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最全版.doc_第1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最全版.doc_第2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最全版.doc_第3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最全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考点】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知识框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条件革命进程意义二月革命四月提纲武装起义【知识梳理】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客观条件: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经济:落后的农业国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下各种矛盾尖锐直接原因:一战激化了矛盾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二、十月革命的进程1、1917年二月革命目的:反对沙皇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战争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长达300多年的王朝覆灭)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2、1917年四月提纲(列宁)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革命的任务全部政权归争取以方式取得政权(但七月流血事件打破和平设想)意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为革命指明方向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理论上做了准备3、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 时间:1917年11月(俄历十月) 地点:彼得格勒(城市武装起义) 事例:号巡洋舰发起信号进攻冬宫,工人士兵占领冬宫(冬宫是临时政府所在地)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措施: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成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意义:性质: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俄国:十月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对国际: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运动的新局面;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发展(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的理论)【重难点突破】1、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相同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都在两次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不同点: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目的在于推翻封建的沙皇专制政府,结果是结束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结果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实现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打破了马克思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走得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革命道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1917年建立的苏维埃俄国,1922年改名为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练习巩固】(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一站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展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一条件 ( )2、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这里的“俄”通常是指沙俄苏俄苏联独联体俄罗斯A B C D( )3、一部影片里有这样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上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声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 1640年英国的伦敦 B 1871年法国的巴黎 C 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 1949年中国的南京( )4、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5、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7、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履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8、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实践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9、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 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布尔什维克党颁布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们愿望的是A和平法令 B四月提纲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土地法令( )10、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出一个榜样。如果说巴黎公社超出了它正常的职责范围的话,很抱歉,那是它要回答凡尔赛政府的战争挑衅。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 -巴黎公社公报集第二集材料二 俄国当时的形势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上到下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的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而以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这个政权的构成机构形式。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请回答:(1)材料中“巴黎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出一个榜样”,这里的“榜样”是指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政权性质和人民权利方面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3)在政权建设方面,材料三与前两则材料相比有什么不同?在土地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1-5BCCAD 6-10 CDAAB11、(1)“榜样”是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维护劳动者的利益。(2)在政权性质方面要求建立工农苏维埃共和国,在人民权利方面规定了官员的权利及其土地和社会产品的分配监督方式。这一变化说明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与巴黎公社相比其认识更加成熟,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3)不同:中国是要建立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措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目的:巩固政权,发展经济。选择朋友要经过周密考察,要经过命运的考验,不论是对其意志力还是理解力都应事先检验,看其是否值得信赖。此乃人生成败之关键,但世人对此很少费心。虽然多管闲事也能带来友谊,但大多数友谊则纯靠机遇。人们根据你的朋友判断你的为人:智者永远不与愚者为伍。乐与某人为伍,并不表示他是知已。有时我们对一个人的才华没有信心,但仍能高度评价他的幽默感。有的友谊不够纯洁,但能带来快乐;有些友谊真挚,其内涵丰富,并能孕育成功。一位朋友的见识比多人的祝福可贵得多。所以朋友要精心挑选,而不是随意结交。聪明的朋友则会驱散忧愁,而愚蠢的朋友会聚集忧患。此外,若想让友谊地久天长。这需要技巧和判断力。有的朋友需近处,有的则需远交。不善言谈的朋友可能擅长写信。距离能净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