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的化学思想 强制弱的思想相生相克思想守恒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思想数形结合解决化学问题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平衡的思想差量的思想 思想一 强 制备 弱 思想 1 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内容包括 如 Zn CuSO4 Cu ZnSO4Zn CuMg FeCl2 MgCl2 FeMg FeCu 2AgNO3 Cu NO3 2 2AgCu Ag 注意 活泼金属属于反应物 不活泼金属属于生成物 练习 下列反应能进行吗 为什么 1 金属钠 钾分别加入到硫酸铜溶液 氯化亚铁溶液能置换出金属吗 先 2Na K 2H2O 2NaOH KOH H2 后 2NaOH CuSO4 Na2SO4 Cu OH 2 2 Al Fe2O3 Al MgO 2 活泼非金属置换不活泼非金属 注意 活泼非金属属于反应物 不活泼非金属属于生成物 比较 F2 O2 S三者的活泼性 思考 会不会出现特殊情况呢 非金属置换金属 金属置换非金属 写出方程式 Zn 2H2SO4 稀 ZnSO4 H2 2K 2H2O 2KOH H2 3 强酸制备弱酸 如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Na2SO3 2H2SO4 Na2SO4 H2O SO2 FeS 2HCl FeCl2 H2S 上述方程式中酸性强弱的比较如何 HCl H2CO3 H2SO4 H2SO3HCl H2S 注意 强酸属于反应物 弱酸属于生成物 重要的强酸制备弱酸的反应 Na2S2O3 H2SO4 Na2SiO3 H2O CO2 Ca ClO 2 H2O CO2 C6H5ONa H2O CO2 KAlO2 H2O CO2 Na2SO3 Na2S H2SO4 CaCO3 2HAc 特殊 CuSO4 2H2S CuS H2SO4 CuCl2 2H2S CuS 2HCl 18 时 CuS的溶解度 8 85 10 22g NaAlO2 HCl H2O 2H3AlO3 NaCl NaAlO2 4HCl AlCl3 NaCl 2H2O 4 强碱制备弱碱 如 2NaOH CuSO4 Na2SO4 Cu OH 2 3KOH FeCl3 3KCl Fe OH 3 Ba OH 2 MgCl2 BaCl2 Mg OH 2 上述方程式中碱性强弱的比较如何 注意 强碱在反应物寻找 弱碱在生成物寻找 5 强氧化剂制备弱氧化剂 强还原剂制备弱还原剂 根据下列反应 1 2Fe2 Cl2 2Fe3 2Cl 2 2Fe3 Cu Cu2 2Fe2 3 Fe Cu2 Cu Fe2 4 HClO H Cl Cl2 H2O 则判断出下列各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Cl2 Fe3 HClO Cu2 Fe2 Cl2 HClO Fe3 Cu2 Fe2 HClO Cl2 Fe3 Cu2 Fe2 HClO Fe3 Cl2 Cu2 Fe2 6 溶解性强的 易溶 制备溶解性弱的 沉淀 如 KCl AgNO3 AgCl KNO3Ba NO3 2 K2SO4 BaSO4 2KNO3K2CO3 CaCl2 CaCO3 2KCl 注意 易溶在反应物寻找 难溶在生成物寻找 总之 强 置换 弱的规律在化学中普遍存在 又如 在2mLNaCl溶液中 加入1滴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加入1滴KI溶液 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然后再加入1滴Na2S溶液 沉淀又转为黑色 以上所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 NaCl AgNO3 AgCl 白 NaNO3AgCl KI AgI 黄 KCl2AgI Na2S Ag2S 黑 2NaI 不难得出AgCl AgI Ag2S三者的溶解度大小是 AgCl AgI Ag2S 思想二 相生相克思想 克 在化学中的表现就是相互反应 内容包括 1 酸 克 碱 碱 克 酸 表现为 酸碱中和反应 注意 酸的代表为 H 碱的代表为 OH 如 KOH HNO3 KNO3 H2O2NaOH H2SO4 Na2SO4 H2OBa OH 2 2HCl BaCl2 2H2O 酸碱中和的本质为 H OH H2O 思考 下列反应能进行吗 KOH NaHSO4 Ca OH 2 NaHCO3 HCl Mg OH Cl HNO3 Cu2 OH 2CO3 2 酸 克 碱性氧化物碱 克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如 CaO CuO Na2O 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 CO2 SO2 P2O5 如 CaO 2HCl CaCl2 H2OCuO 2HNO3 Cu NO3 2 H2O CO2 2NaOH Na2CO3 H2OSiO2 2KOH K2SiO3 H2O 2020 3 16 17 可编辑 3 酸性氧化物 克 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克 酸性氧化物 如 CaO CO2 CaCO3Na2O SO2 Na2SO3CaO SiO2 CaSiO3 4 氧化剂 克 还原剂还原剂 克 氧化剂 如 2H2S 3O2 2SO2 2H2O2KI Br2 2KBr I2Zn H2SO4 稀 ZnSO4 H2 特殊 有的物质既可以做氧化剂 也可以做还原剂 如 KClO3 KMnO4的加热分解 Na2O2 H2O 5 金属单质 克 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克 金属单质 如 2Fe 3Cl2 2FeCl32Cu O2 2CuO2Na S Na2S 注意 价态变化 特殊 有没有金属与金属反应 非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情况呢 没有金属与金属反应情况 但金属与金属可以形成合金 如 铝合金 镍铬合金等 思考回答 钢铁是合金吗 为什么 非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却很多 如 H2 Cl2 S O2 P Cl2 N2 O2 C O2 Si O2 思想三 守恒思想 内容包括 1 原子守恒 原子无论经过多少步化学反应 其种类和个数不变 如 工业上合成硫酸4FeS2 11O2 8SO2 2Fe2O32SO2 O2 2SO3SO3 H2O H2SO4 根据S原子守恒 应该有 FeS2 2H2SO41202 98 又如 在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5克中 加入稀硫酸150毫升 能放出H21 68L 标准状况 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 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未见颜色变化 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 且使Fe2 完全转化为Fe OH 2共消耗3摩 升的NaOH溶液200mL 则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5mol LB 2mol LC 2 5mol LD 3moL L 2 电子得失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必然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如 把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升cmol 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 产生NO气体 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可看作Fe NO3 3 H2SO4的混合溶液 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a b 63g a b 189g a b mol vc 9a b 3 mol B C D D 3 电荷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必然相等 如 在NaCl溶液中 其电荷关系有Na H Cl OH 又如 在NaHCO3溶液中 其电荷关系有Na H HCO3 2CO32 OH 注意 离子反应方程式也必须遵守电荷守恒 方程式 Fe2 Cl2 Fe3 2Cl 对吗 为什么 思想四 有什么样结构就该有什么样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性质就有什么样的结构 此思想在有机化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 结构为 COOH 的叫羧基 羧基有酸的通性 因此 CH3 COOH 乙酸 C6H5 COOH 苯甲酸 C17H33 COOH 油酸 它们都有相似的性质 酸性 原子结构决定性质 碱金属元素 锂 Li 钠 Na 钾 K 铷 Rb 铯 Cs 钫 Fr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还原性逐渐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数据在智慧法庭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鄄城县征兵试题及答案
- 耐火材料高温力学行为-洞察及研究
- 2025幼师国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卫公司“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生产月消防知识试题附答案
- 内科糖尿病的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口腔考研调剂院校资料(3篇)
- 2025-2030中国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拓展及数据治理挑战
- 2025二建安徽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天然气期货市场发展对现货市场影响分析报告
- 钩针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阳豆门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6届高考备考数学总复习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 2025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 (2025)学法用法考试题及答案
- 巴以冲突的原因
- 占用道路施工组织方案(3篇)
- 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常见的天气》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