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定科目考试 第壹部分 选择题 占 78 分 单选题 42 分 化学试题详解 说明 第 1 至 r 题 每题选出一个最适当的选项 标示在答案卡的 选择题答 案区 每题答对得 3 分 答错或划记多于一个选项者倒扣 3 4 分 倒扣 到本大题的实得分数为零为止 未作答者 不给分亦不扣分 1 下列哪一个分子可能拥有环状结构或具有一个双键 A C5H10Cl2 D C5H11ClO 答 案 命题出处 B C5H10O E C5H12O2 C C5H11Cl B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碳化合物的构造 饱和烃 烷烃 不饱和烃 烯烃 炔烃 芳香烃 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组成 结构 官能基 测验目标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计算键结数目的能力 2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饱和烃 CnH2n 2 及其含氧衍生物 CnH2n 2Oz 中 每增加一个碳碳双键或一 个环 氢原子数就减少 2 每增加一个碳碳参键 氢原子数就减少 4 因此 判断法为 2 乘以碳原子的个数加 2 减 氢与卤素原子的总 个数 除以 2 等于 双键数 环数 参键数 2 由于 A C5H10Cl2 B C5H10O C C5H11Cl D C5H11ClO E C5H12O2 2 5 2 10 2 2 0 2 5 2 10 2 1 2 5 2 11 1 2 0 2 5 2 11 1 2 0 2 5 2 12 2 0 解 析 所以 只有B C5H10O 分子可能拥有环状结构或具有一个双键 难 易 度 适中 2 室温时 若将 20 mL 的 4 0 10 2 M HCl 溶液与 40 mL 的 5 0 10 3 M NaOH 溶液 均匀混合 则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A 2 0 B 3 5 C 7 0 D 8 0 E 9 5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答 案 命题出处 测验目标 A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酸与碱 酸碱的实验定义 解离常数及 Kw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化学计算的能力 酸碱中和反应为 强酸 强碱 盐 水 过量试剂与限量试剂反应 后 剩下的强酸 或强碱 毫莫耳数 除以混合溶液的总体积 毫 升 等于强酸 或强碱 的体积莫耳浓度 然后再转换成 pH 值 假设溶液体积可加成 温度维持室温 并且水的自解离可忽略 即 HCl 2 解 析 NaOH 40 5 0 10 限量试剂 0 2 mmol 0 2 0 2 0 mmol 3 NaCl H2O 反应前的莫耳数 20 4 0 10 过量试剂 反应量 反应后的莫耳数 0 2 mmol 0 8 0 2 0 8 mmol 0 2 mmol 0 2 mmol 0 2 mmol 0 6 mmol 剩下的强酸 H 0 6 20 40 0 01 M log H log 0 01 2 混合溶液的 pH 2 难 易 度 适中 3 在 27 一大气压下 将 20 0 g 的 MgCO3 加入 500 mL 的纯水中 经充分搅 拌 并静置一段时间后 取出上层澄清液 并测得其渗透压为 112 m mHg 试问在一大气压 27 时 MgCO3 的溶度积常数 K sp 最接近下列哪一个 数值 A 3 0 1 0 答 案 命题出处 3 B 1 0 10 3 C 9 0 10 6 D 3 0 10 6 E 1 0 10 6 C 高三化学溶液的状态与性质 溶液的依数性质 高三化学水溶液中的平衡 溶解度与 Ksp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化学计算的能力 3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测验目标 解 析 渗透压 p 是一种依数性质 在稀薄溶液中和溶质粒子浓度成正比 而和粒子种类无关 稀薄溶液中其渗透压与体积莫耳浓度 CM 和绝对 温度 T 成正比 因此渗透压 p 的计算公式为 p i CMRT 其中 i 为凡特荷夫因子 R 用理想气体常数 0 082 atm L mol K 代 入 因为 MgCO3 s Mg 2 aq CO3 2 aq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该溶液中的凡特荷夫因子 i 2 p 112mmHg 0 147 atm 760mmHg atm T 27 273 300 K 代入渗透压 p 的计算公式 p i CMRT 0 147 2 CM 0 082 300 解得 CM 3 10 3 即 Mg2 CO32 3 10 3 M 然后再代入 MgCO3 的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式 可得 Ksp Mg2 CO32 3 10 3 3 10 3 9 10 6 难 易 度 难 4 下列哪一图中的曲线可以定性描述 苯甲酸 甲 K a 6 6 10 乙 Ka 6 7 10 在水中的解离度与其浓度的关系 A B C 4 5 与氢氟酸 D E 答 案 命题出处 测验目标 B 高三化学水溶液中的平衡 酸碱强度 Ka Kb 单质子酸的解离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1单质子弱酸 在水溶液中 浓度愈稀薄 解离度愈大 如下图所示 观察虚线可知解离度 甲 0 2 M 甲 0 6 M 乙 0 2 M 乙 0 6 M 解 析 2 同浓度的单质子弱酸 在水溶液中 酸的强度 Ka 愈大 解离度相 愈大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如上页图所示 观察甲乙同浓度 0 2 M 时 因为氢氟酸 乙 Ka 6 7 10 苯甲酸 甲 Ka 6 6 10 所以解离度乙 甲 难 易 度 4 5 适中 5 下列有关化学键及分子极性的叙述 何者d不正确 A 离子键主要是由阴离子与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所造成 B 共价键的偶极矩主要是因键结电子对在两键结原子间分布不均所致 C 直线形的分子不可能具有极性 D 极性共价键中的电子对 通常靠近电负度较大的原子 E 非极性的分子可能具有极性的共价键 答 案 命题出处 C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物质的形成 周期表上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离子 键 共价键 金属键等的规律性 高三化学分子的结构 共价链 同核或异核双原子 多原子等分子结 构 高三化学键极性 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几何形状及混成轨域 测验目标 测验考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与概念 1基本的化学名词 定义及现象 2基本的化学规则 学说及理论 C直线形的分子可能具有极性 例如 H Cl H C N 等分子 适中 解 析 难 易 度 6 下列哪一个图最接近 2 0 莫耳的理想气体在 3 0 大气压下 其体积 L 与绝 对温度 K 的关系 A B C D E 答 案 命题出处 A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方程式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测验目标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化学计算与判图的能力 3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解 析 理想气体方程式 PV nRT 其中 P 压力 atm V 体积 L n 莫耳数 mol R 0 082 atm L mol K 配合图形的坐标轴 并代入数据求体积 L 与绝对温度 K 的关系 VnR2 0 082 0 0547 TP3 因为理想气体的条件是 1分子为一质点 分子仅具有质量但自身体积为零 2分子间无作用力 故理想气体不能液化或固化 所以注意 V 0 L 时 T 0 K V 与 T 的关系图经过原点 难 易 度 适中 7 水溶液的沸点与其所含溶质的性质及其浓度有关 试问浓度均为 1 0 m 的葡萄 糖 果糖及蔗糖水溶液 三者沸点高低顺序符合下列哪一项叙述 A 葡萄糖溶液 果糖溶液 蔗糖溶液 B 蔗糖溶液 葡萄糖溶液 果糖溶液 C 蔗糖溶液 葡萄糖溶液 果糖溶液 D 葡萄糖溶液 果糖溶液 蔗糖溶液 E 葡萄糖溶液 果糖溶液 蔗糖溶液 答 案 命题出处 测验目标 E 高三化学溶液的状态与性质 溶液的依数性质 溶液沸点上升之测定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化学计算的能力 2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溶液沸点上升度数 DTb 与凡特荷夫因子 i 重量莫耳浓度 Cm 成正比 DTb i Kb Cm Kb 莫耳沸点上升常数 水为 0 52 m 非挥发性 非电解质的稀薄溶液中 不论溶质为何 i 都等于1 只要溶 液的重量莫耳浓度相等 其沸点上升度数均相等 因为葡萄糖 果糖及蔗糖水溶液为非挥发性 非电解质的水溶液 当三 者的重量莫耳浓度均为 1 0 m 时 三者的沸点均相等 解 析 难 易 度 简单 10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8 新平橡胶是一用途广泛的橡胶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在适当条件下 试问新 平橡胶可由下列哪一选项所建议的化合物聚合而得 图 1 A CH3CH CClCH3 B HOCH2CH CClCH2OH C CH2 CH2 与 CH2 CHCl D CH2 CH CCl CH2 E HCHO 与 CH CCl 答 案 命题出处 D 高三化学聚合物 聚合物的定义 聚合反应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合 成聚合物的制备 测验考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与概念 1基本的化学名词 定义及现象 2基本的化学规则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测验考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了解化学与生活之关系 测验目标 解 析 橡胶的加成聚合时 HC1 C C CH3 CH3 C1 C CH2OH A nCH3CH CC1CH3 H B nHOCH2CH CC1CH2OH C HOCH2 C nCH2 CH2 nCH2 CHC1 CH2 CH2 CH2 CHC1 可能不只一种产物 D nCH2 CH CC1 CH2 CH2 CH CC1 CH2 C1 或 C C HOCH2 E nHCHO nCH CC1 C C HOCH2 C1 难 易 度 适中 1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9 镍镉电池是市售蓄电池之一 电池电压为 1 3 伏特 充放电时会伴随下列反 应 Cd s 2NiO OH s 2H2O l Cd OH 2 s 2Ni OH 2 s 充电 放电 假设某一镍镉电池 经使用一段时间后 消耗了5 0 克的镉 今欲以 2 0 安培 的电流为之充电 试问理论上至少约需多少小时始能完成充电 已知镉的 原子量为 112 4 1 法拉第 96500 库仑 A 0 6 答 案 命题出处 B 1 0 C C 1 2 D 2 4 E 3 6 高三化学电池与电解电镀 电位与电池电压 蓄电池 法拉第电解定律 的应用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化学计算的能力 3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测验目标 解 析 由镍镉电池充放电的总方程式 Ni 的氧化数由 3 到 2 减少 1 再乘以系数 2 等于 2 即得到 2 mol 电子 3 0 Cd s 2NiO OH s 2H2O l Cd OH 2 s 2Ni OH 2 s 充电 放电 2 2 Cd 的氧化数由 0 到 2 增加 2 再乘以系数 1 等于 2 即失去 2 mol 电子 可以推知 消耗 1 莫耳的镉 可放电 2 法拉第的电量 需再充电 2 法拉 第 因此 消耗 5 克的镉 相当于 5g 0 0445 mol 112 4 g mol 可放电 2 0 0445 0 089 法拉第的电量 需再充电 0 089 法拉第 因为 1 法拉第 96500 库仑 所以 0 089 法拉第 0 089 96500 库仑 8589 库仑 再换算成充电时间 因为 电量 库仑 电流 安培 时间 秒 代入以 2 安培的电流充电 8589 2 时间 计算得时间 4295 秒 难 易 度 8589 4295 秒 2 4295 小时 1 2 小时 3600 适中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0 统计数据显示 国人去年平均每人消耗汽油 448 公升 假设汽油的主要成分 为正辛烷 分子式为 C8H18 密度为 0 70 g mL 燃烧热为 5430 kJ mol 且所使用的汽油完全燃烧成水与二氧化碳 试问 448 公升的汽油完全燃烧所 释放出的热量约可使多少质量的 0 冰块 熔化热为 6 0 kJ mol 融化成 0 的水 A 224 公吨 D 448 公斤 答 案 命题出处 B 44 8 公吨 E 22 4 公斤 C 2 24 公吨 B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及能量关系 赫 斯定律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化学计算的能力 3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测验目标 解 析 正辛烷 C8H18 分子量 12 8 1 18 114 消耗汽油 448 公升 448000 毫升 大约相当于消耗正辛烷 2750 莫耳 448000 mL 0 7 g mL 2750 mol 114 g mol 因为正辛烷的燃烧热为 5430 kJ mol 所以 2750 莫耳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为 14932500 千焦 5430 2750 14932500 kJ 此热量约可使 44 8 公吨 0 的冰块 融化成 0 的水 14932500 kJ 18 g mol 44797500 g 6 kJ mol 44797500 g 44 8 106g 44 8 公吨 难 易 度 适中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q 环丙烷在高温时可转变成丙烯 反应热为 33k J m o l 活化能约为 270 kJ mol 若同温时 环丙烷与丙烯之动能分布曲线几近相同 试问下列哪一图 示可定性描述上述反应中 正向与逆向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动能分布曲线 垂直虚线为反应所需之低限能值 A B C D E 答 案 命题出处 A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及能量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 活化能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化学计算的能力 3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测验目标 解 析 分子数目与分子动能分布曲线关系图 随温度的升高 会向右偏移 因此 477 的分布曲线偏左 577 的分布曲线则相对的较偏右 反应热 DH 正反应的活化能 DE 逆反应的活化能 DE 33 kJ mol 270 kJ mol DE DE 303 kJ mol 因为 303 kJ mol 270 kJ mol 所以逆反应的活化能 DE 正反应的活化能 DE 亦即逆反应的低限能 正反应的低限能 符合上述者 如下图所示 难 易 度 适中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w e题为题组 图 2 为金属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制备流程 其中甲 乙及丙均为含钠的化合 物 试根据图 2 回答w e题 图 2 w 试问丙为下列哪一个化合物 A NaClO 答 案 命题出处 B NaCl C NaOH D Na2CO3 E NaHCO3 D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金属元素的性质 钠 及 其 重 要 的 化 合 物 之 制 备 性质 用途 测验考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了解化学与生活之关系 可联想到日常生活中 小苏打受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用来烘焙面包 蛋糕 饼干 等食品 其反应方程式为 D 2NaHCO3 s Na2CO3 s CO2 g H2O g 因此得知甲为苏打 Na2CO3 测验目标 解 析 难 易 度 简单 e 若欲以甲的饱和水溶液制备碳酸氢钠 则步骤 1 中需采用下列哪一个选项所 建议的试剂或条件 A 加热 D 加 NaOH s 答 案 命题出处 B 加CO g E 加 NH3 g CO2 g C 加 HCl aq E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金属元素的性质 钠 及 其 重 要 的 化 合 物 之 制 备 性质 用途 高三化学电池与电解电镀 电解的应用 测验目标 测验考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与概念 1基本的化学名词 定义及现象 2基本的化学规则 学说及定律 测验考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了解化学与生活之关系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解 析 由 Na Cl2 2NaCl 得知甲为 NaCl 若欲以饱和食盐水溶液制备碳酸氢钠 则步骤1中需采加 NH3 g CO2 g 此为工业上制造碳酸钠的索耳未法 其中间产物可以得到碳酸氢钠 反应方程式为 NH3 g CO2 g H2O l NH4HCO3 aq NH4HCO3 aq NaCl aq NaHCO3 s NH4Cl aq D 2NaHCO3 s Na2CO3 s CO2 g H2O g 难 易 度 适中 r 已知醋酸 醋酸根离子与水在常温下会进行下述反应 其平衡常数分别为 K1 K2 与 Kw CH3COOH aq H2O l CH3COO CH3COO aq aq H3O aq K1 1 8 10 K2 Kw 5 H2O l CH3COOH aq OH aq 2H2O l H3O aq OH aq 溶液甲 试问下列叙述 哪一项是正确的 A K1 小于 K2 今以 50 mL 0 50 M 的醋酸水溶液与等体积 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混合制得 B 于溶液甲中加入少量 0 10 M 的 HCl aq 则溶液的 pH 值会大幅下降 C 若在溶液甲中加入 5 0 mL 0 10 M 的 HCl aq 则溶液中醋酸的 K1 会变大 D 溶液甲的 pH 值大于 5 E Kw 等于 K1 与 K2 的乘积 答 案 命题出处 E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之测定 高三化学水溶液中的平衡 弱酸或弱碱的游离常数 酸碱的 Ka Kb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化学计算的能力 3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测验目标 解 析 醋酸 醋酸根离子与水在常温下反应 其平衡常数分别为 K 1 K 2 与 Kw 如下所示 CH3COOH aq H2O l CH3COO CH3COO aq aq H3O aq K1 1 8 10 5 14 H2O l CH3COOH aq OH aq Kw 1 0 10 K2 5K1 1 8 10 2H2O l H3O aq OH aq 5 Kw K1 K2 1 0 10 14 1 0 10 14 A K1 1 8 10 K2 5 6 10 10 51 8 10 今以 50 mL 0 50 M 的醋酸水溶液与等体积 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混合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制得溶液甲 为缓冲溶液 其呈弱酸性 因此 B于溶液甲中加入少量 0 10 M 的 HCl aq 则溶液的 pH 值会微幅下降 C若在溶液甲中加入5 0 mL 0 10 M 的 HCl aq 则溶液中醋酸的 K1 不变 因为醋酸与醋酸钠溶液 等体积 等浓度混合制得溶液甲 所以相当于 在半当量点的溶液 氢离子浓度等于平衡常数 K1 值 即 H K1 pH log H log1 8 10 4 7 也就是D溶液甲的 pH 值约等于 4 7 小于 5 正确为E Kw 等于 K1 与 K2 的乘积 难 易 度 5 简单 二 多选题 36 分 说明 第 t 至 d 题 每题各有 5 个选项 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选出正 确选项 标示在答案卡之 选择题答案区 每题 4 分 各选项独立计 分 每答对一个选项 可得 4 5 分 每答错一个选项 倒扣 4 5 分 倒扣 到本大题之实得分数为零为止 整题未作答者 不给分亦不扣分 t 下列哪些分子的电子点式 其每个原子 氢除外 均遵循八隅体规则 A BH3 答 案 命题出处 B N2O4 BD C SF6 D O3 E NO2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物质的形成 周期表上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 键的规律性 高三化学分子的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及混成轨域 测验目标 测验考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与概念 1基本的化学名词 定义及现象 2基本的化学规则 学说定律及理论 各分子的电子点式 如下所示 A BH3 B N2O4 C SF6 D O3 E NO2 解 析 A BH3 的 B 周围只有 6 个电子 少于八隅体 B N2O4 与D O3 每个原子均遵循八隅体规则 C SF6 的 S 周围有 12 个电子 超过八隅体 E NO2 的 N 周围只有 7 个电子 少于八隅体 难 易 度 简单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y 下列有关羧酸 醚及醇类的叙述 哪些是正确的 A 乙二酸俗称草酸 分子式为 C2H2O4 B 丙三醇俗称甘油 分子式为 C3H8O3 C 乙二酸的沸点高于乙酸 D 乙醚中氧原子的两侧均为乙基 因此乙醚不具极性 E 甲醚与乙醇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 案 命题出处 ABC 高三化学分子的结构 键极性 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几何形状及混成轨 域 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组成 结构 官能基性质的探讨 有 机化合物的特性 分类与命名 测验目标 测验考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与概念 1基本的化学名词 定义及现象 2基本的化学规则 学说及定律 A乙二酸 COOH 2 俗称草酸 H2C2O4 分子式为 C2H2O4 B丙三醇 C3H5 OH 3 俗称甘油 分子式为 C3H8O3 乙C 二酸 COOH 2 分子间的氢键 比乙酸 CH 3COOH 分子间的氢键 多 因此沸点也比乙酸高 乙D 醚 C2H5OC2H5 中氧原子的两侧均为乙基 由于不是直线形分子 因 此乙醚具弱极性 E甲醚 CH3OCH3 与乙醇 C2H5OH 互为同分异构物 解 析 难 易 度 适中 u 含有碳 氢 氧的化合物进行元素分析时 须先将分析物完全氧化后 再以 不同的吸收管吸收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 下列有关元素分析实验的叙 述 哪些是正确的 A 可用含水的过氯酸镁吸收水蒸气 B 可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C 化合物的含氧量 可由所生成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中的含氧量 相加求得 D 由元素分析实验 可直接求得化合物的分子式 E 若以无水氯化亚钴试纸检验实验中所产生的水蒸气 则试纸呈粉红色 答 案 命题出处 测验目标 BE 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组成 结构 官能基 测验考生的基础实验技能 1化学实验仪器 装置的认识及操作 2化学实验之观察 记录 分析及解释能力 如图所示 解 析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A可用无水的过氯酸镁吸收水蒸气 B可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依C 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合物的含氧量与反应消耗的总氧量 可由所生 成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中的含氧量 相加求得 D由元素分析实验 可直接求得化合物的实验式 也就是简式 若E 以无水蓝色的氯化亚钴试纸检验 实验中所产生的水蒸气 则试纸 呈粉红色 难 易 度 适中 i 下列有关醛与酮的叙述 哪些是正确的 A 酮可由醛氧化而得 B 2 戊酮与斐林试液反应 产生红色沉淀 C 丙醛与丙酮均可被还原成醇 D 乙醛与 3 戊酮均可被氧化成羧酸 E 醛与酮可分别由醇氧化而得 答 案 命题出处 CE 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分类与命名 卤化烃 醇 酚 醚 酮 醛 有机酸 酯 油脂 胺与酰胺 测验考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与概念 1基本的化学名词 定义及现象 2基本的化学规则 学说及定律 醛的通式为 R CHO CHO 为醛基 醛类可被强氧化剂 或温和的氧 化剂 例如 多伦试剂与斐林试液氧化 酮的通式为 R CO R C O 为羰基 不易被氧化 因此 可用多伦 试剂与斐林试液 来分别醛与酮 A酮可由二级醇氧化而得 B 2 戊酮不能与斐林试液反应 C丙醛可被还原成一级醇 丙酮可被还原成二级醇 D乙醛可被氧化成羧酸 3 戊酮不可被氧化成羧酸 E醛可由一级醇氧化 酮可由二级醇氧化而得 测验目标 解 析 难 易 度 适中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o 王同学欲于通风橱内制备一氧化氮气体 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准备一个高为 10 cm 直径为 20 cm 的空玻璃槽 步骤2 10 0 克铜粉 置于一 100 mL 集气瓶中 再于此瓶中加满 0 8 M 的取 HNO3 aq 瓶口以玻璃片盖住 并迅速进行步骤3 步骤3 手按住步骤2集气瓶上玻璃片 迅速将集气瓶反盖于空玻璃槽以 中 观察一氧化氮气泡的生成 步骤4 集满一集气瓶的一氧化氮后 以手按住玻璃片 将集气瓶连同玻收 璃片取出 正立置于通风橱内 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叙述 哪些是正确的 A步骤3表示一氧化氮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步骤3的反应过程中 溶液会由无色渐变为蓝色 C此反应除产生一氧化氮外 也得到 H2 g D此反应中 HNO3 aq 为氧化剂 将铜氧化为 Cu 一氧化氮与空气反应 生成赤褐色的 N2O4 g 答 案 命题出处 aq E 步骤4中集气瓶上方的玻璃片移开 集气瓶上方逐渐变为赤褐色 表示将 AB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氧化与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氮的特性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金属元素的性质 铜的特性 测验目标 测验考生的基础实验技能 1化学实验仪器 装置的认识及操作 2化学实验之观察 记录 分析及解释能力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解 析 空玻璃槽 10 0 克的 Cu s 排水集气法收集 100 mL 0 8 M 的 HNO3 aq NO g NO g A步骤3表示一氧化氮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步骤3的反应方程式为 3Cu s 8HNO3 aq 3Cu2 aq 6NO3 aq 2NO g 4H2O l 无色 蓝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过程中 溶液会由无色渐变为蓝色 C此反应除产生一氧化氮外 不能得到 H2 g 0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D此反应中 其中一部分的 HNO3 aq 为氧化剂 将铜氧化为 Cu 色 表示一氧化氮与空气反应 生成赤褐色的 NO2 g 难 易 度 2 aq E 步骤 4 中集气瓶上方的玻璃片移开 集气瓶上方逐渐变为赤褐将 适中 p 图 3 是氧的三相图 图中实线表示氧以两种状态共存时 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线 下列有关此相图的叙述 哪些是正确的 A 一大气压下 液态氧的沸点约为 90 K B 一大气压下 固态氧的熔点约为 80 K C 液态氧在 74 K 时 其蒸气压约为 300 mmHg D 当压力为 100 mmHg 温度为 60 K时 氧为液态 E 当压力为 400 mmHg 温度为95 K时 氧为液态 图 3 答 案 命题出处 测验目标 AD 高三化学物质的状态与性质 饱和蒸气压 沸点 熔点 升华 相对湿度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以及判图的能力 2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如下图所示 温度由低而高 氧的状态由左而右于三相图中 分别标示 出固态 液态与气态 然后于压力 760 mmHg 即 1 atm 处 画一条水平线 然后 按图索骥 依照答案的叙述 标示出位置点 再判断其对错 解 析 A一大气压下 液态氧的沸点 判图可得约为 90 K B一大气压下 固态氧的熔点 判图可得约为 56 K C液态氧在 74 K 时 其蒸气压 判图可得约为 200 mmHg D当压力为 100 mmHg 温度为 60 K 时 氧为液态 E当压力为 400 mmHg 温度 为 95 K 时 氧为气态 难 易 度 简单 1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a 一大气压下 物质沸点的高低 通常可由液体内粒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来判 断 试问下列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 哪些是正确的 A 氦的沸点高于氩 B 氯化镁的沸点高于二氯化硫 C 甲胺的沸点高于氟甲烷 D 正庚烷的沸点高于正丁烷 E 乙酸的沸点高于乙醇 答 案 命题出处 测验目标 BCDE 高三化学晶体的结构 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一大气压下 物质沸点的高低 通常可由液体内粒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来 判断 氩A 与氦皆为单原子气体 氩的原子量大于氦 即 Ar 原子量 40 He 原子量 4 分散力 Ar He 因此沸点氩高于氦 氯B 化镁 MgCl 2 为离子化合物 常温 常压下为固体盐类 二氯化硫 SCl2为分子化合物 常温 常压下为液体 因此沸点氯化镁高于二氯 化硫 甲C 胺 CH3NH2 为极性分子 分子间有偶极力与氢键 氟甲烷 CH3F 为 极性分子 分子间有偶极力 但是没有氢键 因此沸点甲胺高于氟甲 烷 正D 庚烷 C7H16 与正丁烷 C4H10 为同系物 分子间的引力皆为分散力 由于正庚烷的分子量大于正丁烷 即 C 7H 16 分子量 100 C 4H 10 分子量 58 因此沸点正庚烷高于正丁烷 乙E 酸 CH3COOH 分子含有羰基 C O 与羟基 OH 乙醇 C2H5OH 分子不含羰基 C O 只含有羟基 OH 所以分子间的引力乙酸 乙醇 因此沸点乙酸高于乙醇 解 析 难 易 度 适中 s 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叙述 哪些正确 A 同一原子的游离能和电子亲和力的大小相同 仅符号相反 B 第二周期原子的电子亲和力中 以氟所释出的能量最大 C 第三周期原子的半径大小随原子序的增加而增大 D 氟原子的电子亲和力绝对值大于其游离能 E 一般而言 金属原子的电负度小于非金属原子的电负度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答 案 命题出处 测验目标 BE 高三化学元素的特性 游离能 电子亲和力 电负度 测验考生的基本化学知识与概念 1基本的化学名词 定义及现象 2基本的化学规则 学说及定律 元素的第一游离能为自气态原子移出第一个电子 所需要最低的能量 可以 X g X g 解 析 e DH IE1 表示 而自负一价的阴离子移出一个电子 使其成为一个原子所需的能量 称 为电子亲和力 可以 X 的第零游离能 IE0 因此A同一原子的游离能大于电子亲和力 并且电子亲和力另一定义 为气态原子吸引一电子 成为带负电的离子时 所释出的能量 以 X g e X g g X g e DH Eea 表示 相当于元素 DH Eea 表示 第 17 族元素的电子亲和力 是各周期 最大者 B第二周期原子的电子亲和力中 以氟所释出的能量最大 D 氟原子的电子亲和力绝对值小于其游离能 一般而言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 原子半径由左到右逐渐减小 原因是 同一周期中 核电荷增加时 虽会同时被增加的电子部分抵消掉 但是 增加的电子并不会将增加的核电荷完全遮蔽 所以核电荷增加的结果 反而会使原子半径变小 因此C第三周期原子的半径大小随原子序的增 加而减小 电负度是测量一个键结原子 和其键结的另一原子 吸引键结电子 所 拥有的相对能力 因此E一般而言 金属原子的电负度小于非金属原子 的电负度 难 易 度 适中 d 探讨化学反应时 若将反应中的特定原子以同位素替代 标记 便可得知 其反应途径 例如 在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 若以氧的同位素 18 18 O 标记 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 使之成为 C2H5 OH 便可得知乙酸乙酯的生成主要是 乙酸中的 OH 基被乙醇的 OC2H5 取代所致 CH3COOH C2H518OH CH3CO18OC2H 5 H2O 因此涉及下述化学键断裂 18 并非来自于下述断裂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科学家也以类似方法 将水分子中的 O 置换成 O 藉以探讨铁的生锈反应 2Fe O2 4H218O 2Fe 18OH 2 2H2O 依据上述反应方程式 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 哪些是正确的 A与铁化合的氧 来自空气中的氧气 B与铁化合的氧 来自溶于水中的氧分子 C与铁化合的氧 来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 D铁生锈时 同时进行水的分解 E铁生锈时 同时有水的产生 答 案 命题出处 16 18 CDE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原子的结构 同位素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氧化与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金属元素的性质 铁 及 其 重 要 的 化 合 物 之 制 备 性质 用途 高三化学有机化合物 官能基性质的探讨 测验目标 测验考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1了解化学与生活之关系 2了解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应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 析 依据下述反应式 2Fe O O 4H 18O 2Fe 18O H 2H O2 有关铁生锈的叙述 正确的是 C与铁化合的氧 来自水分子中的氧原 子 D铁生锈时 同时进行水的分解 E铁生锈时 同时有水的产生 难 易 度 适中 第贰部分 非选择题 占 22 分 说明 本大题共有三题 都要用较粗的黑色或蓝色的原子笔 钢珠笔或中性笔 书写 答案必须写在 答案卷 上 并于题号栏标明题号 一 二 三 及小题号 1 2 作答时不必抄题 计算题必须写出计算过 程 最后答案应连同单位划线标出 每题题分标于题末 一 王同学欲以实验测定金属的原子量 请李老师指导 李老师给王同学一瓶 未贴标签的常见金属粉末 建议王同学以氧化法 测定该金属的原子量 王同学做实验 每次以坩埚称取一定量的金属 强热使其完全氧化 冷却 后再称其重 扣除坩埚重后 可得该金属氧化物的质量 王同学重复做了 十多次实验 就所得的实验数据与李老师讨论后 选取了较有把握的六次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化学考科 实验 其数据如表一 表一 金属粉末的质量 g 金属氧化物的质量 g 0 10 0 17 0 50 0 91 0 60 1 13 0 70 1 29 0 80 1 50 0 90 1 64 根据表一的实验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在方格纸上以金属粉末的质量为横轴 即 x 轴 作图 求出该金属的大 约原子量 6 分 须作图求出其原子量 否则不予计分 2写出该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 2 分 答 案 1该金属原子量为 27 命题出处 测验目标 2该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高二物质科学 化学篇 金属元素的性质 铝的特性 测验考生的推理与思考能力 1理解化学数据的能力 2化学计算的能力 3分析 归纳 演绎及创造的能力 4设计实验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 析 由表一的作图 可观察出实验所得的第一个数据 可能是金属取样的量 太少 引起比较大的误差 明显偏离关系线 因此需要删除 然后任取 两组数据 即可计算出斜率 例如 取第二组与最后一组数据计算 斜率 设 Dy1 64 0 91 1 83 Dx0 90 0 50 金属原子量 当量 E 价数 氧的原子量16 8 价数2 又氧原子的当量等于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指考精彩解析 因为物质反应化合后的当量数相等 所以 金属的质量氧的质量金属氧化物的质量 当量 E 8E 8 金属氧化物的质量E 8 金属的质量E 解得 E 9 64 斜率 则 1 83 E 8 E 由斜率判断 此金属的原子量 约为 9 到 10 的整数倍 因题干中提到为常见金属粉末 因此大胆假设为铝 其原子量为 27 一 般氧化态为 3 价 即 E 金属原子量27 9 符合上述推论 因此 价数3 该金属的原子量为 27 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难 易 度 难 二 已知化合物甲与化合物乙均为羧酸 分子式同为 C4H4O4 且化合物甲的熔 点比化合物乙高 取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乙各 1 0 莫耳 分别与 1 0 莫耳的氢 气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反应 均得化合物丙 试写出化合物甲 乙及丙的 结构式 6 分 每个结构式 2 分 答 案 化合物 结构式 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留学预备课程与心理辅导合同轻松入门留学生涯
- 离婚房产子女继承权确认及过户服务协议
- 离婚协议中宠物权益保护及抚养责任分配样本
- AGV与仓储管理系统集成方案
- 传媒类院校专业课程改革路径分析与实践
- 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2025年安全防护技术报告
- 送姜糖水活动方案策划
- 美术建筑课程导入方案设计
- 居然之家简单活动策划方案
- 嘉峪关古式茶楼施工方案
- 00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一章
- GB/T 9728-2007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992.1-201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中医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实习证明模板(两种格式)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职能部门督导检查记录表
- 滨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改建工程环评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