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乙肝,促进健康.ppt_第1页
控制乙肝,促进健康.ppt_第2页
控制乙肝,促进健康.ppt_第3页
控制乙肝,促进健康.ppt_第4页
控制乙肝,促进健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乙肝 促进健康 亳州市CDC2011年11月 要点 我国乙肝流行状况我国乙肝控制工作进展影响应答的因素我国十二五控制乙肝策略60微克乙肝疫苗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 乙肝危害乙肝是经血传播的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 是除吸烟以外导致人类癌症的第二种严重疾病 乙肝流行状况 我国乙肝的血清流行状况调查 1992年流调结果 人群HBsAg携带率为9 75 约1 2亿 人群HBV总感染率为57 63 2006年流调结果 人群HBsAg携带率为7 18 5岁以下儿童的携带率已降至1 以下 但是15 59岁人群的携带率水平仍为8 75 处于高流行水平 我国2006年调查人群HBsAg携带率 每年有9 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 每年有5 以上的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癌 每年有28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 慢性乙肝是严重的进展性疾病 乙肝的 死亡三步曲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全世界慢性HBV感染地域分布 HBsAg地方性流行 8 高 占全世界人口45 2 7 中 占全世界人口43 2 低 占全世界人口 12 慢性HBV感染者3 85亿占全球人口6 亚洲占2 3中国占1 3 中国2009年报告乙肝发病情况 中国2009年报告急性乙肝发病情况 2008年5月19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病毒性肝炎高峰论坛会 庄辉院士介绍 中国有9300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每年与乙肝相关的死亡是75万人 占到死因的第七位 我国每年有34万人死于乙肝感染 有33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 每年的经济损失比四川地震的影响还要大 2008年5月19日庄辉院士报告 近年乙肝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发生变化不同HBV流行区间人口流动增加医源性传播增加家庭内传播减少HBV水平传播增加HBeAg阴性乙肝增多持续免疫压力导致突变株选择长期治疗导致病毒变异PreC C启动子变异检测方法灵敏度提高HBV感染和肝癌发病率下降 乙肝疫苗免疫HBV变异株增加HBV基因型研究深入 庄辉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进展 国外医学 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 31 133 138 乙肝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乙型肝炎的控制策略 建立发病报告 监测系统病人隔离治疗和消毒对献血员进行HBSAg筛查 防止血液途径感染HBSAg携带者的管理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阻断母婴传播加强血液 血液制品及医院的管理 乙肝疫苗接种 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预防围产期感染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难 难 我国乙肝预防控制策略 认真落实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做好新生儿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重点做好2002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群众预防乙肝的自主性 在自愿的前提下 提倡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乙肝控制工作历程 1992年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 2002年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2009年全国15岁以下儿童接种乙肝疫苗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中国乙肝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3年调查全国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仅为30 2006年调查显示 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93 经过15年的努力中国已由高流行地区变为中流行地区 这是很大的成绩 乙肝治疗费比预防贵338倍 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平均治疗费为1176 467元 若患者发病后平均存活20年 那么治疗费将是预防费用的338倍 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划算的健康投资 预防乙肝 进而预防乙肝引起的肝癌 应从接种乙肝疫苗开始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会长李福山教授乙肝科普知识论坛介绍 不同免疫剂量低 无应答率比较 郑徽 王富珍 陈园生 等 新生儿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酵母 后低 无应答率及影响因素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3 4 303 305 X2 50 91P 0 01 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问题 影响应答的因素 影响应答因素 老年人 肥胖 吸烟 免疫功能低等人群对疫苗的应答减弱 在这类人群中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的成功率远远高于低剂量疫苗 临床研究表明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具有可能增强体内血树突状细胞DC参与对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60微克乙肝疫苗能诱发患者的细胞免疫力 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接种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的优点 快速产生血清学阳转和血清学保护 血清学保护率高 95 的接种者可以获得血清学保护 保护力持久 纠正个体免疫差异 减少低应答和无应答 对伴有严重疾病和免疫抑制的患者也能有效保护 60 g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临床试验观察 60 g乙肝疫苗临床试验是按WHO接种无应答者标准进行试验 对健康受试者单剂量注射30 120 g 耐受性良好 此剂量范围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安全范围 120 g为最大耐受剂量 多次 7次 注射60 g 轻度慢性肝炎患者耐受性良好 此剂量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常用剂量 60 g30 g 2级 60 g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剂量 10 g 例数 N 总体反应率 445147 439137 22166 n 1级 33 03 127 28 54 31 21 29 86 11555 26 20 24 89 20 4 49 20 4 56 9 4 07 3级 0 0 00 2 0 46 2 0 90 60微克乙肝疫苗安全性 各针次免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局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全身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在60 g 30 g和10 g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所有受试者均未观察到其它异常反应 偶合反应和任何有临床意义的严重不良事件 我国2011 2015年控制乙肝免疫策略 Source NNDSS 年 美国控制乙肝历程 1966 2000 我国 十二五 乙肝疫苗免疫策略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根本开展婴幼儿及青少年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开展高危人群成人的免疫工作1 对所有1987年 1993年出生的未免疫儿童实施补种乙肝疫苗的工作 高中和大专院校学生 2 对全国医务人员中未免疫的人员开展接种 对高校医学院学生开展接种 3 对全国所有的高危人群实施补种 4 对全国农民工未免疫者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按照 知情同意 自愿接种 的原则 因乙肝疫苗安全有效 接种前不做筛查 2020 3 16 31 可编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院士介绍说 临床显示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 部分接种者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 有10 左右的人无应答 有10 27 为低应答和无应答者 而这部分人仍是乙肝病毒的易感者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 即使是打了三针乙肝疫苗有了保护性抗体 3 5年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加强 防止他们再感染 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 接种前是否需要筛查 经纯化 加氢氧化铝佐剂和灭活处理后制成 无传染性 对机体不会引起感染 接种前是否需要筛查 筛查的益处 可以明确接种对象 杜绝不必要的HepB接种 HepB需要量相对减少 疫苗费如果超过筛查费用 筛选成本效益较好 筛查的弊端 HBsAg携带者暴露 可能会引发社会歧视问题 筛选后接种 血清检测工作量大 组织实施相对困难 增加费用 接种前是否需要筛查 不筛查的好处 组织操作方便 对接种者的个人隐私保护性较好 建议 按照 知情同意 自愿接种 原则 接种前不检测乙肝感染标志物 感染状态不详的人群 可接种乙肝疫苗 成人乙肝预防的原则 认真落实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群众预防乙肝的自主性 在自愿的前提下 提倡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卫生部 2006 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控制规划 抓住重点环节 突破解决方案 大中专院校入学的环节 扩大接种 查漏补缺 体检中心的环节 筛查 接种 加强 办健康证环节 健康证办理都在疾控 易于操作 结婚登记的环节 1人携带 两家接种 加强 住院的环节 病历首页每年必须更新HBsAg 慢性病就医的环节 如透析 移植等 家庭的环节 1人携带 全家接种 加强 抓住重点环节 突破解决方案 高危职业的环节 医疗 服务业 献血 戒毒的环节 与公安 刑警联合 扫黄的环节 与公安联合 养老院的环节 与企业 政府联合 劳教所的环节 与公安联合 社区医疗的环节 与市卫生局联合 利用体检接种HBV疫苗 每年一次的健康查体 是降低乙肝发病率和扩大HBV疫苗的关键和重要的环节 借鉴传染病管理的方式 筛查高危人群 登记入册 每年定期跟踪随访 发放宣传资料 进行再教育和自我管理 根据既往病史和接种史 或者血清学报告 发现未接种乙肝疫苗者 或接种史不详者 立即推荐接种 高危人群如抗 HBs 10mIU mL 立即加强免疫 高危人群的管理 建立医护人员院内接种乙肝疫苗的档案 建立大学生入学接种乙肝疫苗档案 新婚夫妇在结婚登记前应出示化验单或接种记录HBsAg携带者的家庭成员 血透患者入院前监测抗 HBs 10mIU mL 立即加强免疫 公安戒毒部门建立静脉注射毒品者免疫档案 公安部门建立性服务工作者接种乙肝疫苗档案 特殊行业每年都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查 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宣传乙肝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重点人群 1992年 1993年出生的人群 20岁 高中生 1987年 1991年出生人群 20 24岁 大中专院校学生 农民工 新婚夫妇 乙肝患者家庭成员 重点人群 措施 措施 对在校高中生和大中专院校学生设立乙肝免疫接种计划 有针对性的统一接种 以往注射过三针的进行加强接种一针60微克乙肝疫苗 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农民工返乡时集中进行宣传乙肝疫苗接种 在短时间内尽快建立保护屏障 新婚夫妇婚育前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生育健康下一代 乙肝患者家庭成员的及时保护机制 人类的福音60微克重组乙肝疫苗问世 康泰生物的研究人员和国内有关专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率先研制出了主要用于无应答人群的60微克重组乙肝疫苗 该苗为乙肝疫苗无应答人群带来了福音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得到业内同行 尤其是美国默克公司疫苗研发总裁的高度评价和赞许 未来国际上乙肝疫苗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60微克乙肝疫苗能用于一般成人吗 庄辉院士 一般来讲 高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必然好于低剂量乙肝疫苗 因此对乙肝易感人群也可使用60微克乙肝疫苗 这将有利于提高该人群乙肝疫苗的成功率和保护率 高剂量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保护率和免疫持久性均大大好于常规低剂量乙肝疫苗 60微克乙肝疫苗是一种新型乙肝疫苗 它的规格和免疫程序是什么样的 朱凤才教授 该疫苗采用60微克 1 0毫升 支的制剂规格 其推荐免疫程序是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一般无应答者接种1剂 就能让其乙肝抗体阳转 受到保护 而极少数无应答者则需要接种2针 如经采血确认其抗体水平仍未达到阳转者 则再考虑接种第2剂 2剂间隔至少在4周以上 60微克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康泰生物在进行治疗性乙肝疫苗注射的临床试验时 曾将单次乙肝疫苗注射剂量提高到120微克 人群仍表现了良好的耐受 60微克乙肝疫苗完全在合理的用药剂量范围内 60微克乙肝疫苗接种1针的免疫效果如何 60微克乙肝疫苗采用1针免疫程序对16岁及其以上年龄无应答人群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今后我国乙肝防治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梁晓峰主任 今后我国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策略 此外我国将逐步开展新生儿以外人群的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在重点地区做好15周岁以下人群的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并鼓励对重点人群 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以及低 无应答人群的乙肝疫苗再免疫 60微克乙肝疫苗的上市对我国乙肝控制有什么样的意义 梁主任 60微克乙肝疫苗的上市无疑给无应答者带来了福音 尤其对16岁以上的青年群体 医务工作者和肾透析者等高危人群 它是很好的选择 该疫苗的上市对加快控制乙肝进程有重要意义 什么样的疫苗更有利于我国乙肝的防控 杨秘书长 很多人 不能按照要求的程序接种全程3针乙肝疫苗 60微克乙肝疫苗 只需接种1针 有利于各级疾控系统开展工作 不但节省了时间 且方便了接种乙肝疫苗群众 必将提高乙肝免疫接种的成功率 60微克乙肝疫苗具有激活人体免疫应答的功效 使得无应答人群的免疫应答增强 60微克乙肝疫苗是我国乙肝控制方面不可缺少的疫苗 60微克乙肝疫苗能创造什么样的效益呢 杨秘书长 此次研制成功的60微克乙肝疫苗将成为我国乙肝防治工作中的强有力的 武器 其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 其体现了人民政府 消除肝炎歧视 构建和谐社会 的宗旨 对控制并降低我国乙肝发病率做出了贡献 其次 减少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 增强了人们接种的依从性和成功率 有利于尽早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 经济效益 预计可使几百万人免于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肝患者 肝硬化或肝癌患者 按人均3万元治疗费计算 仅此一项预计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上千亿元 此外 这些人将是健康的劳动者 其生活不会因患乙肝而受到困扰 60微克乙肝疫苗能创造什么样的效益呢 从以上几位乙肝知名专家的言谈中 我们清楚的看到 60微克重组乙肝疫苗的上市将更广泛地造福大众 对我国成人实施60微克乙肝疫苗接种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