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pptx_第1页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pptx_第2页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pptx_第3页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pptx_第4页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第16课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 文本导入明代中后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因 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 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明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光辉成就 明朝有哪些重要的科技著作 有什么宏伟的建筑 在小说创作上又有哪些传世的名著 学习目标 1 识记李时珍和 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 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 农政全书 的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 主要特点及其地位 2 知道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导入新课 性味归经 辛 甘 苦 微寒 归肝 肺经 功能 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 主治 风热感冒 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 眼目昏花 成分 花和茎含挥发油 花含菊甙 氨基酸 黄酮等 性味归经 辛 凉 归肝 肺经 功能 宣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 透疹 主治 风热感冒 风温初起 头痛 目赤 喉痹 口疮 风疹 麻疹 胸胁胀闷 天工开物 李时珍 徐光启 完成下列表格 名人名片姓名 朝代 身份 作表作 一 科技名著 小故事 本草纲目 名字公元1578年 年届六旬的李时珍完成手稿 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 一天 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 通鉴纲目 时 突然心中一动 在封面上写下了 本草纲目 四个大字 李时珍 1518 1593 明代著医药学家 他的家族世代行医 他注重研究药学 长期上山采药 深入民间 走遍大江南北 收集了大量民间单方 又参考了有关书籍 经27年著成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代 本草纲目 医药学家 1 本草纲目 一 科技名著 主要内容 记载了药物1800种 收录药方11000多个 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 地位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时珍尝百草图 外传 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 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 法文 俄文 德文 英文等多种文字 想想看 李时珍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 动脑筋 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 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 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 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 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 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请补充 三位医学家或药学家的名字东汉末医学家 麻沸散 五禽戏 汉末医学家 伤寒杂病论 明代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 华佗 张仲景 李时珍 新旧小串联 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一 科技名著 名人名片姓名 年代 身份 代表作 宋应星 明末清初 科学家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江西奉新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 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 最杰出的作品 天工开物 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纪念馆 一 科技名著 2 天工开物 主要内容 内容非常丰富 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 加工部门 他还绘有120多幅插图 画面直观生动 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外传 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 被译成多种文字 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相关史事 天工开物 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 包括谷物 衣服 染色 粮食加工 制盐 制糖 制陶 冶铸 舟车 锤锻 炼矿 制油 造纸 兵器 颜料 酿造 珠玉等 天工开物 共3编18卷 上编叙述衣食方面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下编记载五金采冶 兵器和火药制作 制曲 酿酒 珠宝玉料采琢等生产技术与经验 全书附有各种工艺流程插图123幅 全书图文并茂 是研究明代社会生产和手工工场情况的宝贵资料 中编著录各种日用品生产技术和经验 天工开物 深受人们的重视 并被介绍到国外 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在 天工开物 的序言中说 卷分前后 乃 贵五谷而贱金玉 之义 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 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想一想 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材料研读 答 原因 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 民以食为天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体现了作者的 重农 的思想 徐光启 1562 1633 明代著名科学家 他毕生致力于数学 天文 历法 水利等方面的研究 他对农学有非常深的研究 代表作 农政全书 等 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 译有 几何原本 等书 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名人名片姓名 年代 身份 代表作 一 科技名著 徐光启 明代 农学家 农政全书 明朝中后期 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 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 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并与外国教士合作 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 其中 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 几何原本 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几何 以及 点 线 三角形 四边形 等术语 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相关史事 3 农政全书 主要内容 分为农本 田制 农事 水利 农器 树艺 蚕桑 种植 牧养 制造 荒政等大类 一 科技名著 地位 农政全书 是一本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比一比 齐民要术 和 农政全书 都是我国古代的农学著作 请你对它们进行比较 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 齐民要术 系统地总结北方农业生产技术成果 包括农 林 牧 副 渔等 明末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 采集了 齐民要术 的优秀成果 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政策和科学技术 同时还渗透了徐光启富国强民的 农政 思想 这两部书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做出巨大影响 天工开物 李时珍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徐光启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被誉为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抢答时间 完成下列表格 全书190多万字 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 收录药方一万一千多个 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 加工部门 分为农本 田制 农事 水利 农器等大类 阶段思考明朝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 1 明朝时期 我国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科技的范围 没有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2 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 长城的故事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性工程 是世界十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著名的典故 烽火戏诸侯 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 修筑的长城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 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请同学们欣赏下长城的美景 感受下古人的伟大 秦长城那些事 辽东 临洮 目的 为了对于北方匈奴 起止点 秦长城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材料 多用泥土夯筑而成 经长期的侵蚀只剩下一些遗迹 温故知新 纪念曾经宏伟的秦长城 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 嘉峪关 鸭绿江 1 明长城 修筑目的 明朝建立以后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点 东起鸭绿江 西至嘉峪关 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结构 以城墙为主体 由关隘 城台 烽火台等组成 功能 沿线设立卫所 驻守军队 开展屯田 进行生产 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 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1 明长城 地位 在长城修建史上 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 历时最久 布局更合理 技术更先进 设施更为完善 工程质量更为坚固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 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影响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 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 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嘉峪关 山海关 相关史事重要的防御据点和关卡 著名的有山海关 居庸关 平型关 雁门关 嘉峪关等 居庸关 平型关 雁门关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 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 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 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 因此得名 有 天下第一关 之称 山海关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 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 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关隘 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 地势险要 建筑雄伟 自古有 天下雄关 之称 抵御匈奴 防范蒙古的侵扰 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 西到嘉峪关 泥土夯筑 砖石结构 军事上 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 政治上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象征着艰苦勤奋 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两大长城大对比 明朝的北京城当时世界上最宏大 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北京城是如何修建起来的呢 答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 明成祖从1406年开始扩建和改造北京城 1420年基本建成 1421年迁都 北京城是如何构成的 答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 皇城 内城和外城 宫城即紫禁城 是北京城的核心 皇城在宫城的外面 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 外城在内城南面 2 北京城 明成祖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宫城 皇城 外城 明代北京城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 a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 凸 字形 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 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 均衡布局 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b 建筑 以宫殿为重点 并建有坛庙 宫苑 王府 城垣 yu n 城楼 官衙 仓库 寺观 桥梁 大街小巷 工商场所 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紫禁城的地位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 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紫禁城 故宫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共有殿宇9000余间 都是砖木结构 黄琉璃瓦顶 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 故宫布局 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特点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故宫按布局和功能可以分为外朝 内廷两大部分 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 布局严谨 秩序井然 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 城墙南北长961米 东西宽753米 城外有一条宽52米 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 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 故宫平面图 看看并想想 故宫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 故宫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 看一看 2 主次分明 故宫分内朝和外朝两部分 1 中轴对称 一条南北中轴线贯整个故宫 3 规模大 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 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北京城 紫禁城 思考 这种结构布局反映了明清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布局特点 严整 对称主体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 君权至上 宫城即紫禁城 是当时皇帝们居住的地方 北京明代皇极门 北京明代皇极门 乾清宫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 天安门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 那时叫作承天门 基础巩固1 外国学者称之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的是 A 梦溪笔谈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2 下列古代科技成就中 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A 齐民要术 与 本草纲目 B 水经注 与 农政全书 C 千金方 与 本草纲目 D 资冶通鉴 与 天工开物 3 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A 扬子江B 辽东C 山海关D 嘉裕关4 北京城的中心是 A 紫禁城B 皇城C 京城D 外城 C C B A 5 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A 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B 东起辽东半岛 西到祁连山C 东起山海关 西到祁连山D 东起鸭绿江 西到嘉峪关6 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情况 应该查阅 A 天工开物 B 梦溪笔谈 C 农政全书 D 齐民要术 D A 7 在明代的北京城中 被称为 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的是 A 紫禁城B 京城C 金銮殿D 皇城8 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齐民要术 9 下列有关 本草纲目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B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D 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 C A 综合提升 材料一工程的兴建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