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168中学2014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1页
合肥168中学2014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2页
合肥168中学2014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3页
合肥168中学2014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4页
合肥168中学2014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168中学2014秋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吴老师(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遒(qi)劲 遏()止 彷徨(hung) 橘(j)子洲B、彳亍(ch ch) 颓圮(tu p) 瓦菲(fi) 寥廓(ku)C、拊(f)心 火钵(b) 惆(chu)怅 骨髓(su)D、凌侮(w) 漂泊(b) 峥嵘(rng) 笙箫(shng)2 字形错误的一项是 ( ) A寥廓 笙箫 颓圮 峥嵘岁月B阻遏 瓦菲 磅礴 击浊扬青C萧瑟 青荇 忤视 宫商角徵D糯米 蔚蓝 啖肉 箕踞以骂3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10月25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两起耸人听闻的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这次袭击已经造成至少155人丧生,700多人受伤。B他的演讲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语言优美,闪烁其词,全场听众无不报以 热烈的掌声。 C他们一家三口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尽享天伦之乐,真让邻居们艳羡不已。D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形成高考移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方参加高考的人数、录取分数线的录取人数不同造成的。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所以他回到家,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D随着求职竞争的加剧,招聘企业不仅注重学历、文凭等硬指标,也日益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热情、责任心与沟通能力等“软指标”。5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B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他的成名作。1928年,该诗在小说月报上一经刊出,立即引起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照孟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历史。D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6、 下列加横线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户用法相同一项的是( ) 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7、下列加横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 吾其还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君知其难也。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焉用亡郑以陪邻?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二、阅读课文荆轲刺秦王,完成10-题。(9+10+7=26分)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据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怖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喂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钶,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8、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方还柱走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9、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B、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C、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D、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10、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通过秦武阳、秦王的形象衬托了荆轲的形象。B、文段一开始写秦武阳色变真可是为了显示秦廷的森严和始王的威武,这一“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将军所说的刺杀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D、由于刺杀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也都目瞪口呆,束手待毙。11、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据大王。” (2)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2、荆轲廷刺秦王的过程可谓惊心动魄,请根据时间顺序划分一下层次并给每层写一个小标题。(3分) 13、根据所选文段,概括荆轲的形象特征。(4分) 三、默写(10分,每题1分)14填写句子:(1)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激扬文字。(3) ,散了她的芬芳。(4)在康河的柔波里, 。(5)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6)风萧萧兮易水寒, 。(7)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8) ,似曾相识燕归来。(9)学而不思则罔,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醉著韩偓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注】韩偓:晚唐诗人。15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入意云山输画匠”。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两幅画景?(5分)答:_16请结合诗句简析此诗的表现手法。(6分)答:_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9)题。(22分)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7、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18、第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4分)19、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分) 20、第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