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追击相遇问题.docx_第1页
1.7追击相遇问题.docx_第2页
1.7追击相遇问题.docx_第3页
1.7追击相遇问题.docx_第4页
1.7追击相遇问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如图5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2一路人以4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10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2m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跑了8sD人不能追上公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3图113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t/s102030x/m0102030甲乙图113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B. 在010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 在1025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 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相遇4(2011年北京海淀区模拟)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5图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6一列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x,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 ()A. B. C. D. 7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20 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为先减速再加速;c为先加速再减速,则 ( )Aa种方式先到达 Bb种方式先到达Cc种方式先到达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如图是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线,折线ABC和折线OBD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 20 s内的运动情况。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O-1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t= 10 S时,两车相遇C.在10 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D.在020 s内,两车最远距离为100 m9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A7 s B8 s C9 s D10 s10如右图,正确的是( )A0时刻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B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C t0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甲乙均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tv0甲v0t0乙11(2010年高考上海卷)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12如图为两质点AB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v0ABAA做的是直线运动,B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在时刻AB相遇,相遇前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CA做的是匀速运动,B做的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度运动D在0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13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A在t2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0- t1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加速度大C在0- t2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D在0-t2时间内合外力对质点B做的功比对质点A做的功多14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亦为v.若a1a2a3,则 ( )A. 甲、乙有可能同时由A到达CB. 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到达CC. 甲一定先由A到达CD. 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到达C15一质点自x轴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经过t0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为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到速度变为,其vt图象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B质点将在x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C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v0t0D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16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两艘赛艇a、b在两条平行的直赛道上行驶t0时两艘赛艇处在同一计时位置,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下列选项所示,其中能够表示其所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艘赛艇始终没有追上另一艘的图象是( )来源: 17(2011合肥模拟)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5 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18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设指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先向A运动,后向B,再向A,又向B,4 s末v0物体在原处B先向A运动,后向B,再向A,又向B,4 s末v0物体在偏向A的某点C先向A运动,后向B,再向A,又向B,4 s末v0物体在偏向B的某点D一直向A运动,4 s末v0物体在偏向A的某点19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50m处,它们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在第30s末,甲、乙两车相距50m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20(09广东物理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 ( )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B.0-5s内的位移为10m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21(2010年高考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 m/s向右 B0.25 m/s向左C1 m/s向右 D1 m/s向左22(2011年湖州模拟)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2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停放着A、B两辆小车,质量分别为M和m,Mm,两车相距为L。人的质量也为m,另有不计质量的一根硬杆和一根细绳。第一次人站在A车上,杆插在B车上;第二次人站在B车上,杆插在A车上。两种情况下,人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绳子,使两车相遇。设阻力可忽略不计,两次小车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At1t2 Bt1t2Ct1t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4如图,在地面上一盘子C的正上方A处有一金属小球a距C为20m,在B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距C为15m,小球a比小球b提前1s由静止释放(g取10m/s2)。则A在a球下落过程中,a、b两小球相遇点恰好在C盘处 B. 在a球下落过程中,a、b两小球相遇点恰好在B处 C.a先落入C盘中,a、b下落过程相遇点发生在BC之间某位置 D.b先落入C盘中,不可能在下落过程中相遇。25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汽车x=10t-t2,自行车x=5t,(x 的单位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的单位为s) ( )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路标后的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C在t=25s时,自行车和汽车相距最远D当两者再次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时,它们距路标125m26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若,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若,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27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稍后2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4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一致,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距离最大值是( )A18m B23.5mC24m D28m28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A.t=t1,d=S B.t=t1,d=SC.t=t1,d=S D.t=t1,d=S29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几个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对所做的实验及x、y的物理含义,下述可能正确的是( )A.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x是物体下落的时间,y是物体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B.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x是被碰小车速度改变量的大小,y是碰撞小车速度改变量的大小C.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x是弹簧的长度,y是弹簧弹力的大小D.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x是通过电源的电流,y是路端电压(2)说明上述正确说法中的其中一个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30甲、乙两物体相距s,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若a1=a2,它们只能相遇一次B.若a1a2,它们可能相遇两次C.若a1a2,它们只能相遇一次D.若a1a2.它们不能相遇31(2011新课标全国卷T24)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32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D.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33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沿相同方向运动,某时刻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两者相距7m,汽车正在做匀减速运动,此时的速度为10 ms,加速度大小为2 ms2;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自行车追上汽车所用的时间为 :( )A6s B7s C8s D9s34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汽车乙从此处开始以加速度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汽车甲,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运动到追上甲车时,乙车运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35如图所示是两个由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和B的速度图象.运动过程中AB的情况是( )A.A的速度一直比B大,B没有追上AB.B的速度一直比A大,B追上AC.A在t1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2s时追上AD.在t2s时,AB的瞬时速度相等,A在B的前面,尚未被B追上,但此后总是要被追上的36两辆游戏赛车a、b在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距离终点相同位置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37(2011海南物理T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38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39雨雾天,一辆汽车正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a=0.6 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则( )A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B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30 mC汽车关闭油门后,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时所用时间为10sD汽车关闭油门后,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时所用时间为s40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走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4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由A站驶向B站,它们同时由静止从A站出发,最后都到达B站停下,行驶过程中,甲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乙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若两车在加速和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 )A甲先先到达B站B乙车先到达B站C在行驶过程中甲车的最大速度大于乙车的最大速度D在行驶过程中乙车的最大速度大于甲车的最大速度42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 A、B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t=8s时,两物体相遇C. 相遇前,t=4s时两物体距离最大D. 相遇前,两物体最大距离为40m二、填空题(题型注释)43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36kmh,即 ms。第二列为54kmh。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两列火车从相遇到分开所用的时间为5s则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 m44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质点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距离斜面顶端L15m的质点B,正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要使质点A和质点B在斜面上相遇,v1至少应大于_m/s,若v2=20m/s,则v1=_ m/s时两质点才能相遇。(sin370.6,cos370.8,g10 m/s2) 45甲汽车以v=10m/s的速度行驶着,当它经过静止的乙车时,乙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追赶甲车,其加速度大小为a=2m/s2,则乙开始运动 S时甲和乙相距最远;这个最大间距是 m。46(6分)借助运动传感器可用计算机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如图所示,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小盒子A、B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它装在被测物体上,每隔0.03 s可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B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在某次测量中,B盒记录到的连续两次的时间分别为0.15 s和0.20 s,根据你知道的知识,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运动方向是 。(背离B盒还是靠近B盒,声速取340 ms)三、实验题(题型注释)四、计算题(题型注释)47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一次一辆飞驰的卡车在危急情况下刹车,经t=1.5s停止,民警量得这一过程中车轮在路面上擦过的痕迹长x=9m,据此能否判断这辆卡车是否超速违章?(设卡车从刹车开始至停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8为了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口的道口处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紧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 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05 m,道口宽度x26 m,汽车长l15 m,并把汽车、火车的运动都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列车以v12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它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49一列货车以28.8km/h的速度在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事故,在货车后面700m处有一列快车以72km/h的速度在行驶,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2000m才能停下来,则:(1)试判断两车会不会相撞,并说明理由。(2)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快车刹车后经多长时间与货车相撞?50(8分)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聪聪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51(8分)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 min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 1.5 min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 在水平面上,一辆小车从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前进。有一人在车后与车相距处,同时以的速度匀速追车。52试分析人能否追上车?53若能追上,求追上时小车的速度;若追不上,求人与车的最小距离。542011年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发生多起有关客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好车距。据经验丰富的司机总结: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可按你的车速来确定与前车距离,如车速为80km/h,就应与前车保持80m的距离,以此类推。现有一辆客车以108km/h速度行驶,一般司机反应时间为0.5s,反应时间内视为匀速运动,刹车时最大加速度为6m/s2,求: (1)若司机发现前车因故突然停车,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该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按经验,车距保持108m是否可行?(2)若客车超载,刹车最大加速度减为5m/s2;司机为赶时间而超速,速度达到144km/h;且晚上疲劳驾驶,反应时间增为1.5s,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经验是否可靠?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停下来。55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56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57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49t,以54km/h的速率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5m/s2(不超载时则为5m/s2)。 (1)若前方无阻挡,问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多远? (2)若超载货车刹车时正前方25m处停着总质量为1t的轿车,两车将发生碰撞,设相互作用0.1 s后获得相同速度,问货车对轿车的平均冲力多大?五、作图题(题型注释)六、简答题(题型注释)试卷第11页,总12页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BC【解析】运动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A错;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斜率大于物体2,故B对;vt图象,0至t3时间内由速度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可知43,C对;t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t4时刻物体4的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开始反向,D错2B【解析】3BCD【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在10s时刚开始运动,此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已超过20m。在010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选项B、C、D正确。4A【解析】5A【解析】甲、乙两物体在速度图象里的图形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加速度方向不同,A对C错;根据在速度图象里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可知在01 s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错;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错6D【解析】取相邻两车考虑:以后一辆车开始运动时为计时起点,设经时间t0达到v做匀速运动,则前一辆车已经运动的时间为t0t.前、后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前t0vtx后t0由x前x后xt0vtt0x得t.7C【解析】画出速度时间图像,图线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三种运动情况围成的面积相等,所以C中方式先到达,C对;8CD【解析】由图知在O-1 s内,甲车的速度都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两车逐渐远离,A错;在t= 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在整个过程中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B错;在10 20 s内,甲车的速度都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两车逐渐远离,C对;在020 s内,两车最远距离为折线ABC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减去折线OBD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BA和三角形BCD的面积之和,D对。9B【解析】当两物体相遇时有,物体B经过速度减小为零,此时物体A经过的位移为20m,物体B的位移为,可见当B减速为零时A还没有追上B,此时相差12m,还需要3s才能追上,所以总的时间为8s,B对;10AD【解析】t=0时刻时,乙的速度大,A对;速度时间图像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可知乙的加速度较小,B错; t0时刻甲乙两速度相等,但不一定相遇,C错;11选BCD. 【解析】根据vt图的意义可知t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等,B项正确再结合动能定理可知D项正确vt图中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由图可知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的位移大,C项正确由于两质点的初始位置不确定,故不能确定t时刻两质点的位置,故A选项错误12ACD【解析】该图象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A的速度随时间不发生变化,说明A做的是匀速运动,B做的是加速度运动,又因为B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越来越大即速度变化越来越快,C正确;能作出速度时间图象的一定是直线运动,因为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只有两个方向,这样就可以用正负来表示方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如果是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是任意的,无法用正负表示,所以A正确;两函数图象的交点表示同横坐标(时间)同纵坐标(速度)即同一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不是相遇,B错;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函数图象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从图中可以看出D正确。13BC【解析】v-t图象,图像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知在0- t2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C对。但两个质点是否从同一位置出发不知道,所以t2时刻两个质点是否在同一位置,不确定,A错。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在0- t1时间内,B的斜率大,所以质点B比质点A加速度大,B对。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对应动能增量,在0-t2时间内两质点动能增量相同,所以合外力做功一样多,D错。14BD【解析】略15D【解析】由vt图可知,质点先沿x轴正向运动,经2t0时间反向加速后减速,接着又正向加速后减速,如此反复,但每次位移总比前一次小,最终停止,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在2t0时刻离原点最远,其位移大小等于大三角形面积v02t0v0t0,只有D对16ABD【解析】略17A【解析】x-t图象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对;B物体的出发点在离原点5 m处,A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错;物体B在5 s内的位移为10 m-5 m=5 m,物体A在3 s5 s内的位移为10 m,故C、D均错.18D【解析】各秒内加速度的大小均为1 m/s2,故各秒内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到0再加速后又减速到0,如此反复19CD【解析】由图可知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同向匀减速运动,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不相同,在第30s末甲车位移x1=400m,乙车位移x2=300m,甲车在乙车前50m处,甲车初始速度较大,在20s前甲车已经超过乙车,相遇一次,30s后甲车停止运动,32.5s时乙车与甲车二次相遇。20AC【解析】:v-t 图像反映的是速度v随时t 的变化规律,其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A正确;图中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梯形面积表示的是0-5s内的位移为7m,在前5s内物体的速度都大于零,即运动方向相同,C正确;0-2s加速度为正,4-5s加速度为负,方向不同。21选B. 【解析】由图象面积计算03 s内质点的位移x123 m3 m,方向向右,38 s内位移为x225 m5 m,方向向左,所以前8 s总位移xx1x22 m. m/s0.25 m/s,即大小为0.25 m/s,方向向左B正确22C【解析】23B【解析】第一次,对A车和人:,对B车:,s1+s2=L,同理第二次:对A车:,对B车:,s3+s4=L,由Mm,联立解得t1t2,B对。24B【解析】略25C【解析】26D【解析】若两车速度相等时,恰好不发生碰撞,则,得到,则,解得,D正确。27C【解析】略28D【解析】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甲乙同时异地运动,当t=t1时,乙的位移为s,甲的位移为2s且v甲=v乙,若两者第一次相遇在t=t1时,则d+s=2s可得d=s.不过不会出现第二次相遇,所以A错误.若两者第一次相遇在t=t1时,则乙的位移为s,甲的位移为s,由d+s=s可得d=s,所以D正确,BC错误.29(1)AB(2)A图中斜率的物理意义:重力加速度g与初速度v0的比值B图中斜率的物理意义:被碰小车的质量与碰撞小车的质量的比值.【解析】研究平抛运动tan=kt,tant,A选项正确.其斜率k的物理意义:表重力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比值,即表g/v0;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设碰撞小车质量为m1,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1,被碰小车质量为m2,初速度为v2,末速度为v2,则有:m1v1+m2v2=m1v1+m2v2,则v1-v1=|v2-v2|,即|v1|=|v2|,B选项正确.斜率的物理意义:表示被碰小车质量m2与碰撞小车质量m1的比值;探索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F=kx,x应是弹簧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C错.路端电压U与电流I图象应向下倾斜,D错.30AB【解析】略31【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有,v=a t0 s1= a t02 s2=v t02a t02 设汽车乙在时刻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同理有,v=2a t0 s1= 2a t02 s2=v t0 a t02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则有s= s1s2 s= s1s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路程之比为 = 解答本题时可由运动学公式分别写出两汽车的速度和位移方程,再根据两车加速度的关系,求出两车路程之比。32C【解析】乙物体的位移图是曲线,并不代表做曲线运动,A错.甲从参考原点出发,乙从x0出发,B错.甲乙两图线相交代表相遇,此时斜率不同,即速度大小不等,C对.乙超甲后,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大,D错.33C【解析】略34ABC【解析】当两车相遇时,对甲车有:s=v0t,对乙车有:s=at2,所以可以求出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并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路程,BC正确;对乙车:v=at,所以可以求出乙车此时的速度,A正确.35D【解析】略36AC【解析】略37BC【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前5s物体沿正方向运动,第6s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所以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的时刻是第5s末,前5s的位移m,第6s内的位移大小m。所以离出发点最远为35m,故A错误;6s内的路程m,故B正确;前4s内的位移是m,平均速度m/s,故C正确;在56s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增大,合外力做正功,故D错误。38B【解析】三车通过两个路标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知:通过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t丙t甲t乙B选项正确. 39BC【解析】 能满足题设中的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的临界条件是:当汽车减速到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它们恰好相遇,而不是汽车减速到0时相遇。汽车减速到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为10s,在此时间内,汽车滑行距离为70m,自行车的前进的距离为40 m。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为30 m,故BC正确。40A 【解析】略41AC【解析】作出两车运动的图像,乙的运动有一段匀速过程,而甲没有。由于两车位移相等,故图线所围面积相等,可见,甲车用的时间短,甲车先到达终点,并且甲车的最大速度大于乙车的最大速度。42BC【解析】略4310 125【解析】36kmh=365/18m/s=10m/s 54kmh=545/18m/s=15m/s两列火车从相遇到分开,L=255=125m44(约8.9);20【解析】要使质点A和质点B在斜面上相遇,至少落在斜面上的位置超过L,相应的竖直位移,水平位移,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