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第八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学科类别:B 让“高效”与“发展”开出并蒂花启东市陈尚义小学 陈华 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立足点是课堂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的更新改革上,目标是要努力变传统的传授和灌输式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主体性原则,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探究能力,要把学习的潜力、空间、时间、快乐都还给学生,使学生敢说、愿说、善说、会说。说到底,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在平等对话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平等对话”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去与作者和文中人物进行情感的沟通,用心灵对话;走出文本去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从而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促成智慧的形成,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1. 生本间的情感沟通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用语言文字叙事言物、表情达意的结晶。学生在阅读后能感知、认识、理解,并从中获精神的满足、美的享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章内在的“情”,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者、作品的共鸣。 记得我在教学燕子一文时,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你们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燕子飞行时很轻。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生:我读出了燕子飞行得很快。 师:你又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生:“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生:我读出了表示燕子飞行时的几个动词:“掠过”、“飞到”、“横掠”、“沾”。 生:我还知道燕子是这样叫的:“唧”。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瞧,短短的一段文字中竟然蕴含着那么丰富的内涵,看来仔细读书是多么的重要。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知不觉地和文本进行了对话,读懂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2. 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确立民主意识,尊重维护学生,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俯下身来,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 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的对话式教学就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例如他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中的一个精彩教学片段: 师:金波写的文章很有营养,像牛肉一样有营养,吃牛肉时嚼一嚼,再嚼嚼,越嚼越有味道,这样吃才嚼透,才能消化,读书就应该这样。给你8分钟,读一句想一句,旁边空白处就是“黄金地段”,在沙滩上走过要留下脚印一串串,读书读过去也要留下字迹一行行。 (师示范读的方法:由“升”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并写下自己的想法。(8分钟后) 师:好,刚才你们嫩生生的小手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如果你有一个鸡蛋,我有一个鸡蛋,我们交换,你会有几个鸡蛋? 生:一个鸡蛋。 师:如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交换,你会有几个想法? 生:两个想法。 师:我们46个同学,每个人有一个想法,交换一下,我们会有几个想法? 生(齐):46个想法。 师:真聪明,谁愿意第一个发言? 生:“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我认为做一片美的叶子:农民伯伯种好地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工人叔叔做好工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师教好学生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 生:我像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爸爸像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爷爷像秋叶变黄,爷爷的爸爸像冬叶飘零,回归九泉之下。 孙老师的课,让学生积极思维,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在平等的对话中,将真切的感受转换成个性化的语言,这样互动,教师与学生就能共同分享双方的思想、经验和共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二、在驰骋想象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驰骋想象,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1.画面想象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教师可利用插图,让学生在画面中想象意境,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如:我在教学雾凇一文时,我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课文插图,然后讨论:你觉得雾凇像什么?学生有的说像银条,有的说像白发老人,有的说像满树梨花,有的说像白纱。我再让学生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学生在想象了雾凇像梨花后,就容易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 2.意境想象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诗人往往在字数有限的诗句中容纳了丰富的内容,或描绘情趣盎然的自然景观,或表达真挚丰富的思想情趣。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意境想象,感悟诗情。 例绝句这首诗以四个独立的景物,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这种淡淡的乡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读读最后一诗,想想这是一艘怎样的船? 生:这是一艘来自东吴的船。 生:不对,这是一艘要去东吴的船。 师:这是一艘来往于东吴和四川的船。诗人的家乡在东吴,如今身在杜甫草堂里,此时诗人看到这艘船会想些什么呢? 生:诗人想坐船回家乡去看看,看看家乡的亲人,看看家乡的山水。 生:诗人想船上是否有来自家乡的朋友或亲人,真想走上去听听家乡话,聊聊家乡事。 师:是啊,此时诗人看到这艘船,不禁勾起了淡淡的乡愁。 3.延伸想象 语文教材中有我们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一段文章,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更深入地领悟文章的意境。如:我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在读到“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时,我让学生同桌两人,一人演小珍珠鸟,一人演它的爸爸或妈妈,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在读到“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我又让学生想象小珍珠鸟梦见了什么。 在课堂上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想象,我相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自信乐观的学生。 三、在说话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个性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表达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达到理解与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适时地设计一些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古诗绝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两句诗,再看看挂图,然后完成这样一个说话练习:“读着这两句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天空 ,柳树 ,活泼可爱的黄鹂 ,一行行队列整齐的白鹭 。这真像一幅充满了诗意的山水画啊!” 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我又设计了这样的说话训练: 师:是啊,樟树一年四季都蓬蓬勃勃。同学们想一想,樟树在一年四季会经历些什么呢? 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吗?(出示:无论 ,樟树总是 。) 生: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炎日的炙烤还是严寒的煎熬,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春意盎然,还是秋高气爽,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在这些说话训练中,学生受到美好情趣的感染,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在拓展延伸中,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一位教育专家指出:“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能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小学语文教学要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 1.课前拓展性阅读 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了解课文的作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课文,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进行适度的拓展性阅读。 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诗歌,整首诗读起来气势磅礴,气壮山河。但是让现在的五年级小学生理解那段历史,理解那段历史背景下的这首诗歌却是不易的。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更好地和大家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我在课前印发了关于长征的资料和一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交流感受。课堂上学生在交流“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有人说长征难在吃不饱,穿不暖,面临饥饿和寒冷的威胁;有人说长征难在过草地、翻雪山时环境恶劣,面临死亡的威胁;还有人说长征难在后有敌人追兵,面临随时都要战争的威胁 我想,如果没有适度的课前拓展性阅读,学生在课堂中就不会碰撞出这样耀眼的思维火花,就不会有这样精彩纷呈的回答。 2.课中拓展性阅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阅读障碍,教师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突破阅读障碍。 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宋庆龄和樟树一样一身正气,让敌人畏惧,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出示了宋庆龄的资料,让学生读了资料后说说:读着这些资料,你想到用哪些词语形容宋庆龄?学生在资料中读到了宋庆龄一身正气、大义凛然、让敌人畏惧。 有了这适时的拓展性阅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 3.课后拓展性阅读 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常常会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眼。 例如在教学完三顾茅庐后,我引导学生读了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放宽了,阅读能力增强了。在教学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我推荐学生读了宋庆龄的故事,让宋庆龄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丰满,更高大了。 适量的课后拓展性阅读,既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 《联想与想象》课件
- 肝性脑病护理指导
- 集体土地搬迁补偿合同8篇
- 生产品质部年终总结
- 液压机理论讲解
- 《祝福》公开课课件
- 三方购房协议书7篇
-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酒店会员卡制度培训大纲
- Unit 1 Lesson 5 I like my school!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语文试题卷】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学情调研(终)
- 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范文
-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讲座
- 2022年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电子教案
- 承包铁塔维护合同模板
- 2023年温州市苍南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职业伦理》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个人出行安全承诺书合同(2篇)
- DB11-T 2021-2022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