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教案_第1页
月球之谜教案_第2页
月球之谜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教案 袁 姗一、 导入新课1. 复习词语导入: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月球之谜的生字词,还记得吗?(记得)那我要考考大家啦,谁来读。2. 词语释义:读得还不错,可是这些词语的意思,你们都清楚吗?那我说一个句子,你们能猜出是哪个词语就立刻举手。(明亮而且洁白的月光)(皎洁)真聪明,所以我们的祖先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在旁边叫了一个白字旁。(高高地挂在空中)(悬挂)(理解了:夜幕降临、皎洁、悬挂、奥秘、估计)3. 读题:这词语的意思大家也明白了,一起来读读课题吧。(月球之谜),这个“之”字可以换成(的),很好,月球带给谁的谜?(我们人类)谁能连成一句话说说。(月球带给人类的未解之谜)二、 找谜理解课文1.读文思考:月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未解之谜呢?请同学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划出课文中所写的月球未解之谜。(学生读文,师巡视)2.引导用词语概括找出的谜:我看见很多同学把整个自然段都画下来了,你们试试能不能把这么长的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可以写在旁边。(学生再读课文,概括)2.学生反馈交流,师板书:(哪来的?有什么?一样吗?杀菌?水藻鲜嫩青绿?年龄?(火山活动?)3.引导发现省略号:课文当中仅仅只有这些未解之谜吗?(不是)你从哪里知道?(省略号)是呀,这次的省略号表达和以前学的都不同,它作为一个自然段出现了,所以我们平时在读课文时,不仅要读文字,还要读好标点符号才能更清楚的理解课文意思。(板书“”)4.学习一自然段:(1)读一自然段:课文当中哪些地方写了这三个问题?(第一自然段)(2)读第一句:你来给我们读读。这一句话我们再来读一读。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是一个感叹句,该怎么读呢?再试一试。这一遍读得好多了。(3)解决泡泡框:对于这么美丽的月亮,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还会想些什么呢?(4)积累关于月亮古诗(课后第三题):我国古代的诗人们看着这美好的月光也想到了很多,有诗为证。(出示课后诗句)读一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诗人李白所写的古朗月行,他把月亮想象成了一个(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这是郑板桥写在西湖边的一副对联,他看见月亮出来了,地上好像到处都是水,而那厚厚的云层,就好像是漂浮在天上的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所写的,他看见了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唐代诗人张祜描写的月下美景,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好好感受一下。(5)理解“遐想”一词。这么美的月亮,让人们产生了那么深远的思索,那么多的想象,这个自然段的那个词是(遐想)(6)读好第一句话:让我们带着刚才同学们心中的那一份遐想,再来读一读这句话。5.学习二自然段:(1)过渡:就是因为这份遐想,让人类对它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为了探索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想要了解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登上月球),那人类登上去了吗?(登上去了)来一起读一读那个自然段。(ppt出示)(2)解决问题:登上月球后人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一样吗?)你来说说月球上有什么?(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环形山,)和地球一样吗?(不一样)谁来说说。总而言之一句话:(月球是一片荒漠)。(3)再读自然段。6.学习三六自然段(1)读文思考:按理说登上了月球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可是怎么还有这么多问题呢?请同学默读课文的3-7自然段,思考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2)引导理解问题: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它需要你们能对这四个自然段进行一个总体的概括,不过没关系,请大家看着屏幕,读一读这些句子,你就能明白了。(出示句子: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就死了 再看看把)谁能再说说,这些问题都是怎么产生的呢?(通过实验和研究)是呀,那这些问题都是通过科学家们做实验、研究而产生的新问题。(3)理解写作方法:那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这些问题介绍清楚的呢?(4)理解句式:(出示三自然段)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这一句话可以分成两部分,前面一部分是介绍(科学家做得实验),后一部分是(提出的问题),真聪明,这样来写的话,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5)运用课文训练句式:我们来看看第四自然段,能不能也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呢?(出示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谁想到了?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难道_?”谁来提出问题。“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_?”(6)拓展生活运用句式:想一想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能不能也用上这样的句式,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他的脸色不太好,难道?”谁自己能说说?你们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7)回到课文引读句式:其实课文当中第六自然段也是运用到同样的方法。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一读第六自然段,仔细听老师的提示,可千万不要找不到地方哦。“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他们做得实验是?(生读)提出问题?(生读)(8)八自然段:面对着这么多的谜团,怎么办?(人类将会继续探索下去)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三、 小结1、 想知道人们探索月球的脚步吗?(想)老师找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说: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用眼睛来观察月球。1609年11月,伽利略用自制的放大30倍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绘制出第一幅月球正面图。几百年来,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美国阿波罗计划,让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2、 看完这组图片,你知道了什么?(人们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人们了解月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是呀,对于月球的我们知道得越来越清楚,探索月球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3、 科学家们在月球上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科学研究,人类还做出了非常长远的设想,这是月球基地的假想图,这是月球探测器的假想图,这一组图片,你又知道了什么呢?(人们想去月球上居住,想更多的了解月球)。4、 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30年后,当你来到了月球,你都会看到些什么呢?5、 想实现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的事吗?(不是)将来还得靠你们去实现呢。想实现去月球居住,那就得从现在开始去了解月球,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