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与修复-北大环境工程系教程.ppt_第1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北大环境工程系教程.ppt_第2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北大环境工程系教程.ppt_第3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北大环境工程系教程.ppt_第4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北大环境工程系教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讲座 土壤污染与修复 源版本 籍国东 环境工程概论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 内容设置 1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2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与转化3污染土壤修复的现场调查与评价4污染土壤修复的可处理性研究5污染土壤典型修复技术及原理6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专题 1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1 1污染土壤的定义1 2土壤污染的特点1 3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1 4土壤污染的类型1 5土壤污染的危害 1 1污染土壤的定义 绝对性 定义 由人类的活动向土壤添加有害化台物 此时土壤即受到了污染 这个定义的关键是存在有可鉴别的人为添加污染物 相对性 定义 以特定的参照数据来加以判断 如以背景值加两倍标准差为临界值 若超过这一数值 即认为该土壤为某元素所污染 综合性 定义 不但要看含量的增加 还要看后果 即加入土壤的物质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 1 1污染土壤的定义 三种定义的出发点虽然不同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认为土壤中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时即构成了污染 综上所述 土壤污染就是指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或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 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 并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1 2土壤污染的特点 1 隐蔽性或潜伏性 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比较直观 严重时通过人的感官即能发现 而土壤污染则往往要通过农作物包括粮食 蔬菜 水果或牧草以及摄食的人或动物的健康状况才能反映出来 从遭受污染到产生恶果有一个相当长的逐步积累过程 具有隐蔽性或潜伏性 日本的第二公害病 痛痛病60年代发生于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直至70年代才基本证实是镉污染土壤所生产的 镉米 所致 2 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土壤一旦遭到污染后极难恢复 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而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降解时间 例如1966年冬至1977年春 沈阳 抚顺污水灌区发生的石油 酚类以及后来张土灌区的镉污染 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毒化 水稻矮化 稻米异味 含镉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 包括施用改良剂 深翻 清灌 客土 选择品种等各种措施 才逐步恢复其部分生产力 付出了大量的劳力和代价 1 2土壤污染的特点 3 后果的严重性 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或潜伏性 以及它的不可逆性或长期性 因而往往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体的健康 研究表明 土壤和粮食的污染与一些地区居民肝肿大之间有着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 污灌引起的污染越严重 人群的肝肿大串越高 一些土壤污染事故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 三氯乙醛的污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 它是由于施用含三氯乙醛的废硫酸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肥料所引起 其中万亩以上的污染事故在山东 河南 河北 辽子 苏北 皖北等地曾多次发生 轻则减产 重则绝收 损失十分惨重 1 2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如正在活动的火山 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后者是土壤污染研究和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对象 而在这些污染源中 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是人们最为关注的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按照所划分的土壤污染源可分为污水灌溉 固体废弃物的利用 农药和化肥 大气沉降物等 1 3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 1 3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 大气沉降 土壤酸化 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等 污水排灌 重金属 多环芳烃等 化肥农药施用 硝酸盐 PCB DDT等 固体废物堆放处置 各种污染物 工业生产 石油 多环芳烃和重金属污染等 交通运输 TCE等 全球物质循环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土壤污染的类型目前并无严格的划分 如从污染物的属性来考虑 一般可分为有机物污染 无机物污染 生物污染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1 有机物污染 石油 有机农药等 2 无机物污染 重金属污染等 3 生物污染 细菌 真菌等 4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核素等 1 4土壤污染的类型 1 影响人体和生物健康 土壤可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2 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可从污染土壤中吸收污染物 从而引起代谢失调 生长发育受阻或导致遗传变异 3 影响生态系统安去 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1 5土壤污染的危害 1 影响人体和生物健康 土壤可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2 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可从污染土壤中吸收污染物 从而引起代谢失调 生长发育受阻或导致遗传变异 3 影响生态系统安去 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1 5土壤污染的危害 2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与转化 2 1污染物生物降解和转化的特点2 2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2 3重金属的微生物转化2 5影响微生物降解和转化的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有机化合物 受到光化学的 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而降解转化 有时转化很快 如葡萄糖之类易代谢的化合物被加到含大量微生物和丰富O2的环境中时 有时降解过程非常缓慢 如贮于黑暗 干燥的埃及法老坟墓中的谷粒 埋在庞贝 意大利古城 因附近火山爆发而被埋 壁画中的有机色素 以及我国的马王塔古尸 楼兰美女 都经过几千年而不腐变 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合降解之故 研究证明 在土壤中 生物降解是主要的机制 而微生物又在生物降解中占首要地位 2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与转化 2 1污染物生物降解和转化的特点 2 1 1有关术语 1 合成化学品 2 异生素 也称作外来化合物 生物异源物质 指由人工合成 异于生物合成的有机物 一般指农药 医药和化工原料 以及石油烃 3 抗生物降解物质 也就是难降解有机物 包括许多异源物质和一些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如腐殖质和木质素等 4 可生物降解性物质 糖类 蛋白质 脂肪和有机酸等 2 1污染物生物降解和转化的特点 5 持久性物质 化学未定性强 难于转化或降解 长期滞留在环境和生物体内 如重金属 PAHs等 6 生物转化 在生物酶的作用下 使污染物的形态 结构发生改变 因而使污染物的毒性加强或减弱 7 生物降解 有机物在生物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