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列子》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列子》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列子》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列子》二则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9课列子二则一、字音字形杞人(q)崩坠(zhu)寝食(qn) 躇步跐蹈(ch c)舍然(sh) 天雨(y)吠之(fi) 衣缁衣(y z y)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身无所寄:依托,依附。(2)若屈伸呼吸:像,如,好像。(3)奈何忧崩坠乎:为什么。(4)因往晓之:开导。(5)缁:黑色。(6)衣素衣而出:前“衣”用作动词,“穿”的意思。“素”是白色的意思。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1)衣素衣而出活用词语:衣(第一个)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穿(衣服)(2)天雨,解素衣活用词语:雨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3)岂能无怪哉活用词语:怪解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奇怪4古今异义区分(1)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击中伤害。今义:污蔑别人使受损害。(2)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古义:刚才。今义:方向;对着。三、作家作品这两篇古代寓言都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思想与庄子比较接近)著。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很多故事都写得很生动,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1从今天的天空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点拨:今天看来,杞人忧天的行为似乎并不能简单地看成傻子行为。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从环保等角度作进一步挖掘,引导学生思考,如:大气污染,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这些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当今的人们,真的需要“忧天”了!2如何理解杨布打狗一文中“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这句话?点拨:这句话是杨朱由狗认不出换了黑衣的杨布,想到了生活中的人。其实人有时也犯这样的错误,如果狗白着出去,黑着回来,人也会觉得奇怪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不要只看事物的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另一角度考虑,我们做人、做事都应该是表里如一,否则会引起别人的猜疑和不理解。3核心图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因往晓之晓:_(2)奈何忧崩坠乎奈何:_(3)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使:_(4)子无扑矣无:_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衣素衣而出(穿)B天雨(下雨)C子无扑矣(孩子) D子亦犹是也(这样)3翻译下列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4文学常识填空。这两篇古代寓言都选自_,相传作者为_,他相传为_时_国人。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_和_性质的故事,大多篇幅简短。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身无所寄()(2)废寝食者()(3)只使坠()(4)若躇步跐蹈()6翻译下面的句子。(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2)晓之者亦舍然大喜。7“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8“杞人忧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寓言故事,请你说出其寓意是什么。【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目不见睫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注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10翻译下面的句子。自见之谓明。11读了选文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综合性学习】12品读伊索寓言中的马和驴,完成以下题目。马和驴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筋疲力尽,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1)填空:伊索寓言往往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的修辞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特性,刻画栩栩如生,给人深刻印象。(2)请概括寓言马和驴的寓意。(3)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请你谈谈从某则伊索寓言中得到的启示。【体验中考】13(2011福建龙岩中考)阅读下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有位美国小学老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孔融让梨”典故的理解,挨个向5名八九岁的孩子问同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会不会主动让梨?四个孩子都是“不让”,各有各的理由。只一个女孩轻轻点了点头,说:“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虽然所有孩子的答案都“离题”了,不符合“标准答案”,但老师都给他们一句“很好的尝试”的赞许。这位老师给学生赞许的做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答案:(1)开导(2)为什么(3)假使(4)不要2. 解析:C项中的“子”在句中应解释为“你”。答案:C3. 参考答案:(1)又有一个人担忧那个担忧(天地崩坠)的人,于是去开导他。(2)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填充塞满四方,无处没有土块。4. 答案:列子列御寇战国郑劝谕讽刺5. 答案:(1)依托,依附(2)吃饭(3)即使(4)踏6. 参考答案:(1)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急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2)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7.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回答时应联系现实来考虑。参考答案: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知道日月星辰不仅仅是由气体组成的。星体的相撞陨石,会给地球带来巨大的损伤,但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他们认识自然宇宙的能力有限。8.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课文全面的理解。参考答案:比喻缺乏根据的不必要的担忧。9. 解析:B项中两个“智”分别解释为“智慧”和“认为有智慧”;A项中“伐”都是“攻打”的意思;C项中“之”都无实义;D项中“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答案:B10. 参考答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的。11.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结合文章内容,围绕“智慧”“战争”等选取恰当的成语或俗语。答案示例:知(智)者不惑(或: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2. 参考答案:(1)拟人(或比拟)(2)助人者自助(意思对即可)(3)示例: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要心慈手软。狐狸和山羊警示人们,做好事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