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15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干旱 洪涝 地震 风暴潮A. B. C. D.3. 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洪水 干旱 台风 泥石流 寒潮 A. B. C. D.4.某学生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阐述和说明洪水发生的原理。下列实验的设计能说明暴雨容易引发洪水的是A.快速地将一瓶矿泉水倒在海绵垫子上,水都被吸收了B.慢慢地将水倒在海绵垫子上,但连续倒上一天后,水也开始四处漫流C.快速地将一瓶矿泉水倒在水泥地上,水在水泥地上四处漫流D.分别将水倒在草地上和水泥地上进行比较,后者水四处漫流的可能性要大5.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C.地震山崩泥石流 D.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6.科研小组作自然环境调查,五月从济南出发,六月中旬到达南京,七月中旬到达武汉,圣诞节至贵阳元旦抵昆明。起点以出发时间为准,其他按到达时间,各地的天气特征依次为A.温湿、伏旱、伏旱、干冷、干热 B.春旱、梅雨,伏旱、冷湿、晴暖C.干热、梅雨、伏旱、干冷、热湿 D.干冷、晴暖、梅雨、暖湿、热湿7.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住在海岸线附近。8.“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9.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 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10.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2012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1113题。11. 此次地质灾害是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暴雨12. 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A.暴雨 B.植被破坏 C.山高谷深 D.火山喷发13. 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预警、预报 B.抢修道路 C.植树造林 D.修护坡工程14.读右图,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该地地质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A.地质状况 B.地形状况 C.气温状况 D.植被状况 2012年杭州自2月以来,出现持续1个多月的低温阴雨。2012年3月7日晚上22时30分左右,杭州九溪附近发生黄土土体塌方,滑坡土方占据了之江路2/3路面。根据材料完成1516题。15.诱发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A.黄土质地疏松 B.山体因修筑公路基部失去支撑C.长期的连绵降水 D.之江路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引发震动16.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最能体现滑坡地貌的是 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下图回答下题。17.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A.滑坡 B.沙尘暴 C.森林火险 D.土壤盐碱化 18. 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 要考虑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920题。 19. 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20. 图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1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 B.b C.c D.d21. 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22. 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 2003年78月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此回答2326题。23.与高温天气相伴的灾害性天气往往是 A.洪涝灾害 B.干旱灾害 C.滑坡和泥石流 D.蝗灾24.罕见的高温天气将会影响工业生产,其原因可能有高温使人身体不适,影响生产 拉闸限电,影响生产 机器易受潮,影响生产 高温带来洪水,厂房被淹影响生产 A. B. C.D.25.在南方受高温煎熬的时段,我国北方很可能出现 A.寒冷干燥天气 B.干热风天气 C.高温多雨天气 D.晴朗温暖天气26.能缓解南方此时高温天气的大气活动有 A.台风B.龙卷风 C.海啸D.寒潮读漫画“祸从口出”,完成2728题。27此漫画反应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过度垦荒,水土流失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森林砍伐,全球变暖 D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第27、28题图28下列利于缓解该环境问题的措施有 生态移民 退田还湖 扩大灌溉 禁樵禁采A B C D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遮阳网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图1);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图2)。据此回答2930题。29.图1中的遮阳网能够A防太阳暴晒 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C防病虫害 D防积雪覆盖 30.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我们生活的城市突然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我们该如何逃生?完成3132题。31.地震造成的灾害有直接灾害和间接灾害,下列灾害属于直接灾害的是地震引发大火 建筑物被破坏 煤气管道断裂泄露 地基下沉塌陷 疫病传播 交通事故A. B. C. D.32.发生地震时,下列避险逃生方法危险性最大的是 A.街上,迅速靠近电线杆躲避 B.上课时,高楼上的学生应立即躲在课桌下C.家里,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面 D.商场,快速躲靠在大柱子旁边33.当地震停了下来,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 B.及时抢救陷在碎物底下的人员C.打开电灯或打火机照明,查看物品破坏情况 D.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34.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重的一组城市是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B.成都武汉南京C.沈阳天津青岛 D.贵阳昆明重庆35.我国荒漠与世界荒漠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终年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所控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降水量都非常少二、综合题(本题有2小题,共30分。)36. 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5分)19752002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灾害类型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大洋洲各类型统计 气象类灾害 119 190 371 100 43 723 地质类灾害 09 37 78 27 09 160 生物类灾害 67 12 31 05 02 117 各大洲总计 195 239 48 132 54 100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1)亚洲气象灾害比较突出,请你说出亚洲夏季最主要的三种气象灾害。(3分)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8分) (3)非洲的生物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大,尤其是蝗灾,试分析蝗灾多发的原因。(4分)37.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回答问题。(15分)(1)简要说明图中堰塞湖的成因。(4分)(2)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5分)(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6分)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序号 座位号 -装-订-线-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15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答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 (15分)(1) .(3分)(2) (8分) (3) (4分)37(15分)(1) (4分)(2) (5分)(3) (6分)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AACCBCBBDC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CCCCCBBDCBB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ADDBABACAD二、综合题(本题有2小题,共30分)36.(15分)(1)洪涝、干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