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策.doc_第1页
2014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策.doc_第2页
2014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策.doc_第3页
2014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策.doc_第4页
2014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策略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魏巨亮【高考备考需要处理好八大关系】1. 教材与资料教材作为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固然很重要,有人说高考所有考点在教材中都有体现,所以要回归教材。但怎样复习教材,颇有讲究。依册逐篇重温课文,字词句篇、主旨技法,目标繁杂,而高考的目标则要集中单一得多。建议挑重点篇目(经典诗文、与文学名著相关的篇目)复习主要内容、表达技巧等即可,而复习资料一般是分考点编写的,对教材中的字音、字形、词语、文学常识与名著、名句名篇等都有梳理,可以集中复习,效果会更好。2. 老师与学生 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的方式方法都是复习效果的决定因素,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首先是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是调控学习的内容范围、深度和进度;再次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问题,给予正确引导,帮助解决疑难问题。3. 讲解与练习 复习中,学生的刻苦练习、具体体验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不是表明不需要老师的讲解了呢?不是的,老师对一些重点知识点、能力点一定要讲深讲透,还要指导具体的方法。练习也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经过老师精心挑选,选题要求典型、规范、有前瞻性。每次练习,一定要批改(也可以收起来检查,再在全班评讲),讲解答案,指导解题技巧,也可以让学生讲解,交流做题技巧。评讲的环节非常重要,不可印发答案草草了事。4. 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如蜜蜂采花粉,目的是吸取营养,是借鉴别人文章立意、选材、组材、运用语言、运用表达技巧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自己的写作有很大帮助。而写作又会反过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阅读和借鉴,要想短期内提高作文水平是很难的。最后一百天,可将自己以往整理的优秀作文、作文素材经常翻阅,每周写一篇作文,也可以只拟写提纲。5. 整体与零散 复习备考要整体推进与零散突击相结合,大的板块要花长时间、大气力去复习,对一些诸如字音、字形、词语、文学常识与文学名著、名句名篇、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现代文的常见表达技巧等偏重于识记的内容应该利用零散的时间反复记忆,熟练掌握。还应与大的板块复习交叉进行。一节课时间,也可以化整为零,如用5分钟背书、听写词语、或师生就文学常识、名句名篇快问速答等,然后再转入本课时主要内容的复习上来,不要整节课一讲到底,避免学生被动听讲,产生疲劳。6. 套卷与考点 套卷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对整套试卷的各个考点把握、时间掌控、应试心理调适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训练的火候,过早地转入整卷训练,不利于知识点的夯实,实践证明,它在短期内会有一定收效,但往往以牺牲后劲甚至是最终成绩为代价。整个备考的成败常常不取决于套卷做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各个考点的高质量突破。在考点复习结束后,可以小综合训练为主,套卷为辅,每周或两周做一套套卷,找出遗漏点、薄弱点,以便后期及时补上和强化。7. 统一与自由 一个班级复习都有统一的安排,复习什么内容,用多少时间完成,老师要作通盘考虑,绝不会任由学生自行复习,不闻不问。但控制过死,甚至每个早自习都让课代表领着全班同学背名句名篇、背文学常识等等,这样,所有的学生盲目地跟着念,效果并不好。因为进入后期复习阶段,每个学生对考点的掌握程度呈现明显差异,这时候就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因人制宜,给他们自由复习的空间,进行个性化的复习,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8. 放任与严格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多给予些人文关怀,经常交心谈心,多些肯定鼓励,是完全必要的,但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对那些学习态度非常踏实,勤奋好学而心理素质弱的学生,用关心、鼓励,使其克服自卑心态、树立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而对那些有些缺乏自控能力甚至骄傲自满的学生,就有必要严格要求,时常要泼点冷水,使其头脑清醒。事实证明,面对基础差不多的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教学效果往往比过于放任的老师要好得多。【百日考点备考策略】一、识记部分1.字音2.字形3.文学常识(含文体常识)4.名句名篇【识记部分备考对策】 1.针对字音、字形考题内容均出自教材之内,可以布置学生个性化编制字音、字形复习卡片,如教材容易误读的词语正音表多音多义字100例形近字正音表教材字形梳理表等。2.梳理七本教材上出现的文学常识和文体常识。3.按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补充说明规定的40篇编制复习卡片,可按初中篇目、新课标建议篇目、新教材必修15篇目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篇目。重点默写除去近五年已经考过所剩下的21篇古代诗文。定期默写,不定期做填空练习。4.化整为零,整散结合,逐点突破。新课程必修和选修字形梳理听写(一)寥廓 峥嵘 彷徨 惆怅 斑斓 笙箫 荆棘 纽扣 忸怩 桀骜黯然 噩耗 作揖 撰写 窒息 祷告 咳嗽 褴褛 皮辊 吠叫惩创 惋惜 凄婉 沁园春 殒身不恤 绿草如茵 浪遏飞舟 人为刀俎 胆战心惊 扭转乾坤听写(二)莴苣 褪色 蹒跚 彳亍 颓圮 漫溯 长篙 虱子 冰屑 戊戌莅校 赁屋 尸骸 喋血 攒射 浸渍 弄堂 执拗 扼腕 偏袒橘子 屏息 招摇 斑斓 青荇 婆娑起舞 睡眼惺忪(松) 夜缒而出 图穷匕见 一鼓作气听写(三)谄媚 翌年 横亘 箕踞 百舸 逶迤 遒劲 篱墙 跫音 吆喝袅娜 羞涩 倩影 肄业 磐石 镣铐 屋檐 炖肉 切齿拊心 迥乎不同 短小精悍 博闻强记 淋漓尽致 顺蔓摸瓜 蓊蓊郁郁 安之若素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 变徴之声 衣衫褴褛听写(四)落蕊 一椽 蕈菌 相勖 訾詈 蜷缩 侈谈 戳子 萧条 猗郁溘死 伶俜 愀然 干禄 兑现 切磋 商榷 葳蕤 否泰 急不暇择正襟危坐 崇山峻岭 揠苗助长 终南捷径 责无旁贷 规行矩步 夙兴夜寐义愤填膺 束之高阁 以身作则听写(五)踱步 忖度 驯鸽 愆期 敛裾 淅沥 侘傺 裨将 修禊 渔樵勖勉 庐冢 譬如 稽首 玄妙 嫉妒 涸辙 船舷 偌大 冶游踮脚 惦记 越陌度阡 酾酒临江 雨雪霏霏 咎由自取 揆情度理春风骀荡 何时可掇 风光旖旎听写(六)丫鬟 嫡亲 惫懒 懵懂 悚然 草窠 蹙缩 吞噬 舵柄 攥住蹂躏 撬开 雪橇 聒噪 厮打 汲取 黏液 反馈 璀璨 寒暄俨然 阜盛 罥烟眉 醉醺醺 胳肢窝 气势磅礴 孽根祸胎 撒手人寰畏葸不前 百无聊赖听写(七)敕造 宫绦 匙箸 两靥 监生 朱拓 窈陷 蹒跚 脊鳍 拽掉榫头 晕眩 韶光 乖张 巉岩 喧豗 崔嵬 庠序 广袤 歆享驽马 桅杆 石栈 陈抟老祖 弃甲曳兵 扪参历井 锲而不舍 磨牙吮血度长絜大 瓮牖绳枢听写(八)吮血 飞湍 商贾 迸裂 按捺 默契 发髻 迁徙 环绕 胆怯贬谪 跬步 膏腴 坎坷 青冢 绾发 渣滓 孝悌 江渚 尽管宵柝 束缚 搠倒 朔漠 呕哑 藩篱 静谧 鞭笞 蹑足行伍 雕梁画栋听写(九)蟊贼 罪孽 罪愆 囊括 缥缃 绣闼 撚断 印玺 嗣位 自诩蹩进 孱头 昧心 冠冕 撇下 睿智 嗟怨 装裱 亢旱 半晌牴啎 觊觎 江堤 傀儡 鳏寡孤独 繁文缛节 残羹冷炙 稍纵即逝刎颈之交 杳无音信听写(十)禀赋 吮舐 揩干 赦免 脚镣 戕害 龌龊 悲怆 勘察 斋戒连累 马厩 狡黠 楔子 睥睨 喟然 啮雪 廪食 蓑衣 帷幄姊妹 挑唆 跌宕 飓风 迷惘 忐忑 吹毛求疵 咄咄逼人 休戚相关刚愎专横听写(十一)庇祐 踬踣 湮没 梵文 颦蹙 轻飏 情愫 废黜 恪守 阑珊暮霭 忤逆 撺掇 抉择 饯别 休憩 惋惜 樯橹 憔悴 料峭怂恿 讥诮 尺牍 礼节甚倨 山肴野蔌 燕侣莺俦 良辰美景 察言观色战战兢兢 锱铢必较听写(十二)赍发 迤逦 酒馔 仓廒 央浼 踹水 岑寂 付梓 下乘 窸窣戗兽 拱券 毗邻 阀值 陶冶 拮据 蕴藉 混沌 馄饨 杀青洗漱 抿嘴 嗤笑 泅水 辖制 熹微 窈窕 锣鼓喧阗 安然无恙命途多舛 听写(十三)熟稔 西畴 潦水 晦朔 泠然 捧袂 舸舰 簪笏 懿范 斟酌稍息 整饬 槛车 尴尬 坍缩 告罄 优渥 坳堂 舂粮 怔住开源节流 清沁肺腑 关怀备至 头昏脑涨 门衰祚薄 唉声叹气 茕茕孑立 怏怏不乐 气息奄奄 钟鸣鼎食听写(十四)脚踝 踯躅 踟蹰 彳亍 鬈发 赝品 篝火 脚趾 痉挛 颠踬犄角 分蘖 黏泥 行囊 宅邸 皱襞 干瘪 腼腆 雪橇 游弋船舷 麇集 趿拉 临摹 地窖 肖像 驯服 狩猎 詈骂 龇牙咧嘴听写(十五)疙瘩 嫉妒 脖颈 苔藓 菜薹 蒙骗 不啻 古冢 龟裂 铁箍 芜菁 麦秸 秸秆 摩挲 忧悒 禀赋 刹那 霎时 寒噤 凛冽凝脂 里弄 膻味 黑魆魆 卷帙浩繁 纡尊降贵 阒无一人 九重城阙砭入肌骨 怏怏不乐听写(十六)霓裳 宛转 绰约 渺茫 钗擘 潺湲 徘徊 绸缪 岩扉 锦囊霹雳 訇然 皓腕 桅樯 溽暑 逶迤 瀚海 徙倚 慷慨 痼疾薜荔 豆蔻 回眸一笑 雕栏玉砌 踌躇满志 烟雨空濛 不羁晷刻抱薪救火 兔起鹘落 摧眉折腰 二、语言基础理解、运用一词语湖北高考词语运用题特点如下: 1考查重点是近义实词、易混虚词的辨析和使用,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的使用。208、09两年主要对实词进行单独考查,既有双音节实词,也有成语。近几年则将双音节实词、虚词和成语进行综合考查。3特别注重考查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设题时,多故意选用一些常见而又易混的词语,试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备考策略】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熟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新教材词语梳理(1)双音节词语集释(2)高中语文成语汇释,另外还要积累近义词辨析50组望文生义成语50例双解成语60例等。2.掌握词语运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看词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否与具体语境吻合; 看词语是否适合对象; 看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吻合; 看语法功能如搭配、充当的成分等是否恰当; 看词义的轻重程度是否恰当; 先找突破口,选定最有把握的一个空,便可以排除一、二项,然后再仔细斟酌,选定答案。虚词可根据句间或句中成分间的关系来断定。对有些副词、介词、连词,要留意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如:难免、未免、不免、除了、对、对于、关于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高考侧重于辨析熟语(主要是成语)使用的正误。误点及设置常常是:望文生义;褒贬误用;错用对象、范围;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谦敬错位;断词取义。二病句【考情分析】近几年湖北高考语病题考查统计年 份题目要求考查角度2013年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句式杂糅2012年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不合逻辑2011年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成分残缺结构混乱 搭配不当2010年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成分残缺不合逻辑 主客颠倒2009年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句式杂糅搭配不当 不合逻辑2008年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不合逻辑 语序不当 不合逻辑纵观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考查的情况,可以发现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呈现如下规律:1在考查形式上,侧重于以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一般不要求修改病句。全都是四选一,三错一对。2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2次)、搭配不当(3次)、成分残缺或赘余(4次)、结构混乱(3次)、表意不明(0次)、不合逻辑(6次)。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3病句的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般都是来自当前书报,涉及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旅游、环保、信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4. 备选项的字数均在4060之间。【备考策略】1.熟练掌握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类属于结构性病句,后两类属于语意性病句。辨析并修改病句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分析和修改,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2.掌握辨析语病的常用方法:(1)语感审读法(2)主干枝叶梳理法(3)造句类比法(4)逻辑意义分析法3. 辨析病句需要特别注意的几种情况:联合短语作句子的某个成分时,首先要检查其与前后的搭配是否得当。“是”字句检查主语和宾语是否说的是相同的概念。否定句要检查否定的层次,奇数层次否定为否定,偶数层次否定为肯定。有关联词语的句子,首先看位置是否恰当,然后检查关联词是否成对使用,前后分句共主语,第一个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前后分句不同主语,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含多层定语和状语的句子,要检查其排列顺序是否恰当。大小概念并列在一起时,要看它们是否有包容关系。两面对一面,一般是错误的。但要注意有些词本身含有两面性,如“关键”等。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三)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考情分析】湖北省近年语言运用高考题统计 年度项目2010年 2011年 2012年2013年语言表达题 型及内容根据诗句“竹喧归浣女”写场景拟写禁烟提示语老人与海人物点评社会热点点评(语言简明、得体)为主持人写开场白看图表写结论析原因理解网络词语“拍砖”“谣诼”含义的理解雷雨台词比较赏析(语言准确、简明)图文转换兼仿写(有关“低碳生活”)为蔺相如或刘和珍写颁奖词对北大“举孝廉”发表己见图文转换(根据丰子恺的巷口围绕“盼”写场景近年湖北省语言运用题的特点:1. 注重能力立意,基本回避诸如句式变换题、单一修辞手法运用题。2. 注重生活化、实用性。命题材料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3. 必有一道题目紧贴教材内容,这是湖北卷的特色。4. 图(表)文转换受到青睐。【备考策略】1. 按照知识点复习,不能舍本逐木,盲目跟题型。因为题型比知识点变得快,而且,语言运用题是一块实验题,几乎年年有创新。有人统计小的题型约有二三十中之多。2. 结合教材的语用题,重在熟悉教材内容。若涉及课文中的人物,则写出的句子要切合人物的特点和文本主旨。3. 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题干的所有要求,包括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字数等等。4. 在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关注各地试卷中出现的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新题型。了解下列名著的情节、人物、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论语 孟子 呐喊 雷雨 红楼梦 哈姆莱特。三、古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歌鉴赏【考情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鉴赏材料往往选自唐宋诗词,至于元曲及古典小说、戏曲中的诗、词、曲少有涉及。有单篇鉴赏,也可以是两篇比较鉴赏。湖北卷06、07年都是两首唐诗比较鉴赏,08年选了一首宋词,重点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词的形象、情感、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09年选取一首宋诗,着重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鉴赏。近三年,都是选取一首诗或词,一般设计两个题目,仅2011年设计了三个小题。近几年湖北高考古诗歌阅读考查统计年份诗歌题材题目设问涉及考点2013临江仙(欧阳修)宋词(酬赠词)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思想感情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语言风格表达技巧2012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唐诗 (送别诗)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形象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语言中的“炼字”2011登城(刘敞) 望湖楼晚景 (苏轼)宋诗(写景抒情诗)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内容理解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表达技巧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诗歌风格、表达技巧2010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宋词(借古咏怀)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形象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综上分析,湖北高考古诗歌鉴赏题,特点如下:1命题角度从体裁上看,以唐宋诗词为主,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体裁,如唐代只考诗,考查了贾岛、皇甫松的作品;宋代的作品考查了宋诗,如张先、刘敞、苏轼的作品;还考查了宋词,如范成大、欧阳修的作品。从题材看,以送别、写景抒情、借古咏怀为主。着重考查表达技巧。另外,所考查诗词的主题明确、内容易懂,体现了“浅易”的要求。2考查目标注重内容理解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从2010到2013年都考查了表达技巧,2011到2012年都考查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2010、2013年涉及对思想感情的考查,2011年涉及对结构思路的考查。3考查难度从设题角度看,切入口都比较小,命题指向都比较明确,如2010年直接点明诗中运用了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3013年直接点明“飘逸”的风格,只要求考生结合作品实例阐释,所以总体难度不是很大。【备考策略】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解决读懂诗歌的问题,如何读懂古诗词,资料上讲了很多,我根据实践经验,概括为“六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关键词,看意象,看意境。1. 辨类别,明情感(1)咏物诗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写物象绘形绘声;浓妆淡抹,以求逼真或传神;二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抒情言志。可分为: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的,如诗经硕鼠;抒发愁情幽愤的,如杜牧的早雁;托物言志的,如屈原的橘颂;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如柳宗元江雪、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表达喜好和情趣的,元稹的菊花,贺知章的咏柳;借物来讽喻的,如罗隐的金钱花。常用技法: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2)山水诗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有声有色的画卷。南朝的谢灵运被誉为山水诗的鼻祖。常用技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3)送别诗直接写别情的,如李白的送友人;间接写别情的,如杜牧的赠别;写送别时环境的,以景写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送别时场面、人物语言、动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回忆相聚时的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如柳永的西霜铃。写对友人的劝勉的,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常用技法: 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4)思乡怀远诗对故乡或故园饱含思念之情的:李煜的相见欢;对亲人故友倍加思念的;杜甫的天末怀李白;出征或他乡为官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思妇的:白居易的长相思。常用技法: 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 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因梦寄情,虚实结合。(5)边塞诗反映边塞战争的诗:誓死御侮、立志报国的诗,如陆游的书愤;同仇敌忾、分忧杀敌的诗,如高适的悲陈陶;揭露非正义战争,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严重负担和灾祸的诗,杜甫的兵车行。 描写军旅生活的诗:紧张严肃、艰苦奋进的行军生活的诗,如岑参的走马川行;鞭挞封建统治黑暗,对将帅赏罚不满的诗,如王维的老将行。常用技法: 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6)咏史诗特征:古迹、古人。表现要点:借古讽(伤)今,感叹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如:登幽州台歌。常用技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7)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常用技法: 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2. 细辨析,明技巧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写、实写。 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抒怀、借典抒情)。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反 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比、衬托、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对偶、双关、设问、反问。3读题目,明范式(1)鉴赏形象什么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形象的意义。(2)鉴赏诗歌的诗眼(炼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鉴赏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鉴赏表达技巧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揭示表达效果诗歌鉴赏的步骤第一步:通读全诗,从作者入手,先知人论世。第二步:再读全诗,从题目入手,调动古诗鉴赏的有关知识,来推知大意。第三步:解释全诗,借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话再现原诗的画面。第四步:认真审题,根据解题方法和技巧,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五步:再次审题,认真解答。可以按照以下模式组织答案:这首诗的某联描写了(景、人、事、物),创设了某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第六步:写出草稿,誊写答案(二)文言文阅读【考情分析】近几年湖北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年份选材/文体考点分布赋分2013年选自元朝名臣事略、南村辍耕录,有删改实词、筛选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 断句21分(翻译9分)2012年节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人小说)实词、筛选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 断句21分(翻译9分)2011年节选自汉书楚元王传 (谏疏)实词、筛选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19分(翻译10分)2010年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政论)实词、筛选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19分(翻译10分)2009年选自栾城集(传记) 东坡全集(议论文)实词、筛选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19分(翻译10分)综上分析,湖北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特点如下:1命题形式题型保持稳定,文段翻译采用主观题考查,翻译3小题,910分;其他题目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共3道题,9分。2012年起加了一道断句题,3分。其中选择题主要考查:实词(实词并不囿于120词)、信息筛选、分析概括文意,没有专门设题考查虚词。2选材特点稳中求变,选材的范围尽量回避人物传记。从时间跨度看,从汉魏直到唐宋,多选名家但不全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公平性。【备考策略】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古义文 言 实 词 古 义爱:怜惜,吝惜。鄙:边邑;轻视。诚:确实;果真,如果。除:台阶;授予官职;修整。殆:大概,几乎。当:判罪;在的时候。多:赞扬。与:结交,亲附;赞同。会:恰逢。 吊:慰问。盖:超过;大概、大致;因为,由于。购:悬赏捉拿。构:编造,罗织罪名陷害人;挑拨。顾:顾念;顾虑;反而;不过。过:责备;拜访。 旋:不久。逆:迎,迎接;预料;违背,不顺。 渐:浸,浸染;漫漫流入。寻:不久;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沿着,顺着。就:接近;赴任。捐:除去;抛弃,放弃。举:攻占;推举;全。堪:经得起;胜任;能够。怜:爱,疼爱。判:分开;分辨;判定,裁决。去:距离:离开;去掉。劝:勉励,鼓励。善:交好;擅长。稍:渐渐地;公家给的粮食。适:到去;女子出嫁;恰好;刚才。私:偏爱;庇护。汤:热水,沸水。涕:眼泪;啼哭。望:名望;农历每月十五;埋怨。谢:道歉;辞别;劝告。幸:幸运;幸亏;侥幸;希望;宠爱;皇帝到某处去。修:长;美好;研究,学习。延:请。弭:消除,停止;安定、安抚;顺服;低,垂。狱:官司、案件。造:到去。坐:犯罪;因为。克:能够;限定;成功。2掌握文言实词的解题技巧(1)联想推断 如2009年北京卷第6题,要求找出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项: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鄙”是“见识浅陋”的意思。(2)语言结构推断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辨析词性推断“据崤函之固”(4)语法分析推断如2008年全国卷的A项:部使者檄(廖)刚抚定 檄:文告。( 用檄文征召,晓谕 )(5)语境分析判断“诸侯谋之”3筛选文中的信息常根据某个标准选出相应的文章信息。最好的办法是排除法。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宜用原文对照法。5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考查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修辞手法。做此类题一定要有得分点意识。(1)对译法 (对) (2)替换法 (换)(3)调整法 (调) (4)保留法 (留)(5)增补法 (增 ) (6)删除法 (删)四、现代文阅读(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情分析】近几年湖北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统计选文选材范围题号题目要求考查角度2013年乡 土 本 色文化理论6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重要概念的理解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理解和分析文意2012年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文化理论6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理解并筛选文中信息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重要概念的理解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含意2011年中国建筑的“文法”文化理论6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理解并筛选文中信息7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重要概念的理解8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文意的理解与推断9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筛选与概括信息2010中国古代的天文文化理论6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重要概念的理解7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8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文意的理解与推断9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筛选与概括信息综合分析,湖北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特点如下:1选材范围在高考考卷中出现的论述类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比较短小,文字比较简洁,大都是大众化、通俗化的报道;二是信息密度比较大;三是成果价值高,成果发布的时间近,常常是最新的,往往又是水平最高的理论成果。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主要以文艺理论为主,社会伦理、历史科学、建筑艺术等也会经常涉及;选文的社会性、时效性强,一般来说都是最近发表在报刊上的论述类文章。目的是引导广大学子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命题形式考点一般采用单一命题形式,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但考点的题号位置会有所变动,题干要求会有所变化,但以“符合原文意思”和“不符合原文意思”为主。3考查方向2014年湖北省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然而“筛选信息,概括文意”几乎每年都能考查到。【备考策略】根据考试说明对考生能力点的要求,加强针对性训练,训练材料应以近年来的高考经典真题为主,训练题量并不是多多益善,每天1篇就够了。要力求总结解题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要速度,又要质量。首先,研究干扰项的设计方法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进去的。答非所问:尽管选项出自文章,但与题干毫不相干。曲解原文:利用文中某一词语原有的多义性或某一短语的歧义性(这一词语或短语在原文中是单立的、无歧义的),故意曲解原文意思。偷换概念: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以似是而非的概念替换,常见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源流倒置:选项在时间上将原文内容提前或滞后;在因果或条件与结果关系上,将原文的“因(或条件)果”互换;在“源流”关系上,将“源流”互换。以偏概全:即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转换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换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谓语变主语,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强加因果:选项的前后句子在原文本没有因果关系,而选项故意强加因果关系。主次不分: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将“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颠倒。张冠李戴:选项在表述对象上故意设计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其次, 讲究阅读方法 “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通读全文,理清结构查找信息,对比分析认真验证,选定答案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文章思想内容或主要观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解题时,看到具体的选择项就能找到相应的对应区间,找到相应的内容,并进行分析对比。2查找对应信息源,对比分析(1)由选项到原文。每一个选项的内容都来自原文,只有找到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信息源),才能为下一步的对比分析打好基础。如典例中几乎每一题的每一个选项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将选项与文中的原句进行对比,就会得出答案。(2)对比分析。从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等入手,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加以比较,辨析其细微差别。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原文内容是否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是否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有些选择项信息在文中找不到对应内容,就要考虑是否为“无中生有”的毛病。3细心揣摩,认真验证对比之后,自然会发现选择项与原文存在的差别。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题,先将那些明显的或把握大的错项排除在外,如果仍有个别拿不准的项,可以反复揣摩,不妨再与原文反复对比,结合文意进行判定。这种情形主要用于“下面表述符合文意(正确)的一项”类题目中。(二)文学类文章阅读湖北省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具体而言,即三种能力八个能力要求。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情分析】湖北省近几年高考散文考查情况统计:命题材料选材范围题干与分值考查角度2013年罗曼罗兰(徐志摩)写人记事类散文16. 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不同角度理解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表达技巧17. 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分析重点段落的内容18. 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19. 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探究文中人物的成功经历给我们的启示。2012年耳边杜鹃啼(罗琅)文化类散文 16.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不同角度理解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表达技巧17. 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分析文章内容的写作意图18.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分)把握文章结构19. 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8分)结合文句探究文章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2011年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写人记事类散文16. 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理解文章的有关内容 17.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加以赏析。(4分)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勾外貌写动作) 18. 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6分)评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19. (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5分)概括段落内容,并分析该段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2010年烟花三月下扬州(熊召政)文化散文1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理解文章的有关内容 17. 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8. 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段和第段加以赏析。(6分)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9. 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综上分析湖北高考散文阅读题,特点如下:1选材范围(1)多数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从杨振生的书房的窗子、熊召政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汪曾祺的才子赵树理到罗琅的耳边杜鹃啼,都体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2)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多数作品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3)写人记事散文受到重视,从才子赵树理到罗曼罗兰,从国内到国外,重在挖掘文化名人的成功历程及其背后的原因。(4)考查范围涵盖考纲规定的考点,每年稍有变化。主要考查理解文章的有关内容、赏析文句或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品味语言特色及其他表现手法。2012年开始新增加了探究题。2命题样式试题保持在4题,从2012年起分值增为20分,由一道客观题和三道主观题构成。3考题特点(1)稳中有变。“稳”是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基本稳定;“变”是指探究方向每年都有所变化,注重内容上的创新。纵观这些年的高考散文文本的考试的能力点以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重。其中理解语句含意及作用、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重。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2)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表达技巧,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备考策略】散文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