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我们有着辉煌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被人欺凌。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中国处于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的天朝上国成了世界的鱼腩,成了一些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弹丸小国启灵的对象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探究。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的衰落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做一个表面原因。为什么中国的专制统治可以从公元前五世纪一直到1912年清帝溥仪被迫退位呢?这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的。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变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他决定了一个社会变化发展的轨迹和走向。所以,导致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漫长的社会文化原因才是近代中国衰落的真正原因。但是,在具体分析文化原因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封建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个人高度集权和君位世袭。这种基本特征是国家的兴衰主要取决于主个人的品质,即贤明与昏庸。如果,继承皇位的是位贤明的君主,那么国家的前途则是一片光明;相反,如果继承皇位的是位昏君,那么,国家的命运可以想象。贤明的君主上任自然会选拔贤臣,变革制度,于是一时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君主昏庸的,就往往奸臣当道、朝纲颓废,社会一片乌烟瘴气,甚至于刀兵四起,国破家亡。这就是所谓的人治其人存,其政举;其人亡,其政息。然而就是由君主个人品质来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情况在中国存在了4000年之久。如果没有外界的入侵,或许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由此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每一个王朝从建立那天起就注定了灭亡。可悲的是这种兴衰更替在中国重复了4000多年,中国人就是认识不到其中的弊端,不能摆脱他走上别的道路,而这就与中国人受到的思想教育脱不了关系了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上看,中国古代刚刚进入文明社会的黄帝时代,就实行一人执掌天下大权,就依血缘传继帝位。黄帝三传至其曾孙尧,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又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禹是黄帝的玄孙,权力又回到了黄帝一族手中。禅让仅是特例,从禹开始又实行了世袭制度,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可见从中国历史的第一页起,政治就是只属于统治阶层少数人的事儿,老百姓就没有一点儿参与政治的权力,只能被动地接受统治。同时,老百姓们也没有一点儿权力意识,他们不关心政治,也不积极地参予政治,他们把君主专制和世袭制度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谁当君主都一样,只要能让他们过日子就行,如果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就起来造反。至于造反后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根本就不去想。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被灌输的封建思想,而他们的能力认知又不足以开创或变革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历史传统和民族心态是中国的封建制度特别漫长的基本原因。与中国不同,欧洲的一些民族在氏族公社时期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建立国家后,首先选择的也是共和制,国家首脑通过选举产生,如古雅典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他们的民族观念自发地具有民主意识。早期的共和制度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封建社会,欧洲虽然也实行了君主制,但是国王的权力远没有中国的君主那样强大,这是东西方之间历史传统的差异。中国不但历史传统缺乏民主,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自发地走了一条维护和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道路,形成了一种维护君主专制统制的文化,使专制制度更加稳固和久长,这是中国的封建制度特别漫长的文化原因。除此之外,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在维护封建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思想理论为主体,还包括墨家、法家、兵家等一些学派,其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方面也起了主要的作用。儒家学说创立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它的基本政治主张是维护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宗法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主要内容,强调维护家长、族长对家庭、家族的成员和财产的世袭支配特权。在政治上,他的出发点就是“复礼”,即恢复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他强调“正名分”,即纠正各种违反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的现象;孔子特别提倡“孝、忠”,倡导人们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伦理原则,希望君主要象君主的样子,要高贵,受到效忠,臣子要象臣子的样子,要忠于君主;父亲要象父亲的样子,要有权威,儿子要象儿子的样子,要孝敬父亲,概括地说就是对父亲要孝,对君主要忠。孔子将社会伦理关系归纳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这就是五伦原则,在历史上起了维护专制统治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孔子对君臣、父子、夫妇等双方都提出了要求,但实际上在专制社会里,他们双方之间的权力义务是不平等的,权力集中于前者,义务集中于后者,如果为君者不仁,为父者不慈,为夫者不义,后者除了规劝之外,便无可奈何,而如果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为妇不听,前者便可以动用国法、家法对其进行肉体和精神的制裁,甚至消灭。五伦原则实际上是对后者加了一道精神枷索。除此之外,孔子还是位大教育家。他编篡了一系列古代文化典籍,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传授文化,也传授他自己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就是维护君主的统治。孔子之后的儒家思想继承人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且进一步的加以改善使其更适应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董仲舒,朱熹。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他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认为君主是代表上天来统治人世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天下的一切权力都应大一统于君主。董仲舒把孔子的五伦思想与阴阳五行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三纲五常”理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理论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因而成为后世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政治思想。董仲舒还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此统治人们的思想,巩固统治,在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董仲舒之后,南宋时期的朱熹是又一位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人物。他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佛家和道家的理论,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大成,创立了“理学”。他借鉴道家论道的方式,指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是宇宙的本源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是“天理”,号召人们“存天理”;他把人们心中不符合封建礼教的对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追求视为不符合天理的人欲,要求人们自觉地从头脑中清除出去,即“灭人欲”。理学适应了封/建君主们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被宋以后的各朝大力推行,成为官学,致使“四海之内非程朱之书不读”,封建礼教进一步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封建伦理道德诸如“君叫臣死,臣得死,臣不死视为不忠;父叫子亡,子得亡,子不亡视为不孝”、“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观念深入人心,严重地毒害了中国人的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另一个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学派是法家。法家的代表人韩非子主张高度集权,即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在他的著作中有这样的思想“愚民”和“尊君卑臣”观。愚民,就是“民智之不可用,有婴儿之心也”简单说就是不让百姓拥有才能以此来巩固其统治。尊君卑臣,就是“有功则君有其君,有过则臣任其罪”。就是领袖领袖都是正确的,只有被下臣蒙蔽或者被下臣歪曲了,因此不仅赋予皇上无上的权利,还赋予其无上神圣,这也就要求百姓要严格遵守秩序,维护封建制度。统治者也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维护其统治、巩固其统治,这样一来,封建传统制度文化深深扎在中国土地中,使得中国人民对社会的变革漠不关心,是的封建力量在中国格外强大,也为近代中国的变革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因而是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以上是中国传统经济文化在对待君主专制问题上的基本内容。此外,需要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也出过几位反对专制思想的人,如两宋的邓权,明朝的李贽,以及明末清初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对君主专制统治产生怀疑或否定思想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他们有的批判专制君主据天下为一己之私,剥天下以奉一己之淫乐,有的反对孔孟之道的是非标准至多是想限制一下君主的权利,希望君主们能像尧舜那样为百姓着想,他们并没有提出社会制度的变革,也没有提出民主制度方面的内容。他们只是希望统治者做一个明君。所以他们也没有摆脱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因而,中国封建制度得以久存。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潮流,受人欺凌。除此之外还有选官制度和科技文化方面的因素,但总的来说都是传统文化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落后了呢?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造成。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上看,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还是墨家、法家等学派,都属于研究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儒家是典型的政治道德伦理说教,道家关注的是怎样长生不死,佛家研究的是灵魂怎样进入极乐世界,它们都不包含自然科学的内容,其他学派也是如此。作为社会上掌握)学问的阶层的读书人攻读的是四书五经,研究的是诗词歌赋,喜好的是琴棋书画,再不就是琢磨一些神秘兮兮的佛道理论,普遍不关心工农业生产,缺乏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研究兴趣。所以他们的学问都是一些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不沾边的学问,都是一些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帮助的学问,从总体上讲,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做出多大贡献。在与此同时的选官制度也一样的腐朽。明清的八股文、文字狱无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他们不知创新,只知埋头死读。这使中国的人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在近代表现为落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经历了屈辱,便知道了灾难的沉重。现在,我们的祖国走出了阴霾,我们的人民,正在把伤口轻轻的掩埋;我们日益的强大,但绝不狭隘,我们尽力的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复古风格地板砖施工与设计合同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客户服务团队人力资源外包合同
- 2025版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及成长指导协议
- 2025年度体育馆健身设施维护与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家居被褥套装定制采购协议
- 2025版淘宝网红店铺全权代理合作协议
- 2025第二实验小学校园内学生社团活动策划与组织合同
- 2025版农业项目投标文件进度管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同
- 2025年度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及劳动合同实施细则
- 2025版环保技术研发机构代理记账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潘毅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
- 残疾预防日班会课件
- GB/T 45760-2025精细陶瓷粉体堆积密度测定松装密度
- 2025年航空发电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课件】集合的概念+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亲子互动策略分析-洞察阐释
- 食堂安全培训课件
- 坏死性筋膜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