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的研究.doc_第1页
基于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的研究.doc_第2页
基于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的研究.doc_第3页
基于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的研究.doc_第4页
基于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基于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的研究以国网自贡供电公司为例 此论文为代写论文,发到网上作废,供大家参考,联系QQ:304058334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一、立论依据1.1 研究背景电力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性能源保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经济的走势,它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电力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政府的紧密联系。因此,研究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的合作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通过分析电力产业的运行特点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电力行业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文件指出: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地方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作为总体目标,同时也提出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性纲领、原则以及具体任务。随着改革的进行,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01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5号),此次电力改革的重点在于“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通过改革的实施将电力企业去行政化,实现电力企业真正的市场化运作。通过一系列的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企业在发挥国民经济基础性保障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国计民生、公共利益方面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履行了服务公众的责任2-4。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大变化”成为描述中国电力行业状况的核心关键词,电力行业正经历着改革与发展的阵痛,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2015年3月发布的9号文标志着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放开一独立,一深化三强化”,即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新“电改”的推进和实施标志着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开始,在合理调配电力资源配置的同时,更加明确保障公益性用电服务,除公益性用电外,鼓励商业性电力市场化交易。通过电力交易中心,电力用户可大规模通过跨区域输电通道与发电企业直接发生交易。通过供给侧电力改革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用电效益5。虽然电力行业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发展,但从根本上看电力企业还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其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改革的进行促进了企业和政府关系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但电力企业是否能够在社会主义电力改革市场化背景下与政府良好配合实现公共服务的性质是双方工作的核心内容。鉴于此,怎样协调电力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从而协调两者之间的发展以更好的为公共服务,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质量,也可为我国其他能源行业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以国网自贡供电公司为例,试图找到更好地协调电力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方式,以促进两者更好的进行公共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加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质量,并且通过得到的经验为其他行业的改革提供参考。论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进行了国内外基层电力企业及基层地方政府关系发展现状的比较,从而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经验提升政府和企业在公共服务中的关系。1.2.2 研究意义1.2.2.1 理论意义本文主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政企关系理论以及地方政府干预理论,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明确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同时以我国政企关系演变历程作为出发点,详细分析电力企业和政府的发展关系,从而得到二者关系方面的特点,总结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任务以及实现途径,建立电力企业和政府的全新关系;通过二者关系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建立全新的互动关系,从政企关系方面提出我国电力企业关于政府管理的具体实现途径,从而为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制定出较为科学的战略以及途径。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进行良好的弥补,从而完善政企关系理论,更加丰富电力企业和政府关系的研究成果。1.2.2.2 现实意义通过研究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关系的现状,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电力企业和政府关系发展状况,能够合理的提出完善电力企业和政府关系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的为公共进行服务,为电力企业的科学发展提高参考,为政府和电力企业的关系提供现实方面的指导。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进展国外对于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的研究相对较早,也比较成熟。同时国外学者有关电力企业和地方政府关系的研究获得了较多的成果,对于电力企业和地方政府关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一方面是关于市场对政企关系作用的研究。法国的经济学家Jean Baptiste Say(1803)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杂录和通讯中指出:国家或者地方政府不要再从各个方面干预企业的市场行为,只有建立起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才能够更好的避免出现过剩的问题。利用市场的作用来达到社会方面的供需平衡,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出更加自由、平等、稳定的发展环境6。第二方面是关于政企关系特点方面的研究。George A.Stamler(1975)在其著作Business Society中对于政企关系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研究,其观点在于:需要通过地方政府制定出企业的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支持企业发展,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方面的资源来进行发展。第三方面是关于政企关系模式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Richard Ryan(2005)在其著作“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中对于美国政企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分析,并且对于现阶段美国所具有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包括企业支配模式、多元主义模式、市场资本主义模式以及利害相关人模式等等7。综上所述,国外关于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的研究和阶段理论方面的探讨对于分析二者之间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并没有直接分析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所具有的关系,本文主要电力企业和地方政府所具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1.3.2 国内相关研究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研究人员对于政企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多,这给研究我国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对构建出良好的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推动二者的良好发展。第一方面是关于政府和企业关系的研究。马书琴(2001)在其著作“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政企关系”中研究了在不同经济体制环境下系统对于地方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情况,并且指出了需要转变政府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来确定企业所有权问题,从而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性发展8。张凤清(2003)在其著作“互动型政企关系的实证分析”中以不同类型的政企关系作为基础,研究了地方政府和直属单位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互动型的政企关系要建立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之上9。第二方面是关于政府和社会企业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孙睦优(2004)在其著作“战略管理证的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中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于企业战略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因素,提出了在战略管理当中对于两者关系进行明确定位的具体措施10。田旭(2006)在其著作“地方政府管制的相关理论述评”中经过相关文献研究总结了地方政府管制的相应理论,同时从法学以及社会学两方面对于地方政府对企业管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地方政府管理研究提出了更多的理论11。杨宇立(2007)在其著作“转型期政企关系演进与社会和谐”中对于我国政企关系发展中的多重变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指出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关系较为合理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性,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综上所述,我国的学者对于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的研究对于推动二者的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例如电力企业的相关特征以及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较为肤浅、对于电力企业改革缺少系统性研究等等。本文利用政企关系相关理论将政府的行政特征和电力企业的发展相结合,构建出和谐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二者的良好发展。1.4 相关理论基础1.4.1 公共产品理论此理论是协调政府和企业关系、转变政府相关职能、确保财政收支以及市场化服务方式的基础性理论。此理论以产品以及服务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作为基础将社会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以及纯公共产品三种类型。所谓的非排他性就是指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不管购买意愿情况都不能排除其他人对于此产品的消费情况,就是指公共产品具有强制性被购买的特点12-16。所谓的非竞争性就是指某个物品每当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者边际成本为零,就是每多提供一单位边际成本同其他产品一样为正。在三种类型的产品中,同时具有以上两特征的属于纯公共产品,只具有一个特征的属于准公共产品,两个特征都不具备的属于私人产品。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少有纯公共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位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电力属于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最为基础的能源产品,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对于电力产品属性进行准确定位,对于协调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4.2 地方政府干预理论在二战之后所出现的凯恩斯主义很好的诠释了国家干预理论,同时以国家干预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了宏观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这样就形成了地方政府干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Stiglitz(1976)在基于地方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基础上界定了地方政府干预的范围,地方政府在干预过程中要扩大范围,不能只是有关法规制定以及提供公共产品,而是要涉及到所有的经济部门以及领域17-20。另外,提出地方政府在干预过程中要以短期和长期利益为着眼点,要把握住使用信息的时效性来直接进行调控。同时也提出了私有化基本定理,主要适用于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性的自然垄断产品,例如电力方面、水利供应、医疗卫生以及图书馆管理、公园管理等等。地方政府干预理论的基础就是正确把握地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全新的伙伴政企关系20-23。另外,Stiglitz也认为地方政府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方式来避免政府出现失灵的情况,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将竞争机制加入到公共部门当中从而将公共职能进行分散,地方政府要充分的发挥再分配的职能,从而避免出现无效资源分配的问题19-23。1.4.3 政企关系理论 从现阶段来看,政企关系理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本质上都会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越加的成熟。随着20世纪30年代全球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全面干预理论,通过地方政府对于企业的全面干预来弥补市场方面的不足。但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国家干预政策发生了非常明显的问题,新自由主义以地方政府失灵角度作为基础,论证了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自由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地方政府更应该支持企业市场行为,政府更应该做好环境建设,这就是新自由主义理论23-28。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也不再符合实际发展要求,全新的凯恩斯主义出现了。此理论逐渐完善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不但要依靠地方政府进行调节,同时也要依靠市场环境进行调节28-31。这就从本质上明确了地方政府要适当干预企业的行为,同时企业也要适应市场发展的环境,从而建立起互动型的合作政企关系。参考文献1 Narjess Boubakri,Jean Claude Cosset,Walid Saffar.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An international eventstudyJ.Working Paper,2009,(23):35-40.2 Mobarak A M,Purbasari D P.Corrupt protection for sale to firms:Evidence from IndonesiaJ.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alder,2006,(9):115-128.3 张文礼.合作共强: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中国经验J.中国行政管理,2013,(06):26-27.4 周晓丽,马晓东.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关系的重塑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05,(05):59-65.5 王娟.企业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研究D.江苏: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5-20.6 李洪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合作关系管理模式研究J.理论月刊,2014,(10):106-107.7 曹爱军.互动与合作:公共服务中NGO与政府的关系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26-27.8 王子灿.公共服务供给中民间组织与政府合作关系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26-27. 9 苗红培.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重构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 2015,(03):117-121.10 张文礼.合作共强: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中国经验J.中国行政管理,2013,(06):26-27.11 吴香琴.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6,(05):26-27.12 杨敏.公共服务:政府角色的嬗变N.安徽日报,2004-09-13(15).13 肖丹.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长沙市政企关系问题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2-25.14 顾丽梅.公共服务提供中的NGO及其与政府关系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01):26-27.15 纪瑾.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N.珠海特区报,2014-03-04(12).16 穆宇辰.社会企业与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合作关系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7-30.17 潘石,莫衍.政企关系问题的本质:地方政府参与二重性的外化J.长白学刊,2005,(01):26-27.18 张凤清.互动型政企关系的实证分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05):15-19.19 房保华.我国基层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及优化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1-35.20 龙献忠,钟和平,甘筑夏.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54-57.21 王忠国.推进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创新N.铁岭日报,2009-08-06(02).22 王治元.购买服务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2-25.23 赵春丽.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趋向J.行政论坛,2004,(06):54-57.24 陈江,吴文梅.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04):18-23.25 杨宇立.转型期政企关系演进与社会和谐:背景与前景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7,(07):1-6.26 朱鸿伟.政企关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南方经济,2003,(01):73-75.27 祁顺生.基层电力企业改革与地方政府管制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4):37-38.28 刘树杰.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地方政府监督J.中国基层电力企业管理,2002,(10):4-6.29 马书琴.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政企关系J.理论探讨,2001,(01):48-49.30 高勇强,田志龙,贺远琼.关于资源配置方式的政企关系分析J.管理科学,2003,(02):2-5.31 张凤消.互动型政企关系的实证分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05):16-19.二、研究方案2.1 研究目标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梳理我国政企关系的变化情况;第二,分析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关系和问题;第三,研究出提升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新型合作关系的对策。政企关系之间的问题是什么?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的成因有哪些?提升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的措施有哪些?这些都是笔者将在此文中解决的主要问题。2.2 研究内容本文以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政企关系、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方面的文献资料,阐述公共产品、政企关系、地方政府干预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总结分析我国政企关系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电力企业和政府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提出公共服务中政府和电力企业构建新型关系的相关原则及对策。最后,以国网自贡供电公司为例阐述政府和供电企业在公共服务合作关系中构建的相关内容,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提升其公共服务的水平。基于政府与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的研究以国网自贡供电公司为例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 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2.1.1政府2.1.2企业2.1.3社会公共服务2.2 理论基础2.2.1 公共产品理论2.2.2 地方政府干预理论2.2.3 政企关系理论3.政府与企业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分析3.1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3.2企业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3.3 公共服务中政府和企业合作必要性分析4 自贡市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问题4.1 政府和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的合作关系仍处于起步阶段4.2 政府和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中的承诺与兑现问题4.3政府和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中制度缺乏4.4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中存在沟通机制不健全5 提升政府和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的合作关系的对策5.1 构建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5.2 政府和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关系中建立正确的承诺机制5.3 政府和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关系中完善工作制度5.4在政府和电力企业在公共服务中合作关系中引入竞争机制5.5借鉴国外先进合作模式6 结论与讨论6.1 本文研究结论6.2 不足之处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3.1 政企关系方面的理论基础性内容;2.3.2 政企关系的变化情况;2.3.3 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所在;2.3.4 构建全新政府和电力企业关系的原则及相关对策。2.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2.4.1 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同时也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以管理学、经济学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查阅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应阐述。2.4.2 比较研究法将国内外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关系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获得较好的国内外科学经验。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