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春《古诗咏蛇》.doc_第1页
王美春《古诗咏蛇》.doc_第2页
王美春《古诗咏蛇》.doc_第3页
王美春《古诗咏蛇》.doc_第4页
王美春《古诗咏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来禀龙质 灵化出山门漫谈咏蛇古诗王美春蛇,爬行动物,俗称“地龙”,在十二生肖中名列第六。古诗咏蛇,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含有“蛇”字的共有三首诗,召南羔羊小雅斯干和小雅巧言,但其中的“蛇”表示爬行动物的仅有小雅斯干。小雅斯干有诗句“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言吉祥之兆的梦,梦中有熊、罴、虺、蛇。显然,此诗中的“蛇”乃爬行动物。诗经之后,咏蛇的诗句、篇章数量颇多,也颇具特色。古诗咏蛇,呈现出多样性:或描绘一条蛇,所谓“万马群空冀北野,一蛇独游原上田”(孙觌:钓台二首其二);或描绘一群蛇,所谓“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苏轼: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或描写静态之蛇,如宋代诗人韩琦的诗句“老松一二柯叶在,外皮皴裂埋僵蛇”(后园寒步);或描写动态之蛇,如宋代诗人赵湘的诗句“断桥时立鸟,疏草露行蛇”(野步)。或描写蛇之声,如宋代诗人钱易的诗句“拟将清血洒昭陵,幽谷蛇啼半山晚”(西游曲)。或描写大蛇,如宋代诗人李昭玘的诗句“天上月轮劳注想,草中咫尺有长蛇”(诗一首);或描写小蛇,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太平寺泉眼),等等。在咏蛇古诗中,通篇咏蛇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当为宋代诗人林同的蛇、丁谓的蛇和吕本中的蛇。林同的蛇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似有人传讣,来从榛莽中。叩头至流血,垂泣有哀容。此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蛇,突出“叩头至流血,垂泣有哀容”。在诗人的笔下,此蛇颇有人性,具有人的情感,令人读后难以忘怀。丁谓的蛇是一首五言律诗: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此诗咏蛇,主要以虚笔写之:以“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这夸张之笔极言蛇之大、蛇之长。“衔珠报厚恩”一句则运用典故。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 “隋侯之珠”)言,隋侯,“汉东之国”姓姬的诸侯,一次“见大蛇伤断”,便以药敷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赠给隋侯,以报救命之恩。“衔珠报厚恩”,即用此典,恰到好处。蛇,在民间有“地龙”之称,古诗中也常“龙蛇”并称。丁谓的蛇咏蛇,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吕本中的蛇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山云楼起风旋磨,百毒乘阴出相贺。中庭夜夜蛇作堆,草堂病夫愁欲破。时须兵子设符呪,更遣狸奴旁坐卧。虽非当道白帝子,恐是多年老书佐。蛟龙变化未可量,草莽连岗足逋播。农夫催租正苦辛,莫向零陵作奇货。此诗咏蛇,与林同和丁谓的诗明显不同。林同和丁谓的诗,无论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还是以虚笔写之,都将蛇视为诗中主角,而吕本中的诗咏蛇,蛇在诗中并非主角,而仅用以衬托“草堂病夫”“农夫”,突出“草堂病夫”之“愁”,“农夫”遭遇“催租”之“苦”。如此笔法,别具一格。总而言之,古诗咏蛇,别具一格,颇值一谈。(原载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