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27879.doc_第1页
名词解释27879.doc_第2页
名词解释27879.doc_第3页
名词解释27879.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答练习1、中国诗歌会正确答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革命的诗歌运动。中国诗歌会在内容方面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主观战斗精神理论 正确答案:胡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主观与客观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即相生相克的过程,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 。3、七月派小说 正确答案: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4、京派 正确答案: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代表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梁实秋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追求一种执着而独特的“理性主义”文化品格;平民化的文化品格;追求一种和谐的“审美理想”。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代表作是边城、萧萧、长河等,语言具有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特征。 5、第三种人 正确答案:第三种人是指30年代初的苏汶。文艺主张有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从1931年10月到1932年10月,以自由人自诩的胡秋原,连续发表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等一系列文章,鼓吹文艺“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叫嚷政治“勿侵略文艺”。正当“左联”批评界开始同胡秋原论战时,又有自称为“第三种人”的苏汶(杜衡)连续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等多篇文章,指责“左联”霸占文坛,“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第三种人”的文艺观,实质上体现出某些小资产阶级作家的超阶级文艺立场,它与“左联”所张扬的阶级论观点是相悖的。从1932年下半年开始,瞿秋白、鲁迅等纷纷撰文,全面展开了对“第三种人”的批判。“第三种人”究其实质,是处于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缝隙地带的“自由”文人作家,鲁迅指出对他们要区别对待。 6、骆驼祥子 正确答案: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它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艺术上结构单纯,语言平实质朴,充满“京味儿”。骆驼祥子问世后,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了较大影响。7、百花文学 正确答案: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作品,打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题材上也突破了不准写凡人小事,不准写人性、人情与爱情的清规戒律,由于这一批作品出现在毛泽东“双百”方针提出之时,所以被人命名为“百花文学”。 8、果园城记 正确答案:是河南作家师陀创作的一部系列小说集,小说逼真描写了缺乏健全人性的中原人的精神委顿,折射出作者重塑中原精神的强烈愿望。9、京味小说 正确答案:老舍创作的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小说,被成为“京味”小说。其京味首先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象的描绘。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及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 10、革命+恋爱小说模式 正确答案:英雄儿女的革命加恋爱,是普罗文学许多作品的重要内容,一时成为流行主题。一方面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的青年知识分子面临个人与革命冲突的普遍问题,通过革命与恋爱的矛盾塑造出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其中孕育着30年代知识新人的最初形象。另一方面,这类作品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理解的比较简单,大多数表现为革命战胜恋爱或情感在革命中升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与表达。但正是此类小说曾积极影响了一代青年走向革命道路,这说明其确实和着时代的节拍,即便是带有浓重理念痕迹的故事与人物,也能投合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兴奋地追求光明的共同心理。代表作品有洪灵菲的流亡、蒋光慈的冲出云围得月亮、丁玲的韦护等。 11、政治抒情诗 正确答案:政治抒情诗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内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歌。 12、新辞赋体 正确答案:郭小川创造的一种独特诗歌形式吸收中国古代辞赋的艺术传统,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的长句进行铺陈,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写景穷形尽象,抒情淋漓尽致,形成整齐、对仗、压韵的长句体。 13、汉园集 正确答案:汉园集是1936年出版的一部诗集,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与卞之琳的数行集。(2分)汉园集诗人沿着戴望舒开辟的道路继续探索,更加注重东、西方诗学的融合,各自形式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卞之琳。 14、小剧场运动 正确答案: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从而占据剧坛主导地位的一次戏剧革新运动。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使中国的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与科学化的道路,并且提出与建立了一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小剧场运动重视剧本的创作,培养了田汉、丁西林等著名的剧作家。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的终身大事是现代话剧最早的创作剧本。创造社的郭沫若和田汉都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以“诗人写剧”而著称的剧作家。与当时现代话剧多以悲剧和多幕剧为主的情况不同,丁西林则创作出了在艺术上十分成熟的独幕喜剧。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形式进行过各种艺术实验,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15、新感觉派 正确答案:新感觉派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的都市小说流派,20世纪30年代初产生于上海文坛,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凤、黑婴等。该派没有明确的理论主张,这些作家之所以被视为同一流派的成员,是因为他们在人生观、审美趣味、选材和创作特色等方面的相近或相似。其颓废、享乐的倾向和先锋的姿态与30年代的社会现实和主流文学格格不入。穆时英被称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为了表现变化多端、富于动感的都市生活,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大大加快了小说的叙事节奏;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受投射到对象中去,因此通感的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对人物的意识和无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代表作有施蛰存的梅雨之夕、鸠摩罗什、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穆时英的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等。 16、现代诗派 正确答案: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主将,其他代表诗人有施蛰存、金克木、林庚、路易士、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他们创作的很多诗都包含着先锋意识,植根于30年代的社会人生受益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纯粹诗歌观念的辐照,与李金发为首的初期象征主义倡导的“纯粹诗歌”一脉相承。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歌创作,体现了30年代中国新诗对于20年代后期新月派和象征诗派的继承与超越。 17、新月诗派 正确答案:新月诗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为主要阵地。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其主张集中体现为闻一多强调的诗歌“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18、诗的非个人化 正确答案:卞之琳的一种诗歌主张,认为诗歌不应该放纵情感而应该克制情感的表达,即将西方小说化、典型化、戏剧化的“戏剧性处境”与中国旧小说的“意境”融合,达到“个人”的隐匿,从而使诗歌具有多重内蕴,使诗歌中人物的身份具备可置换性。 19、三美主张 正确答案:针对初期白话自由诗形式上过分散漫、情感表达泛滥、不节制的感伤倾向,闻一多提出“新格律体”的创作主张,认为诗歌应具备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与音乐美,“新格律体”是现代诗歌形式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20、时代女性 正确答案:茅盾初期小说中出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茅盾以她们为代表,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中国社会里的复杂精神状态与艰难求索的心路历程。 21、家族小说 正确答案:从30年代初的家到40年代中期的憩园,巴金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了一系列家庭题材的小说,他侧重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描写,撕开封建家族制度崇尚诗礼、温柔敦厚的虚伪面纱,暴露其吃人本质,并明确揭示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 22、故事新编 正确答案: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23、左联 正确答案: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另外左联文学创作十分繁荣,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24、东北作家群 正确答案: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进行文学创作的群体,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们的创作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河,表达了强烈的反帝抗日救亡意识,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和不屈抗争,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其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展现出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罗烽、舒群、骆宾基、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等。 25、社会剖析小说 正确答案: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