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doc_第1页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doc_第2页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化常识分类训练:官职机构注:没有答案的就是对的,错的在题目下方就有错误的原因。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机构;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2.赠,文中指追赠,指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3.“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指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4.“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不能上厅堂,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5.郎中。古代官名。战国时为国君侍卫。秦汉为郎中令的属官。东汉以后为尚书台属官。隋唐以后为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诸曹司的长官。6.从事,古代官名,亦称从事掾,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多称从事。7.领,是兼任的意思,指兼任较为高级的官职。古汉语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行”“权” “假”“判”“守”“夺”“摄”等,其中,“判”是指低位兼高职。答案:错“领”,指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判”,指高位兼低职;“夺”,指免除官职。8.下车,旧指官吏到任。“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意为张充到任便抚恤贫困老人,旧朋友无不欢欣喜悦。9.“廷尉” 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秦汉至北齐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吏。答:“廷尉”是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10.权,表示“暂时代理”,古代表示暂时代理官职的还有“假”“署”“判”“守”等词语。权,表示“暂时代理”,古代表示暂时代理官职的还有“假”“署”“判”“守”等词语。答:“判”指高位兼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11.“博士”在古代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也指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12.中国的“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13.“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14.枢密,指枢密院,官署名。宋时枢密院与中书号为“二府”,中书主政,枢密院掌兵权。15.舍人,初为春秋战国时期豪富权贵家主人的左右亲信或门客、宾客的通称,后因太子舍人而成为国君、太子的属官,发展到中书舍人后成为朝廷有品级的高官。16.吏部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刑部掌管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张商英“为吏部、刑部侍郎”,就是做了吏部、刑部的副长官。17.仆射,古代官名,不同朝代职权有变化。文中“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是任张商英为宰相。18.“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19.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20.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太子太保统称为“东宫三师”,是太子的老师。21.徙,指调动官职,多为平级调动。文中的“迁”“改”“罢”等均是官职变动的用语。22.检讨,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时录属翰林院,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23.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臣子,泛指朝中官员恭请同僚一起讨论朝政。答:“泛指朝中官员恭请同僚一起讨论朝政”错,泛指公余会见。24. “除”指任命官职,选文中的“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25. 曹掾,东汉太尉或相国等分曹治事,正职为掾,后来泛指各部门治事的属吏。26. 改秩,秩,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改秩即改变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27. 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28. 庶吉士,官名,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为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29.敕,即敕命、敕谕,本是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明清时期,敕的范围扩大,也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答:不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30.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某些官员。31.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官员考核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答:官员考核的职事属于吏部。32.“司空”于西周始置,为虚衔,无实职,一般只用于加授给年高望重的大臣。答:对“司空”的解释错误。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33.谏官,对君主的错误进行规劝使其改正的官吏,与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监官”不同。34.告老,文中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其他缘故而辞职的一种借口。35.解归,自请解职辞官归家,古代官职升降调动有一些专用词语,官职升迁有拔、擢、拜、封等;官职调任有迁、徙、调、出;官职降职有罢、黜、免、谪。36.绶,官印,解绶去职指辞职归隐。答:绶:官印;解绶去职指辞职,没有归隐的意思.37.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政府高官的名称,唐时称六部的正职为尚书。答:“特定犯人”错误,大赦不是针对特定犯人的,它是针对某一时期内犯有一定罪行的所有罪犯,并不包括特定犯罪分子。38.吏科,给事中,明代首设,具有劝谏和监察双重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稽查吏部事务。39.“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40.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41.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42. 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最初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43. “男”是爵位名,唐朝有“开国县男”之爵,位列“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之前。答:按照“公、侯、伯、子、男”的排序,“男”应该位列最后44.“参乘”亦作“骖乘”,是车上的陪乘保卫人员。古人乘车,一般是一车三人,尊者在左,驾车者在中间,右边就是“参乘”。45.御史是中国古代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例如宋代的包拯就做过御史,他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著称。46.征,与“辟”同为古代擢用人才的制度,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为“辟”。47.补,补充缺职,古代官职变动的一种,文中“领”指暂时担任,“转”指调动官职。答:领指兼任,暂代是署或权。48. 刑部,又称“秋官、宪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49. 擢,提拔官职,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如本文中的授出举等,就有提拔或者授予官职的意思。答:“举”在本文中是“推举”“举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