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D初中文言文阅读的 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 妙丰中学 17级 学生_ 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考查的选文内容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 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一、文言字词的复习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1) 文言实词的理解 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1、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例如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间:中间。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1)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曹刿论战(九下) 遂与外人间隔。间: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八上) (2)乐 不亦乐乎。 乐:快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以为乐。十二章(七上) 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词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词义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例如:(1)与儿女讲论文义 。 儿女 古义:对子侄辈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 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世说新语二则(七上)(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4)吾日三省吾身 三 古义:泛指多数。 今义:数词,三。(5)有朋自远方来 朋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交谊深厚的人。 十二章(七上)3、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例如:(1)尊君在不? “不”通“否”,意义:用在句尾,表示疑问。 二则(七上) (2)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义:愉快。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通“智”,意义:智慧,聪明。 十二章(七上)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颠”通“癫”,意义:疯狂。 河中石兽(七上) 4、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动词作名词; (4)使动用法; (5)意动用法; (6)形容词作名词; (7)形容词作动词。 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因此,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 例如:(1)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3)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均为“形容词作名词”。(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十二章(七上) (6)弗学,不知其善也。 善: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虽有嘉肴 (七上) (7)棹数小舟,曳铁钯。 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8)岂能为暴涨携之而去。 暴涨:动词作名词,洪水。 河中石兽(七上) (9)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个(七上)5、特殊文言句式 A、省略句: 省略主语; 省略谓语; 省略宾语; 省略状语; 省略介词; 省略量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可译为“在”;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召集在一起。 (2)去后乃至 。 “乃至”前省略主语“友”,可译为“朋友”。 译文:(陈太丘)离开以后(友人)才到。 二则(七上)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之,指代能“温故而知新”的人; 译文:温习旧的知识而又(能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前省略“择” 译文:(看出)他们身上的缺点要加以改正。 十二章(七上) (5)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寺”前省略“于” 译文: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 河中石兽(七上)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应为“(父)不使(之)学” 译文:(父亲)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伤仲永(七下) (7)愿为市鞍马 应为“愿为(此)市鞍马” 译文:愿意为此买马及马具。 木兰诗(七下) (8)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应为“肃遂拜(于)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译文: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 孙权劝学(七下) B、判断句 “者” “也。” “者也。” “者也。” “为” “是” (1)左将军王凝之之妻也。 “也”表示判断。 译文:(谢道韫)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则(七上)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者也”表示判断。 译文:牡丹花(是)花中的富贵(花)。 爱莲说(八上)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表示判断。 译文: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是苏东坡。 核舟记(八上) (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是”表判断。 译文: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客居。 湖心亭看雪(八上) (5)望之而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表判断。 译文:从远处看那树木茂盛而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 醉翁亭记(八下)C、倒装句: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1)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句,应为“白雪纷纷所何似” 译文:这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之外。 “状语后置”,应为“果于数里之外得” 译文: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了石兽。 河中石兽(七上) (3)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宾短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孙权劝学(七下) (4)其两膝相比者。 “定语后置”,应为“其相比两膝者”。 译文:他们紧靠着的两膝。 核舟记(八上) (5)不戚戚于贫贱 “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不于贫贱戚戚”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 五柳先生传(八下) (6)马之千里者 “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 马说(八下) (7)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宾语前置”,应为“弗怠之” 译文: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我也不放松抄写。 送东阳马生序(八下)D、被动句: “为” “为所” (1)岂能为暴涨携之而去 为:“为”表示被动。 译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河中石兽(七上) (2)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逐流。 “为所”表被动。 译文:只剩下被火焚烧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 观潮(八上) (3)山峦为晴雪所洗 “为所”表被动。 译文: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 满井游记(八下) (二)文言虚词的作用 (具体见初中文言常用的10个虚词)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之、其、而、以、为、于、乎、焉”等。 常见意义及作用见下:(1) 以:可译为“凭借、因为、用来、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例句: 以此自终 以:介词,凭借。 五柳先生传(八下) 策之不以其道 以:介词,按照。 马说(八上) 以衾拥覆 以:介词,用; 无从致书以观 以:连词,来; 以中有足乐者 以:连词,因为; 俯身倾耳以请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介词,把。 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卷石底以出 以:连词,而; 以其境过清 以:连词,因为; 全石以为底 以:介词,把。 小石潭记(八下) 属于作文以记之 以:连词,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连词,因为。 岳阳楼记(八下)(2) 之: 主要作用是助词、代词、动词。 动词:可译为“去、到”。 代词:A.代人; B.代事; C.代物; D.指代“这”。 A.结构助词,的; B.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助词:C.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D.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E.助词,表示舒缓语气,可不译; 例句: 余闻之也久 之:代词,方仲永有才能这事; 不能称前时之闻 之:结构助词,的; 受之天也 之: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伤仲永(七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之:动词,去,到。 渔人甚异之 之:代词,见到的景象;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之:代词,这; 问所从来,具答之 之:代词,问题。 桃花源记(八上) 无案牍之劳形 之 :助词,表示舒缓语气,可不译; 何陋之有 之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辍耕之垄上 之:动词,去,到。 陈涉世家(九上) 何罪之有 之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爱莲说(八上)(3) 其: 主要作用是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视具体语境而定:A.代人;B.代事;C.代物;D.指示代“这”“那”等;F. 副词,表诘问,岂、难道 ;G.副词,其实。 例句: 并自为其名 其:代词,自己的;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指示代词,这;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指示代词,诗; 稍稍宾客其父 其:代词,仲永的。 伤仲永(七下) 欲穷其林 其:代词,这; 其中往来种作 其:代词,桃花源; 既出,得其船 其:代词,他的;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代词,自己。 桃花源记(八上)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代词,它; 其真无马耶 其:副词,表诘问,岂、难道 策之不以其道 其:代词,它的。 其真不知马也 其:副词,其实。 马说(八下) 俟其心悦 其:代词,他; 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代词,他的。 送东阳马生序(八下)(4) 而: 主要作用是表示顺承、并列、转折、修饰。例句: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而:连词,表修饰; 而旗尾略不沾湿 而:连词,表转折;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而:连词,表承接。 观潮(八上)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连词,表转折。 执策而临之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而:连词,表承接; 朝而往,暮而归 而:连词,表示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 而:连词,表转折,却,可是。 醉翁亭记(八下)(5) 为: 用作动词的基本词意是“做”,其它意思视具体语境改变; 用作介词时译为“为了”“对”“向”“被”; 判断动词,“是”。 例句: 众服为确论 为:意动词,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为:成为。 河中石兽(七上) 捕鱼为业 为(wi):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wi)介词,对,向。桃花源记 为宫室、器皿 为:动词,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 为:动词,表示判断,是。 海潮银为郭 为:动词,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为:判断动词,是;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为:介词,被。 观潮(八上) 全石以为底 为:动词,作为; 为坻,为屿 为:动词,成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而去 为:“为”表示被动。 译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河中石兽(七上)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逐流。 “为所”表被动。 译文:只剩下被火焚烧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 观潮(八上) 山峦为晴雪所洗 “为所”表被动。 译文: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 满井游记(八下)(6)于:可译为“对、对于、从、在、到、向、比、给”。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于:介词,到,向; 于舅家见之 于:介词,在; 贤于材人远矣 于:介词,表比较,比;(7)乎:可译为“呼、吗、于、对、在”等等。(8)焉:主要作用有语气词,代词、兼词。 (三)答题方法及注意点 1、课内字词的解释,注意别写错别字。 2、归纳记忆。 文言文字词的复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通过比较归纳,找出记忆的相关规律。课内的字词意思掌握是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作最基本的准备。 二、文言文断句的复习 在了解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反过来,读得是否通顺,有没有读破句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手段。文言文断句作为一种考查的形式,就是在这样的目的下体现了这种试题的必要性。解答文言文断句,理解文意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可遵循以下的规律来答题。 答题方法(断句的规律) 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按词语断。例: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2、主谓之间断句。例:潭中鱼/可百许头。3、发语词后停顿。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5、介词前停顿。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文言文翻译的复习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于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文言文的翻译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增减内容。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谓“雅”,是指能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中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课内的文言文翻译以理解记忆为主,课外文言文翻译在原有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以下具体方法。 答题方法 1、保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南阳”和“西蜀”作为地名不用译出。 2、补充: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要翻译成“妻子儿女”。 (2)遇到文言文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例:“战则请从”译成“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去”。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消防常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思想精神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预防接种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钢筋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医技人员三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院消毒试题(附答案)
- 北京汽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内审检查表-行政部(42061、13485)
- 汽车制造质量管理与控制课件:冲压生产的质量控制
- 工程交工技术文件说明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乡土中国》课件
- 《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白东蕊主编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课件
- 全业务竞争挑战浙江公司社会渠道管理经验汇报
- GB/T 42195-2022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GB/T 15155-1994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 做一名优秀教师课件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