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别样的富翁推荐理由: 读了古土城老师的教师,别样的富翁,文中作者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践打动了我。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引领古老师走进学生,欣赏学生,以真诚换得真诚,以信任换得信任,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理解了教育无论有多少法则、原理,皆以“爱”为最高宗旨,更用一组鲜明的对比,解读了他心目中的教育艺术。知道“严师出高徒”,却不知道“严而有度”,严格的要求前提下,适当的宽容,刚柔并济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知道“恨铁不成钢”,却不愿面对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一事实,常用统一的标准甚或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知道用爱心去唤醒后进生的尊严,却不能容忍他们的屡教不改,不理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教育正是长期而艰辛的过程;知道“管”,用高压手段,用条条框框的规范去约束个性十足的学生,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却不知道“理”更重要,因势利导,树立信心,方能水到渠成。颇为认同的还有“教育最大的悲哀是让想象万千,各有其能的学生受困于学校、教师的五指山中,令充满激情的学生感到的更多是无奈、受罪。不错,身边无数的孩子,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学困生,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各自的值得欣赏的地方,在日后都有他们展示特长,服务社会的舞台,但是迫于压力山大的考试、考核,很多人都沉沦在题山题海中,无缘在学校获得发展才能,培养特长的舞台,也更无法赢得对孩子们来讲尤其重要的学习的情趣,师生的尊重和成长的快乐。如果说上面这些,自己都“知道”的话,那么古老师“学生不肯接受的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而非内容”的观点,对我而言却是非常新鲜的,是第一次接触到。当然,这一理念从根本上来讲依然是强调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以“爱”为最高宗旨的教育行为,感染、熏陶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甚至升华到道家“无为而治”的境界,真正实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教与不教一个样的教育理想。 轻轻推门,我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摇曳的烛光中,五颜六色的气球、迷人醉眼的纸花和彩带取代了书本、学习用具,脸上写满笑意的几十个学生围成一圈,坐在特别装饰的课室中,像是等待着什么的来临我一脸惊奇,抬头一瞥,教室后面的黑板上遒劲有力的几个大字霎时触动了我的神经:“老古,我们舍不得您!”顿时,我明白了这群小鬼头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就在这时,如潮般的掌声响了起来。“欢迎我们亲爱的土哥!”“主持人”小河亮出了甜美的嗓音:“请我们的歌王起来领唱”。在素有“校园歌王”之称的国斌带唱下,优美感伤的旋律响了起来:“终于还是走到这一天/要奔向各自的世界/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一路我们曾携手并肩/用汗和泪写下永远/拿欢笑荣耀换一句誓言/夜夜在梦里相约/放心去飞 勇敢地去追/追一切我们未完成的梦/放心去飞 勇敢地挥别/说好了这一次不掉眼泪”“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煽情的语言,深情的合唱,一张张诚挚的脸,顿时让我置身无法言语的幸福感中。最后一个音符停止时,我知道,这感动的旋律已经烙在我的心上。我再也情难自禁,几颗晶莹的颗粒状液体悄然从脸庞滑过,暖暖的。这个特别的夜晚,这个充满温情、满载美丽记忆的夜晚,我会铭记一生2006年1月10日。每次想起当时的情景,都让我沉浸在无边的感动中,带我重新走回那段与学生荣辱与共的岁月。2004年9月,我接手了新的一届学生。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我给新学生的是三份“礼物”首先我参与了入学第一天的清洁卫生,让他们意识到,我也是班中的一分子。接着,第一次上课时我与每一位学生进行友善的握手,让我成为他们的第一个朋友。第三份礼物是,三天内我准确无误地叫出了全班五十多人的名字。三份礼物,让班上的学生啧啧称奇,更让其他班对我班学生羡慕不已。三份礼物,给我谱下了成功的前奏。之后,藉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信条,我与学生共同成长。我主动走近学生,让彼此多几分了解;我欣赏每一个学生,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所长,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一无是处;我注重心灵的交汇,从未吝啬过灿烂的笑容、发自内心的赞赏,并且敞开心扉,以真诚换得他们的真诚,以信任换得他们的信任。在科任老师的配合下,很快就打造了一个团结一致、有爱心、有正气、有上进心的集体,到八六班时更是形成了无坚不摧的班级力量:劳动任务再苦再累,虽有怨言但仍会尽力完成并求最好,因为他们知道,做人应有一份责任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上,每一个赛点,只要有班上的健儿在,他们的欢呼呐喊声就是最热烈的,因为他们懂得什么叫集体的凝聚力;期考成绩拿第一,文艺活动拿第一,文明班评比的流动红旗几乎成了我们的固定红旗,做任何事我们都不甘认输,这就是“八六精神”。几十个人都朝着同一目标前进时,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在与学生一起欢笑、一起哭泣共进退的日子里,我们的感情与日俱增。得知我在成人高考中考取广东教育学院脱产班时,他们自发组织,还特意隐瞒我,为我准备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告别晚会”,给我一份惊喜,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教育的艺术,无论有多少法则、原理,皆以“爱”为最高宗旨。然而,很多人不太懂得爱的艺术。知道“严师出高徒”,却不知道“严而有度”,严格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的宽容、刚柔并济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知道“恨铁不成钢”,却不愿面对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一事实,常用统一标准甚或是成人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知道用爱心去唤醒后进学生的尊严,却不能容忍他们的屡教不改,不理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教育正是长期而艰辛的过程;知道“管”,用高压手段、用条条框框的规范去约束灵性十足的学生,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却不知道“理”更重要,因势利导、清除心理障碍后,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则是水到渠成。大禹治水,是疏非堵,便是最好的佐证。 自然界是多元化的,只因有了鸟语花香、湖光山色,有了高山流水、溪流江河,有了清风明月、蝉虫吟唱,有了春雨飘洒、冬雪飞舞有了种种不同载体,才有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勃勃生机。学校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教育教学中亦因有了求异思维、创新思维才大放异彩。我们为何不能以宽大的胸襟去接纳张扬个性、追求独特的学生呢?无个性的发展,便无其他的发展。教育的最大悲哀是让想象万千、各有其能的学生受困于学校、教师的五指山中,令充满激情的学生感觉到无奈、受罪。 学生需要的是阳光、是雨露,纵然我们想给予,但如果我们不讲究一点艺术,不能让他们感受到春风化雨的滋润,他们又怎会接受教育呢?往往,学生不肯接受的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而非内容。明确了这一点,有此理念为指导,在工作中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实践、探索、反思,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做好了这一点,要得到学生的喜爱、学校的赞赏、家长的认同,就不再是难题了,而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回赠的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老师,我们很舍不得您,但更希望您能展翅高飞!”“老师,思念您已经成为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老师,节日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民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情绪理论课件
- 2026届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四中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社会女性测试题及答案
- 象棋学徒面试题及答案
- 旭辉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审计流程执行制度
- 加班管理面试题及答案
- 财务人员面试题及答案
- 财务分析入门从零开始学
- 2025年航拍无人机驾驶员(五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秋冬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 育苗基地转让合同协议
- 静脉治疗的质量管理
- 脑-耳交互神经调控-全面剖析
- 银行业务反欺诈机制建设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苏豪控股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矿用圆环链简介
-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测试试题
- 课题申报书: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