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周练.doc_第1页
高一历史周练.doc_第2页
高一历史周练.doc_第3页
高一历史周练.doc_第4页
高一历史周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周练6.2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2、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3、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4. 雍正十二年(1734年),苏州织工以“行帮”的名义“挟众叫歇”,“勒加银两”。乾隆二十年(1755年),吴县(苏州)染纸工匠张圣明,因作坊主折扣平色工银“纠众停工”。根据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苏州当时出现的“行帮”、“叫歇”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材料中的“纠众停工”类似于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劳资斗争C.像苏州这样的“行帮”、“叫歇”现象在当时全国各地普遍存在D.“行帮”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5、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新军事战略,高调宣称“战略东移”,霸权形象展现无余。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帝国,到19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体现在A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取最大利益B依靠掌控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获取最大利益C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取最大利益D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利益6、2008年11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首位入住白宫的黑人总统。5月英国首相布朗对奥巴马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表示祝贺,并期待与奥巴马密切合作。关于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的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拥有实权 B、英国和美国的政体类型相同C、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国家性质相同 D、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权利分配特征7、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朝核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A B C D8、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9、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0、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周边国家都臣服中国,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11、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促进了自然经济瓦解,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12、“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歌手韩红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65年两藏自治区的成立改革开放A B C D13、歌曲 走进新时代 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14、“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15、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市场经济体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C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D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16、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曰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17、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国家把每年的6月15曰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现和发明是( )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内燃机的创制 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A B C D18.法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有( )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 B C D19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0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A B C D21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合作同盟条约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22.历史学教授钱乘旦说:“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全球化与本土性可以共存 B在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性将自然延续,在新的环境下调适自己,形成文化融合C在全球化的前提下传统与现代化对立,将本土与全球化对立D本土文化,是许多文化交融的结果;没有融合的文化不会有生命力23、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4、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导致错失第三次重大机遇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阻碍 B“左”倾错误的影响 C帝国主义的敌视 D长期的战争环境25、 1972年中日建交,新千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2006年10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最近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使中日关系再次走入低谷。以上事实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B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C日本对外政策随国内外形势的改变而改变D日本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二、非选择题:(26题26分;27题24分,共50分)26(26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对当时的大英帝国是这样描述的:质上,世界的15是我们的自愿的进贡者:北美和俄罗斯大平原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则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印度则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材料三 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l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700美元付给前联邦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400美元付给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材料四: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世界贸易)增长了将近100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讲的,“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也曾经指出:“如果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可以阻止的,那么他必须告诉大家,他有没有设想过阻止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后果。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请回答:(1)概括说明图A、B两点所对应的两次技术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并引起工业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19世纪的世界贸易与现代社会的世界贸易有什么不同?(8分)(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出l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12分)27(24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反“和平演变”战略与策略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l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上述两则材料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2)请结合世界现代史上的有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观点。(10分)(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10分)高一历史周练(6、29)答题卷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26(1) ( 2 ) ( 3 ) 27(1) (2) (3) 高一历史周练(6、29)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BADCBCDCAC11121314151617181920ABBBDCBBAD21C22A23C24B25C26.(1)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为主取代轻纺工业为主,占据主导地位。(2分)(2)19世纪世界贸易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掠夺和剥削,即建立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上;(2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是靠发达国家倾销商品来实现的。(2分)而现代世界贸易的特点在于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加深;(2分)世界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世界贸易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