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元相图练习题 没有心脏我还可以思念你没有下体我还可以燃烧你 张为政整理勿删一、在如图所示的相图中完成下面各个问题。 (25分)1. 直接在给定图中划分副三角形; 2. 直接在给定图中用箭头标出界线上温度下降的方向及界线的性质;3. 判断化合物D和M的性质;4. 写出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反应式;5. G点的写出G点的析晶路程;6. 组成为H的液相在完全平衡条件下进行冷却,写出结晶结束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用线段比表示)。解:1、 见图;2、 见图;3、 D,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高温稳定、低温分解; M,不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4、 E1,单转熔点,E2,低共熔点,E3,单转熔点,E4,过渡点,L Af=2熔体GLf=3GB,(B)1B,B+(A)LABf=1E32,A+B+(M)LA BMf=0E33,A消失+BML BMf=2E24, BM +(C)L MCBf=0E2(L消失)G,M+B+C5、6、过H点做副三角形BCM的两条边CM、BM的平行线HH1、HH2,C%=BH2/BC100%,B%=CH1/BC100%,C%=H1H2/BC100%二 (20分)下图为CaO-A12O3-SiO2系统的富钙部分相图,对于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试:1、画出有意义的付三角形; 2、用单、双箭头表示界线的性质;3、说明F、H、K三个化合物的性质和写出各点的相平衡式;4、写出M熔体的冷却平衡结晶过程;5、为何在缓慢冷却到无变量点K(1455)时再要急剧冷却到室温? 解:二1、画出有意义的付三角形;(如图所示); (4分)2、用单、双箭头表示界线的性质;(如图所示); (4分)3、说明F、H、K三个化合物的性质和写出各点的相平衡式; (4分)F点低共熔点,LFC3A+C12A7+C2SH点单转熔点,LH+CaOC3A+C3SK点单转熔点,LK+C3SC3A+C2S4、分析M#熔体的冷却平衡结晶过程并写出相变式; (4分)L C2Sp=2 f=2熔体MLp=1 f=3MD,(C2S) ab,C2S(C3S)Jb/, C2SC3Skd, C2S+C3S(C3A)L+C3SC2S+C3Ap=4 f=0K(液相消失)M, C3S+C2S+C3AL C2SC3Sp=3 f=1LC2SC3Sp=3 f=1M点:5、为何在缓慢冷却到无变量点K(1455)时再要急剧冷却到室温? (4分)因为缓慢冷却到K点,可以通过转熔反应L+C2SC3S得到尽可能多的C3S。到达K点后,急剧冷却到室温,可以(1)防止C3S含量降低,因为K点的转熔反应LK+C3SC2S+C3A;(2)使C2S生成水硬性的-C2S,而不是非水硬性的-C2S;(3)液相成为玻璃相,可以提高熟料的易磨性。 三、图6-11是三元相图A-B-C的A-B-S初晶区部分,试分析M点析晶路程,并画出该相图内可能发出穿越相区的组成点范围(用阴影线表示。)解:M点落在SCB析晶应在SCB的无变量点E1点结束。晶体析晶路程如下:液相:固相:M点的析晶达到R点后,析晶达到由PE1和PE2两个温度下降界线交汇点。在这个析晶三叉路上,按习惯析晶在E1点结束,此时析晶向RW1界线移动应该是合理的。但在这交叉路口上,准确判断析晶趋向应该由固相内二个晶相的相对比例而定。如析晶达R点发生相变过程是L+A+BS(F0)四相共存。析晶要继续进行必须消失一相。固相中A/B的相对比例为Bh/AhA/B,由于BhAh,因此晶相相量是AB。必然是B晶相首先回吸完。 所以析晶是沿RE2线继续下去,而不走RE1线。从图中也可看到,刚达R点时,固相组成在h点,根据液相组成(原始组成)固相组成永远为一条围绕原始组成点M为支点的杠杆这一个规律,当液相达到R点,RMh这条界线交于ASB的SA边上的i点,这也证明此时液相中B已回吸完,而晶相A还有多余,而液相组成中对A饱和。因此析晶沿RE2继续 下去。图6-11 例6-14附图图6-11中SRN为该相图可能发生穿越相区的组成点范围。四、(20分)分析下列相图1、划分副三角形;2、用箭头标出界线上温度下降的方向及界线的性质;3、判断化合物S的性质;4、写出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反应式;5、分析点1、2熔体的析晶路程。( 注:S、1、E3在一条直线上)da b g解: 1、如图所示;2、温度下降方向如图所示;界线性质:单箭头所示为共熔线,双箭头所示为转熔线。3、不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4、E1:三元低共熔点,LA+S+C;E2:三元低共熔点,LC+S+B;E3:双转熔点,L+A+BS;L Bf=2熔体2Lf=32B,(B)fB,B+(A)LABf=1E3g,A+B+(S)LAB Sf=0E3h,(A消失)BSL+B Sf=2iI,S+BLSBf=1E2k,S+B+(C)L SABf=0E2(L消失)2,S+B+CL Af=2熔体1Lf=31A,(A)CA,A+(B)LABf=1E3a,A+B+(S)L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