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唐到元时期.doc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唐到元时期.doc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唐到元时期.doc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唐到元时期.doc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唐到元时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 三、 唐到元时期一、考试说明1、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2、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概况3、程朱理学4、唐诗、宋词、元曲二、课前预习时期类别基本内容唐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元政治文化科技三、考点归纳一、唐至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唐代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1、内容:唐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职责: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3、影响:唐朝三省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二)、元朝的行省制度1、目的: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2、内容:行省是元最高地方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3、影响: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二、唐到元的经济1、唐代:(1)、手工业:纺织:A、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B、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C、当时的纺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陶瓷:A、唐三彩风行一时; B、形成两大瓷系:越青邢白; C、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2)、商业: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商业都会有“扬一益二”之说。2、北宋到元(1)、手工业: A、棉纺织业发展;B、宋代陶瓷业的成就:五大瓷窑(2)、商业: A、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 B、商业交通发达;商业都会清明上河图三、思想和文化1、唐朝(1)、唐诗繁荣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基础;中外民间的交往频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诗的体裁;科举“诗取士”刺激了诗的发展;前带诗文创作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等(2)、书法艺术A、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楷书中欧体、颜体、柳体;B、怀素、张旭之则擅长狂草。2、宋元(1)、思想方面:理学的创立与成熟程朱理学(2)、艺术方面:A、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元朝:赵孟甫(赵体)。B、北宋以后的文人画追求抒情写意风格,注重诗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文学方面:宋词和元曲(繁荣的原因和代表人物)S四、科技1、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煎;2、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3、北宋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4、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为明代郑和远航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四、活动探究1、主题:繁华之都宋代东京城假如你受聘为河南开封撰写一篇关于宋代东京城商业发展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必须涉及城市商业发展的某一个侧面。必须利用下列材料,不能够凭想象任意发挥。不能够简单地翻译材料,而要组合两道以上的材料来确定写作的主题。材料一 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街”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方罢,故永绝蚊蚋。 铁围山丛谈材料二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寻常四稍远静去处,夜市亦有猪胰、胡饼、野狐肉、灌肠、香糖、果子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东京梦华录材料三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指临时设立的集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燕翼诒谋录材料四 张文定尝苦脚疾,无药可疗。一日游相国寺,有卖药者,得绿豆两粒,服之遂愈。 孙公谈圃材料五 京师卖生果,凡李子必摘其蒂,不敢触其实,必留上衣,令勃勃然,人方以新而为好。 鸡肋编材料六 每日早,惟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如此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冬月,即黄河诸远处客鱼来,谓之车鱼,每斤不上一百文。 东京梦华录评分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三方面的能力:灵活地组合运用史料的能力。例如:宋代东京城的夜市(材料一、二);宋代东京城的相国寺(材料三、四);宋代东京的夜市和早市(材料一、二、六);宋代东京城的市场货物(材料一、二、三、四、五、六)。本题可能会有许多出其不意的组合方式,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文字表达能力。小文章必须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文字流畅。不能够胡乱拼凑、东拉西扯。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二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抗,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请回答:(1)、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2)、材料二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么?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3)、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相同么?请说明判断的理由。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三百声而众人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范文谰中国通史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大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3)、比较材料一、二、三中“草市”与“市”的区别,并说明“草市”出现的意义。(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4、阅读下列材料 1987年8月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古代沉船,被我国考古人员命名为“南海一号”。“南海一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盖,船头朝向西南240度,船体保存依旧完好,整艘沉船没有翻、侧,而是端坐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当当作响。据初步推算,“南海一号”是尖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按照这条船的载货量计算,文物总数将达到六万件至八万件。 目前,从南海一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大多书是瓷器。有瓶、碗、盘、碟。分别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品种超过30种。起获的文物还有:船上用麻石制的长方形条板的“锚”;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块,其材质大部分是马尾松木;一条近2米长的鎏金腰带;一只硕大的金戒指;一只鎏金龙纹手镯;两具眼镜蛇遗骨。在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的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株钱,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还发现了铜镜、朱砂、胭脂盒等。请回答:(1)、南海一号考古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它是否是中国制造的船只”。在上述那些已出水的文物中,可以直接用来考证这一问题的是什么?(2)、假如南海一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沉船。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一下,我们将会从它那现已密封的船舱中,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3)、假如南海一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远洋货船。为了那一次远航,南海一号在沉没之前可能到过当时中国的哪几个港口?它又将驶向哪些地方?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五、巩固练习1、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唐初,突厥贵族对内地不断侵扰。假如你是那十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接下来你应该( )A、交尚书省执行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交内阁处理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和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劝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5、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表现在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倡导经世致用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B、 C、 D、6、“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须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学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7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给沿岸居民带来诸多巨大灾难,为治理黄河,唐朝政府从工程决策到实施的过程应该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A分工明确 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 互为监督C程序繁琐 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 相权削弱9右图中,图一和图二标示的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与行省制 B郡县制与封国制C分封制与郡县制 D郡县制与行省制10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思巴(土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思巴。”以上材料表明( )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A B C D11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 ( ) 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B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C政府鼓励官吏经商 D政府鼓励高官从事商业活动12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