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电极植入方法.ppt_第1页
主动电极植入方法.ppt_第2页
主动电极植入方法.ppt_第3页
主动电极植入方法.ppt_第4页
主动电极植入方法.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右心房起搏位点 1 双心房同步起搏 2 右心房双灶起搏 3 冠状静脉窦起搏 4 房间隔起搏 Bechman s起搏 Bailinetal JCardiovascElectrophysilo2001 12 912 917 Koch三角起搏 房间隔起搏 Spenceretalpace1997 20 2739 2745 优化的右室起搏位点 RVS RVOT起搏 血流动力学益处 避免RVA起搏引起的心肌病 对房性心律失常和长期预后的影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主动导线的选择和常见注意问题 Leadbody 细 双极 Tip ring10mm 避免远场感知 内绝缘层 抗挤压 激素电极 降低极化电位 降低急性期阈值 主动固定螺旋导线七十年代早期开发 心外膜 最早报道使用心内膜主动导线是1976 1997年德国的Klertner和Bisping 共10例 起搏测试在正常范围 1 8mm 细 避免FFRW 抗挤压 激素电极 精致 1688螺旋导线 主动导线的操作 了解操作工具 主动固定导线 植入前先在体外操作熟悉 主动固定导线的植入操作 在体外操作熟悉 再入体内 了解旋转圈数及手感 8圈 导线到位后 可先不旋出并保留Stylet 保持导线稳定 测阈值 1 5v 0 4ms 阻抗300 1000 透视下旋入 顺时针连续旋转比体外试时多2圈 一般不超过20圈 观察到gap变化 可通过不同影像位置 主动固定导线的植入操作 再次测试阈值 在植入后10 15分进行缓慢抽出Stylet 观察导线头端是否固定若不符合要求 X线下逆时针旋转直至gap再变化 完全回缩 重新调整至理想部位 房间隔起搏方法 起搏标测法 通过起搏标测寻找 最佳 起搏区域 再植入起搏导线直接植入导线法 直接植入起搏导线 起搏测试各项参数及是否达到双房电学上同步 房间隔起搏导线植入 注意事项 将导线紧抵房间隔 不需退出钢丝 立即将螺旋旋出 以免滑脱 由于解剖位置的原因 此时很难以90 垂直旋入 一般是略斜旋入房间隔 将钢丝退出 把导线推成较大的 J 形 导线头无横向摆动 嘱病人咳嗽 牵拉导线保证稳定不脱落 右室流出道 RVOT 间隔部起搏导线的植入 右室流出道 RVOT 解剖 定义 RVOT可以简单的分成四个部分 将RVOT分成右室间隔和右室游离壁 并定义高和低RVOT间隔部和高和低右室游离壁 起搏部位的判断 右室流出道的高位或低位影像 Liebermanetal PACE2004 高位右室流出道 低位右室流出道 AP位时 模拟仪显示导线置于低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Lieberman 右前斜有助于判断位置高或低 AP位时 模拟仪显示导线置于高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Lieberman 起搏部位的判断 流出道游离壁或间隔部影像 Liebermanetal PACE2004 LAO40 时 模拟仪显示导线置于高位右室间隔部 Lieberman LAO40 时 模拟仪显示导线置于高位右室游离壁 Lieberman 室间隔起搏操作要点 术前及术中了解右心房 右心室的大小 目前仍主要依靠导引钢丝来操作 部分选择操作工具 根据心房 心室的大小 形态来调整导引钢丝的弯度 操作体位 常在LAO下进行 可根据术者经验 植入位点 间隔部 室间隔起搏临床应用 1 常规起搏中的应用 优化的起搏位点 2 原发或继发性RVA起搏或感知不良时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