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doc_第1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doc_第2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doc_第3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doc_第4页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2. 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B.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D.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3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处气压较处高,所以空气下沉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空是高气压,地面也是高气压。 B.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可能高也可能低C.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 D.高空为高气压,地面则为低气压。5.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重力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6.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7.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8.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9.“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B.地形的障碍作用C.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10.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1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2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东飞,飞行员的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吹向北 D风从北吹向南13.关于副热带高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气流下沉,气温增高,难以成云致雨。 B. 热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气流下沉,气温降低,难以成云致雨。C.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气流下沉时,气温增高,难以成云致雨。 D. 动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气流由低纬吹来,气候炎热,难以成云致雨。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第14题。14. 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15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多雨带16.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A.亚速尔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印度低压17.东亚季风的主要成因有(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D.地形差异18.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B.海陆热力差异不是季风形成的唯一原因C.冬季,强大的亚速尔高压和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干冷的偏北风。D.夏季,南半球的西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据某城市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28-30题:19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20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21.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据此回答31-34题 22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A B C D 23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甲C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 (RDGTMG)乙A。气压带风带 A B C. D 二、综合题。43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14)(1)由于 的季节移动,导致 和 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 移,冬季 移。(2)图中北半球节气:A B C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甲是 乙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 ( )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时间。( )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 )4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1)该锋面按性质来分应为 锋,判断理由是 。(2)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交汇,该地区在江淮静止锋控制下,会出现“ ”天气。 (3)图中可见降水区处于锋 (前或后)。 (4)7、8月间该锋北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 ”天气。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ACDCCDDCABDBDB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BDABA/BBAADABCC题号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答案DBDCDBBACCDDAB二、综合题43.(1)太阳直射点 气压带 风带 北 南 (2)夏至日 春、秋分日 冬至日 (3)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4)ACCA44.(1)A极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