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英语教育现状与思考 2009年7月21日广州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我国正规的英语教育始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 SchoolofCombinedLearning 三大阶段 1949年 205所高校 其中50所高校设有英语专业本科或专科 1949 1956 俄语大力发展 英语教学萎缩 1956年底全国也只有23所高校设有英语专业 在校英语专业学生仅有2500余人 全国英语专业教师仅有545人 其中教授132人 副教授68人 讲师183人 助教162人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1957 1966 俄语专业教学开始萎缩 英 德 法 日等语种的教学开始扩大规模 新建和扩建了10余所外语院校 含外语专科学校 到1966年 文革 前夕 全国高校共设置的外语专业有41种 其中英语专业占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 1966 1976 无法挽回的全面倒退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第三阶段 1976 至今 新时期1976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拨乱反正 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 质量意识 正本清源目前全国有约900所院校经教育部审批后兴办了本科英语专业点 截至到2008年12月 硕士点208个 博士点26个 高校英语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形势喜人 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2007年在15所高校创办翻译硕士点 MTI 2005年在3所高校试办翻译专业本科专业2008年在2所大学试办 商务英语专业 高校英语专业规范 2008年 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现状与发展策略 2008年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李岚清 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成绩显著 令人欣喜的是 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 大学外语教育 基础外语教育 高职高专外语教育等多层次的外语教育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合理的外语教育体系正在逐步构建 外语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丛书 序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中国英语教育史 李良佑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年 中国外语教育史 付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年 外语教育往事谈 教授们的回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年 外语教育往事谈 外语名家与外语学习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 1978 2008 戴炜栋 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 1978 2008 王守仁 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 1978 2008 刘黛琳 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 1978 2008 刘道义 外语教育名家谈 1978 2008 庄智象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1 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的困境 英语专业 中国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最没有专业的专业 最不受尊重的专业之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院长孙有忠教授 大学英语教育普及与提高给英语专业带来新的挑战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媒体的观察 前景不妙 现在接受英语教育的人年龄不断前移 因此对于师范类英语人才的需求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 但目前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教师还是很缺乏 另外 目前许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已具备一定的英语技能 社会上对纯粹学习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少 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是对纯粹英语专业学生的一个挑战 杨全录 师范类英语专业人才将走俏就业市场 21世纪英语报 2004 11 03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2 英语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办学理念上 只看到英语的 工具性 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科性 专业性和它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性 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 片面地强调 应用型人才 的培养导向 片面理解 市场需求 缺乏完善的培养规格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学科建设意识淡薄 不识 家谱 未能做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行专业建设 一级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0502 二级学科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缺乏完善 科学 可行的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手段现代化 但学生的英语功底退化 读 和 写 问题突出 毕业论文水平低 阅读量小 专业知识面窄 一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差 思辩能力差 有知识 没文化 有技能没思想 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脱节的倾向比较明显 学科建设未能反哺本科专业教学 英语教育在寻求理论支撑时过多地以来语言学理论 尤其是二语习得理论 而忽视了教育学理论 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理论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H Maslow 1908 1970 和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CarlRansomRogers 1902 1987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Maslow Abraham 1968 TowardaPsychologyofBeing NewYork D VanNostrandCo 2ndEdition 自我实现与人格成熟 人格的潜力与成熟 存在心理学探索 Rogers CarlR 1961 OnBecomingAPerson ATherapist sViewofPsychotherapy HoughtonMifflinCompany NewYork 关于做人 一个临床医学家的精神疗法 Rogers CarlR 1969 FreedomtoLearn AViewofWhatEducationMightBecome Columbus Ohio CharlesE MerrillPublishingCompany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1 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和行为中 人 的因素 认为 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 自我实现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两类 生存需求 低级需求 和 成长需求 高级需求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生存 基本需求 deficitneeds D needs 包括 生理需求 Biological PhysiologicalNeeds air food drink shelter warmth sleep etc 安全需求 SafetyNeeds protectionfromelements security order law stability etc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尊重需求 EsteemNeeds self esteem achievement independence status dominance prestige managerialresponsibility etc 归属与爱的需求 BelongingnessandLoveNeeds workgroup family affection relationships etc 成长需求 Growth BeingNeeds B Needs 包括 认知需求 CognitiveNeeds learningforlearningalone contributingknowledge etc 审美需求 AestheticNeeds beauty balance curiosityabouttheinnerworkingsofthings etc 自我实现需求 Self ActualizationNeeds personalgrowthandfulfillment knowexactlywhoyouare whereyouaregoing andwhatyouwanttoaccomplish Astateofwell being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所谓 学习 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 任何人 只要他是人 都具有这种求生存 求成长 求发展的愿望 欲望和需要 这种 实现倾向 actualizingtendency 就是人的 潜能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潜能 与生俱来 并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地得以创造 创造潜能 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创造潜能 的过程就是 自我实现 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人的潜能和社会价值并不存在本质上的矛盾 人的需要的等级越高 人的生物属性就会越来越少 也越少自私 其创造潜能的努力就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只有充分实现全部潜能或全部价值的人 才能成为自由的 健康的 无畏的人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 因此 理想的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在适合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发掘人的潜能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维护和发挥 潜能 的良好条件 使教学效果做到 自我实现 总之 文化 环境 教育只是阳光 食物和水 但不是种子 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 他们认为 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 自由 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 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2 人本主义教学观重视 情感 和 认知 在学习活动中的统一 罗杰斯认为 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彼此融为一体的组成部分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能够把 躯体 心智 情感 精神 心力 融为一体的人 也就是既能用情感方式也能用认知方式行事的情智合一的人 即所谓的 完人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罗杰斯认为 所谓 有教养的人 包含两层意思 1 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 才是有教养的人 2 能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而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最可靠 的人 才是有教养的人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3 人本主义教学观主张体验性学习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 一是认知学习 CognitiveLearning 二是体验学习 ExperientialLearning 学习方式也可分为两种 即有意义学习 significantlearning 和无意义学习 meaninglesslearning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认知学习 和 无意义学习 相关 认知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只涉及心智 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 对学生自己是没有个人意义的 它是一种 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因而与 完人 无关 因此是一种 无意义学习 活动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相关 体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 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 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 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而经验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 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换言之 体验学习做到了 认知 与 情感 的融会贯通 自然是有意义的学习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罗杰斯认为 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 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 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 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予以内化的知识 总之 有意义的学习实现了逻辑和直觉 理智和情感 概念和经验 观念和意义之间的有机统一 罗杰斯认为 以这种方式来学习 才能使学生成为 自我实现者 self actualizer 成为 完人 awholeperson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4 人本主义认为 教师的角色主要是 学习促进者 或曰 提供方便的人 facilitator 罗杰斯认为 传统教育中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教师可以通过讲演 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 而学生无所适从 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 而学生只是服从者 因此 罗杰斯主张废除 教师 这一角色 代之以 学习的促进者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教师 只是学习的促进者 协作者或者说伙伴 朋友 学生 才是学习的关键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因此 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 要尊重 关注和接纳学生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要对学生具有移情性的理解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也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而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 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 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总之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 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 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自我潜能不断释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课程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安排无非是给学习者提供一种成长条件和氛围 其目的是让学习者成为 自我实现者 self actualizer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给我们提供的启示 1 必须按照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进行定位 就学生而言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观 好学生都不是在课堂上由老师 教 出来的 而是靠老师在课堂内外 导 出来的 就学习英语而言 不要把 宝 都押在课堂教学上 而要靠自学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就教师而言 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的最终使命 不是教英语 而是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英语 教师要懂得一点语言学理论 尤其是二语习得理论 但是通晓语言学或二语习得理论并不等于通晓英语 探讨教学理念并不等于英语教学实践 英语教师的立身和立业之本依旧是教师本人英语功底 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SageontheStagevs GuideontheSide 牧羊说 蠢事 留一手 只关注 结果 很少关注 过程 只关注 形式 却忽略了效果 Doeslearningreallytakeplace 新形势下的 满堂灌 自主学习 与 放任自流 等等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2 就教学模式而言 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一是实现 以教师为中心 向 以学生为中心 的转变 二是实现 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 向 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 更重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的转变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角色定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美国华盛顿州教育网站 FNO FROMNOWON 创建人 JamieMcKenzie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AgoodteacherknowswhentoactasSageontheStageandwhentoactasaGuideontheSide Becausestudent centeredlearningcanbetime consumingandmessy efficiencywillsometimesarguefortheSage Whenstudentsarebusymakinguptheirownminds theroleoftheteachershifts Whenquestioning problem solvingandinvestigationbecomethepriorityclassroomactivities theteacherbecomesaGuideontheSide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theteacheriscirculating redirecting disciplining questioning assessing guiding directing fascinating validating facilitating moving monitoring challenging motivating watching moderating diagnosing trouble shooting observing encouraging suggesting watching modelingandclarifying JamieMcKenzie TheWIREDClassroom 二 思考之一 英语教育必须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 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主张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 让学习者凭借自身的需求充分运用教学资源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建设是当前英语教育的一项基本建设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语境下从事英语教学 不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还要汲取我国源远流长的语文 国文 教学传统和经验 如果从孔子设坛授业算起 我国的语文教学应该有2500多年的历史传统了 从事英语教学应当借鉴国文或母语教学的一些有益经验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1 人文精神是我国语文教育的精髓清末之前 语文 没有单独成为教育科目 而是与史学 经学 哲学和文学教育融为一体 学伦理 学哲学 学历史 学科学 学技术 也就是学语文 语文教育一直身兼数任 这种多功能性充分表明了古代语文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 换言之 中国的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 语文教育 学好了语文就等于学好一切 古代的 语文 是一个 大语文 的概念 它实际上是一个民族文字语言的总汇 它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全体 而不是它的一部分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 大语文 转变为 小语文 这是我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转变后的 小语文 其人文性并没有丝毫的减色 自从我国现代教育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单独设科施教以来 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就落在语文教育上了 语文教育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人文学科性质 肩负着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 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人文精神是我国语文教育的精髓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语文教育重视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的和谐统一 并将这一理念视为语文教育的灵魂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语文课具有 工具性 语文本身就是表情达意 交流思想 进行思维的工具 学好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其它学科 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 必然成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 维系社会发展的工具 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功能则集中体现在人文性上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 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 从根本上说 学习汉语语文就是让学生感受先贤智者的伟大思想和超凡的智慧 领悟他们的情操 借以塑造个人的品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2003年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2 我国语文教育一直倡导 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 主张 为文 和 做人 的统一 又有学者提出 文就是道 的新语文教育观 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凝聚着那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道 不可能脱离文本 脱离言语而孤立存在 言语本身就是 道 其他课程都可以 文道结合 唯有 语文课 才是 文就是道 韩军 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 载 语文学习 1993年第1期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现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的人生品味 提高学生的人性境界 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 实现学生个人与社会价值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其任务是汉民族文化的传递 张弛 语文教育人文论 第35页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年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得好 离开 人 的培育去讲 文 的教学 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 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她说的 育人 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对学生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时政教育和思想教育 而是要通过语文课教学启迪学生的聪明才智 诱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使其精神得以熏陶 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于漪 素质 能力 智力 我的语文育人观 语文学习 1988年第12期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3 我国语文教育坚持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尊重人 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个性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文教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注重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 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 情感和意识与文本中潜藏着的生命进行对话的过程 也就是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这是因为语言使人具有人性 语言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正是由于我国语文教育重视弘扬人文精神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所以青年时代学过语文课的人 到了老年仍难以忘却中学时代学习语文课程时所获得的那些宝贵的人生感悟 学了苏东坡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今天我们可能不会背诵了 但苏东坡那豁达 开朗和超俗的人生态度至今还完整地留存在我们的意识中 读了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让我们至今都还在感念诗人的那份博大的爱心和真诚的人性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恐怕都有相同的感受 我国的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的确威力无比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2 强化英语教育的人文精神势在必行 1 强化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首先要正确处理英语教育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之间的关系 使其能够和谐统一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语言虽然是人们表情达意 交流思想 进行思维和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 但语言这种工具并不同于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其他工具 语言这种工具不是身外之物 而是人赖以生存的内在的认知机制 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 生命结束 言语停止 Descartes Ithink thereforeIam 语言的运用是和思想的形成与表达同步发生的 语言本身就体现了包括思维方式在内的一整套的生活方式 语言体现人性 体现人的意志 观点和情感 体现人的认知能力和做事能力 当然也就能体现人的自我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言就是 人 本身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 那么研究语言的学问 语言学 也毫无疑义地属于人学 语言学习与人的思维能力和人格培养只能同步提升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以阅读课为例 坚持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的和谐统一 我们在教学中就不会将全部注意力仅仅放在语言技能训练上 而是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思辩能力 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述能力 致使句子和语段不再是枯燥的语符堆砌 而是充满内涵和情感的思想表述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坚持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的和谐统一 我们就不会只追求课堂上那表面上的 热闹 而是注重师生之间 学伴之间的心灵交流 碰撞 质疑与探究 更不会把往日的 满堂灌 翻版为今日的 漫堂看 即把讲稿做成PPT文本逐句在屏幕上演示 并美其名曰 教学手段的改革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坚持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的和谐统一 你就不会残忍地把好端端的一篇课文阉割得支离破碎 剩下的只是一些孤立的单词 短语和句型 致使学生对课文中所包孕的丰富思想和情理竟毫无感悟 更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坚持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的和谐统一 你就会鼓励学生课下去阅读难易相当的英语读物并写点读书笔记 而不会去鼓励他们浸泡在 题海 里寻求什么 应试之道 坚持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的和谐统一 你就不会片面地理解 复合型 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规定开设的 专业技能课 专业知识课 和 相关专业知识课 三类课程本末倒置 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的教学 致使 专业知识课 成为空壳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2 强化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还得从英语教育工作者自身做起 就教师的文化素质而言 教英文的人 自己首先得是个 文化人 即对英语赖以生存的西方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客观 准确的认识 我们至少应该知道一些西方文化史 西方哲学史 西方宗教史等方面的知识 至少要对当代西方主要思潮和文化趋向有所了解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就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而言 我们应该有比较全面而深邃的学科知识 例如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学及应用语言学 至少要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这门外语的语音 语法 词汇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至少要熟稔英美等国的文学史和社会发展史 至少要对英美等国的文学经典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本科教学阶段 我们还是应该对 语言学 和 语文学 稍作区分为好 就英语教育而言 我们得首先把英语课看作是 语文课 外语教学与研究 杂志就把自己的定位称为 外国语文双月刊 不能用普通语言学 包括其分支 替代英语语文知识课程 英语语音学 英语词汇学 英语语法学 英语修辞学等课程一门普通语言学课程 如 语言学概论 予以替代 教师的知识结构还应涵盖教育学 尤其是教育心理学 等方面的知识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要不得 知之广 知之深 才能取之左右而逢源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具备较好的人文修养和学科基础知识 我们的学术视野就会更加开阔 在制定教学计划 设计教学理念 选择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时 就比较容易地避免片面性 现实的情况的确不能令人乐观 许多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 终年忙于上课 几乎没有时间静心读书 有些人还没有养成读书习惯 学历层次不断提升 教龄在增加 但肚子里的知识存量未必在随之增长 教师本人如果不是一位学者 何以谈论弘扬人文精神 如果我们从事英语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谋生 谋职 谋禄的手段 那很难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而高等学府只允许学者型教师存在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3 借鉴语文教学方法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倡导教师和学生 自主 这正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另一个优良传统 60年代 叶圣陶 凡为教 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70年代末 他又说 教师教任何功课 不限于语文 讲 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 讲 换个说法 教 都是为了用不着 教 教学目标是达到 不待老师讲 学生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批改 学生自能作文 1977给 中学语文 杂志题词 叶又说 我想 教任何功课 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这就是学习自主的理念 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上 下册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读 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大法 不仅注重 默读 而且强调 诵读 主张 声与心通 声可求气 亦可传情 讲究 眼观其文 口诵其声 心唯其意 读书百遍 经义自见 宋 苏籀 编 栾城先生遗言 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东坡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杜甫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与朗读相关的还有诵读 诵读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法宝 普遍认为行之有效 现状 阅读经典多已被 快餐阅读 替代 朗读在多数地方都是罕见之事 许国璋先生 你不读500本英文小说 就不能算你学过英文 可是 时下的英语专业学生 四年在读期间到底读了几本英文小说 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下学外语 不能不把读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听 说 读 写基本技能之后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阅读是一种运用心智和已有知识理解读物内容的心理活动 阅读能力是分层次的 一般层次上的阅读以理解语篇及掌握阅读方法为主 属于认知层面的心理活动 Whatdoesitmean 和Whatisitabout 较高层次的阅读 Whydoeshe shesaythat Howdoesthetextportraythesubjectmatter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正确把握词语 句子和篇章的表层意义 还要挖掘其深层涵义 探究作者的心态 写作意图以及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技巧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更高层次上的阅读 Whydoesitmean whatitmeans Whyisthetextvaluedasitis 之类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鉴赏 鉴赏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是一个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鉴赏以文本为凭据 但又不局限于文本 它能促使我们联想和想象 引申和扩展课文的主题思想 唤起我们的创新意识 三 思考之二 英语教育应该借鉴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教师要带着 情感 和 态度 讲解课文 要让学生对文本 切己体察 潜心感悟 全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数学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
- 天文系考试题目及答案
- 时空量子纠缠-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高级电工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 系统实施与管理办法
- 人道救助管理办法无锡
- 蜀绣地标保护管理办法
- 内镜中心课件
- 脑血管造影进修汇报总结
- 2025年运城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真题
- 钢材供货方案及保证措施范本
- 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 皮肤感染的护理
- JJF 2258-2025关联法天然气发热量测定仪校准规范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科创板开户测试题及答案
- 智能书柜阅读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