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无线电装接工操作技能鉴定试卷一、鉴定课题相位检测与显示装置二、设备清单- 8 -1.双踪示波器 1台 (20M)2.万用表 1只3.20W内热式电烙铁 1支4.一字、十字小起子 1套5.一字、十字大起子 1套6.尖嘴钳 1把7.剪刀 1把8.尖嘴镊子 1把9.铅笔 1支10.圆珠笔 1支11.尺 1把12.其它常用电子组装工具三、鉴定工时 240分钟四、工作原理简介电路由方波信号发生电路、分频电路、电子开关切换电路、相位识别电路、单片机相位检测电路、相位显示电路和直流电源电路等组成,方框图见图1。或门D3-D8、R7-R8分频电路IC5方波信号发生器IC3、IC4、Q 电子开关切换IC6直流稳压电源IC1、IC2+5V单片机相位检测 IC8相位显示DS1相位识别电路IC7图1 方框图电路原理图见附图,方波信号发生电路由IC3(LM324)、IC4(CD4013)、Q及其外围元件组成,振荡频率设置为200Hz,其占空比为1:2;200Hz方波经IC5(CD4017)与或门(D3-D8与R7、R8)构成相差120的两组方波信号,信号通过IC6(CD4066)电子开关切换,拨动S按钮,使IC6(CD4066)电子开关作两组方波信号切换控制(两组信号相位超前、滞后转换);IC7(1/2CD4013)利用D触发器功能实现相位识别,当A信号接CLK端,B信号接D端,若A超前B时,CP=01、D=0,则Q=0、Q=1;若B超前A时,CP=01、D=1时,则Q=1,Q=0 ,从而实现了相位的识别;IC8(STC89C51)为单片机,对来自D触发器的信号进行检测,当P3.0为“1”,P3.1为“0”时,则P3.2为“0”,红色发光管“亮”,做正方向指示,P1.0-P1.5依次出现“0”并做循环,驱动DS1的a、b、c、d、e、f、a、b、c、d、e、f,使数码管实现正方向旋转,当P3.0为“0”,P3.1为“1”时,则P3.3为“0”,绿色发光管“亮”,做反方向指示,P1.5-P1.1依次出现“0”并做循环,驱动DS1的f、e、d、c、b、a、f、e、d、c、b、a,使数码管实现反方向旋转。CD4017是十进制计数器,有10个输出端(Q0-Q9),1个进位输出端(C0),ENA为计数允许端,RST为计数清零端,CLK为计数输入端,当计数器清零时,Q0输出“1”,Q1-Q9输出“0”,进位脉冲为高电平。CD4013是双D触发器,D为数据输入端,CLK为计数输入端,R为置“0”端,S为置“1”端,Q为数据输出端,Q为反相输出端。五、装配工艺要求各电子元件均安装于印制板元件面,按常规工艺要求装配,主要元件布局参考如图2所示。要求原件排列整齐,符合安装基本要求,布线美观,走线合理。变压器的两个固定螺钉和电路板左边的两个螺钉形成电路板的支撑,220V电源线从变压器旁边的穿线孔穿过后打结,再与变压器两根初级线分别连接并注意做好绝缘。IC1IC4IC3IC8IC2DS1TIC7IC6IC5S图2 布局参考图六、调试工艺要求1正确安装元件,直流稳压电源输出V0=+5V;2合理选择C6,使方波振荡器f=200Hz(f=1.44/(R1+R2)C10),占空比为1:2;3调节RP使IC3-10脚电位为1/3Vcc;(这里只能是2/3Vcc)5. 正确将IC4A(CD4023)、IC4B(CD4023)构成RS触发器,并对与非门多余端进行处理,使RS触发器正常工作;6根据网络标号,将IC7(CD4013)、IC8(STC80C51)、DS1及相关元件进行连接;7. 合理选择R24,点亮数码管dp端,做电源指示。七、电原理路图 附一 集成电路引脚CD4013LM3241 2 37805acdgbdpefVCCVCC共阳数码管AT89C51八、元器件清单代 号名 称规 格代 号名 称规 格R1碳膜电阻器18KD1二极管1N4148R2碳膜电阻器18KD2二极管1N4148R3碳膜电阻器5KD3二极管1N4148R4碳膜电阻器5KD4二极管1N4148R5碳膜电阻器10KD5二极管1N4148R6碳膜电阻器10KD6二极管1N4148R7碳膜电阻器10KD7二极管1N4148R8碳膜电阻器10KD8二极管1N4148R9碳膜电阻器10KQ1三极管9014R10碳膜电阻器10KQ2三极管9014R11碳膜电阻器10KQ3三极管9014R12碳膜电阻器10KLED1发光二极管5红R13碳膜电阻器10KLED2发光二极管5绿R14碳膜电阻器10KS拨动开关 2档SS-12D07G3 3MM柄高R15碳膜电阻器10KIC1整流桥堆 1AKBP307R16碳膜电阻器330IC2集成电路LM7805R17碳膜电阻器330IC3集成电路LM324R18碳膜电阻器330IC4集成电路CD4023R19碳膜电阻器330IC5集成电路CD4017R20碳膜电阻器330IC6集成电路CD4066R21碳膜电阻器330IC7集成电路CD4013R22碳膜电阻器330IC8集成电路STC89C51R23碳膜电阻器330DS1数码管0.5/0.56英寸共阳R24碳膜电阻器330 Y石英晶体12MHZR25碳膜电阻器10KT14P集成电路插座4个RP多圈电位器10K16P集成电路插座1个C1电解电容器470uF/25V20P集成电路插座1个C2独石电容器0.01 uF万能电路板100150C3电解电容器470uF/16V螺钉螺母M320四付C4独石电容器0.01 uF导线、镀银铜丝若干段C5独石电容器10nF焊锡丝若干段C6独石电容器0.2uF备选元件100PF 4.7F、3.3F、0.2F、750、1K、330各1个C7电解电容器3.3uF/16V其中用黄色荧光标记的部分为新加入的元件或更改过的元件C8电解电容器10uF/16VC9独石电容器30pFC10独石电容器30pFC14电解电容器3.3 uF高级无线电装接工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考件编号: 姓名: 准考证号: 评分项目配分比重工艺标准扣分标准扣分情况直流稳压电源101元件安装符合常规工艺;2直流稳压电源输出V0=+5V0.5V。1元件安装不符合常规工艺,每处项扣0.5分;2直流稳压电源输出超差,不能输出V0=+5V0.5V,每项扣5分;3直流稳压电源输出V0=0V,扣10分。方波信号发生器251元件安装符合常规工艺;2合理选择C6,使方波信号为f=200Hz,调节RP并使其IC3-10脚电位为1/3Vcc。1元件安装不符合常规工艺,每处项扣0.5分;2不能合理选择C6,扣5分;3IC3-10脚电位不为1/3Vcc,扣5分。4. 方波信号不为f=200Hz,占空比不为1:1,扣10分。分频电路201元件安装符合常规工艺;2形成相位差120的两组相方波信号。1元件安装不符合常规工艺,每处项扣0.5分;2不能形成相位差120的两组相方波信号,扣15分;3. 能形成相位差的两组方波信号,但相位差不为120,扣8分。相位识别电路201元件安装符合常规工艺;2能对相位差信号识别。1元件安装不符合常规工艺,每处项扣0.5分;2不能对相位差信号识别,扣15分。单片机检测与显示251元件安装符合常规工艺;2数码管能正方向与反方向旋转显示;3合理选择R20,点亮数码管小数点,做电源指示。1元件安装不符合常规工艺,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件工程师初级编程实战题集及解析
- 2025年船厂安全操作规范模拟题集
- 2025年国际金融分析师考试知识点梳理与模拟题集
- 电代煤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
- 2025年焊接工艺知识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人教版鲸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71-2018番茄花叶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 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重庆市中考数学押题试卷(三)(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6140-2018装配式玻纤增强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墙体技术要求》
- 2025晋中祁县司法协理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村自建房租房合同范本
- 虚拟化平台日常运维指南与规范
- 2024年梅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家电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纪检监察应知应会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非煤矿职工职业卫生培训
- 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健康讲座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Section A Grammar Focus (3a-3c)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管线及设备开启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