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 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第卷共55小题,1-50每小题1 分,51-55每题2分 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对应的答案标号涂写在“答题卡”上。1、人体的体液是指( )A. 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2、人体脑细胞直接从下哪种液体内吸收氨基酸:(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液 D.血浆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尿素、神经递质、氨基酸 麦芽糖、O2、葡萄糖 葡萄糖、抗体和胰岛素 丙酮酸、呼吸酶、糖被A B C D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 D.血糖含量偏高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B 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准确理解裁判员的指令,主要依靠 ( ) A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大脑皮层言语区 C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 D下丘脑8、己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这种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10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激素是信息分子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11下列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 感受: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 分泌: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界温度低时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调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传导: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A 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12最近国务院关于我国人口发展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13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14、与降低血糖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 )A.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加强 C.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加强 D.肝糖元分解加快15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16、 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是( )A. 夏季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 夏季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C.冬季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论冬季还是夏季,产热量都等于散热量17、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未产生免疫的机体 接受相同的过敏原接受不同的过敏原A B. C. D. 18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19研究发现: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20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乙烯 D吲哚乙酸21不属于对生长素的双重性描叙的是( ) A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 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运输叙述,错误的是( )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枝条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极性运输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A. B. C. D. 23.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24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麦田中的杂草而对小麦有促进生长,其原理与下列哪项中相似( )A用乙烯催熟果实 B用一定浓度的2,4D培育无子果实C顶端优势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25.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2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27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相差很大B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D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28. 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是( )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量A BCD29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A100只 B200只C300只D400只30、自然界中,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无限增长,而是呈“S”型曲线,导致种群呈“S”型曲线的原因不包括( )A.种群普遍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B.随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加剧C.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间斗争加剧D.气候条件不是影响种群增长由“J”型曲线转达化为“S”型曲线的因素3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32下列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 ) 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高山冻原D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33.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臂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34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3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B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宜用样方法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要非常醒目36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37、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C.种群的数量是经常变动 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食物和空间而发生竞争38.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C都与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有关 D一定是植物39.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不能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有两者的起始条件不同C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两群落之间没有共同的物种D群落是只有受到外界干扰或破坏才会发生演替4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乙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若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41. 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 D.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4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43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B.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信息的流动只在生物之间发生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后遗体残骸的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D.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大气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44将一株植物水平放置,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B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C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 a处生长受抑制, D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d处生长受抑制4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46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从而获得稻、鱼、 桑三丰收。与该生态系统不符的叙述是( ) A人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 B使物质能够更好的循环C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提高了能量传递的效率47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广州市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湿地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升高,恢复力稳定性降低48.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过程都在生物群落中进行 B碳元素都是以光合作用的方式进人生物群落 C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 D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4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鸟类的“求偶炫耀”不属于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B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C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表明了我国加大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生物资源的唯一手段51.右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 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52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的是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53.分别向20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随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54.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互利共生、竞争、捕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5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56.(9分)据图回答: (1) 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_,由_,_,_,构成,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或_。(2) 图丙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57.(9分)春季是感冒高发季。“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些侵犯胃肠道的病毒引起的,同时可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等。(1) 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壁肌肉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脱水时,位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通过调节使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填“增加”或“减少”)。(2) 侵人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机体感知到细菌侵入后,在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下,病人骨骼肌颤栗加大产热,同时_(填相关激素)分泌增多,该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3) 当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主要靠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毒,随后被体液免疫过程产生的_(物质名称)予以消灭,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产生该物质的细胞是_细胞或_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58.(15分)据图回答问题(1) 图一中过程能够使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入生物群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_图二中A表示_的能量,B表示用于 _的能量。(2)屎壳螂能够利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则屎壳螂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是 _(2分)从图二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2分)(3)图一中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2分),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的途径是_(2分)(4)人类在农田中除杂草、灭虫、灭鼠,说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调查研究的意义是 _(2分)(5)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2分)的功能。59. (7分)1991年石油泄漏致使海洋污染,影响了海岸线上生物的分布。调查结果表明,低岸(海潮可以冲刷到的地方)生长着大量的藤壶及其他定居生物,且物种数量、密度恢复比较快,至1995年生物多样性已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服务协议
- 2025年共享经济背景下智能停车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专业口腔医疗机构资深医师年度聘用合同书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金融支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节能铝扣板幕墙工程安装与售后保障服务协议
- 2025年高品质别墅景观设计与智能化园艺控制系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级公寓承租房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便利店品牌连锁合作协议共创双赢发展蓝图
- 2025年度综合医院医疗质量提升与医师团队管理优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宜昌市猇亭区招聘化工园区专职工作人员(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山西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1.1 网络层次化拓扑结构设计
- 厂区参观流程规范
- 民间配资双方协议书范本
- 脑梗死取栓术后护理查房
- 国航股份新建配餐楼项目一期工程报告表
- 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培训
- 儿童A族链球菌咽扁桃体炎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
- 人体解剖实验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