三种元素非金属性:PSC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H3PO4H2SO4YZBX、W的气态氢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C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更强DY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答案】D【解析】联系元素周期表可知,X、Y是第二周期元素,Z、W是第三周期元素,则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根据题意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Y是8号氧元素,由此推断X、Z、W分别是氮、硫、氯。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Z的原子半径比X、Y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则X的原子半径比Y大,所以原子半径:ZXY,故A错误;X、W的气态氢化物分别是氨气、氯化氢,二者容易反应,生成铵盐,即NH3+HCl=NH4Cl,铵盐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而不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2SO4、HClO4,前者的酸性比后者弱,因为同周期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弱,则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硫酸的酸性比高氯酸弱,故C错误;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则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氧气比硫活泼,则氧气与氢气反应更剧烈,故D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涉及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化合物的结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间的相互推断。8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序数相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QRTWAT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BW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Cl CR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电解质DQ与氢形成的化合物均含极性共价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种短周期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推断,前两种元素位于第二周期,后两种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则T为第三周期第IIIA族的铝元素,由此可知Q、R、T、W分别是碳、氮、铝、硫。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硅的氧化物,而不是铝的氧化物,故A错误;硫的氢化物是H2S,而不是HCl,故B错误;氮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NO3,硝酸是强酸,而不是弱酸,故C错误;碳与氢形成的化合物是碳氢化合物或烃,它们一定含有CH键,碳氢键是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主要涉及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的综合推断。8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答案】C【解析】放热反应的特点是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吸热反应的特点是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A选项错误;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压强、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与反应放热或吸热无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盖斯定律表明:焓变与反应过程无关,只与反应始态和终态有关,C项选正确;同温同压下,同一反应的H不因反应发生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选项错误。9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 kJmol-1,又知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其焓变H1、H2、H3的关系是()A.H1H2H3B.H1H3H2D.H1H3H2【答案】D【解析】因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时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故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Q(浓硫酸)Q(稀硝酸)Q(稀醋酸),又因放热反应中,H为负值,即H=-Q,故H2H3H1,因而选D。10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答案】A【解析】由图示可知:(1)断裂 mol N2(g)和mol H2(g)中的化学键共吸收a kJ的能量,由1 mol N和3 mol H生成1 mol NH3(g)放出b kJ的能量,由1 mol NH3(g)变为1 mol NH3(l)放出c kJ能量;(2)由mol N2(g)和mol H2(g)生成1 mol NH3(g)或1 mol NH3(l)均放出能量。故有N2(g)+H2(g)NH3(g)H=-(b-a)kJmol-1=(a-b)kJmol-1或N2(g)+H2(g)NH3(l)H=-(b+c-a)kJmol-1=(a-b-c)kJmol-1,因此C、D项均错误。将式乘以2得:N2(g)+3H2(g)2NH3(g)H=2(a-b)kJmol-1,B项错误;将式乘以2得:N2(g)+3H2(g)2NH3(l)H=2(a-b-c)kJmol-1,A项正确。11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A.加热B.不用稀硫酸,而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浓盐酸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答案】B【解析】A项加热,C项中增大H+的浓度,D项中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故它们均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是B项中改用浓硫酸后,浓硫酸常温下能使铁片钝化,不能增大反应速率。9X、Y、Z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A原子的半径:Y大于XB氢化物的稳定性:X大于YC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Z强于YDZ原子比Y原子多一个电子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X、Y一定位于第二周期,Z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序数:XYZ;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则X的原子半径大于Y,故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强,则X的非金属性比Y弱,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X的气态氢化物不如Y的稳定,故B错误;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则Y的非金属性比Z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Z强,故C错误;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周期,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则Y一定位于第二周期,Z位于第三周期,由于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则Y、Z原子的电子层数分别是2、3,故D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涉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之间相互推断等知识。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pm1601437066主要化合价+2+3+5、+3、-3-2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形成常见的两性氧化物Z2是常见保护气W3可用于杀菌消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X、Y元素的金属性XYXB离子半径: X2+T2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Y R XD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放出能量的多少:TZ【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最高正价、原子半径推断,X、Y、Z、R、T分别是镁、铍、硫、铝、氧。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即金属性:XR,故A错误;Mg2+、O2一都具有28电子层结构,但是前者的核电荷数大于后者,则镁离子半径小于氧离子半径,故B错误;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则氢氧化镁的碱性比氢氧化铝强,即XR,故C错误;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则等物质的量的氧气与氢气化合放出的能量多,故D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涉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原子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间的推断。13X、Y、Z是位于同一周期的三种短周期元索,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酸性:HXO4H2YO4H3Z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分别为+1、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可知,X、Y、Z的最高正价分别为+7、+6、+5,由于氟、氧的化合价特殊,则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为氯、硫、磷。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lSSP,故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HClH2SPH3,故C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HClO4H2SO4H3PO4,故D错误。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涉及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比较。1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 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多1,W与X同主族,则A原子半径:Y Z 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中只有26电子层结构符合要求,则X为原子序数为8的氧元素;短周期中只有Na2O2和Na2O符合题意,则Y是原子序数为11的钠元素;镁原子比钠原子多1个电子,则Z是12号镁元素;硫与氧同为第VIA族,则W是16号硫元素。Y、Z、W分别是钠、镁、硫,由于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则原子半径NaMgS,故A错误;Y、Z分别是钠、镁,第三周期主族元素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则金属性:NaMg,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还原性:NaMg,故B正确;X、W分别是氧、硫,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则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2OH2S,故C正确;Y、Z分别是钠、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镁,NaOH是强碱,Mg(OH)2是中强碱,二者之间不能反应,故D错误。考点: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涉及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同周期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性质等。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B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C短周期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电子数均达到8(或2)稳定结构D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寻找催化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但也可能含有共价键,例如氢氧化钠等,A不正确;B、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B正确;C、短周期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达到8(或2)稳定结构,例如H+核外电子数是0,C不正确;D、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材料,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寻找半导体材料,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合物与化学键、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元素周期表的作用和意义等1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沸点:H2OHClHF 密度:四氯化碳水汽油酸性:H3PO4H2SO4HClO4 离子半径:O2F-Na+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氯化氢的,不正确,沸点:H2O HFHCl;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不正确,酸性:H3PO4H2SO4HClO4;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熟悉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7图中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可知,X是氧元素,Y是钠元素,Z是铝元素,W是硫元素,R是氯元素。则选项A不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即原子半径:YZX;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的,则H2S的稳定性弱于HCl的稳定性,B不正确;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硫酸,C不正确;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设计新颖,基础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18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则X、Y为 A.Na和Cl B.K和S C.Ca和F D.Mg和F【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由于Ne是10电子微粒,而X和Y的化合价分别是2价和1价或4价和2价,因此符合条件的X、Y为Mg和F,答案选D。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种类的判断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N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然后依据X和Y的化合价逐一分析和判断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19质量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与16O所形成的W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 )Amol BmolC(A-N+8)mol Dmo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质量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则R的质子数是AN,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RO,则W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答案选A。考点:考查质子数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准确判断出氧化物的化学式和R的质子数是答题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0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W2、bX、cY2、d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2YHZ B原子半径:WXZYC离子半径:W2Y2 D碱性:XOHW(OH)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W2、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一定满足关系式a2b1c2d1。其中W和X属于金属,位于同一周期,且W在X的右侧。Y和Z是非金属,位于同一周期,且位于W和X的上一周期,其中Z位于Y的右侧。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选项A正确。原子半径:XWYZ,B不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离子半径:W2Y2,则选项C不正确。碱性:XOHW(OH)2,D不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贴近高考,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元素周期表中,从B到B这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副族元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同周期元素中,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选项A不正确;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难得到电子,选项B正确;室温下稀有气体单质都是气体,选项C正确;元素周期表中,从B到B这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1个第族,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结构,以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熟练记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答题的关键。22下列各组粒子所含电子数目相同的是ANH4+、OH、H3O+BNa+、Mg2+、S2CF、NH2、ClDLi+、Na+、K+【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如果是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如果是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A中电子数都是10个,B中电子数分别是10、10、18个,C中电子数分别是10、10、18个,D电子数分别是2、10、18个,所以答案选A。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数的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核外电子数计算依据的了解掌握情况,难度不大。记住计算依据和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考点:考查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的关键是明确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5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DMg(OH)2、Al(OH)3、KOH、Ca(OH)2碱性逐渐增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选项B不正确,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越强,相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C不正确,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弱;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D不正确,Al(OH)3、Mg(OH)2、Ca(OH)2、KOH碱性逐渐增强,答案选A。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熟悉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7增大压强对下列反应的速率无影响的是 ( )ACO2(g) + Ca(OH)2 = CaCO3 + H2OBH2 + I2 2HICNaCl +AgNO3 = AgCl + NaNO3DN2 +3H2 2NH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能适用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体系,其实质是通过改变气体的浓度来实现的,据此可知选项ABD中均有气体参加,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而选项C中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是没有影响的,答案选C。考点:考查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压强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质和适用范围是答题的关键。29反应N23H22NH3 ,开始时N2的浓度为3 molL1,H2的浓度为5 molL1,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1,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v(NH3)0.2 molL1s1 Bv(N2)1.0molL1min1Cv(H2)0.3 molL1min1 Dv(H2)1.67 molL1min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1,则用氨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6 mol/L3min0.2molL1min1,A不正确;因为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氮气和氢气的反应速率分别是0.1molL1min1、0.3 molL1min1,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反应速率含义以及计算的是熟练掌握程度,难度不大。明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解题的关键,另外还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针对性强,注重答题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答题时明确温度、浓度、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31将20mL 0.5molL1盐酸与一块状大理石反应,下列的措施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加入10mL 3molL1盐酸B给反应混合物加热C将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D加入10mL蒸馏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中是增大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中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中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中是稀释,降低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答案选D。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侧重对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2对于反应A2 (g)+ 3B2(g)2C(g),以下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2) =0.4mol/(Ls) B.v(B2) =0.8mol/(Ls)C.v(C) =0.6mol/(Ls) D.v(B2) =4.2mol/(Lmin)【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A2+3B22C,可以选B2为参照,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方程式的系数之比这一结论,转化为用同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A、v(B2)=1.2mol/(Ls); B、V(B2)=0.8mol/(Ls);C、v(B2)=0.9mol/(Ls);D、v(B2)=0.07mol/(Ls),所以最大的是A。故选A。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点评:化学反应中,可以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这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注意D中的单位。33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图 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用图 所示实验装置可以测定中和热C图 表示反应“CO(g)+H2O(g)CO2(g)+H2(g)”为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图 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不正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另外大小烧杯口没有持平,且没有填满泡沫塑料;中不正确,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中左侧铝是负极,失去3个电子。右侧锌是负极,失去2个电子,因此如果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相同,答案选A。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反应热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4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通入CO2 增加碳的量 降低压强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增大压强,可行。因为增大压强则需要减小气体体积,则增加了气体的浓度,所以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可行,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通入CO2,可行,增大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了反应速率。增加碳的量,由于碳为固体,不能增加浓度,则反应速率不变。降低压强,速率反而减小。所以选C。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点评:本题涉及到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来判断,而增大压强,则需要减小气体体积,能够增大浓度。但是如果是充入不反应的氮气来增大整个包含氮气的体系压强,但原来气体混合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没有增大反应速率。35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水力 B. 电能 C. 化石燃料 D. 地热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是一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是二次能源,所以电能是二次能源,水力、化石燃料和地热能是一次能源,答案选B。考点:考查能源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能源分类,然后灵活运用即可。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37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中子数为20,那么它的核外电子数是_,质子数是_。【答案】17 17【解析】考查原子的组成表示方法。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也等于原子序数,而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该原子的质子数是372017,因此核外电子数也是17。38具有相同 和不同 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答案】质子数 中子数【解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39(共10分) 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1)写出元素名称:W_,X_,Y_,Z_;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 _。(2)Y2Z的电子式为_ _;W2X2的结构式_。(3)两种均含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1)氢,氧,钠,硫;位置:三周期A族 。(2)Na+2-Na+ ; H-O-O-H。(3)NaHSO3+ NaHSO4= Na2SO4+SO2+H2O。【解析】Y和W为同一主族,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 设W的质子数为W,那么Y的质子数为Y=W+8(W+16) Y+Z=3(W+X) 且WXYAlO (1分) (3)HNO3H2CO3H2SiO3(H4SiO4)(1分)【解析】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即为Na元素,金属性最强;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增大,即可得NaAlO;比较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即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强弱,可得HNO3H2CO3H2SiO3(H4SiO4);由和组成的化合物与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1(6分)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3)元素和可以形成众成多的化合物,其中最简单的是 (化学式)。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宝石开采资源勘探设计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五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沪科版(2020·上海专用)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人才流动趋势分析:技术创新与行业挑战
- 面向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计算机视觉缺陷检测技术市场需求研究报告
- 2025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考试试卷+答案
- 解剖学肾的课件
- 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人员法律法规及经营质量管理培训考试卷(含答案)
-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及答案
- 2024年内科护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药电商平台医药电商药品销售渠道合规管理专家预测报告
- GB 30080-2025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与生产规范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维克多高中英语3500词汇
-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议论文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GB/T 27677-2017铝中间合金
- GB/T 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 中国监察制度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