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仓矿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林南仓矿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林南仓矿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林南仓矿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林南仓矿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矿认知实习报告一、 实习目的及意义实习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当堂授课以及工人师傅门的现场现身说法全面而详细的了解相关材料工艺过程。(1)了解煤矿生产过程及各主要生产环节;(2)建立对矿山生产的感性认识,明确采矿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3)初步建立矿山井巷的空间关系和立体概念;(4)了解采矿专业毕业要从事的工作;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本专业方面的生产实践知识,为专业课学习和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让我们早些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让我们也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同时也能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经验。二、 实习地点及相关介绍 地点:开滦集团林南仓煤矿该井田是河北煤田116队1957年发现的,于1970年4月天津市开始筹建,矿井设计能力120万吨/年。1978年8月转交开滦矿务局管理。矿井于1985年11月开始投产,当时主采煤层为煤8-1,采用综采技术,后由于林南仓井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煤8-1原煤灰份较高, 1987年被迫调整主采煤层,采煤方法改为高档普采和炮采,取消了综采,主采煤层由煤8-1变为煤12和煤11,煤8-1作为配采,当年产量26.1万吨。 1990年矿井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当年产量达到45万吨。1997年再次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现在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三、 实习内容矿井概况:林南仓井田位于唐山地区玉田县林南仓镇,东南距唐山市72公里,京、津、唐三角地带中部,经本区内有至北京、天津的公路及下仓至本矿的铁路,交通比较方便。地形平坦,地势由北往南逐渐低下, 地表标高介于+1.00至+6.00米之间,地形坡度为2/1000矿井走向长4.48公里,倾斜长度3.5公里,面积15.7平方公里。井田内地貌简单,地形平坦,为第四纪冲积平原,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度0.2%。矿区内无河流,只有采矿活动形成的塌陷积水坑三个。从多年的长期观测资料看,塌陷坑积水对采矿基本无影响。矿井历年最高洪水位为+3.2米(1959年),而矿区工业广场地面标高在+5.5-+6.6米之间,所以无雨季地表水水害问题。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660.2毫米,最大年降水量898.1毫米(1990年),最小年降水量452.4毫米(1992年)。降雪期由十一月到次年三月,月降雪平均厚度3040mm,最大163mm。风向多东风,冬季略偏北,最高风速25m/s。常年最高气温37.6,最低气温-22.6,年平均气温10.8。冻结期由十一月中旬到次年三月下旬,土壤冻结深度0.50.7m,所以管道铺设深度在一米以上。自十五世纪有记载以来,唐山玉田一带共发生有感地震100余次,震级大于4.7级的10次,其中6级以上2次。1976年发生7.8级大地震后,国家地震局测定本矿区地震烈度为七度。本区域受到的主要自然灾害威胁是地震,偶然也遇风灾和雹灾。现使用井筒三个:主井、副井、风井2个、暗立井。鉴于二水平(-650水平)辅提能力不足,建有-400- -650水平暗立井一个。现开采水平为一、二水平。井田范围内无小煤窑生产。煤系地层属于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基底底层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煤系地层总厚度约为600米,含煤8层,(煤8-2平均煤厚为1.608m。煤9煤厚平均2.211m。煤10平均煤厚为2.491m。煤11平均煤厚为2.928m。煤12平均煤厚为3.940m。)煤层总厚度达9.6米,含煤系数为3.96%。林南仓井田各煤层均属腐殖质煤,通过肉眼鉴定颜色一般为黑色,条痕褐灰色;呈眼球装断口;呈条带状、粒状及片状结构,少数为粉状。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镜煤及丝炭少见,煤岩一般类型一般为光亮型,次为半暗型。井田以肥煤为主气煤次之,焦煤甚少。井田煤种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由浅部至深部,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其排列依次为气煤、肥煤至焦煤 。条带大致呈北5060东向延展,其中以肥煤条带最宽、延展最长、所占面积最大,为井田的主要煤种。气肥、肥气煤及气煤分布于井田的南及西南边缘浅部。井田内煤的物理性质、煤质及煤岩等特征沿走向及倾向变化均不大,但井田西部局部因受火成岩的影响煤层。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鉴定结果,林南仓矿业分公司煤尘爆炸指数为39.86%、43.68%,火焰长度大于400毫米,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份量为70%,具有强爆炸性。井田开拓系统1)开拓方式:林南仓矿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阶段石门集中上山开拓方式,共有三个立井,分别是主井、付井和风井。开滦林南仓矿主井作为提煤和应急情况下的上下人员之用,井筒净直径5m、井深408.5m,安有一对9吨箕斗,年提升能力为120万吨。提升高度398.86米。是我国第一台落地式多绳攀擦提升机。原选用塔式JKM2.8/4()多绳摩擦提升机,由于林南仓属唐山强地震区,在1982年主井施工时,发现井筒周围土壤有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如建井塔困难大不安全。有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转。为了确保安全,经分析对比,由河北煤矿设计院提出,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采用JKMD-2.84()落地式摩擦提升机。提升机由洛阳矿山机器厂于1983年11月制造出厂,1984年10月安装调试并投入试生产。1985年3月正式交付生产使用。JKMD2.84()提升机绳速为 9.43M/s,配有二台YR118/44-8型800KW电机,井筒内设置钢丝绳罐道及一对载重九吨四绳箕斗。系统布置为:塔式提升机落地安装。井架上设置两组2.8M天轮,上天轮中心高为49.3M,下天轮中心高为43.5M,主导轮围包角为1810431。 林南仓矿副井(插副井提升机设备图)主要担负全矿人员及物料上下的提升任务,井筒净直径6M、井架高24M、井筒深422.3米。安装洛阳矿山机械厂生产2JK5/2.310.59型双滚筒单绳缠绕提升机。提升高度406M,采用3t矿车双层罐笼,乘人时每层罐笼不超过28人,总提升人员数每罐不超过56人,罐笼上设有BF-321型防坠器。 井筒内布置有刚性组合罐道,井口以上及天井口马头门位置四角罐道作为罐笼导向装置、四根防坠绳、四条主排水管路、并且由从上至下的行人梯之间。上下井口由摇台作为罐笼的承接装置。提升钢丝绳为6(37)46170。 风井井筒直径4.5米,井深251米,地面安装有两台GAF21.1-10.6-1型主扇风机,担负着全矿总的回风任务。我矿的第一生产水平为-400水平,主付井底就坐落在该水平,是矿井提升、运输、排水、供电、供风的主要水平。付井码头门设有信号房、候罐室及电子刷卡室,北50米是中央配电室、中央泵房入口。付井南绕道100米处为-400水平两个永久水仓的南口,水仓北口在矿井水全部排入该水仓,由中央泵房大泵通过副井排水管排到地面水沟。矿井出煤系统全部是皮带运输。西翼采区的煤全部通过西二小正眼皮带集中运到-387石门皮带;东翼采区包括-500中间水平以下的煤全部通过-650皮带运到-500皮带巷,再运到-387石门皮带。最后通过主皮带拉到主井煤仓,装入箕斗提到地面。主井井底通过两条800米石门分别和-400水平的东西大巷相连。-400东西大巷全部布置在12s底板岩层内,岩层较稳定。-400西大巷全长2150米,支护为料石碹和10.5平方米金属拱形支架,西大巷内共布置三道石门,分别为西一、西二小和西二大石门,由于西二小、西二大和西三、西四受火成岩侵入的影响,大部分煤炭已没有开采价值。所以西大巷没有继续掘进的必要。-400东大巷全长2300米,已布置东一石门,以后随东翼大巷的不断延伸,还要布置东二、东三、东四石门等。-500水平为中间辅助生产水平。该水平只是在12s煤层内掘进布置了一条探煤巷,总长设1530米,现以作为运输大巷。该水平11s、12s可以布置6个轻放工作面。-400 -500中间水平有两条下山和一条正眼分别和-650大巷相连接,形成运输和会风系统。一条是-500轨道下山,主要用于提升物料和矸石,上口安装1.6m绞车、铺设900mm轨道;另一条为人车下山,安装有吊挂人车供人员上下;第三条为会风正眼,三条均布置在12s煤层内。第二条生产水平,该水平现在已经完善。正在延伸的巷道,有-650东翼大巷,设计长度2200米;-650东翼皮带行,设计长度1200米,这两条巷道均为10.4平方米,拱形支架支柱,掘完后将成为东二、东三两大采取运送物料、矸石、设备的-650轨道斜井。 第三生产水平是-950现在在施工中。2) 掘进林南仓矿掘进采用炮掘和机掘相结合,随矿井机械化工程度的不断提高,正在向普及机掘、取消炮掘的方向迈进。3) 巷道支护掘进支护方式为架棚支护和锚网支护相结合,现正在逐步推广锚网支护。架棚支护:棚子断面一般为10.4m2,随生产需要断面可调整为12m2,8.6m2,7m2,棚距600mm,棚子为U型拱形棚子,背板一般为木背板,特殊需要时使用水泥背板和铁背板。锚网支护:开滦林南仓矿业分公司,属蓟玉煤田一个独立向斜盆地,井田东西长7 km,南北宽35 km,面积22 km2。井田内部地质构造复杂,共有落差大于15 m的断层36条,复杂的地质构造造成林南仓矿井煤系地层松软破碎,大多数围岩属软岩,因此林南仓矿井的开拓巷道,原来全部采用料石砌碹和金属拱型支架支护,但是这种支护方式承压能力较差,80砌碹巷道变形严重,被迫翻修,增加了矿井成本。利用锚杆的挤压加固拱的作用支护原理,在围岩变形的早期阶段,对围岩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使它不但能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承受足够压力,以阻止上部围岩的移动和变形。这就是挤压加固拱,锚杆的预张力是加固拱的前提。另一方面,锚杆对围岩所产生应力使压缩带内的岩石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从而使岩体强度得到提高。锚杆本身还有抗剪销钉的作用,具有相当好的可塑性承载能力。喷浆的作用与原理:喷浆采用的材料骨料:红矸石粉(陶粒土),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红矸石粉是经过高温自然膨胀后的煤矸石所形成的自然陶料粒,经过机械加工筛分形成粒度均匀的混合物料作为喷浆混凝土的骨料,代替砂石粉骨料。红矸石粉的颗粒级配:粗骨料515 mm占36,细骨料05 mm占58,该骨料具有吸附性强、吸湿性强等特点,与其他石粉骨料相比,相对密度小,颗粒圆滑,对输料管磨损较小,与混凝土配比后,黏稠强度高,并且成本低,可就地取材。喷浆的作用:一是封闭围岩,减少空气与围岩的接触,防止围岩风化;二是利用混凝土高度的黏结固化性能,将钢筋网、锚杆、围岩紧紧抓牢,凝固在一起形成100150 mm厚的圆拱梁,共同抵抗围岩的压力。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加大了支护强度和支护的整体性,延长了巷道的服务年限。在遇有断层及顶板破碎等地质条件变化区域,适当增加锚杆的密度及喷射混凝土的厚度控制顶板。4 )采煤系统及设备目前所采用的采煤方法是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厚综合机械化轻型放顶煤回采工艺。轻型放顶煤回采工艺是我矿2001年引进的,该工艺取代了我矿过去的高档普采工艺,对我矿矿井生产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从60万吨提高到120万吨)。目前全矿轻放年产量大约在100万吨左右,约占全矿总产量的90%。轻型放顶煤回采工艺落煤采用MXG350型双滚筒采煤机沿底割煤,支架尾梁摆动、插板伸缩放顶煤。装运煤采用机组滚筒的螺旋叶片配合铲煤板装煤,采用双运输机运煤,上顶铺单层金属经纬网,采煤机自开缺口斜切入刀,往返一次进行两刀。采高2.2米,刀煤进度0.6米,两刀一放煤。设备如下:采煤机 MXG-350支架 ZFQ2400-1.6/2.4前溜 SGD-630/220后溜 SGD-630/180泵站 DRB125/31.5移动变电站 KBSGZY-630/6一台组合开关(徐州产) QJZ-4315/1140真空隔爆馈电组合开关KBZ-630/1140转载机 SZB-730/40照明综保 KZB-2.5皮带保护 PJB-25)通风及安全1、矿井通风方式: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在井田中央布置有主井、副井两个立井作为进风井,在井田北部上部边界中间布置一个立井作为回风井。回风水平,为-240水平,风井井底坐落在该水平。该水平各有一条东西回风大巷,东西回风大巷总长度为1200米,断面4*3平方米,支护形势为料石碹,西一回风巷全长900米,断面为4.4*3.2平方米,支护形势为料石碹,全矿井的乏风全部通过这两条回风巷回到风井。矿井回采工作面均为u型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正压通风,并全部实现了“4、3、2、1”管理规定。现分西二、西一、东一采区、东二小共计四个区域,目前生产集中于-650水平东二小采区。2、通风机工作方法:矿井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3、矿井通风机:(1)主扇主要技术参数:型号:GAF-21.1-10.6-1,共两台,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型式:卧式。动叶机械式停车可调轴流风机风量:112m3/s负压:前期/后期 140/250mmH2O风机转速:1000r.p.m风机转向:顺气流方向正视为逆时针风机功率:前期/后期 256/401KW配套电机:前期/后期560/560KW 1000r.p.m 6000V反风方式:通过风机动叶片在停机状态迅速调节到+118.50,实现风机反风。(2)目前主扇工作状态工作风量:80.34m3/s负压:2350Pa(239mmh2o)矿井有效风量率:89%等积孔:1.975 m2通风难易程度属于中等。4、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我公司使用的煤矿生产安全监测系统是金雀KJG2000系统,生产厂家山西阳光监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目前井下安装监测分站7个,安装监测传感器共计73组,其中模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