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1页
人教版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2页
人教版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3页
人教版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4页
人教版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说明:1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 2使用答题纸答题,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使用纯蓝墨水书写。 一、卷面书写(共4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二、积累运用(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沉湎(min) 倒坍(t) 愤懑(mn) 主观臆(y)测B赢(li)弱 馈(ku)赠 挟(ji)卷 一泻(xi)千里C攫(ju)取 休憩(q) 绯(fi)红 瞻(zhn)望D徘徊(hui) 荫庇(b) 混淆(xio) 有条不紊(w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点缀 狼藉 人声鼎沸 深恶痛疾 B.妖娆 静谧 更胜一筹 骇人听闻 C.嶙峋 惭怍 重倒覆辙 根深帝固 D.籍贯 拮据 苦心孤诣 中流砥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在农村中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B.他们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流逝的。C.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据2011年环境监测显示:优级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D.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格拉底在逛完市场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我们班同学基本上都是书法爱好者。B欣赏着赵本山的小品,观众总是忍俊不禁地笑起来。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5.文学常识和名句填空。 (8分)(1)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是 ,他最著名的一部著作是 。(2分) (2)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陆游的“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 , ”(岳阳楼记)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周敦颐的“ , ”(爱莲说)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6.综合性学习。(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野生动物物种正迅速减少,本世纪,已经灭绝了5400种,专家们预测,从1990年到2015年,还可能有包括动物、植物、菌类及其他低等生物在内的240万种生命消失。材料二:2004地球生存报告说,自1970年到2000年,地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约35%,陆地、淡水和海洋的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约40%。材料三:19世纪初,北美大陆有6000多万头野牛,到1990年,只剩下不到1000头;四种犀牛已经灭绝了两种,在20年间,黑犀牛的数量减少了97%。(1)用一句话概括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_。(3分)(2)电视台打算根据上述材料拍摄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请你帮他们拟一则简短的广告词,提醒人们自觉保护野生动物。(不少于10字)(3分)三、阅读理解(44分)(一)诗歌欣赏(4分)(甲)江南意 王湾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乙)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阅读下面一段名家诗话,比较两个版本的题目,是“江南意”好,还是“次北固山下”好?并说说理由。(2分)【诗话链接】这两个文本,不但题目不同,连起结二联也绝然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不是被别人改了诗题,很可能是原作者一诗二用。初稿也许是“江南意”,写北方人初到江南所见的景色。起联作正面叙述:南方有很多新的意思,趁大清早就开船东下。接下去两联就描写江水、海日和早春。在北方人看来,这些都是新意。这个“意”字,现在文言里似乎已没有这样用法,但在口语里却还存在。我们看到好风景或新鲜事物,常常说:“有意思”,就是这个“意”字的注解。(节选自施蛰存唐诗百话)8.甲版本颔联是“潮平两岸失”,乙版本颔联是“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佳,为什么?(2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入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而传之。一日,于市见熔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然进数奇,虽得待诏,变坎坷,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淡远。其画人尤佳。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注释】 天纵:上天所放任,上天赋予并任他充分发挥才能。待诏: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长入宫听候皇帝命令使唤。锻工:打造金银首饰的工匠。常工:普通的工匠。怃然:形容失望的样子。糈:粮食。烁:销毁。这句意为:今后我将做什么工作才行? 御:使用。这句意为:他们只是喜欢首饰的辉煌光亮。缣素:供书画用的白色细绢。 9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1)直倍常工 (2)子巧托诸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观之,即进所造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于市见熔金者 其一犬坐于前C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若夫日出而云霏开D其画人尤佳 安陵君其许寡人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2)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 12请简要说明戴进改学绘画的原因。(2分)(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1316题。(13分)电流新能源人工树叶在许多科学家的眼中,树叶是利用太阳能的“高手”。如果能人工造出“树叶”,能源问题或许就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几十年来,研制“人工树叶”一直是科学家们神圣的终极奋斗目标之一。十多年前,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约翰特纳,发明了第一片“人工树叶”。不过,该装置由贵重的金属材料制成,且性能非常不稳定,因此未得到广泛应用。最近,这项研究终于有了新进展。美国科学家丹尼尔诺切拉研发出了一种“人工树叶”。 这种人工树叶的装置像扑克牌,但比扑克牌要薄。只要将它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就可以持续进行光合作用达45小时,把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并将这两种气体存储在燃料电池中,一加仑的水(约合3.78升)生成的电量足够满足一间房子整天的电力需求。一加仑水和人造树叶放置在阳光下,可以提供发展中国家一个家庭一天的基本用电。诺切拉说:不久的将来,印度和非洲的贫困村庄都将买得起应用这种技术的电力装置。 “人工树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高。其效率大约是自然树叶的10倍。可以乐观地认为,将来人工树叶的光合效率将更高。现在,光合作用是以天然的方式进行并为自然界供能的。未来,光合作用可能也将通过人工树叶的形式造福人类。因此,这个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寻找替代能源的征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甚至有人认为这片小小的“树叶”可能将彻底解决未来的能源和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人工树叶”物美价廉。它通过一种化学催化材料,利用镍和钴,在阳光照耀下进行“半光合作用”,将水在一定的电压下高效地电解为氧气,同时产生质子和电子;产生的质子与电子可以结合,生成氢气,提供一种清洁的能源。比起硅光电池板,这种“人工树叶”显然更便宜。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不“挑食”,所以完全可以把各种废水喂给它用来发电。钴和磷酸盐是强大的而且廉价的新催化剂,该催化剂由镍和钴制成,能在简单的条件下有效地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人工树叶”可以高效储能。白天,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通过电解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作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晚上或阴雨天,又可以随时通过燃料电池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人们在为这一发明兴奋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所谓的“人工树叶”其实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人工树叶”并未真正实现自然界早已运行上亿年的树叶的全部功能,它仅仅模仿了树叶中光系统中的局部功能。其次,它的运行也要依赖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来完成。再次,它还需要新型的廉价的压缩气体系统以储存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然后用于发电。因此,要把这一发明真正规模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选自“中国日报网”,有删改 张光晋)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人工树叶”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3分) 14.第两段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举其中一例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对于说明事物的特性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15.文章已经介绍了人工树叶的优越性及其特点,为什么还要在第段指出其三个方面的局限性?(3分)16.阅读下面一段话,联系第段内容,谈谈科学研究应该具有怎样的态度才能有长足的发展。(3分)【拓展链接】中国科学家也在进行“人工树叶”的研究。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将“人造叶子”的技术发布在当年的美国科学学会上。这个团队用中国特有的植物打碗碗花做实验,先找到自然叶子收获阳光的结构,再研制一种在功能上替代这种结构的化学物,为这片叶子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遗憾的是,这些成果都没有进入实用领域,不是因为造价太昂贵,就是因为不稳定易锈蚀。诺切拉最新发布的这片叶子部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四)阅读文章,完成1720题。(17分)故乡的豆皮李汉超从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对豆皮颇有好感,以至后来情有独钟,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爱吃。豆皮是故乡特有的一种时令风味食品,一般在深秋至次年的初春这段时节食用,大约可以吃五至六个月。想吃的时候,先把水舀进锅里烧开,再把适量的豆皮下进锅里煮上四、五分钟,然后再放进小白菜,再煮四、五分钟,此时陆续放进盐、猪油、味精、大蒜等佐料,用锅铲再顺着锅底搅和几下就可以盛得吃了,十分方便。豆皮吃起来十分爽口,不糙不腻,热气腾腾,吃在口里,顺着喉咙一直温润到心里,那感觉在冬天特别温暖。如果煮的时候能调点瘦肉进去,那就更好吃了。准确地说,豆皮属于故乡的冬天,冬天食用最为合宜,早了吃在口里像树皮,晚了吃在口里像豆渣,是难以吃出真正的豆皮味来的。 每当晚稻收割以后,故乡就进入农闲时节,乡亲们就忙于烫豆皮了。豆皮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先把米浸好淘好,再用石磨磨成米浆,然后用瓢舀着当锅一转,用锅盖闭上分把钟,就可以起锅了,再摊冷一卷切成丝状晒干,随时都可食用了。不过制作中还有一些讲究,浆要不时搅动以免沉淀,火工要恰到好处以免炕糊,豆皮摊冷再卷以免粘连,刀法要一致以免粗细不均,等等。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帮忙大人磨米浆的情景:点着一盏小油灯,祖母和母亲交换喂磨,我和弟妹帮父亲推磨;父亲怕我们困倦,不停地给我们讲一些好听的故事,如薛仁贵征东、梁山伯与祝英台、水浒一百零八将等之类,父亲讲完一个,我们总是不等他喘息又“逼”着他讲下一个故事,祖母和母亲常常略带笑意地望着我们;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米浆也磨完了。现在故乡都用电动机磨浆,再也不用石磨了,当然也就无法体验一家人聚在一起磨浆听故事的那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了。 父亲烫豆皮的手艺在湾里是有名的,不仅动作麻利,而且烫得均匀,锅台上也干净清爽,不像有的乡亲糊得一塌糊涂。看着父亲得心应手有条不紊环环相扣的熟稔自如,我心里痒痒的也想试试;在父亲打岔的间隙,我总要抢着烫上几个,但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一个豆皮烫不团圆不说,还揭不起来,常常要破成好几个惹得父亲笑着摆头。烫豆皮中途或末尾,可以做热豆皮。把起锅的豆皮翻过来铺在锅里,洒上些许以盐菜为主的馅子,酌油炕好,用铲子叠成正方形这就是热豆皮。那时我一次可以吃上三、四个,把肚皮撑得鼓鼓的。除了自家人吃以外,常常还要做一些送给本家和邻居,每家四至五个不等。要是谁家没人,就只好叠几个白豆皮再送去,让他家炒得吃。在乡下,烫豆皮是农家一年当中的喜事之一,送热豆皮便是送喜气,这是乡邻们质朴情感的一种表达,其情切切,其意融融。这也是烫豆皮中的高潮部分,欢声笑语不断,一种幸福祥和的氛围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从内向外弥漫开来。近年来,父亲年岁已高,身体也不大好,再加上缺少帮手,没有烫豆皮了。而乡亲们却烫得十分红火,不光烫得自家吃,还拖到城里去卖个好价钱。有的干脆办起了豆皮加工厂,成了豆皮专业户,产销一条龙,豆皮畅销武汉等地,三结豆皮成了品牌,享誉省内外。我爱吃豆皮,一进冬天,我巴不得餐餐吃豆皮。早晨过早,吃上一盘炒豆皮或者两三个热豆皮,喝上一杯豆奶;中午或者晚上下豆皮吃,多放点白菜,拣两块霉豆腐,就可以吃上两大碗,那感觉热烘烘美滋滋的。(本文发表于散文选刊下半月刊2012年第2期)17.文章写故乡的豆皮,依次写了“豆皮的食用方法_ _近年豆皮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内容。(4分)18.本文第段和第段回忆小时候帮大人磨米浆的情景和我“我”尝试烫豆皮的情景,作者写这两部分的用意各是什么?(4分)19.文章第段中说“这也是烫豆皮中的高潮部分,欢声笑语不断,一种幸福祥和的氛围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从内向外弥漫开来。”请问“这”指代什么?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的表达效果。(4分)20.本文开篇即说“从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对豆皮颇有好感,以至后来情有独钟”,综观全文,作者在对豆皮的“情”中具体包含了哪些情感?(5分)四、写作表达(50分)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作文文题一:大自然是一曲最动听的歌,是一首首最抒情的诗,是一个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故事。我们都有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经历。面对朝晖夕阴、花开叶落、雄奇的山峰、深沉的海洋我们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引发怎样的思考?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请以“面对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故事、或阐述观点、或抒发感受,题目自拟。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2)字数在600字以上,字迹规范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内容健康向上,抒写真情实感。文题二: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对自己说:我能行!于是便有了抗争的勇气和信念。请以“这个,我能行”为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具体要求见文题一。2012学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二、积累运用(22分)1.D 2. C 3. C 4D5.(1) 蒲松龄 聊斋志异(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1)野生动物的物种及数量正急剧减少。(2)例:野生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保护它们,人人有责;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三、阅读理解(44分)(一)诗歌欣赏(4分)7.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要点:认为“江南意”好,侧重于北方人初到江南的新奇;认为“次北固山下”好,侧重于清楚地交代地点与事件。(2分)8.示例: “失”是失去的意思,江水泛滥,淹没了堤岸,两岸好像消失了;“阔”是开阔的意思,潮与岸平,则觉得两岸开阔了许多。“失”字炼字有些过,还是“阔”好。 “失”字更好,因为它夸张地描摹了春潮高涨而岸水平齐,江岸似乎消失,较之“阔”主观视觉更为强烈。(2分,能言之成理即可)(二)文言文阅读(10分)9.(1)同“值”,价格 (2)之于 (2分)10. B (2分)11.(1)我的心意是要依托这些物品使我的名字不朽罢了。 (2)如今他们熔化了我制作的作品一点儿不爱惜,这种技艺不值得做了。(4分)12戴进原为首饰匠,他不只把工艺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醉心艺事,追求作品的完美,希望作品永恒与不朽,当他见到自己倾注心血的作品被销镕,才转而绘画以图实现自己的愿望。(2分,意对即可)(三)说明文阅读(13分)13.光合作用时间长,效率高 制作材料物美价廉 可以高效地储备能量。(3分) 14.主要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第段将“人工树叶”和自然树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比较,说明其光合作用的效率高;第段将“人工树叶”和硅光电池板比较,说明人工树叶物美价廉。(4分)15.人工树叶的研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且会有光明的前景,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第段的价值在于,能科学客观地评价科研成果,以便发现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人工树叶的研制更好地改进和提高。(3分)16.科学研究应该具有全球化的概念,应该学习、借鉴和吸纳国际上先进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以便弥补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这样,才能使科学研究发展更快、更好,以达到造福全人类的目的。(3分)(四)散文阅读(17分)17.豆皮的制作过程 (父亲)烫豆皮 送豆皮 (4分)18.回忆小时候帮大人磨米浆的情景表现了一家人聚在一起温馨和谐的氛围;回忆“我”尝试烫豆皮的狼狈样与上文写父亲烫豆皮动作麻利相对比,突出父亲烫豆皮手艺精湛。(4分)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