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能量来源二 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3 火山地震与地表形态 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外力作用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褶皱 地质构造 断层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背斜 向斜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地壳变化 自学探究 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哪几类 其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有哪些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 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 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称为地质作用 一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太阳能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地球内部 太阳辐射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使地表高低起伏 使地表趋于平缓 共同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 一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 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二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 板块构造学说 2 板块处于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 多火山 地震 3 板块运动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熟记六大板块的名称 范围 区别六大板块的边界类型 找出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阿拉伯半岛等所在的板块 陆陆碰撞 山脉陆陆张裂 裂谷陆洋碰撞 海沟洋洋张裂 洋中脊 陆和洋是指板块的大陆部分和大洋部分 喜马拉雅山 陆陆相撞 东非大裂谷 陆陆张裂 板块构造学说 1 全球的岩石圈 被构造带 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图中实线 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 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 生长边界 图中虚线 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 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2 板块漂浮在 软流层 之上相对运动 3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此 4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 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宏观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 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碰撞或张裂 1 板块张裂 形成 如 东非裂谷 红海 大西洋 2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 如 喜马拉雅山脉 板块与板块相撞 阿尔卑斯山脉 板块与板块相撞 3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形成 如 太平洋西部岛弧 台湾山脉 板块与板块相撞 安第斯山脉 板块与板块相撞 总之 地球不海陆的形成的分布 陆地大规模的山系 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 都是的结果 裂谷或海洋 巨大的山脉 亚欧 印度 亚欧 非洲 海沟或岛屿 海岸山脉 亚欧 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板块运动 陆陆相碰陆海相碰 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大洋板块形成海沟 南美安第斯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屿 消亡边界 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和红海 生长边界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巨大褶皱山系 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安地斯山脉 日本群岛 马来群岛 新西兰等 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 岛弧链 深海沟 喜马拉雅山脉 澳大利亚 南亚 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冰岛 大西洋 东非大裂谷 生长边界 科迪勒拉山系 中美地峡以北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 中美地峡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构造学说能解释哪些地理现象 1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多火山和地震 思考 2 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交界处 碰撞挤压 消亡边界 大洋与大陆 海岸山脉岛弧海沟 大陆与大陆 高大山脉 张裂 生长边界 陆地 裂谷 海上 海洋 海岭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 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山岭 谷地或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 向斜 褶皱 褶皱形成过程和基本形态 思考 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 褶皱形成的地貌 1 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褶皱形成初期 由于岩层受侵蚀很小 背斜形成山 向斜形成谷 2 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在经受外力侵蚀的过程中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的影响 侵蚀程度较大 而向斜因受挤压力 不易侵蚀 因而侵蚀程度较小 褶皱形成的地貌 3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一段时间后 由于差别侵蚀 背斜部位反而低于向斜部位 形成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的现象 褶皱形成的地貌 B C A 指出AB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和地形名称C处地质构造是什么 背斜谷地 向斜山岭 背斜 断层形成的地貌 2020 3 16 25 可编辑 图示 地形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 两边的岩块相对下降 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 岩石受力破裂 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 即发生错位 的断裂构造叫断层 成因 地堑 地垒 断层 举例 断层面 陡崖 山地 块状山 谷地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 两边的岩块相对上升 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 庐山 泰山 断层线 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 泉 或湖泊 东非大裂谷汾渭谷地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找矿找水 工程建设 地下水 石油天然气 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 见图 流水作用流水的外力作用及产生的地貌 见图 3 风力作用风的外力作用及产生的地貌 见图 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4 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为主 横断山区 内力抬升 流水侵蚀 山高谷深 青藏高原 挤压抬升 流水下切 水拍云崖 黄土高原 内力抬升 流水切割 千沟万壑 沉积作用为主 大河中下游地区 基底下沉 泥沙沉积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河流出山口地区 泥沙沉积 山前冲积扇 干旱地区 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 风速减小 沙粒沉积 沙丘 侵蚀 化学溶蚀 搬运 在我国天山山麓 太行山东部山麓 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流水的沉积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分布 黄土高原的形成是什么原因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什么原因 侵蚀 A 在干旱地区 风扬起沙石 吹蚀地表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B 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 戈壁沙漠 裸岩荒漠 风在搬运途中 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 导致风沙堆积沙丘 沙垄 1 风的侵蚀作用 2 风的沉积作用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 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 风沙受阻堆积下来 就形成沙丘 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 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 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风力堆积作用 戈壁沙漠黄土 总结 讨论 完成课本42页下面活动题 讨论 怎样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的 怎样的活动是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有合理的 也有不合理的 评价的标准是看这种改变是否使自然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 例如不合理地开挖地表 使地表失去平衡 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 这种对地表的改变就是不合理的 人类社会主动地改变地表形态以发展生产的成功事例很多 最著名的有低地之国荷兰从公元 世纪开始的围海造田的壮举 数百年来他们共造了7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 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 我国的先民很早就在治理河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传说时代的大禹治水开始 到先秦时期都江堰 灵渠 郑国渠等的三大水利工程 菲律宾人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就开始在山地营建种植水稻的梯田 巴纳韦地区的一处梯田总的垂直高差约1500米 所用的石料总体积超过埃及金字塔群的体积 成为人类纪元前的建筑奇观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中 负面影响深远的则是森林的破坏及与之相关的沙漠化 荒漠化 的扩大 人类诞生初期世界森林面积约 亿公顷 目前仅有 亿公顷 确认是人类活动导致大片森林毁坏的例子有西亚的两河流域 阿拉伯河流域 美国对西部的开垦导致森林和草原破坏 之后产生环境灾难 黑风暴 是近代史上的重要教训之一 遵循自然规律办事 做到趋利避害 保护环境 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荷兰围海造陆 温州半岛工程 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两板块名称是 A B 从地质构造上看喜马拉雅山属于 山 两板块 2 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发展趋势是 从地壳厚度看青藏高原要比喜马拉雅山还要厚 原因是 3 我国拉萨地区富有的两种能源是 的交界类型是 其位置大致在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褶皱 消亡边界 雅鲁藏布江谷地 继续增高 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 青藏高原为两板块相叠 故特别厚 地热能 太阳能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2 甲处的山地是由流水的 作用形成的 从地质构造看 其成因属于 3 A 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 它 两处有一处为可作装饰材料的岩石是 处 两处有一处为可作建筑材料的硬质石材 它是 处 A 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它是 处 填字母 5 形成此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褶皱 侵蚀 向斜成山 B A 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石较为破碎 加上岩层 岩性软硬不一 背斜顶部和岩层 较易被侵蚀 在向斜部位形成了甲 乙山地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回答 1 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A B D 2 图中1和2或3和4中距离在缩短的是 原因是 3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处在哪两大板块之间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处在消亡边界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反馈练习题 读下图 回答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高速公路桥梁检测与维修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物流班轮运输与智能仓储服务合同
- 2025年乡村教育振兴公益众筹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年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跨境电商采购合同履行与争议处理服务协议
- 2025珠宝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数据安全保障服务合同
- 2025年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与清关服务合同模板
- 药品经营与管理辅导题及答案
- 质押合同解除通知函
- 云计算技术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修正版)
- 物业保安、保洁项目投标书
- CityEngine城市三维建模入门教程 课件全套 第1-7章 CityEngine概述-使用Python脚本语言
- 通信电源通信电源的概念
- 2022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 科技论文写作2-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与规范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