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18河北衡水金卷三)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答案C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在面临列强侵略的情况下,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变革,故选C项。2.(2018云南昆明一中月考三)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间,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这反映了清政府()A.认可了平等外交的思想B.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C.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D.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答案B题干材料“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反映了清政府对外国势力的重新认识,故选B项。“天津条约”是不平等条约,A项错误;“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可见天朝上国的心态依然存在,C项错误;“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与学习西方法律无关,D项错误。3.(2018山东临沂质检)18611895年期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这说明()A.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B.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C.近代中国思潮此起彼伏D.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答案A据题干材料内容,可知18611895年期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但仍以应用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主,历史、地理、哲学、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仍占少数,说明在译著上依然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故选A项。材料仅体现译著范围的变化,未体现译著内容与民族意识觉醒的联系,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译著内容与近代中国不同社会思潮的联系,C项错误;材料体现译著内容仍以应用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主,无法说明此时向西方学习维度的多样化,D项错误。4.(2019山西五地市联考)1877年,马建忠写信给李鸿章说:“窃念忠此次来欧,一载有余,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这反映了其()A.主张推广西方法律B.对洋务运动的反思C.主张实行君主立宪D.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答案B据所学可知,马建忠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从材料“窃念忠此次来欧,一载有余,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可知,这是马建忠对洋务运动的反思,故选B项。5.(2018河南洛阳一模)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中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魏源开其端,李鸿章为达其盛,张之洞奠其终。该学者意在说明他们()A.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B.都是近代保守势力的代表C.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D.对近代化的探索最终失败答案C材料“中国保守主义思想”指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在器物层面,说明李鸿章、张之洞等“师夷长技”仅仅局限在器物层面,故选C项。6.(2018课标)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严复“有意”把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可结合严复生活的时代背景理解其用意。当时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严复的这一做法意在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选D项。严复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其用意也不是纠正进化论的错误,排除A项。严复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由此排除B、C两项。7.(2018江苏常州期末)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答案D康有为之所以将孔子虚构出改制形象,且说自己的变法主张继承孔子事业,是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又很强大,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故选D项。8.(2016课标)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答案C甲午战后的“诗界革命”反对长期以来诗坛的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梁启超的这首诗反映了甲午战后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应选C项。民主革命的思想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A项;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D项错在“开端”。9.(2016课标)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D1903年正值清末“新政”期间,作为官方文件的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这些新名词从侧面反映了此时民主革命思潮高涨,清政府统治面临危机的社会现实。而清政府此举的目的在于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进而维护清朝统治,因此D项符合题意。此时社会上传播的主要是革命思想,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不符合史实。10.(2019江西上饶一模)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A.激发民族主义意识B.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C.宣传维新变法思想D.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答案A据题干材料中“美国独立记演义”“苏格兰独立记”可知,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主要是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激发民族主义意识,故选A项。维新派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并未主张推翻清政府,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01年到1907年,维新变法于1898年已经失败,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是翻译政治小说,维新派主张的是改良,并非革除旧的观念,D项错误。11.(2019北京海淀期中)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刊文指出:“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全体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此言论在当时直接针对的是()A.清朝君主专制独裁B.各派军阀拥兵割据C.袁世凯称帝的图谋D.列强侵犯中国主权答案C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针对这种情况,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故选C项。12.(2018江苏常州模拟)1919年12月,陈独秀在实行民治的基础中写道:“我们现在要实行民治主义,是应当拿英美做榜样。”1920年9月,他在谈政治中指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的地位,德莫克拉西(民主)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的专有物”。这表明陈独秀()A.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派立场B.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C.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D.倡导成立中国共产党答案C材料反映了1919年,陈独秀主张学习英美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依据材料中的“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的地位,德莫克拉西(民主)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的专有物”,可以看出1920年,陈独秀主张无产阶级斗争。故材料反映了陈独秀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选C。13.(2018陕西宝鸡模拟)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B.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答案A题目中比较了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个性,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不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故B项错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没有为中国近代奠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故D项错误。14.(2018山东德州期末)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中国必须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这又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由此可见,陈独秀重在强调()A.思想启蒙B.政治革命C.文学革命D.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A根据材料“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可知,民主政治的必要前提是国民的真正觉悟,即思想的启蒙,故选A项。15.(2018山东济南期末)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当时()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答案A根据题干材料“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可知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批判以儒学为主体的旧思想,封建礼教受到了批判,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这种批判最终对儒学地位所产生的影响,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的内容,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开始与1915年,这期间处于北洋政府统治之下,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D项错误。16.(2018课标)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也就是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而开展的问题与主义之争,通过争论,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故选C项。中国共产党确定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A项错误;仅凭一场争论并不能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的社会制度,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然存在分歧,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7.(2018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材料二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材料三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5分)(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4分)(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答案(1)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维新变法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及护理
- 9.1开启线上教学课件
-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6221-2018航空电机用薄超轻型深沟球轴承》
- 用心倾听课件
- 生理性支抗矫正课件
- 大网膜淋巴瘤护理查房记录
- 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课程讲解考试题及答案
- 雷州护林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食堂工人培训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胸痹的中医治疗
- 人流术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 财务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1/T 636.1-2018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第1部分:会议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 2025java中高级面试题及答案
- 偷盗自愿赔偿协议书
- 创新素养评价体系: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关键指标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