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代数(北大版第三版)习题答案III (1).pdf_第1页
高等代数(北大版第三版)习题答案III (1).pdf_第2页
高等代数(北大版第三版)习题答案III (1).pdf_第3页
高等代数(北大版第三版)习题答案III (1).pdf_第4页
高等代数(北大版第三版)习题答案III (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代数(北大版第三版)习题答案III (1).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代数 北大高等代数 北大 第三版 第三版 答案答案 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多项式多项式 第二章第二章 行列式行列式 第三章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 第四章第四章 矩阵矩阵 第五章第五章 二次型二次型 第六章第六章 线性空间线性空间 第七章第七章 线性变换线性变换 第八章第八章 矩阵矩阵 第九章第九章 欧氏空间欧氏空间 第十章第十章 双线性函数与辛空间双线性函数与辛空间 注 注 答案分三部分 该为第该为第三三部分部分 其他请搜索 谢 谢 第九章第九章 欧氏空间欧氏空间 1 设 ij a 是一个n阶正定矩阵 而 21n xxx 21n yyy 在 n R中定义内积 1 证明在这个定义之下 n R成一欧氏空间 2 求单位向量 0 0 1 1 0 1 0 2 1 0 0 n 的度量矩阵 3 具体写出这个空间中的柯西 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 解 1 易见 是 n R上的一个二元实函数 且 1 2 kkkk 3 4 ji jiij yxa 由于 A 是正定矩阵 因此 ji jiij yxa 是正定而次型 从而 0 且仅当 0 时有 0 2 设单位向量 0 0 1 1 0 1 0 2 1 0 0 n 的度量矩阵为 ij bB 则 0 1 0 i jiij b nnnn n n aaa aaa aaa 21 22222 11211 0 1 0 j ij a 2 1 nji 因此有B A 4 由定义 知 ji jiij yxa ijij i j a x x ijij i j a y y 故柯西 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为 2 在 4 R中 求 之间 内积按通常定义 设 1 2 3 1 2 1 2 2 1 2 3 2 2 1 1 5 1 3 3 2 1 1 1 0 1 2 3 解 1 由定义 得 012 1 32112 所以 2 2 因为 1813521231 1833222211 3633221133 2 2 3618 18 cos 所以 4 3 同理可得 3 17 3 77 3 cos ijijijijijij i ji ji j a x ya x xa y y 所以 77 3 cos 1 3 d 通常为 的距离 证明 ddd 证 由距离的定义及三角不等式可得 d dd 4 在 R 4 中求一单位向量与 3 1 1 2 1 1 1 1 1 1 1 1 正交 解 设 4321 xxxx 与三个已知向量分别正交 得方程组 032 0 0 4321 4321 4321 xxxx xxxx xxxx 因为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A 的秩为 3 所以可令 x3 0 41 4213 xxx 即 3 1 0 4 再将其单位化 则 3 1 0 4 26 11 a 即为所求 5 设 n 21 是欧氏空间 V 的一组基 证明 1 如果V 使 2 10 ni i 那么0 2 如果V 21 使对任一V 有 21 那么 21 证 1 因为 n 21 为欧氏空间 V 的一组基 且对V 有 n i 2 10 所以可设 nn kkk 2211 且有 nn nn kkk kkk 2211 2211 即证0 2 由题设 对任一V 总有 211 特别对基 i 也有 ii 211 或者 ni i 2 10 21 再由 1 可得0 21 即证 21 6 设 3 2 1 是三维欧氏空间中一组标准正交基 证明 3213 3212 3211 22 3 1 22 3 1 22 3 1 也是一组标准正交基 证 因为 32132121 22 22 9 1 332211 2 22 2 9 1 0 2 2 4 9 1 同理可得 0 3231 另一方面 32132111 22 22 9 1 332211 4 4 9 1 1 144 9 1 同理可得 1 3322 即证 321 也是三维欧氏空间中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7 设 54321 也是五维欧氏V空间中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3221 LV 其中 511 4212 3213 2 求 1 V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解 首先证明 321 线性无关 事实上 由 001 010 100 110 211 54321321 其中 001 010 100 110 211 A的秩为 3 所以 321 线性无关 将正交化 可得 5111 11 22 22 5421 2 1 2 1 单位化 有 2 2 511 22 10 10 54212 2 1 53213 则 321 为 1 V 的标准正交基 8 求齐次线性方程组 0 032 5321 54321 xxxx xxxxx 的解空间 作为 5 R的子空间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解 由 3215 32154 23 xxxx xxxxx 可得基础解系为 1 5 0 0 1 1 1 4 0 1 0 2 1 4 1 0 0 3 它就是所求解空间的一组基 将其正交化 可得 1 5 0 0 1 11 2 1 0 9 7 9 1 1 11 12 22 2 1 15 6 7 15 1 2 22 23 1 11 13 33 再将 321 单位化 可得 1 5 0 0 1 33 1 1 2 1 0 9 7 153 1 2 2 1 15 6 7 353 1 3 则 321 就是所求解空间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9 在 R X 4 中定义内积为 f g dxxgxf 1 1 求 R X 4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由基 1 32 出发作正交化 解 取 R X 4的一组基为 1 3 4 2 321 xxx 将其正交化 可得1 11 x 1 11 12 22 其中 01 1 112 dxx 又因为 3 2 2 1 12213 dxx 211 1 111 dx 0 2 1 123 xdxx 所以 3 1 2 2 22 23 1 11 13 33 x 同理可得xx 5 3 3 3 33 34 2 22 24 1 11 14 44 再将 4321 单位化 即得 2 21 1 1 1 x2 61 2 2 2 13 4 10 2 3 x 35 4 14 3 4 xx 则 4321 即为所求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10 设 V 是一 n 维欧氏空间 0 是 V 中一固定向量 1 证明 V 0 1 Vxaxx 是 V 的一个子空间 2 证明 V1的维数等于 n 1 证 1 由于 0 0 1 V 因而 V1非空 下面证明 V1对两种运算封闭 事实上 任取 121 Vxx 则有 0 21 xx 于是又有 0 2121 xxxx 所以 121 xxV 另一方面 也有 0 11 xkkx 即 11 kxV 故 V1是 V 的 一个子空间 2 因为0 是线性无关的 可将其扩充为 V 的一组正交基 2 n 且 0 i 3 2ni 1 2 3 i V in 下面只要证明 对任意的 1 V 可以由 n 32 线性表出 则 1 V的维数就是1 n 事实上 对任意的 1 V 都有V 于是有线性关系 nn kkk 221 且 221 nn kkk 但有假设知 2 1 0 ni i 所以0 1 k 又因为0 故0 1 k 从而有 nn kk 22 再由 的任意性 即证 11 1 证明 欧氏空间中不同基的度量矩阵是合同的 2 利用上述结果证明 任一欧氏空间都存在标准正交基 证 1 设 n 21 与 n 21 是欧氏空间V的两组不同基 它们对应的度量矩阵 分别是 ij aA 和 ij bB 另外 设 n 21 到 n 21 的过渡矩阵为 ij cC 即 nnnnnn nn ccc ccc 2211 12121111 1111nnjjnniijiij ccccb n k nnjjkki ccc 1 11 n k n s sksjkic c 11 n k n s kssikic c 11 另一方面 令 ijij eDCACCdACD 则 D 的元素为 n k kskiis cd 1 故ACC 的元素 n s n n ijsjkski n s sjisij njibcccde 111 2 1 即证BACC 再由 2121nn 皆为 V 的基 所以 C 非退化 从而 B 与 A 合同 2 在欧氏空间 V 中 任取一组基 n 21 它的度量矩阵为 ij aA 其中 ijij 且度量矩阵 A 是正定的 又因为正定矩阵与单位矩阵合同 即ACCE 于是只要 C nn 2121 则由上面 1 可知基 n 21 的度量矩阵为 E 这就是说 n 21 就是所求的 标准正交基 12 设 n 21 是n维 欧 氏 空 间V中 的 一 组 向 量 而 11121 21222 12 m m mmmm 证明 当且仅当0 时 m 21 线性无关 证 设有线性关系 0 2211 mm kkk 将其分别与 i 取内积 可得方程组 2 1 0 2211 mikkk mimii 由于上述方程组仅有零解的充要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不等于 0 即证 13 证明 上三角的正交矩阵必为对角矩阵 且对角线上元素为 1 或 1 证 设 nn n n a aa aqa A 222 11211 为上三角矩阵 则 nn n n b bb bbb A 222 11211 1 也是上三 角矩阵 由于 A 是正交阵 所以 1 AA 即 nn n n nnnn b bb bbb aaa aa a A 222 11211 21 2212 11 所以 0jiaij 因而 nn a a a A 22 11 为对角阵 再由 EAA 知1 2 ii a 即证1 ii a或 1 14 1 设 A 为一个 n 阶矩阵 且0 A 证明 A 可以分解成 A QT 其中 Q 是正交矩阵 T 是一上三角矩阵 nn n n t tt ttt T 222 11211 且 2 1 0nitii 并证明这个分解是唯一的 2 设 A 是 n 阶正交矩阵 证明存在一上三角矩阵 T 使 TTA 证 1 设 A 的 n 个列向量是 21n aaa 由于0A 因此 n aaa 21 是线性无关的 从 而它们也是 V 的一组基 将其正交单位化 可得一组标准正交基为 n n n n nn n n 1 1 1 1 1 1 1 1 2 2 12 2 2 1 1 1 其中 111 11222 11 nnnnnn nnnnnn ttt tt t 2211 2221122 1111 其中 2 1 0nit iii 即 nn n n nn t tt ttt A 222 11211 2121 令 nn n t tt T 111 则 T 是上三角矩阵 且主对角线元素0 ii t 另一方面 由于 i 是 n 维列向量 不妨记为 2 1 2 1 ni b b b ni i i i 且令 21 1 111 n nnn n bb bb Q 则有QTA 由于 n 21 是一组标准正交基 故Q是正交矩阵 再证唯一性 设QTTQA 11 是两种分解 其中 1 QQ是正交矩阵 1 TT是主对角线元素 大于零的上三角阵 则 1 1 1 1 TTQQ 由于 1 1 1 1 TTQQ从而是正交矩阵也是正交矩阵 且 1 1 TT为上三角阵 因此 1 1 TT是主对角线元为 1 或 1 的对角阵 但是 1 TT与的主对角 线元大于零 所以 1 1 TT的主对角线元只能是 1 故ETT 1 1 即证TT 1 进而有 1 QQ 从而分解是唯一的 2 因为A是正定的 所以A与E合同 即存在可逆阵C使CCA 再由 1 知QTC 其 中Q是正交矩阵T为三角阵 所以TTQTQTA 15 设 是欧氏空间中一单位向量 定义 2 A 证明 1 A是正交变换 这样的正交变换称为镜面反射 2 A是第二类的 3 如果n维欧氏空间中正交变换A以 1 作为一个特征值 且属于特征值 1 的特征子空间 1 V的维数为1 n 那么A是镜面反射 证 1 有 2 212121 kkkkkkA AkAkkkkk 212121 2 2 所以A是线性变换 又因为 2 2 AA 4 2 2 注意到1 故 AA 此即A是正交变换 2 由于 是单位向量 将它扩充成欧氏空间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n 2 则 3 2 2 2 niA A iiii 即 1 1 1 22 nn A 所以A是第二类的 3 A的特征值有n个 由已知A有1 n个特征值为 1 另一个不妨设为 0 则存在 一组基 n 21 使 1 1 0 2121 nn A 因为A是正交变换 所以 11 2 01111 AA 但0 0 所以1 0 于是 3 2 0 3 2 1 11 ni niAA ii 现令 1 1 1 则 是单位向量 且与 n 2 正交 则 n 2 为欧氏空间 V 的 一组基 又因为 nn kkk AAA 221 1 1 1 1 1 1 11 1 nnnn kkkAkAkAkA 221221 1221 kkkk nn 所以 nn kkk 221 2 即证 16 证明 反对称实数矩阵的特征值是零或纯虚数 证 设 是属于特征值 的特征向量 即 A 则 AAAAA 于是 令abi 可得0 a 即证bi 17 求正交矩阵T使ATT 成对角形 其中A为 1 020 212 022 2 542 452 222 3 0041 0014 4100 1400 4 1333 3133 3313 3331 5 1111 1111 1111 1111 解 1 由 241 20 212 022 AE 可得 A 的特征值为2 4 1 321 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2 2 1 1 2 2 2 1 2 321 将其正交单位化 可得标准正交基为 3 2 3 1 3 2 1 3 1 3 2 3 2 2 3 2 3 2 3 1 3 故所求正交矩阵为 212 221 122 3 1 T且 2 4 1 AT T 2 由 101 542 452 222 2 AE 可得 A 的特征值为10 1 321 10 3 的特征向量为 1 2 1 1 12 1 的特征向量为 0 1 2 2 1 1 2 3 正交化 可得 1 5 4 5 2 0 1 2 2 2 1 321 再单位化 有 5 4 2 53 1 0 1 2 5 1 2 2 1 3 1 321 于是所求正交矩阵为 53 5 0 3 2 53 4 5 1 3 2 53 2 5 2 3 1 T且 1 1 10 ATT 3 由 3355 041 014 410 140 AE 可得 A 的特征值为3 3 5 5 4321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1 1 1 1 1 1 1 1 21 1 1 1 1 1 1 1 1 43 将其正交单位化 可得标准正交基为 1 1 1 1 2 1 1 1 1 1 2 1 21 1 1 1 1 1 1 1 1 2 1 43 故所求正交矩阵为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T且 3 3 5 5 AT T 4 由 84 1333 3133 3313 3331 3 AE 可得 A 的特征值为4 8 4321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0 0 1 1 1 1 1 1 21 1 0 0 1 0 1 0 1 43 正交化后得 0 0 1 1 11 1 1 21 1 3 1 3 1 3 1 0 1 2 1 2 1 43 再单位化 可得 0 0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1 32 3 32 1 32 1 32 1 0 6 2 6 1 6 1 43 故所求正交矩阵为 32 3 00 2 1 32 1 6 2 0 2 1 32 1 6 1 2 1 2 1 32 1 6 1 2 1 2 1 T且 4 4 4 8 AT T 5 由 4 1111 1111 1111 1111 3 AE 可得A的特征值为0 4 4321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0 0 1 1 1 1 1 1 21 1 0 0 1 0 1 0 1 43 将其正交化 可得 0 0 1 1 1 1 1 1 21 1 3 1 3 1 3 1 0 1 2 1 2 1 43 再单位化后 有 0 0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1 32 3 32 1 32 1 32 1 0 6 2 6 1 6 1 43 故所求正交矩阵为 32 3 00 2 1 32 1 6 2 0 2 1 32 1 6 1 2 1 2 1 32 1 6 1 2 1 2 1 T且 0 0 0 8 AT T 18 用正交线性替换化下列二次型为标准形 1 3221 2 3 2 2 2 1 4432xxxxxxx 2 323121 2 3 2 2 2 1 84422xxxxxxxx 3 4321 22xxxx 4 434232413121 2 4 2 3 2 2 2 1 264462xxxxxxxxxxxxxxxx 解 1 设原二次型对应的矩阵为 A 则 320 222 021 A 且 A 的特征多项式为 5 1 2 AE 特征值为 5 1 2 321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1 2 2 2 1 2 21 2 2 1 3 单位化后 有 2 2 1 3 1 1 2 2 3 1 2 1 2 3 1 321 令 X TY 其中 212 221 122 3 1 T 则 2 3 2 2 2 1 52 yyyAXX 2 原二次型对应的矩阵为 242 422 221 A 且 A 的特征多项式为 2 2 7 AE 特征值为 2 7 321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1 0 2 0 1 2 2 2 1 321 正交化 可得 1 5 4 5 2 0 1 2 2 2 1 321 再单位化 有 53 5 53 4 53 2 0 5 1 5 2 3 2 3 2 3 1 321 令 X TY 其中 53 5 0 3 2 53 4 5 1 3 2 53 2 5 2 3 1 T 则 2 3 2 2 2 1 227yyyAXX 3 原二次型对应的矩阵为 0100 1000 0001 0010 A 且 A 的特征多项式为 22 1 1 AE 特征值为 1 1 4321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1 1 0 0 0 0 1 1 21 1 1 0 0 0 0 1 1 43 标准正交基为 1 1 0 0 2 1 0 0 1 1 2 1 2 1 1 0 0 0 0 1 1 2 1 43 令 X TY 其中 1010 1010 0101 0101 2 1 T 则 2 4 2 3 2 2 2 1 yyyyAXX 4 原二次型对应的矩阵为 1132 1123 3211 2311 A 且 A 的特征多项式为 7 3 1 1 AE 特征值为 3 1 7 1 4321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1 1 1 1 1 1 1 1 21 1 1 1 1 1 1 1 1 43 标准正交基为 1 1 1 1 2 1 1 1 1 1 2 1 21 1 1 1 1 2 1 1 1 1 1 2 1 43 令 X XY 其中 1111 1111 1111 1111 2 1 T 故 2 4 2 3 2 2 2 1 37yyyyAXX 19 设 A 是 n 级实对称矩阵 证明 A 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的特征多项式的根全大于零 证明 二次型AXX 经过正交变换 X TY 可使 22 22 2 11 n ny yyAXX 其中 n 21 为 A 的特征根 由于 A 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上式右端的二次型为正 定 而后者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 1 2 iin 即证 20 设 A 是 n 级实矩阵 证明 存在正交矩阵 T 使ATT 为三角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的 特征多项式的根是实的 证明 为确定起见 这里三角矩阵不妨设为上三角矩阵 先证必要性 设 nn n n c cc ccc ATT 222 11211 其中 T A 均为实矩阵 从而 ij c都是实数 又因为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 所以 2211 222 11211 1 nn nn n n ccc c cc ccc ATTEAE 从而 A 的 n 个特征根 nn ccc 1211 均为实数 再证充分性 设 s 21 为 A 的所有不同的实特征根 则 A 与某一若尔当形矩阵 J 相似 即存在可逆实矩阵 0 P 使 JAPP 0 1 0 其中 S J J J 1 而 2 1 1 1 1 siJ i i i i i 由于 i 都是实数 所以 J 为上三角实矩阵 另一方面 矩阵 0 P可以分解为 000 STP 其中 0 T是正交矩阵 0 S为上三角矩阵 于是 JSATTSAPP 00 1 0 1 00 1 0 即 1 000 1 0 JSSATT 由于 1 00 SJS都是上三角矩阵 因而它们的乘积也为上三角矩阵 即证充分性 21 设 A B 都是上三角实对称矩阵 证明 存在正交矩阵 T 使BATT 1 的充分必要 条件是 A B 的特征多项式的根全部相同 证明 必要性是显然的 因为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值 现证充分性 设 n 21 是 A 的特征根 则它们也是 B 的特征根 于是存在正交 矩阵 X 和 Y 使 BYYAXX 1 4 1 1 所以 YX 1 AXY 1 B 令 T XY 1 则 T 也是正交矩阵 从而 T 1 AT B 即 证 22 设 A 是 n 级实对称矩阵 且 A 2 A 证明 存在正交矩阵 T 使得 T 1 AT 0 0 1 1 1 证 设 是 A 的任一特征值 是属于 的特征向量 则 A A 2 A A 2 由于 A 2 A 2 2 0 又因为0 所以 2 0 即得 1 0 2 1 换句话说 A 的特征值不是 1 就是 0 故存在正交矩阵 T 使 T 1 AT 0 0 1 1 1 上式中 对角线元素中 1 的个数为 A 的特征值 1 的个数 0 的个数是 A 的特征值 0 的个数 23 证明 如果 是 n 维欧氏空间的一个正交变换 那么 的不变子空间的正交补也是的 不变子空间 证 设 W 是 的任意一个不变子空间 现证 W 也是 的不变子空间 任取 W 下证 W 取 1 2 m是 W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再扩 充成 V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为 1 2 m 1 m n 则 W L 1 2 m W L 1 m n 因为 是正交变换 所以 1 2 n也是一组标准正交基 由于 W 是 子空间 1 2 m W 且为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于是 1 m n W 所以 k 1 m 1 m kn n W 24 欧氏空间 V 中的线性变换 称为反对称的 如果对任意 V 有 证明 1 为反对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在一组标准正交基下的矩阵 为反对称的 2 如果 V1是反对称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 则 V1 也是 证 1 必要性 设 是反对称的 1 2 n是一组标准正交基 则 i k1 i 1 k 2i 2 kin n I 1 2 n i j k ij j i kji 由反对称知 i j i j k ij kji 从而 2 1 0 nji jik ji k ji ij 时当 时当 故 1 2 n 1 2 n 0 0 0 21 212 112 nn n n kk kk kk 1 2 n 充分性 设 在标准正交基 1 2 下的矩阵为 有已知 有 i j i j 对任意 V 设 1 a 1nn a 1 b nn b 则 nnnn bbAaAa 1111 ji jiji AAba 同理 ji jiji AbaA 故 所以 是反对称的 2 任取 V1 可证 V1 即 V 1 事实上 任取 V1 由于 V1是 子空间 因此 1 V 而 V1 故 0 再由题设 是反对称的 知 0 由 的任意性 即证 V 1 从而 V1 也是 A 子空间 25 证明 向量 V1是向量 在子空间 V 1 上的内射影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对任意 1 V 有 证 必要性 设 V1是 在 V 1 上的内射影 则 1 V 111 VVV 于是 有 1111 1 1 VV 充分性 设 那么是的内射影 由 必要性的证明知另一方面 由充分性假设 又有所以 11 11 111111 因为 1 11 1 0 由于 因此 从而换句话说 就是在上的内射影 26 设的两个子空间 证明 是欧氏空间VVV 21 2121 2121 VVVV VVVV 12121 1211 2121212 121212 121212 121 0 VVVVV VVVV VVVVVVV VVVVVV VVVV VVVV 证先证第一式设 即 对任意 有 于是 所以 同理可证从而 故 其次 任取 那么且即 任取 则 所以由 的任意性 有 2 从而 12121212 VVVVVVVV 即证得 再证第二式 用得换换 2211 VVVV 212121 VVVVVV 所以 2121 VVVV 27 求下列方程的最小二乘解 150 135 1 168 193 0 180 161 0 189 139 0 yx yx yx yx 用 到子空间距离最短的线是垂线 的语言表达出上面方程的最小二乘解的几何意义 由此 列出方程并求解 用三位有效数字计算 解 令 1 1 1 1 50 135 1 68 193 0 80 161 0 89 139 0 21 B y x XaaA yx yx yx yx yaxaAXY 50 135 1 68 193 0 80 161 0 89 139 0 21 那么 到子空间距离最短的线是垂线 的意思就是 2 12 YBL a aBY 的值最小 因而最小二乘解的几何意义是在中求 的内射影 令 C B Y 由最小二乘法可得BAAXA 其中 884 114225 5 4225 52121 3 50 135 1 68 193 0 80 161 0 89 139 0 50 168 180 189 1 35 193 061 039 0 A A 87 6 28 3 1 1 1 1 50 168 180 189 1 35 193 061 039 0 B A 即 87 6884 114225 5 28 34225 52121 3 yx yx 解之得 49 0 20 0 y x 三 补充题参考三 补充题参考解解答答 1 证明 正交矩阵的实特征根为1 证 设 A 正交矩阵 A 是任一实特征值是 是 A 的对应于特征值 的特征向量 则 A 于是 2 AA 注意到 11 0 2 为实数 即证 又因为因而有 2 证明 奇数维欧氏空间中的旋转一定以 1 作为它的一个特征值 证 因为 A 是正交矩阵 fAnA的特征多项式为为奇数 设且 1 AE 则f AEAEAEAAAAAE n 11 f 1 即f 10 1EAA 故 是 的特征值 3 证明 第二类正交变换一定以 1 作为它的一个特征值 证 当 则的特征多项式为时 设 1AEfAA f 111 fAEAAEAEAAAE 即 f 10 1EAA 故是 的特征值 4 设有即对于保持内积不变如果证明的一个变换是欧氏空间 VV 那么它一定是线性的 因而它是正交变换 证 因为 2 2 2 2 2 2 2 2 2 0 2 2 2 所以 0 故 又因为 2 2 2 kkkkk kkkkkkkk 0 2 222 kkk 所以 kk 即证 是线性变换由题设知保持内积不变 从而是正交变换 5 21 m 和证明存在一量组维欧氏空间中的两个向是 21 n m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使个正交变换mi ii 2 1 mji jiji 2 1 证 下证充分性 设若记 为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 2121rm rrr r 1 111 则有 知再由充分性假设 0 jiji 0 1 111 rrr r 于是 1 2 线性无关 r 另一方面 因 无关组都可以由它的极大线性中的任一向量mi im 2 1 21 线性表出 即 r 21 mikkk rri 2 1 2211 于是 在 12 1 2 miijij im 中任取由 即知 0 22112211 rrirri kkkkkk 从而 1 t r t ti k 即证 1212 r m 是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 再将且可得单位正交的向量组正交单位化 2121rr 且对角线元素都是正实为上三角矩阵其中 2121 TT rr 于是只要令数 T rr 2121 则由充分性假设 量组 也是一个单位正交的向 知 rjiji 21 组分别将单位正交的向量的维欧氏空间扩充为 和 Vn rr 2121 两组标准正交基 n 21 和 2 1n 则存在可逆线性变换 使 2 1 ni ii 且 21r T 21n 21r T nr 2121 21n 即 ii I 1 2 r 于是 2 1 mi i 由 r i tti 1 有 r i tti 1 故 ri 2211r rn 2211 i I 1 2 m 即证 6 是 n 级实对称矩阵 且 2 证明 存在正交矩阵 T 使得 r r 0 0 1 证 证法 1 因为 A 是 n 级实对称矩阵 所以存在 n 级矩阵Q 使 21 1 n diagQQ 其中 n 21 为 的 n 个特征值 重根按重数列出 于是 22 2 2 1 2121 1121 n nn diag diagdiagAQAQQQQAQ 又因为 2 所以 22 2 2 1 211 n diagQAQEQQ 因此有 i 1 I 1 2 n 不妨设 i 1 的重数为 r 则1 i 的重数为 n r 只要将 1 i 集中排列在前面 则有正交矩阵 T 使 rn r 0 0 1 证法 2 因为 n 级实对称矩阵 且 2 E 若令 g x 1 2 则 g x 为 A 的零多项式 且它无重根 故 A 相似于对角矩阵 设 为 A 的任一特征 值 则1 不妨设1 i 的重数为 n r 只要 将1 i 集中排列在前 面 则有正交矩阵 使 rn r 0 0 1 7 设 f n 21 AXX 是一实二次型 n 21 是 A 的特征多项式的根 且 n 21 证明 对任意一个 X n R 有 1n 证 存在正交矩阵 Q 使 21 n diagQQ 其中 n 21 为 的n个特征值 作正交变换 QY则实二次型可化为 22 22 2 11 21 nnn yyyAQYQYAXXxxxf 由题设有 n 2 于是 Y nnnn YyyyAXXyyyYY 22 2 2 1 22 2 2 11 1 且 YYQYQYXX 故 XXAXXXX n 1 8 设二次型 21n xxxf 对应的矩阵为A 是A的特征多项式的根 证明 存在 n R中的非零向量 21 n xxx 使的 f 21n xxx 22 2 2 1 n xxx 证 设 是矩阵 A 的特征值 则存在非零向量 使 其中 21 n xxx 于是有 f 21 n xxx 22 2 2 1 n xxx 即证 9 1 设 是欧氏空间中两个不同的单位向量 证明存在一镜面反射 使 2 证明 n 维欧氏空间中任一正交变换都可以表成一系列镜面反射的乘积 证 1 记 n 维欧氏空间为 V 当 为欧氏空间为 V 的单位向量时 由 2 VA 所确定的正交变换 A 是一个镜面反射 代入单位向量 有 2 A 若记 2 则 2 因为 是欧氏空间中两个不同的 单位向量 所以0 故可解得 2 其中 1 2 1 2 即 1 2 1 2 于是只要取 12 就有 1 即 为欧氏空间V中的单位向量 从而 是一个镜面反射 且 2 2 设 是维欧氏空间V的任一正交变换 取V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1 2 n 则 1 1 2 2 n n 也是V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此时 若 nn 2211 则A是一个恒等变换 只要作镜面反射 2 111 VA 则有 3 2 1111 njAA jj 且 11A AA 结论成立 若 n 21 与 n 21 不全相同 不妨设 11 则 11 为两个不同的单位向量 由1 知 存 在 镜 面 反 射 1 A 使 111 A 令 3 2 1 njA jj 若 3 2 nj jj 则 1 AA 结论成立 否则可设 22 再作镜面反射 2 2 VA 其 中 1 2 22 22 则 22 A且 112 A 如此继续下去 设 n A n A n A n s 21221211 21 则 121 AAAAA ss 其中 2 1 sjAj 都是镜面反射 即证 10 设BA 是两个nn 实对称矩阵 且B是正定矩阵 证明 存在一个nn 实可逆矩阵T使 ATT 与BTT 同时为对角形 证 因为B是正定矩阵 所以存在一个n阶实对称矩阵C 使 EBCC 其中E为n阶单 位矩阵 又因为ACC 还是n阶实对称矩阵 所以也存在一个n阶正交矩阵Q 使 21n diagQACCQ 其中 n 21 为ACC 的特征值 于是 只要令 CQT 就有 21n diagQACCQATT 且 EQQQBCCQBTT 即证 11 证明 酉空间中两组标准正交基的过渡矩阵是酉矩阵 证 设 n 1 与 n 21 分别为酉空间V中两组标准正交基 且 A aa aa n nnn n nn 1 21 1 111 2121 则 ji ji jiji 0 1 于是 2211221111nnjjjnniiinjniji aaaaaaaaaa ji ji ji 0 1 即 所以过渡矩阵 是酉矩阵 12 酉矩阵的特征值根的模为 1 证 因为酉矩阵 A 对应的变换是酉变换 设 的任一特征值是 是 的对应于 的 特征向量 则 注意到 0 因而有 1 即1 13 设 A 是一个 n 级可逆复矩阵 证明 可以分解成 A UT 其中 U 是酉矩阵 T 是一个上三角矩阵 T nn n n t tt ttt 00 0 222 11211 其中对角元素 2 1 nitii 都是正实数 并证明这中分解是唯一的 证 设 A 21n 其中 n 21 为 A 的列向量 则由 A 可逆知向 量组 n 21 线性无关 由施密特正交化方法 可得 1 1 11 112 22 11 n i i ii in nn 其中 2 1 ni i 单位化 可得 2 1 1 ni i i i 则 n 21 是一组正交基 从而 U n 21 为又酉矩阵 且可解得 UT t tt ttt nn n n nn 222 11211 2121 其中 T 为上三角矩阵 且 2 1 0nit iii 为正实数 再证分解的唯一性 设还有酉矩阵 1 U及对角线元素都是正实数的上三角形矩阵 1 T 使得 11T UA 则 11T UUTA 于是 1 11 1 TTUUB既是一个酉矩阵 又是一个上三 角形矩阵 从而B是对角矩阵 但B的对角线元素都是正实数 即 2 1 0 21 nibbbbdiagB in 再由B是酉矩阵 知B是单位矩阵 故 11 TTUU 即证 14 证明 埃尔米特矩阵的特征值是实数 并且它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 证 设 是埃尔米特矩阵A的任一特征值 是A的对应于 的特征向量 则有 AAA 于是 AA 因此有 AAA 即 0 但0 故 即证 为实数 另外 是A的任意两个不 同的特征值 分别为A的对应于 和 的特征向量 则有 AA 由 于 AA 因此 AA 但 故 0 即证A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 第十章第十章 双线性函数与辛空间双线性函数与辛空间 1 设 V 是数域 P 上的一个三维线性空间 1 2 3是它的一组基 f 是 V 上的 一个线性函数 已知 f 1 3 1 f 2 2 3 1 f 1 2 3 求 f X1 1 X2 2 X3 3 解 因为 f 是 V 上线性函数 所以有 f 1 f 3 1 f 2 2 f 3 1 f 1 f 2 3 解此方程组可得 f 1 4 f 2 7 f 3 3 于是 f X1 1 X2 2 X3 3 X1 f 1 X2 f 2 X3 f 3 4 X1 7 X2 3 X3 2 设 V 及 1 2 3同上题 试找出一个线性函数 f 使 f 1 3 f 2 2 3 0 f 1 2 1 解 设 f 为所求 V 上的线性函数 则由题设有 f 1 f 3 0 f 2 2 f 3 0 f 1 f 2 1 解此方程组可得 f 1 1 f 2 2 f 3 1 于是 a V 当 a 在 V 的给定基 1 2 3下的坐标表示为 a X1 1 X2 2 X3 3时 就有 f a f X1 1 X2 2 X3 3 X1 f 1 X2 f 2 X3 f 3 X1 2 X2 X3 3 设 1 2 3是线性空间 V 的一组基 f1 f2 f3 是它的对偶基 令 1 1 3 2 1 2 3 3 2 3 试证 1 2 3 是 V 的一组基 并求它的对偶基 证 设 1 2 3 1 2 3 A 由已知 得 A 110 011 1 11 因为A 0 所以 1 2 3 是 V 的一组基 设 g1 g2 g3 是 1 2 3 得对偶基 则 g1 g2 g3 f1 f2 f3 A 1 f1 f2 f3 011 112 111 因此 g1 f2 f3 g2 f1 f2 f3 g3 f1 2f2 f3 4 设 V 是一个线性空间 f1 f2 fs 是 V 中非零向量 试证 V 使 fi 0 i 1 2 s 证 对 s 采用数学归纳法 当 s 1 时 f1 0 所以 V 使 fi 0 即当 s 1 时命题成立 假设当 s k 时命题成立 即 V 使 fi i 0 i 1 2 k 下面证明 s k 1 时命题成立 若 f 1k 0 则命题成立 若 f 1k 0 则由 f 1k 0 知 一定 V 使 f 1k b 设 fi di i 1 2 k 于是总可取数 c 0 使 ai cdi 0 i 1 2 k 令c 则 V 且 fi ai cdi 0 i 1 2 k f 1k cb 0 即证 5 设 1 2 s 是线性空间 V 中得非零向量 试证 fi i 0 i 1 2 s 证 因为 V 是数域 P 上得一个线性空间 V 是其对偶空间 若取定 V 中得一个非零向量 则可定义 V 的一个线性函数 如下 f f f V 且 是 V 的对偶空间 V 中的一个元素 于是 V 到其对偶空间的对偶空间 V 的 映射 是一个同构映射 又因为 1 2 s 是 V 中的非零向量 所以 1 2 s 对偶空间 V 的对偶空间 V 中的非零向量 从而由上题知 f V 使 f i i f 0 i 1 2 s 即证 6 设 V P x 3 对 P x C0 C1x C2x 2 V 定义 f1 p x 1 0 p x dx f2 p x 2 0 p x dx f3 p x 1 0 p x dx 试证 f1 f2 f3都是 V 上线性函数 并找出 V 的一组基 p1 x p2 x p3 x 使 f1 f2 f3是它的对偶基 证 先证是 V 上线性函数 即 f1 V 对 g x h x V k P 由定义有 f1 g x h x 1 0 g xh x dx 1 0 g x dx 1 0 h x dx f1 g x f1 h x f1 kg x 1 0 kg x dx k 1 0 g x dx k f1 g x 即证 f1 同理可证 f2 f3 V 再设 p1 x p2 x p3 x 为 V 的一组基 且 f1 f2 f3是它的对偶基 若记 P1 x C0 C1x C2x 2 则由定义可得 f1 p x 1 0 p x dx C0 1 2 C1 1 3 C2 1 f2 p x 2 0 p x dx 2C0 2C1 8 3 C2 0 f3 p x 1 0 p x dx C0 1 2 C1 1 3 C2 0 解此方程组得 C0 C1 1 C2 3 2 故 P1 x 1 x 3 2 x 2 同理可得 p2 x 1 6 1 2 x 2 p3 x 1 3 x 1 2 x 2 7 设 V 是个 n 维线性空间 它得内积为 对 V 中确定得向量 定义 V 上的 一个函数 1 证明 是 V 上的线性函数 2 证明 V 到 V 的映射是 V 到 V 的一个同构映射 在这个同构下 欧氏空间可看成 自身的对偶空间 3 证 1 先证明 是 V 上的线性函数 即 V 对 1 2 V k P 由定义有 1 2 1 2 1 2 1 2 k 1 k 1 k 1 k 1 故 是 V 上的线性函数 2 设 1 2 n是 V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且对 V 由定义 i i i 1 2 n 知 i j i j 1 0 ij ij 于是 1 2 n 是 1 2 n的对偶基 从而 V 到 V 的映射是 V 与 V 中两基间的一个双射因此它也是 V 到 V 的一个同构映射 8 设A是数域 P 上 N 维线性空间 V 得一个线性变换 1 证明 对 V 上现行函数 f fA仍是 V 上的线性函数 2 定义 V 到自身的映射为 f fA证明A 是 V 上的线性变换 3 设 1 2 n是 V 的一组基 f1 f2 fn是它的对偶基 并设A在 1 2 n的矩阵为 A 证明 A 在 f1 f2 fn下的矩阵为 A 证 1 对 V 由定义知 fA f A 是数域 P 中唯一确定的元 所 以 fA是 V 到 P 的一个映射 又因为 V k P 有 fA f A f A A fA fA fA k f A k f k A k f A k fA 所以 fA是 V 上线性函数 2 对 f V 有A f fA V 故A 是 V 上的线性变换 3 由题设知 A 1 2 n 1 2 n A 设A f1 f2 fn f1 f2 fn B 其中 A aij n n B bij n n 且 f1 f2 fn是 1 2 n的对偶基 于是 f j A A f j 所以 aji bij i j 1 2 n 即证A 在 f1 f2 fn 下的矩阵为 B A 9 设 V 是数域 P 上的一个线性空间 f1 f2 fn是 V 上的 n 个线性函数 1 证明 下列集合 W V fi 0 1 i n 是 V 的一个子空间 W 成为线性函数 f1 f2 fn的零化子空间 2 证明 V 的任一子空间皆为某些线性函数的零化子空间 证 1 因为 f1 f2 fn是 V 上的 n 个线性函数 所以 f V 1 i n 且 fi 0 0 i 1 2 n 因而 0 W 即证 W 非空 又因为 V P 有 fi fi fi 0 i 1 2 n fi fi 0 所以 W W 即证 W 是 V 的一个子空间 2 设 W1是 V 的任一子空间 且 dim W1 m 则当 m n 时 只要取 f 为 V 的零函数 就有 W1 V V f 0 所以 W1是 f 的零化子空间 当m 2 f 是 V 上的一个对称双线性函数 1 证明 V 中有非零向量 使 f 0 2 如果 f 是非退化的 则必有线性无关的向量 满足 f 1 f f 0 证 1 设 1 2 n为复数域上 N 维线性空间 V 的一组基 f 是 V 上的对称双 线性函数 则 f 关于基 1 2 n的度量矩阵 A 为对称矩阵 于是 存在非退 化的矩阵 T 使 T AT 0 00 r E B 若令 1 2 3 n 1 2 n T 则 1 2 3 n也是 V 的一组基 且 f 关于基 1 2 3 n 的度量矩阵为 B 因此 X1 1 X2 2 Xn n Y1 1 Y2 2 Yn n V 有 f X1 Y1 X2 Y2 Xr Yr f X 2 1 X 2 2 X 2 r 0 r n 故而 当 r 0 时 对 V 中任一非零向量 恒有 f 0 当 r 1 时 只要取 2 0 就有 f 0 当 r 2 时 只要取 i 1 2 0 就有 f 0 2 如果 f 是非退化的 则 f X1 Y1 X2 Y2 Xn Yn 因而只要取 1 2 1 2 i 2 1 2 1 2 i 2 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