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变化均为课本中出现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B .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C . 煤的干馏D . 石油分馏2. (2分)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有利于减少污染的是( ) A . 直接焚烧秸秆B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 . 不断提高汽车尾气净化技术D . 工厂废水任意排放3.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入大理石 B . 溶解固体 C . 测溶液pH D . 熄灭酒精灯 4. (2分)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离子等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现象或事实解释A物体热胀冷缩分子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山村梅开处处香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CO2可供人呼吸,H2可以做燃料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用途不同D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A . AB . BC . CD . D5. (2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 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C . 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D . 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6. (2分)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不需要验纯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 液态氧气可用作医疗急救D . 硫、磷、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7. (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 氧化镁 MgOB . 氢氧化铜 Cu(OH)2C . 碳酸钠 NaCO3D . 硫酸镁 MgSO48. (2分)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使用红磷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也越多B .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 、 、 和稀有气体C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D .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夹紧止水夹或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都会影响测定的结果9.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称量药品质量 D . 滴加液体 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B . 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 . 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 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1. (2分)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填字母序号)。 A . 煤炭燃烧B . 植物光合作用C . 人的呼吸(3)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填序号)。 A . 潜水B . 食品防腐C . 航天火箭D . 霓虹灯(4)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 , 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一定条件下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 氧烛可用于自救是由于产生的氧气能够_。NaClO3属于_(填序号)。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12. (4分)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相对原子质量是_。 (2)图b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A . 原子序数:ZYB . 核外电子数:X=YC . Y和Z的原子均有三个电子层三、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3. (3分)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的分解可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影响氯酸钾分解的因素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序号KClO3的质量其他物质的质量温度氧气的体积反应所需时间10.0g330100mLt110.0gCuO1.5g330100mLt210.0gMnO21.5g330100mLt310.0gMnO2_g380100mLt4(1)若t1t2 , 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_和_不变。 (2)写出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3)实验中MnO2的质量为_g,若t3t4 , 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 (4)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可能还与_因素有关,请设计实验证明_。 四、 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14. (4分)学习小组尝试从反应物消耗和新物质生成两个不同的角度,验证 CO2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Na2CO3易溶于水但难溶于酒精。BaCl2溶液呈中性,CO2不溶于酒精也与酒精不反应。(实验探究)(相关装置气密性良好,省略夹持仪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一:振荡后,两个软塑料瓶中变瘪程度更大的是_(选填“A”或“B”)。实验二:D中滴入酚酞后呈_色,证明B瓶溶液中NaOH已反应完了。若C中不加BaCl2溶液,直接滴入酚酞试液,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实验三:关闭止水夹a,注入足量饱和的NaOH的酒精溶液,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一段时间后,注入足量的稀盐酸,打开止水夹a,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四:向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NaOH溶液,用传感器测得瓶中气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上述图象,能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总结归纳)以上四个实验中,既从反应物消耗角度,又从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是_(选填“一”、“二”、“三”或“四”)。15. (4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实验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_待红磷熄灭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_,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目的是_(2)实验二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 16. (6分)为了解环境因素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存有关食物,某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 编号 维生素C溶液的处理方法 使40毫升KMnO4溶液褪色的平均滴数1 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152强烈阳光直射5小时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223 煮沸l0分钟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21(1)他们探究了_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他们的探究对我们启示是:在贮存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_,以防止其中的维生素C过量流失,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3)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他们用pH试纸测得该维生素C溶液的pH在1至2之间,说明维生素C具有_性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